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70)
- 2023(17341)
- 2022(15021)
- 2021(14214)
- 2020(11979)
- 2019(27709)
- 2018(27285)
- 2017(52439)
- 2016(28227)
- 2015(31905)
- 2014(31531)
- 2013(31095)
- 2012(28783)
- 2011(26024)
- 2010(25815)
- 2009(23518)
- 2008(22885)
- 2007(19586)
- 2006(17013)
- 2005(14998)
- 学科
- 济(115741)
- 经济(115613)
- 管理(79812)
- 业(77795)
- 企(63382)
- 企业(63382)
- 方法(55232)
- 数学(48170)
- 数学方法(47542)
- 农(32255)
- 中国(31696)
- 财(29018)
- 贸(26645)
- 贸易(26637)
- 易(26052)
- 学(25409)
- 业经(24422)
- 地方(20814)
- 技术(20700)
- 农业(20572)
- 制(20441)
- 理论(18649)
- 和(17854)
- 融(17810)
- 金融(17807)
- 务(17446)
- 银(17373)
- 环境(17370)
- 财务(17369)
- 财务管理(17330)
- 机构
- 大学(406658)
- 学院(401868)
- 济(167662)
- 经济(164470)
- 管理(158793)
- 研究(138439)
- 理学(138398)
- 理学院(136860)
- 管理学(134418)
- 管理学院(133699)
- 中国(103214)
- 京(86749)
- 科学(84735)
- 财(73494)
- 所(69089)
- 农(64727)
- 研究所(63551)
- 中心(61682)
- 财经(60148)
- 业大(59915)
- 江(55832)
- 经(55075)
- 北京(54830)
- 范(53125)
- 师范(52570)
- 经济学(51850)
- 农业(50931)
- 院(50439)
- 经济学院(46899)
- 州(45196)
- 基金
- 项目(279480)
- 科学(220698)
- 基金(205436)
- 研究(202727)
- 家(179969)
- 国家(178579)
- 科学基金(153199)
- 社会(128940)
- 社会科(122371)
- 社会科学(122336)
- 基金项目(108227)
- 省(105684)
- 自然(99895)
- 自然科(97647)
- 自然科学(97621)
- 自然科学基金(95889)
- 教育(93220)
- 划(90403)
- 资助(85499)
- 编号(80809)
- 成果(65227)
- 部(63012)
- 重点(62969)
- 发(59183)
- 创(57911)
- 课题(55515)
- 创新(54221)
- 教育部(54067)
- 国家社会(54011)
- 科研(53739)
- 期刊
- 济(174519)
- 经济(174519)
- 研究(118012)
- 中国(71132)
- 学报(64592)
- 科学(60383)
- 农(57697)
- 管理(57111)
- 财(54154)
- 大学(49435)
- 学学(46450)
- 教育(42457)
- 农业(40820)
- 技术(36275)
- 融(31832)
- 金融(31832)
- 经济研究(29213)
- 财经(29008)
- 业经(26980)
- 经(24882)
- 问题(23312)
- 贸(22082)
- 业(21952)
- 技术经济(20405)
- 国际(20161)
- 图书(20038)
- 科技(19497)
- 世界(18979)
- 版(18692)
- 理论(18467)
共检索到5796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安礼伟
提升出口产品技术结构是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以国际比较为视角,对中国出口产品技术结构变迁的趋势和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技术结构变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从变化趋势看,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出口产品技术结构在样本期得以较快改善,但2005年以后出现稳定的趋势。中国出口产品技术结构提升主要得益于电子信息产业出口比重的提高,而汽车与工程机械等产业贡献较小。国际面板数据实证表明,相较于其他国家,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出口产品技术结构提升的作用显著大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说明中国出口产品结构的改善主要得益于经济全球化这一外生因素,这一方面说明中国在利用经济全球化改善产业和贸易结构上的成功,但是...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谢锐 杨玉华
文章在RodRik(2006)的基础上,结合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剔除进口中间品对我国出口产品的贡献,构建并测算了1995~2010年中国以及世界主要贸易国的出口技术含量和出口国内技术复杂度,并从国家层面和行业层面审视我国出口贸易技术含量变迁及其国际比较。结果发现:中国出口技术含量和出口国内技术复杂总体上呈现出平稳上升的阶段性特征,且演变路径具有高度的同步性。从两者差距来看,遵循"先扩大再缩小,随后缓慢上升"的变化态势;出口国内技术复杂度在所考察的12个经济体中分布不平衡,但总体呈稳步增长态势;样本期间六大类行业的出口国内技术复杂度水平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且存在明显的行业差异和国别差异。据此,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杜修立 王维国
本文旨在构建一套测度出口贸易技术结构的方法,并在SITC三位码分类水平下,从国际比较的角度,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口贸易的技术结构及其变迁。第一,本文建立了测度产品技术含量的一个指标,进而提出一套分析经济体出口贸易的技术结构的新方法;第二,利用本文提出的分析工具,通过国际比较,从多个方面分析了1980—2003年中国出口贸易的技术结构,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口贸易的整体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但仅表现出微弱的向世界水平收敛的趋势;中国出口贸易的技术结构高度没有显著提高,但在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趋势;中国出口贸易的技术结构分布发生了与众不同的重大变化。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施炳展
在同一产品内部,出口产品价格高的国家处于国际分工高端;反之,处于低端。基于此,本文从中国出口产品价格与世界价格比较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国际分工地位。结论认为:中国出口产品绝大多数处于低端位置;随着产品技术含量增加,中国分工地位逐渐恶化;加入WTO促进出口增加的同时降低了中国分工地位,中国出口存在一定程度的"悲惨增长";相对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而言,中国国际分工地位偏低,两者不匹配。
关键词:
产品内分工 价格 不匹配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周沂 贺灿飞
提高出口产品技术含量是现阶段增加国家出口产品竞争力和增长动力的重要课题。本文利用2000—2011年HS4分位数中国海关进出口统计数据,通过构建不同类型的集聚经济与产品技术复杂度指标,从技术复杂度出发,研究不同类型集聚经济影响中国出口产品演化的微观机制与作用途径。本文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集聚经济所带来的外部性改善了城市出口产品结构,显著提高了高技术复杂度产品进入的概率,降低了高技术复杂度产品退出的风险,促进了中国出口产品结构的升级。具体来说,多样化不仅有利于提高高技术复杂度产品进入的概率,同时也显著降低了高技术复杂度产品退出的风险,而专业化增加了高技术复杂度产品退出的风险。进一步地,不同类型集聚经济的影响也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本文的研究表明,在出口转型的关键时期,通过提升城市产业集聚水平,尤其是多样化集聚水平来助推我国出口升级,对于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集聚经济 技术关联 技术复杂度 产品动态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史龙祥 马宇
本文从金融支持作用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出口产品结构升级与金融体系融资能力改善、金融结构优化之间的关系,提出了金融支持政策的实施对象,为出口产品结构升级提供了新思路。在理论分析基础上,利用1980-2005年相关指标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证明出口产品结构升级与融资能力改善存在长期均衡关系,金融结构优化有助于促进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另外,与整体制成品的出口促进作用相比,融资能力改善对促进资本技术密集型制成品出口的作用更为显著。最后,文章据此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出口产品结构升级 融资能力 金融结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倪红福
在当今全球价值链深入发展的背景下,一国生产的出口产品大量使用国外中间投入品,出口产品中内含技术不一定都来自本国,科学衡量出口技术含量水平和结构需要基于生产工序的数据。本文构建了基于生产工序的技术含量新测度方法,并利用1995—2011年全球投入产出表数据测算了中国及其他主要国家的出口技术含量水平及结构,研究发现:(1)自1995年以来,中国出口确实出现了一定的自身技术水平升级和优化。中国整体和各行业的全部技术含量、国内技术含量和国内技术含量指数都呈现增长态势,表现出向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弱收敛趋势;(2)从各行业技术含量相对排名位次来看,中国出口的技术含量几乎锁定在世界最低端,远低于美日等发达国家,根本无法对美日等发达国家构成技术威胁。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倪红福
在当今全球价值链深入发展的背景下,一国生产的出口产品大量使用国外中间投入品,出口产品中内含技术不一定都来自本国,科学衡量出口技术含量水平和结构需要基于生产工序的数据。本文构建了基于生产工序的技术含量新测度方法,并利用1995—2011年全球投入产出表数据测算了中国及其他主要国家的出口技术含量水平及结构,研究发现:(1)自1995年以来,中国出口确实出现了一定的自身技术水平升级和优化。中国整体和各行业的全部技术含量、国内技术含量和国内技术含量指数都呈现增长态势,表现出向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弱收敛趋势;(2)从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振国 张亚斌 牛猛 钟源
一国(产业)嵌入全球生产网络所从事制造、研发、管理和市场等不同活动的出口功能专业化水平,关乎其对价值链的影响和控制力,这便凸显既有基于总增加值贸易核算对全球价值链研究的不足。本文在全球价值链空间分工基础上考虑功能分工,以产业要素收益为依据,采用贸易增加值前向分解法修正了功能专业化测度方法,据此构建国家和行业层面修正的功能专业化指标,并利用WIOD提供的世界投入产出表序列和最新编制开发的劳动力职业数据,测算并比较分析了中国与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的出口功能专业化水平及其最新动态演变。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出口呈现出较高的制造专业化水平,且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总部经济活动(如市场、研发和管理)的功能专业化水平偏低,几乎被锁定在世界最低端层次,无法对欧美发达经济体构成出口威胁。中国制造业基本遵循着"依托制造—挺进市场—遥望管理和研发"的功能发展路径,"强"制造与"弱"管理和研发并存,典型加工贸易部门的"电气光学设备"的制造专业化水平更是达到国际领先。中国服务业的功能专业化水平总体上弱于制造业,且处于全球落后位置,与服务贸易强国之间仍有较大差距。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施炳展 王有鑫 李坤望
随着经济规模扩大和人均收入提高,中国经济增长质量问题逐渐引起学界和政府的重视;在开放条件下,出口产品品质是一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外在表现。与技术复杂度和广度边际等角度不同,本文从品质(quality)这一崭新视角入手分析中国出口产品;并采用嵌套Logit模型克服了将单位价值(unit value)等同于产品品质的方法缺陷。研究结果发现:中国出口产品品质呈下降趋势;行业资本密集度越高,行业技能密集度越高,中国出口产品品质越低;与技术复杂度和单位价值指标相比,中国出口产品品质没有明显超出其人均收入对应的水平。加工贸易占比下降、外资企业竞争效应以及资本劳动比上升是出口产品品质下降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品质 嵌套Logit 加工贸易 外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丰龙 徐康宁
本文基于Khandelwal(2010)提出的嵌套logit模型,采用1995-2012年中国与154个国家和地区的双边贸易数据,测算了中国27个制造业行业的出口产品质量指数及其质量阶梯。结果显示,一方面,中国制造业出口产品的质量指数总体相对较低,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出口产品质量指数略高于资本密集型行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另一方面,中国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阶梯整体平均较长,其中技术密集型行业最长,资本密集型行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略短。进一步研究发现,人力资本和对外开放度均负面影响于出口产品的质量阶梯,进而有利于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而资本密度与出口产品质量阶梯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向关系。此外,研发密度与出口...
关键词:
出口 产品质量 质量阶梯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蔡婉婷
运用需求残差法,基于2000—2011年中国海关数据测算中国出口产品质量,并研究企业出口质量的空间分布差异,结果显示,质量与距离显著负相关,表明中国出口偏向效率选择效应。在此基础上,加入危机交互项及所有制交互项来刻画出口产品质量空间差异在危机前后的动态变迁,发现后危机时期企业质量选择效应有所增强,尤其体现在高收入国样本中,这有利于中国出口质量结构的改善及整体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
出口质量 空间差异 效率选择 质量选择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培志 刘雯雯
随着技术在产品竞争中作用的提升,用技术指标来衡量一国的贸易结构特征更加顺应当代贸易的发展趋势。本文以技术附加值原理作为识别贸易品技术附加值高低的理论基础,介绍了技术附加值的测算方法,分别对中国和贸易伙伴国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中国中高技术附加值产品出口比例最高,而且出口贸易技术结构呈现改善趋势。在对中国的出口贸易技术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影响出口贸易技术结构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贸易伙伴国的经济波动对低技术附加值产品和中低技术附加值产品出口有较大的影响,但是对中高技术附加值产品和高技术附加值产品出口影响较小。
关键词:
技术附加值 出口贸易技术结构 面板模型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孙林 卢鑫 钟钰
本文利用Nested Logit模型,从绝对质量和相对质量两个角度,对2001-2010年期间中国出口到美国市场上的产品质量和产品质量升级进行了实证测算。实证分析发现:中国整体出口产品质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此外,中国出口产品存在明显的质量升级现象。这主要是由机电仪器与交通工具大类的质量升级所带动的。在此基础上,本文将中国出口产品质量和质量升级与日本、德国、印度、东盟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论显示:2001-2010年间,与德国、日本、东盟、印度四个经济体的出口产品整体质量相比,中国出口产品整体质量有了明显的提升。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丽丽
本文依据产品在目标市场的价格和市场占有率排序的分位数,将一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路径分为9大类,并结合1995-2009年HS6分位产品的双边贸易数据,测算了中国出口产品国际竞争路径的动态演进。结果显示: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路径仍显著依赖于低价-高质型竞争。入世后各层次产业的产品国际竞争路径出现显著分化,其中低端产业的产品升级不稳定;中端产业的产品呈现一定梯度升级;高端产业的产品梯度升级效果较为显著。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路径不仅与发达国家有巨大的差异,与发展中国家也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性。
关键词:
产品 竞争路径 认知价值 价格空间分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