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76)
2023(4796)
2022(3947)
2021(4062)
2020(3319)
2019(7992)
2018(7708)
2017(14086)
2016(7223)
2015(8373)
2014(7969)
2013(8235)
2012(7724)
2011(7414)
2010(7079)
2009(6569)
2008(6655)
2007(5643)
2006(5010)
2005(4546)
作者
(19834)
(16817)
(16617)
(15864)
(10663)
(7892)
(7526)
(6589)
(6453)
(5811)
(5779)
(5528)
(5432)
(5295)
(5272)
(5249)
(5011)
(4823)
(4765)
(4479)
(4358)
(3984)
(3907)
(3833)
(3821)
(3697)
(3655)
(3502)
(3493)
(3259)
学科
(34339)
经济(34302)
管理(19176)
(18826)
方法(15433)
中国(14433)
数学(13884)
数学方法(13807)
(12898)
企业(12898)
(9926)
(9669)
贸易(9664)
(9571)
(7194)
农业(7071)
(6482)
(6467)
人口(6136)
(5870)
关系(5866)
业经(5860)
(5645)
银行(5638)
(5488)
技术(5260)
(5164)
金融(5162)
(5086)
(5039)
机构
大学(113251)
学院(107544)
(56889)
经济(56181)
研究(44590)
管理(41534)
理学(35705)
理学院(35297)
管理学(34993)
中国(34880)
管理学院(34787)
(24761)
(24015)
科学(22791)
(22074)
研究所(20071)
经济学(19836)
财经(19540)
中心(18877)
(18165)
经济学院(17895)
北京(16445)
(15355)
财经大学(14809)
(14640)
师范(14569)
(13861)
科学院(13530)
研究中心(13279)
(13185)
基金
项目(71725)
科学(58733)
基金(56726)
研究(54279)
(49830)
国家(49496)
科学基金(42113)
社会(38625)
社会科(36857)
社会科学(36853)
基金项目(29096)
自然(24505)
教育(24085)
自然科(24003)
自然科学(23997)
自然科学基金(23642)
资助(23190)
(21998)
(20554)
编号(20263)
(18493)
中国(18372)
国家社会(18304)
成果(17829)
教育部(16453)
重点(16039)
(15236)
人文(15022)
(14706)
大学(14113)
期刊
(57223)
经济(57223)
研究(37996)
中国(22479)
(16995)
科学(16178)
管理(15200)
学报(14309)
(12843)
大学(11487)
经济研究(10890)
学学(10587)
财经(10456)
(9631)
金融(9631)
(9605)
教育(9593)
(9197)
世界(9174)
农业(9166)
国际(8827)
问题(8143)
技术(7566)
业经(6249)
图书(6012)
(5978)
技术经济(5706)
统计(5182)
人口(4954)
(4757)
共检索到1662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正河  谭向勇  
本文力图研制出一个普遍适用的框架,以涵盖中国的乡城人口迁移;从公理出发,演绎出一些关于迁移决定、迁移规模、迁移流向及迁移者特点的一些理论观点;着墨研究了乡城人口的准城市化状态以及这种状态对城乡建设的双刃剑效应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林友苏  
人口迁移研究和人口生育率、死亡率的研究,构成人口学研究的三大课题。在发展中国家,人口迁移活动与城市化过程更是有关发展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口迁移活动对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家庭及个人都会产生极大影响。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人口迁移活动可以改变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影响劳动力供求关系,从而影响经济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徐炳煊  
“严防控制人口规模”是北京“七五”发展规划的基本任务之一。进入八十年代以来,北京市人口机械增长年平均水平在5万人以上。近年来出现了明显上升趋势;1985年增长6.2万人,比1984年上升44.50%,比1982年上升48.1%,加剧了首都人口问题的严重性。为了分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马侠,王维志  
建国以来学术界和某些实际工作部门对于我国的人口迁移状况和特点,进行过一些调查研究和理论探讨,是十分可贵的。但由于缺少完整资料,难以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人们很自然会提出这样的问题,诸如封闭式的城乡人口定居状况是否会妨碍计划性商品经济的发展,控制城市人口发展规模的政策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影响如何,社会主义制度下人口迁移的本质特点、成因和模式是什么,这些涉及人口发展过程、城市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金星,贾秀嵩  
环境人口容量是指在某种消费水平下,保证某一地区的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社会经济环境良性发展的最高人口数。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地区差异性极大,各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与实际人口数有很大差别。这种差别对我国的人口迁移起重要的作用。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探讨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迁移的关系,对了解我国未来人口迁移的趋势及人口迁移的内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周皓  
本文利用1995年北京市1%人口抽样调查的数据,在描述省际迁入或流入北京市的老年人口的人口学特征,并与北京市非迁移老年人口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应用Logistic回归,从家庭户层次对有老年人迁入的家庭户的部分特征对老年人迁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段平忠  刘传江  
人口迁移对地区差距影响的程度和趋势目前并没有一致的结论,学术界称之为"迁移谜题"。国内学者们大多数更倾向于认为人口迁移可以有效地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的收敛,并因此可以促进地区差距的进一步缩小,但是也有一部分学者不这样认为,单就劳动力投入要素来说,他们认为中国省际人口迁移将最终导致地区差距的进一步扩大而不是缩小。本文基于人口迁移提出了一个对人均产出进行剥离的分析框架,考察在去掉人口迁移影响因素前后中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人均产出及总产出的变化趋势,以及由此带来的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内部差距以及三大地带间增长差距的变化。结论是,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省际人口迁移显著地扩大了东部地区的内部差距、中部地区的...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桂新  徐丽  
文章引入人口迁移重心的概念,并以此探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省际人口迁移的区域模式及其变化。作者通过考察人口迁移重心与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位移的联动变化,发现相对人口分布,人口迁移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更密切的相互作用关系;改革开放以来的省际人口迁移,对中国实现人口与经济的均衡、协调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作者认为,促进西部地区人口向东部地区迁移,仍然是未来中国实现人口与经济均衡、协调发展目标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桂新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省际人口迁移的地域结构变得复杂。用传统的定性方法分析、把握比较困难。本文主要采用多变量分析的因子分析方法,对80年代后半期(1985~1990年)省际人口迁移的地域结构进行定量分析。首先,根据因子分析方法,分别从迁入地群和迁出地群出发,提取了省际人口迁移的迁入地域和迁出地域;再用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等方法,根据提取的迁入地域和迁出地域之间人口迁移的相似性,分别组合、划分成人口迁移圈,并确定出其迁移中心地。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跃生  
民族人口迁移在中国封建社会移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文着重对这一历史时期的王朝或政权所采取的民族人口迁移政策作了探讨。文章认为,贯穿中国封建社会的民族人口迁移政策主要有两种形式:强制性迁移和招抚性迁移;招抚性迁移是当时社会一种可称道的政策。不过从历史发展趋势上看,无论哪一种政策都对中华民族的发展、融合起到了推动作用。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许抄军  罗能生  
本文以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和全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的相关数据为依据,分析了中国2000年以来城市化及人口迁移的特征。从全国整体上看:2000年以来,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增长速度较快,但有减缓的趋势;新增城镇人口和农村—城镇净迁入人口规模仍然较大,但都趋于递减,且净迁入人口对城市人口增长的贡献率也在下降。从城市层面上看:城市规模越大,对迁移人口的吸引力、净迁移人口对城市人口增长的贡献就越大;东、西部城市的净迁入率、净迁入人口对城市人口增长的贡献率都大于中部城市。进一步在分析其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望保  汪丽娜  陈忠暖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引发了大规模的省际人口迁移。利用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和2000年的10%人口普查数据,分析近10年来的中国省际人口迁移流场及其空间差异。研究发现,近10年来省际人口迁移规模逐步增加,以从四川、湖南、江西、河南和安徽等重要辐散区向东南沿海的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地区等沿海发达地区迁移为主,且有增强的趋势。长三角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区域迁入规模增加,迁入总量接近广东省,而广东省的迁入规模在大规模增加的同时,向周边省区迁出的人口规模也在大规模增加。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许诺  吕拉昌  黄茹  胡海鹏  
创新是城市发展的动力之一。城市创新受多种因素影响,人口是影响城市创新的重要因素,人口迁移的数量和质量会对创新产生深刻的影响。以专利指标测度创新,基于中国34个主要城市人口2003—2012年的人口迁入、迁出数据,使用stata面板模型,分析中国人口迁移对城市创新的影响。结果显示:人口迁移对城市创新有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省外迁入人口、省内迁出人口以及高学历和多样化人口迁移对城市创新有积极作用,其他人口迁移因素对城市创新影响则不显著,人口迁移对城市创新的影响具有区域性的差异。研究的政策意义表明:中国需要鼓励高层次的人口迁移,以发挥创新的溢出效应,提升城市的创新能力。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生龙  
通过收集中国1990年、2000年和2010年第4次至第6次人口普查中的跨省人口迁移数据,在一个扩展的引力模型基础之上,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中国跨省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基于Hausman-Taylor估计的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主要由4个方面的因素决定,分别是迁出省份的"推力"因素、迁入省份"拉力"因素、迁出省份人口迁移"能力"因素和迁出迁入省份人口迁移的"成本"因素。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影响中国人口跨省迁移前四位的决定因素依次是:迁出省份的人均GDP、迁出省份的总人口、迁入省份的人均GDP和迁移存量。由于中国人口迁移的动力因素仍然存在,而人口迁移的成本正在降低,中国将面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