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73)
2023(13884)
2022(11617)
2021(10941)
2020(9172)
2019(21175)
2018(20789)
2017(39533)
2016(20553)
2015(22887)
2014(22413)
2013(22103)
2012(20112)
2011(18255)
2010(17791)
2009(16501)
2008(15977)
2007(13393)
2006(11942)
2005(10687)
作者
(54895)
(46102)
(45766)
(43948)
(29263)
(21802)
(20792)
(17836)
(17523)
(16074)
(16053)
(15433)
(14614)
(14515)
(14410)
(14355)
(13623)
(13272)
(12997)
(12789)
(11588)
(10952)
(10894)
(10678)
(10511)
(10490)
(9898)
(9430)
(9132)
(8909)
学科
(104932)
经济(104833)
管理(58353)
(51737)
方法(42381)
(42124)
企业(42124)
数学(38638)
数学方法(38226)
中国(26678)
(26020)
(22118)
(21848)
地方(20944)
税收(20394)
(20219)
业经(19285)
(17746)
(17672)
贸易(17664)
(17230)
(16615)
环境(15208)
农业(14829)
(14033)
金融(14032)
(14001)
(13961)
(13912)
财务(13872)
机构
大学(288711)
学院(286146)
(138882)
经济(136756)
管理(111759)
研究(101141)
理学(96645)
理学院(95680)
管理学(94269)
管理学院(93712)
中国(78108)
(67037)
(59400)
科学(54851)
财经(52297)
(48627)
(47752)
经济学(45646)
中心(45228)
研究所(43637)
经济学院(41030)
(40427)
财经大学(38989)
北京(38013)
(37892)
(36561)
业大(35764)
(34847)
师范(34572)
(31014)
基金
项目(191863)
科学(154077)
基金(144885)
研究(142139)
(125793)
国家(124878)
科学基金(108538)
社会(96527)
社会科(91936)
社会科学(91916)
基金项目(75502)
(69730)
自然(67169)
自然科(65539)
自然科学(65518)
教育(64463)
自然科学基金(64384)
资助(59555)
(59509)
编号(54502)
(44784)
成果(43796)
重点(43019)
国家社会(42786)
(41612)
(39905)
教育部(39599)
人文(37979)
创新(37616)
中国(37099)
期刊
(148590)
经济(148590)
研究(96163)
中国(52683)
(51691)
管理(42214)
学报(37894)
科学(37209)
(32909)
大学(30524)
学学(28825)
经济研究(26733)
财经(26372)
(25804)
金融(25804)
技术(25562)
教育(24385)
(22811)
农业(22638)
业经(19841)
问题(19449)
(17463)
(16905)
国际(16312)
统计(16117)
(16033)
世界(15857)
技术经济(15572)
税务(14248)
(13955)
共检索到4353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明  李德刚  冯强  
在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增长阶段后,减税能否提振宏观经济,助推高质量发展,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基于这一背景,本文采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评估了中国税率波动的经济效应。利用2002年所得税分享改革"准自然实验",本文采用理论和断点回归模型两个策略证实了,企业所得税由国、地税局分别征管的二元体制,导致改革前成立旧企业的实际有效所得税率约比改革后成立的新企业低1.99%。进一步的检验显示,旧企业劳均增加值增速约比新企业高6.43%。简单核算表明,税率每下降1%,企业劳均增加值增速约提高3.2%。这显示减税的作用值得期待。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思霞  许文立  张领祎  
本文基于2002年的所得税分享改革构造了强度类DID模型,借助所得税分税关系调整的外生冲击测度财政压力变化,并使用来自城市一级的卫星灯光数据,实证检验了财政压力与地方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财政压力显著提高了地区灯光亮度。研究还发现:第一,在财政转移支付净流入地区,财政压力的经济激励效应并不显著;第二,财政压力下,地方政府倾向于支持房地产等地方高税行业的发展,而这种趋向于单一化的发展模式,可能会降低地方经济增长多样性,增加宏观经济风险;第三,所得税分享改革形成的财政压力,约束了地方政府过度的支出竞争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思霞  许文立  张领祎  
本文基于2002年的所得税分享改革构造了强度类DID模型,借助所得税分税关系调整的外生冲击测度财政压力变化,并使用来自城市一级的卫星灯光数据,实证检验了财政压力与地方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财政压力显著提高了地区灯光亮度。研究还发现:第一,在财政转移支付净流入地区,财政压力的经济激励效应并不显著;第二,财政压力下,地方政府倾向于支持房地产等地方高税行业的发展,而这种趋向于单一化的发展模式,可能会降低地方经济增长多样性,增加宏观经济风险;第三,所得税分享改革形成的财政压力,约束了地方政府过度的支出竞争,但以土地收入为资金支持开展的税收竞争仍普遍存在。本文的研究在支出分权和决策分权之外,为中国式分权解释地方经济增长奇迹提供了一种新视角,也为更加全面理解分税制度下地方政府的经济增长激励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宋易珈   李锡涛   刘若曦  
本文以中国在2002年实施的所得税分享改革为背景,将纵向财政失衡纳入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互动的理论模型,分析纵向财政失衡引致的地方政府行为对企业能源消耗强度的影响,并利用1998—2012年中国工业企业污染排放数据库采用强度DID的识别策略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论表明纵向财政失衡显著提升了中国企业能源消耗强度,在一系列稳健性与有效性分析后结论依然稳健。进一步讨论发现,长期纵向财政失衡将通过能源要素市场和劳动力成本影响企业的要素投入决策,最终影响企业能源消耗强度。本文为形成以财政制度为核心的能源环境治理政策体系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政府应认识到能源要素市场扭曲背后的制度原因,从财政制度设计角度解决公共治理问题,发挥财政工具的激励、协调作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忠  李殷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TFP)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税收征管力度的高低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从而影响企业的发展转型。本文基于2002年实施的企业所得税分享改革自然实验,采用双倍差分法(DID)探讨了税收征管对企业TFP的影响。研究发现:(1)税收征管力度的下降会降低企业的TFP水平;(2)机制探讨过程发现,降低税收征管力度会增加企业避税行为,而避税增加会减少企业的研发投入,从而对企业TFP产生负面影响;(3)异质性分析发现,税收征管对非高新技术企业、非民族自治区域企业以及高避税程度企业的TFP的负面影响更大。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未来的税收体制改革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于国安  
一、讨论还价博弈与所得税分享改革方案的确定自1994年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后,中央企业所得税归中央,地方企业所得税归地方。由于地方企业比中央企业多,所得税收入的大头在地方。这种按企业隶属关系划分所得税归属的制度,客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晓慧  王召卿  刘超凡  
在世界减税浪潮的影响下,我国个人所得税减税是必然趋势,研究如何实现有效率的减税具有重要理论及现实意义。提高免征额和降低累进税率两种减税方式哪种更有效?本文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框架下构建了非线性所得税模型,运用贝叶斯方法估计了我国的免征额和累进税率,对比分析了提高免征额与降低累进税率两种个税减税方式的经济及福利效应。研究发现:经济增长并不意味着社会福利的增加,以经济效率为目标时,降低累进税率更有效;以福利效应为目标时,提高免征额并同时配合增加税率累进性更有效,且福利模拟显示,当前免征额和累进税率均低于最优政策组合,有一定的提升空间。本文的研究为个人所得税税率的结构性调整提供了理论参考。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安徽省地方税务局课题组  
中央决定从2002年起,实行所得税收入分享体制改革,经过一年多的实践,这次改革究竟带来了哪些影响?如何改进?安徽省地方税务局课题组的研究表明,所得税收入分享体制改革的积极效用正逐步显现,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尽完善的地方,完善的思路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改革所得税收入分享方式,实行所得税收入在中央与地方之间同源共享,分率分征。另外还应科学界所得税管理权限,建立所得税管理协调机制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家凯  
为了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进一步完善财税体制,规范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分配关系,建立合理的分配机制,减缓地区间财力差距的扩大,推动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促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及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国务院决定从2002年1月1曰起实施所得税收入分享改革。现就企业所得税分享改革后的广西财源建设问题作一些初步探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杜龙政  耿剑锋  吴炯  
2002年所得税收入分享改革对于高新区影响很大,入世后如何充分发挥高新区经济增长极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本文选取一高新区作为案例,考察了1996年以来地方收入与上划收入的消长趋势及其原因、将要实施的改革对于高新区的影响,并提出对策。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范子英  周小昶  
市场一体化建设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其中产品市场统一建设近年来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要素市场建设相对滞后。本文手工搜集1999—2007年中国上市公司的子公司数据,以母公司在异地设立子公司的行为来测度资本要素的跨区域流动性;借助2002年所得税分享改革的“自然实验”,研究了财政激励对资本要素市场整合的影响。研究发现:所得税分享改革降低了地方发展企业的税收分成,于是地方政府放松了对国有资本的管制,地方国有企业在异地设立子公司的数量显著增加;该效应与税收分成的比例完全吻合,改革后地方所得税分成比例为40%,因此,只有那些地方政府持股比例大于40%的地方国有企业才显著增加了跨地区投资;地方财政对国有企业依赖度越大,政策的刺激效应越大,并且跨省投资显著多于省内异市投资;这种投资行为不仅显著改善了资本回报率,而且增加了地方国有企业的现金分红。本文的研究拓展和丰富了关于要素市场整合的研究,在当前税制结构调整的背景下,为建设统一市场提供了重要参考。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雷根强  郭玥  
本文运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2年数据,对在劳动所得综合收入中引入包括基础扣除、子女抚养扣除、老人赡养扣除、住房贷款利息扣除和租金扣除的差别费用扣除的个人所得税政策效果进行模拟分析。我们发现,差别扣除能更好地匹配纳税人的个人及家庭负担,体现税收量能负担原则。综合运用基尼系数、阿特金森指数和广义熵指数评估的结果显示,差别扣除更有利于个人所得税发挥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且其引入主要体现在对高收入群体及相对家庭生活负担较重适龄群体收入差距的缩小。另外,在差别扣除中引入地区差异对再分配并无明显作用。我们建议,应适时推行差别费用扣除,同时为其引入应加紧建立覆盖全面的个人纳税信息平台。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申广军  陈斌开  杨汝岱  
中国宏观经济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减税能否成为稳定中国经济增长的有效工具亟待研究。本文利用2009年增值税改革的政策冲击,基于微观数据考察增值税税率变化对企业的影响,为理解减税对宏观经济的作用提供了微观基础。研究发现,减税不仅可以提升短期总需求,还可以在长期内改善供给效率。具体而言,降低增值税有效税率短期内会刺激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这一效果对于私营企业、中西部地区和非出口企业尤为明显;同时,减税可以提升供给效率,国有企业、东部地区和出口企业的资本和劳动产出效率明显增强。本文对于制定稳定经济的减税政策乃至具体的减税方案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