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208)
- 2023(19127)
- 2022(16436)
- 2021(15230)
- 2020(12823)
- 2019(29500)
- 2018(28846)
- 2017(55089)
- 2016(29908)
- 2015(33682)
- 2014(33133)
- 2013(32698)
- 2012(29719)
- 2011(26755)
- 2010(26450)
- 2009(23989)
- 2008(23092)
- 2007(19615)
- 2006(16838)
- 2005(14345)
- 学科
- 济(118837)
- 经济(118711)
- 管理(84775)
- 业(79766)
- 企(65643)
- 企业(65643)
- 方法(58677)
- 数学(52118)
- 数学方法(51312)
- 中国(32025)
- 农(31509)
- 财(29317)
- 学(26695)
- 业经(25693)
- 贸(23291)
- 贸易(23280)
- 易(22692)
- 农业(21195)
- 地方(21107)
- 环境(20766)
- 制(19606)
- 理论(19375)
- 务(18778)
- 财务(18693)
- 财务管理(18659)
- 技术(18654)
- 和(18627)
- 企业财务(17670)
- 划(17013)
- 银(16826)
- 机构
- 大学(422709)
- 学院(421469)
- 济(169100)
- 经济(165867)
- 管理(165511)
- 理学(145601)
- 理学院(143984)
- 研究(142351)
- 管理学(140967)
- 管理学院(140249)
- 中国(104468)
- 科学(91659)
- 京(89457)
- 农(75231)
- 财(72852)
- 所(71472)
- 业大(69038)
- 研究所(66296)
- 中心(64004)
- 财经(60309)
- 农业(59687)
- 江(57554)
- 北京(55884)
- 经(55304)
- 范(53731)
- 师范(53063)
- 院(51793)
- 经济学(51624)
- 经济学院(46790)
- 州(46635)
- 基金
- 项目(301981)
- 科学(237055)
- 基金(220696)
- 研究(212175)
- 家(196141)
- 国家(194609)
- 科学基金(166320)
- 社会(134275)
- 社会科(127419)
- 社会科学(127382)
- 省(117061)
- 基金项目(116527)
- 自然(111476)
- 自然科(109001)
- 自然科学(108970)
- 自然科学基金(106993)
- 划(99831)
- 教育(98286)
- 资助(91975)
- 编号(83977)
- 重点(68331)
- 部(66070)
- 成果(65798)
- 发(63792)
- 创(62993)
- 创新(58904)
- 科研(58721)
- 课题(58025)
- 计划(56784)
- 教育部(56185)
- 期刊
- 济(169678)
- 经济(169678)
- 研究(115404)
- 学报(75187)
- 中国(74099)
- 农(66836)
- 科学(66514)
- 管理(58505)
- 大学(56360)
- 财(53931)
- 学学(53548)
- 农业(46744)
- 教育(43421)
- 技术(36525)
- 融(30156)
- 金融(30156)
- 经济研究(29389)
- 财经(28497)
- 业经(27796)
- 业(25364)
- 经(24495)
- 问题(22123)
- 科技(21316)
- 版(21031)
- 统计(20662)
- 业大(20173)
- 技术经济(20023)
- 图书(19452)
- 资源(19028)
- 策(18993)
共检索到586980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雪纯 曹霞 宋林壕
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需要综合考量我国减污降碳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论文通过构建减污降碳指标体系,基于超效率SBM和Tobit的研究方法以及2010—2019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对30个省份的减污降碳效率进行测算,并分析影响减污降碳效率的因素。结果表明:(1)在研究期内我国减污降碳效率时序上呈现较为平稳的波动,减污降碳整体效率不高,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2)减污降碳效率空间上呈现“东部—中部—西部”阶梯式递减的异质性特征;(3)产业结构升级水平、人均GDP、专利授权数、地方性法规政策数量在1%水平下显著提高减污降碳效率;单位能耗在1%水平下对减污降碳效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污染治理投资占比对减污降碳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雪纯 曹霞 宋林壕
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需要综合考量我国减污降碳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论文通过构建减污降碳指标体系,基于超效率SBM和Tobit的研究方法以及2010—2019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对30个省份的减污降碳效率进行测算,并分析影响减污降碳效率的因素。结果表明:(1)在研究期内我国减污降碳效率时序上呈现较为平稳的波动,减污降碳整体效率不高,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2)减污降碳效率空间上呈现“东部—中部—西部”阶梯式递减的异质性特征;(3)产业结构升级水平、人均GDP、专利授权数、地方性法规政策数量在1%水平下显著提高减污降碳效率;单位能耗在1%水平下对减污降碳效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污染治理投资占比对减污降碳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浩然
绿色发展是实现京津冀地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由之路,对于创造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标杆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4—2020年京津冀地区1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选取考虑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对各城市的绿色发展效率进行测度,并构建Tobit模型对影响京津冀地区绿色发展效率的主要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的绿色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呈现小幅度波动上升的趋势。显著影响京津冀地区绿色发展效率的因素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科技发展水平,环境规制对绿色发展效率提升的正向作用并不显著;城镇化和能源消耗显著抑制京津冀地区绿色发展效率的提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浩然
绿色发展是实现京津冀地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由之路,对于创造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标杆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4—2020年京津冀地区1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选取考虑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对各城市的绿色发展效率进行测度,并构建Tobit模型对影响京津冀地区绿色发展效率的主要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的绿色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呈现小幅度波动上升的趋势。显著影响京津冀地区绿色发展效率的因素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科技发展水平,环境规制对绿色发展效率提升的正向作用并不显著;城镇化和能源消耗显著抑制京津冀地区绿色发展效率的提升。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赵志芳
本文基于2012—2020年面板数据,构建包含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对中国内地30个省份和五大国家战略区域的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测度,并通过Tobit模型探究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各地区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空间差异较大且效率较低,研究期内全国30个地区的综合效率均值只有0.45;中国各地区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呈现良好的动态变化趋势,绿色技术创新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率为20%;地区经济发展程度、政府支持力度、环境规制、产业结构均与区域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呈显著的正向相关。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冉启英 周辉
运用SBM方向性距离函数,测算了2000-2013年间我国30个省份环境约束下农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并采用面板Tobit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考察期内我国农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均值为0.732,除2004年前后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外,其他年份变动较为平缓,农业全要素能源效率整体偏低;环境约束下我国农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由东向西依次递减,地区之间差异明显;影响因素中,农业技术水平、农村收入水平、地区农业占比以及农业内部结构对提高农业能源效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资本深化、能源价格则对农业能源效率有着显著的负效应。依靠科技促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提升农业经济地位,优化农业内部结构,避免农业资本过度深化,建立合理的能源价格形成机制,成为改善农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有效途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冉启英 周辉
运用SBM方向性距离函数,测算了2000-2013年间我国30个省份环境约束下农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并采用面板Tobit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考察期内我国农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均值为0.732,除2004年前后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外,其他年份变动较为平缓,农业全要素能源效率整体偏低;环境约束下我国农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由东向西依次递减,地区之间差异明显;影响因素中,农业技术水平、农村收入水平、地区农业占比以及农业内部结构对提高农业能源效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资本深化、能源价格则对农业能源效率有着显著的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赖一飞 谢潘佳 叶丽婷 马昕睿
以2011—2019年我国内地30个省市为研究对象,运用超效率SBM-Malmquist模型对各省市科技创新效率进行测算,结果表明,我国科技创新效率总体水平提升显著,受技术进步效率影响更大;地区分布上呈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的特征,且各区域之间差异较大。进一步通过Tobit模型对影响科技创新效率的因素进行回归,发现政府对科技创新的支持、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基础设施投入和科技认知程度对科技创新效率的作用具有较强的区域异质性,通过解析导致各影响因素作用方向与程度差异的内在原因,发现我国科技创新发展中存在较严重的资源配置和管理问题。为推进我国科技创新发展,仍需要从资金投入、人才管理、成果转化、产权保护和科技监管等方面发力。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曾福生 高鸣
本文运用包络数据分析法的非经向SBM模型衡量了我国各地区粮食生产效率,同时使用Tobit模型分析了影响粮食生产效率的主要因素。通过经济学效率理论及运筹学领域的包络数据分析法,对我国2009年粮食生产进行了效率核算,并得出了化肥施用量、有效灌溉面积和粮食播种面积对粮食生产效率具有显著影响的结论。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马志超 贾丰源 白宇航 张立中
基于2010—2020年兰州-西宁城市群39个县(市、区)单元的面板数据,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ML模型对各县(市、区)绿色经济效率进行测度,并采用Tobit模型对兰州-西宁城市群绿色经济效率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兰州-西宁城市群中39个县(市、区)绿色经济效率呈现总效率整体增长、纯技术效率整体退化和技术进步指数整体进步的趋势,表明总经济效率的提升更多依赖于技术进步得以实现,且技术进步可以明显弥补技术效率的不足;产业结构优势对兰州-西宁城市群经济效率有普遍影响;人力资本水平对兰州-西宁城市群经济效率存在极其微小的抑制作用;消费水平对兰州-西宁城市群经济效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炳南 曹国勇
在全要素生产技术框架下,考虑非期望产出,采用非径向、非角度的SBM超效率模型对中国各省份二氧化碳排放效率进行了测算,将二氧化碳排放效率进一步分解为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并计算了各省份产出与二氧化碳的目标值、增进空间与减排潜力。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效率总体上处于较低水平,纯技术效率作用大于规模效率,但省份之间差距很大,半数以上的省份二氧化碳减排潜力超过50%,中国整体的减排空间巨大。最后,基于上述结论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非期望产出 超效率 二氧化碳排放效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炳南 曹国勇
在全要素生产技术框架下,考虑非期望产出,采用非径向、非角度的SBM超效率模型对中国各省份二氧化碳排放效率进行了测算,将二氧化碳排放效率进一步分解为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并计算了各省份产出与二氧化碳的目标值、增进空间与减排潜力。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效率总体上处于较低水平,纯技术效率作用大于规模效率,但省份之间差距很大,半数以上的省份二氧化碳减排潜力超过50%,中国整体的减排空间巨大。最后,基于上述结论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非期望产出 超效率 二氧化碳排放效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高大伟 聂海松
采用SBM模型测算了2008—2016年中国31个工业行业的碳排放绩效,在构建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模型的基础上,利用Tobit面板数据模型的估计方法,研究了中日进出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对中国工业行业碳排放绩效的影响,同时考虑行业异质性,将工业行业分为重工业和轻工业分别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日之间的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和出口贸易技术效应都会提高中国工业行业的碳排放绩效水平;出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对碳排放绩效的影响大于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对碳排放绩效的影响,其中,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对轻工业行业碳排放绩效的影响不显著,而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对重工业行业碳排放绩效有显著的提升作用。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赵翔
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的投入产出效率是商业银行效率研究中亟需拓展的领域。本文采用某商业银行在京的40家支行2008年前三季度的面板数据,使用BCC模型和超效率DEA方法对其效率进行了测度。结果显示支行的平均效率水平较高,某些支行技术无效率的主因是规模无效率,反映了支行整体的管理水平、成本和风险控制能力较高,但在规模上需要进行调整。在利用超效率DEA得分对全部支行进行排序之后,本文使用Tobit模型进行了效率影响因素分析,发现存款特点、收入结构、支行类型、区划分布等因素对支行的运营效率构成了显著影响。此文的分析结果对我国其它商业银行在分支机构的目标制定、绩效考核上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品杰 潘仙友
本文基于投入产出面板数据,运用SBM超效率模型,客观、合理地评价了我国29个省域1990-2013年的全要素电能效率。运用Tobit模型,探究了我国全要素电能效率的影响因素。实证结论显示:我国全要素电能效率具有显著的阶段性及地域性。实际电价水平、对外开放、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结构调整对于电能效率的提高有积极作用;经济发展、政府影响力、城市化对电能效率有抑制作用,同时,各影响因素对不同区域的电能效率作用机制存在一定的差异。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推荐搜索
基于SBM-ML-Tobit模型的中国工业碳生产率影响因素研究
绿色低碳企业创新效率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三阶段DEA与Tobit模型
我国省域公共图书馆效率测评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Super-SBM与ToBiT模型的实证研究
投资效率的国别测度与影响因素研究——基于DEA-Tobit模型的分析
中国上市种子企业经营效率测度与影响因素研究——基于DEA-GRA-TobiT模型的分析
中国机械设备行业经营绩效评价及影响因素——基于超效率DEA-Tobit模型
我国中部六省节能减排效率测评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超效率DEA模型和Tobit模型
中国省域农业碳排放:测算、效率变动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DEA-Malmquist指数分解方法与Tobit模型运用
长江经济带生态福利绩效空间格局演化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超效率SBM模型
基于SBM-Malmquist-Tobit模型的沿黄九省(区)环境效率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