- 年份
- 2024(8086)
- 2023(11679)
- 2022(9559)
- 2021(8727)
- 2020(7062)
- 2019(16202)
- 2018(15044)
- 2017(27935)
- 2016(15278)
- 2015(16971)
- 2014(16244)
- 2013(16266)
- 2012(15020)
- 2011(13789)
- 2010(13591)
- 2009(12456)
- 2008(12401)
- 2007(10592)
- 2006(9295)
- 2005(8273)
- 学科
- 济(65083)
- 经济(65013)
- 管理(41578)
- 业(40352)
- 方法(30509)
- 企(29710)
- 企业(29710)
- 数学(27751)
- 数学方法(27503)
- 中国(20755)
- 农(20557)
- 贸(19994)
- 贸易(19982)
- 易(19655)
- 财(16590)
- 学(14094)
- 出(13148)
- 业经(13127)
- 农业(12255)
- 制(11260)
- 环境(10353)
- 银(10126)
- 银行(10076)
- 行(9724)
- 融(9554)
- 金融(9553)
- 地方(9456)
- 技术(9452)
- 口(9366)
- 出口(9355)
- 机构
- 大学(229175)
- 学院(224646)
- 济(101833)
- 经济(100418)
- 研究(84842)
- 管理(83275)
- 理学(73276)
- 理学院(72402)
- 管理学(71186)
- 管理学院(70809)
- 中国(63493)
- 科学(52490)
- 京(48496)
- 农(46940)
- 所(43810)
- 财(43056)
- 研究所(40663)
- 业大(37924)
- 农业(37683)
- 中心(36647)
- 财经(35552)
- 经济学(33404)
- 经(32796)
- 江(30932)
- 北京(30412)
- 经济学院(30398)
- 院(30325)
- 范(28299)
- 师范(27867)
- 财经大学(26814)
- 基金
- 项目(158986)
- 科学(125915)
- 基金(120279)
- 家(109341)
- 国家(108526)
- 研究(108229)
- 科学基金(91110)
- 社会(73130)
- 社会科(69670)
- 社会科学(69654)
- 基金项目(62831)
- 自然(59962)
- 自然科(58694)
- 自然科学(58669)
- 省(58146)
- 自然科学基金(57710)
- 划(51234)
- 教育(49256)
- 资助(49188)
- 编号(38837)
- 重点(36921)
- 部(36688)
- 发(34184)
- 创(33196)
- 国家社会(32634)
- 科研(31347)
- 创新(31318)
- 教育部(30994)
- 中国(30927)
- 成果(30598)
- 期刊
- 济(101274)
- 经济(101274)
- 研究(65572)
- 学报(44375)
- 中国(41788)
- 农(41642)
- 科学(39170)
- 大学(32771)
- 学学(31223)
- 财(30759)
- 管理(28987)
- 农业(28942)
- 经济研究(19173)
- 教育(18918)
- 融(17999)
- 金融(17999)
- 财经(17955)
- 业(16802)
- 贸(16051)
- 技术(15715)
- 经(15514)
- 业经(15245)
- 问题(14277)
- 国际(14100)
- 世界(13464)
- 版(11938)
- 业大(11669)
- 技术经济(10972)
- 统计(10687)
- 科技(10449)
共检索到3254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丰龙 徐康宁
本文基于Khandelwal(2010)提出的嵌套logit模型,采用1995-2012年中国与154个国家和地区的双边贸易数据,测算了中国27个制造业行业的出口产品质量指数及其质量阶梯。结果显示,一方面,中国制造业出口产品的质量指数总体相对较低,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出口产品质量指数略高于资本密集型行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另一方面,中国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阶梯整体平均较长,其中技术密集型行业最长,资本密集型行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略短。进一步研究发现,人力资本和对外开放度均负面影响于出口产品的质量阶梯,进而有利于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而资本密度与出口产品质量阶梯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向关系。此外,研发密度与出口...
关键词:
出口 产品质量 质量阶梯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晓宁
研究目标:对21世纪以来中国出口产品质量的变化趋势进行全景把握。研究方法:基于中国海关微观数据,运用需求信息反推法全面测算中国出口产品质量,并采用动态MP方法对质量变动的存续和更替效应进行分解。研究发现:2000~2013年间中国出口产品质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外资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始终保持较高水平,国有和民营企业则表现出一降一升态势;一般贸易产品质量整体低于加工贸易,但二者发展趋近;中等技术出口产品质量始终低于低技术产品,而高技术产品绝对质量的提高是中国出口整体质量提高的主要动力;出口持续时间长的少数企业贡献了较大比重的出口份额,且持续时间越长整体质量水平越高,而大量国际市场"一轮游"企业成为拉低出口产品整体质量水平的主要因素;出口产品质量变动的存续效应大多为正,而更替效应基本为负,整体质量的提升更多来自存续出口企业间的市场份额再分配。研究创新:结合企业的进入退出及其出口持续时间,采用动态分解方法探讨出口产品整体质量变动的影响因素。研究价值:通过较长样本期的综合测算和分析,为中国出口贸易实现全球价值链攀升提供参考。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施炳展 王有鑫 李坤望
随着经济规模扩大和人均收入提高,中国经济增长质量问题逐渐引起学界和政府的重视;在开放条件下,出口产品品质是一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外在表现。与技术复杂度和广度边际等角度不同,本文从品质(quality)这一崭新视角入手分析中国出口产品;并采用嵌套Logit模型克服了将单位价值(unit value)等同于产品品质的方法缺陷。研究结果发现:中国出口产品品质呈下降趋势;行业资本密集度越高,行业技能密集度越高,中国出口产品品质越低;与技术复杂度和单位价值指标相比,中国出口产品品质没有明显超出其人均收入对应的水平。加工贸易占比下降、外资企业竞争效应以及资本劳动比上升是出口产品品质下降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品质 嵌套Logit 加工贸易 外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孝松 翟光宇 林发勤
从出口产品的国內增加值视角,探究中国出口产品技术含量的影响因素。本文基于Koopman等(2012)的研究计算中国各行业国內增加值,一方面展现各行业国內技术含量的变化状况,另一方面又使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数据库构建行业特征数据,定量分析国內增加值比重(国內技术含量)变化的影响因素。经验结果表明,行业员工的受教育水平越高,外商投资企业比重越高,该行业技术水平提升越明显,高技术行业的国內增加值比重增长高于其他行业,而加工贸易比重等其他因素均未显著影响国內增加值变动。在未来,提高中国出口产品技术含量的主要途径是依靠人力资本累积,支持出口企业向价值链高端进行延伸,鼓励外资出口企业建立本土化研...
关键词:
国内增加值 技术含量 加工贸易 人力资本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缪东玲 陆婉樱 岳宇慧
基于1998—2017年中国人造板产品贸易相关数据,运用并修正Hallak&Schott模型,测算中国出口人造板产品质量。建立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中国出口人造板产品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出口人造板产品质量稳步上升,但质量水平仍然较低,且增速较慢,存在较大的上升空间;人均工资对中国出口人造板产品质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出口贸易壁垒和进口贸易壁垒对中国出口人造板产品质量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最后,提出规范人造板产品出口市场,适当提高进入门槛和产品质量标准;合理配置核心竞争要素,推动行业升级的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孙林 卢鑫 钟钰
本文利用Nested Logit模型,从绝对质量和相对质量两个角度,对2001-2010年期间中国出口到美国市场上的产品质量和产品质量升级进行了实证测算。实证分析发现:中国整体出口产品质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此外,中国出口产品存在明显的质量升级现象。这主要是由机电仪器与交通工具大类的质量升级所带动的。在此基础上,本文将中国出口产品质量和质量升级与日本、德国、印度、东盟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论显示:2001-2010年间,与德国、日本、东盟、印度四个经济体的出口产品整体质量相比,中国出口产品整体质量有了明显的提升。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高晓娜
利用微观贸易数据对中国本土企业出口产品质量进行测度。研究发现: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中国本土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呈现下降态势;私营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显著低于国有企业,中国出口到发达国家市场的产品质量高于发展中国家市场;出口产品质量下降主要来自私营企业出口份额的快速上升,私营企业出口份额的变化对低收入国家以及高技术类型产品的影响更大。
关键词:
本土企业 产品质量 测度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高晓娜
利用微观贸易数据对中国本土企业出口产品质量进行测度。研究发现: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中国本土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呈现下降态势;私营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显著低于国有企业,中国出口到发达国家市场的产品质量高于发展中国家市场;出口产品质量下降主要来自私营企业出口份额的快速上升,私营企业出口份额的变化对低收入国家以及高技术类型产品的影响更大。
关键词:
本土企业 产品质量 测度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杰 郑文平 翟福昕
中国出口产品质量是否得到提升,已成为摆在中国学者及政策制定者面前迫切需要得到深入研究的命题。利用2000—2006年间2500多万条中国海关数据,采用需求结构模型(DSM)以及多重工具变量,本文的研究发现是:(1)中国出口产品质量总体上表现出轻微下降趋势,但呈U型变化态势;(2)私营性质样本的出口产品质量表现出显著的U型变化态势和轻微下降特征,而其它所有制性质样本的出口产品质量则表现出上升态势;(3)大量低产品质量私营性质样本的短暂进入和退出出口市场,是导致中国出口产品质量U型变化的核心因素;(4)私营和外资性质样本对中国出口产品质量增长产生重要正向贡献。其中,私营性质样本的正向贡献最高,而国...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明益
本文基于Khandelwal(2010)的出口产品质量测度思路及Berry(1994)的嵌套Logit模型,构建了测度中国出口产品质量的理论框架。测度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总体的质量水平呈缓慢上升趋势,但各行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出口产品质量决定因素进行了多维度的经验考察。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涛生
本文在借鉴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衡量出口产品质量、品牌、技术和服务的测度模型,利用2006年到2010年SITC7大类各行业出口产品的数据,对中国各行业出口竞争新优势进行了初步测度。结果发现,中国SITC7大类各行业出口产品的质量水平、品牌价值、技术含量普遍较低,呈小幅上升趋势;在研究出口产品质量对出口竞争新优势的影响机理的基础上,对中国加快培育出口竞争新优势的机制设计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出口产品 质量测度 竞争新优势 培育机制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邱薇 张汉林
虽然2012年后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机制尚未达成,但各国纷纷制定气候和能源法案以促进减排。为维持国内企业竞争力,防止碳泄露和能源密集型产业转移,部分国家可能会实施单边贸易措施。文章主要结合美国相关法案,作出合理政策假设,利用IPCC二氧化碳排放计算方法和投入产出模型,考察潜在碳边界调节措施对中国出口影响。结果发现,中国整体出口受碳成本上升影响有限,但基本钢铁产业、化学制造产业和非矿物制造产业的出口产品受冲击较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熊贤良
一、引言①产品无论是在一国内各地区之间流动,还是跨国界流动,都深受其在市场上竞争力的影响。不同的是,在封闭情况下,一国产品的供求不受外界同种产品供求状况的影响,生产者也不用考虑国外同种产品的竞争力状况;而在各国产品市场融为世界市场的情况下,一国某种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鹏
文章运用DVAR(出口贸易中的国内价值增值占总出口的比例)来度量一国出口贸易质量状况,计算了2000—2018年中国DVAR的值;进一步采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人民币升值、税收和FDI对DVAR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DVAR总体上呈不断增加态势,说明中国出口贸易的质量在不断提高。人民币升值会降低DVAR,关税税率减少会提高DVAR,FDI增加会提高DVAR。这充分说明人民币升值会恶化我国出口贸易质量,降低关税税率、FDI的增加会提高我国出口贸易质量。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祝坤福 陈锡康 杨翠红
中国对外贸易中加工贸易的比例很大,出口带来的国内增加值偏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需要重新评估。因此准确测算中国出口贸易的国内增加值,对正确理解中国对外贸易的利益格局、把握对外贸易在经济增长发挥的作用和地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反映加工贸易的中国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测算了2002年和2007年中国出口的国内增加值,以及出口的国内增加值在GDP中的占比情况。结果发现,中国出口的国内增加值率明显提高,加工出口的国内增加值率远低于非加工出口,但加工出口的国内增加值率上升速度较快,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加工出口生产,特别是加工出口生产中使用国内原材料和服务的比例在不断上升。2002-2007年中国出口的国内增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