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78)
- 2023(6895)
- 2022(5830)
- 2021(5681)
- 2020(4697)
- 2019(10865)
- 2018(10656)
- 2017(19340)
- 2016(10705)
- 2015(12485)
- 2014(12544)
- 2013(12239)
- 2012(11428)
- 2011(10613)
- 2010(10428)
- 2009(9679)
- 2008(9457)
- 2007(8377)
- 2006(7298)
- 2005(6589)
- 学科
- 济(44184)
- 经济(44133)
- 管理(26539)
- 业(22006)
- 方法(19390)
- 数学(17594)
- 数学方法(17421)
- 企(16683)
- 企业(16683)
- 中国(15998)
- 农(11736)
- 贸(10795)
- 贸易(10790)
- 易(10617)
- 制(9902)
- 学(9663)
- 财(9418)
- 体(8239)
- 银(7857)
- 银行(7833)
- 业经(7815)
- 行(7641)
- 融(7342)
- 金融(7335)
- 环境(7093)
- 农业(7035)
- 地方(6952)
- 和(6680)
- 关系(6436)
- 理论(6325)
- 机构
- 大学(154639)
- 学院(152554)
- 济(67754)
- 经济(66572)
- 研究(62104)
- 管理(53748)
- 中国(47288)
- 理学(45481)
- 理学院(44914)
- 管理学(44169)
- 管理学院(43893)
- 科学(37631)
- 京(34679)
- 所(32418)
- 研究所(29858)
- 农(29645)
- 财(29466)
- 中心(26806)
- 农业(23514)
- 业大(23426)
- 财经(23342)
- 院(22620)
- 北京(22371)
- 江(21896)
- 经济学(21770)
- 经(21535)
- 范(20231)
- 师范(19967)
- 经济学院(19514)
- 科学院(19316)
- 基金
- 项目(103995)
- 科学(80617)
- 研究(75180)
- 基金(75121)
- 家(67794)
- 国家(67300)
- 科学基金(55197)
- 社会(48044)
- 社会科(45576)
- 社会科学(45562)
- 省(38715)
- 基金项目(38411)
- 教育(34235)
- 自然(34092)
- 划(33972)
- 自然科(33323)
- 自然科学(33305)
- 自然科学基金(32702)
- 资助(31930)
- 编号(29006)
- 成果(24787)
- 重点(24253)
- 部(24054)
- 发(22817)
- 中国(22083)
- 课题(21557)
- 国家社会(21181)
- 创(21108)
- 创新(20024)
- 教育部(20023)
共检索到2359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阳 贾晓辉 王文辉 佟伟 王志华 杜艳民
【目的】对56个冻梨品种的18项冻梨品质指标进行测定,构建冻梨的品质评价体系。【方法】通过主成分分析筛选核心指标,采用频数分布对核心指标进行分级,在此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品质评价指标权重以及评分标准,最后采用K类中心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建立冻梨品质判别函数。【结果】不同冻梨各品种间品质离散程度有差异,变异系数在9.97%—360.37%;通过主成分分析筛选出可溶性固形物含量(TSS)、可滴定酸含量(TA)、固酸比(TSS/TA)、果皮L*值、果皮C*值、果肉h值、石细胞含量7项指标为冻梨品质评价核心指标;综合考虑7项指标对冻梨品质的影响程度并进行分级,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7项指标的权重系数分别为0.1176、0.0477、0.2900、0.0166、0.0498、0.1101、0.3683,由此建立冻梨评分标准;确定了冻梨品质判别函数,建模样本和检验样本正确判别率分别达到97.37%和100%,说明该判别函数具有极高的准确性,适用于冻梨品质的定性判别。【结论】不同冻梨品种品质可用TSS、TA含量、TSS/TA、果皮L*值、果皮C*值、果肉h值、石细胞含量7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其中以红南果梨、尖把梨、南果梨、软儿梨、砂糖梨、秋白梨、黄麻槎冻梨品质为优,可作为冻梨的优选品种。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程玉平 康大成 张舒翔 周光宏 张万刚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微冻液快速冷冻与常规冷冻2种冷冻处理猪背最长肌对加工调理猪肉饼品质的影响。[方法]以宰后24 h的猪背最长肌为原材料,采用微冻液快速冷冻和常规冷冻分别将猪背最长肌冷冻至中心温度-18℃,并在-18℃冻库内冻藏45和90 d后解冻,加工成调理猪肉饼,测定2种不同冷冻处理对其硫代巴比妥酸(TBARS)值、出品率、真空贮藏损失、色差(亮度L*、红度a*、黄度b*)和质构(回复性、弹性、胶黏性、硬度)的影响。[结果]与常规冷冻相比,冻藏45和90 d时,微冻液快速冷冻能显著提高调理猪肉饼的出品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聂继云 毋永龙 李海飞 王昆 徐国锋 闫震 吴锡
【目的】构建苹果鲜榨汁品质评价体系,为苹果鲜榨汁品质的科学评价奠定基础。【方法】测定16项苹果鲜榨汁品质指标,用因子分析筛选品质评价指标,用概率分布进行品质评价指标分级,用层次分析确定品质评价指标权重,用K-均值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建立苹果鲜榨汁品质判别函数。【结果】⑴苹果鲜榨汁品质指标(香气除外)之间离散度有异,变异系数在2.0%—112.2%;⑵从16项指标中选择7项指标作为苹果鲜榨汁品质评价指标(即香气、a值、b值、625 nm透光率、浊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⑶建立了7项苹果鲜榨汁品质评价指标的分级标准;⑷确立了7项苹果鲜榨汁品质评价指标的权重,并由此建立了其评分标准;⑸建立了苹...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韩勇 叶燕萍 陈发棣 房伟民 陈素梅 姚建军 管志勇 王春昕
【目的】建立多头切花菊品质综合评价综合体系,为快速筛选优良品种和新品种引进与选育提供技术支撑。【方法】2009年和2010年通过大田试验对收集保存的160个多头切花菊品种主要品质性状进行观察统计,并应用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和K-Means聚类法建立评价体系。【结果】应用专家咨询法并结合其它观赏植物评价体系,筛选出11个对多头切花菊品质性状影响较大的因子。应用层次分析法对各影响因子的权重进行定量评价,其中株型对多头切花菊品质影响最大,其权重为0.228;花色次之,其权重为0.150;分枝长度居第3位,其权重为0.132。对160个多头切花菊品种进行聚类分析的结果为,优等级品种41个,占25.6...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昱钧 刘佩 屈小娥
文章构建涵盖5个二级指标、34个具体指标的城市品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评价了我国30个城市的城市品质。结果发现:我国城市品质稳定提升,从五大子品质看,生态环境品质位居第一,其余依次为居民生活品质、社会文化品质、公共服务品质、经济发展品质;从城市差异看,北京、广州、上海、杭州和南京等城市品质较高;从变动趋势看,上海、武汉和乌鲁木齐等城市品质提升幅度较大;从子系统的均衡性看,大部分城市子系统发展并不均衡。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勇 陈发棣 房伟民 陈素梅 叶燕萍 姚建军 刘兆磊 管志勇 王春昕 石常磊
2009年和2010年通过大田试验对收集保存的58个单头切花菊品种主要品质性状进行观察统计,并建立了单头切花菊综合评价体系。应用专家咨询法并结合其他观赏植物评价体系,筛选出13个对单头切花菊品质性状影响较大的因子。应用层次分析法对各影响因子的权重进行定量评价,其中花径对单头切花菊品质影响最大,其权重为0.113;花色和舌状花数次之,其权重均为0.106。对58个单头切花菊品种进行K-Means聚类分析的结果为:优等级品种14个,占24.14%;良等级品种24个,占41.38%;差等级品种20个,占34.48%。品种评价结果与实际生产经验相符,表明应用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和K-Means聚类法...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翁建峰 万向元 郭涛 江玲 翟虎渠 万建民
【目的】研究稻米加工品质的分子遗传基础,为遗传改良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有用信息。【方法】利用Asominori为遗传背景具有IR24染色体片段的置换系(CSSL)群体,在4个环境下对稻米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进行QTL定位和稳定性分析。【结果】结果共检测到30个QTL与稻米加工品质相关,其中qMR-6、qMR-8、qHR-3和qHR-6在4个环境中都能被重复检测到,影响精米率的qMR-6和qMR-8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21.1%和22.2%;与整精米率相关的qHR-3和qHR-6,平均贡献率分别为34.6%和22.3%;且qMR-6、qMR-8、qHR-3和qHR-6对应的置换系与背景亲本A...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梁文慧 毕守东 戴照力
在广泛调查和重点调查的基础上,构建了大学生诚信品质评价体系,并在对大学生进行诚信品质量化测评和灰色关联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诚信品质评估灰色系统模型。旨在通过该模型的运用,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评价大学生的诚信状况,并将其与学生评优、奖贷学金发放、综合测评、就业推荐等挂钩,从而形成诚信激励和约束机制,促进教育与管理、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提高诚信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为其逐步与社会征信系统相对接创造条件。
关键词:
大学生 诚信品质 评价体系 评估模型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和明 吕复兵 李佐 肖文芳 朱根发
为构建蝴蝶兰品质综合评价体系及分级标准,2010—2012年对收集保存的213份蝴蝶兰资源主要品质性状进行观察统计,应用变异分析、主成分分析、层次分析、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建立综合评价体系。18项品质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为34.28%,花梗侧分枝数的变异系数最大,为128.45%,类型的变异系数最小,仅为9.71%。运用主成分分析将18项评价指标压缩成10个综合因子,并确定株幅、叶长、叶宽、花梗数、花梗侧分枝数、花梗长、花梗粗、花朵长度、花朵宽度、花瓣厚、花朵数、花朵间距、花色、感病指数、花香、类型等16项指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金慧 何中虎 李根英 穆培源 樊哲儒 夏先春 张艳
【目的】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LMW-GS)以Glu-A3c、Glu-B3b、Glu-D3c为背景,明确不同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对面团流变学特性、贮藏蛋白组份含量和面包加工品质作用大小。【方法】在新疆乌鲁木齐和石河子种植以澳大利亚小麦品种Aroona作为轮回亲本培育的近等基因系(NILs),并测定其粉质仪、拉伸仪、贮藏蛋白组份含量和面包加工品质等参数。【结果】HMW-GS对延展性效应不显著,对面团强度效应大小为Glu-D1>Glu-B1>Glu-A1;就单个亚基对而言,7+9、17+18和5+10面团强度最大;亚基组合1、7+9、5+10具有最大面团强度,2*、7+9、2+12...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丁元竹
生活品质是指人们享受物质和文化发展的水平和对于这种享受的主观感受与满意程度,它包括客观生活品质和主观生活品质。生活品质评价实质是对人民福祉的评价。科学发展观要求构筑生活品质评价体系必须从满足人的需求出发,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生活品质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发展成果的最终体现。在主观评价和客观测量的基础上构筑生活品质评价体系,包括自然环境与居住条件、生活出行与公共安全、社会福利与医疗健康、教育与文化娱乐、社会参与社会公平在内的5大类45个指标。
关键词:
生活品质 人民福祉 评价体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元春
改进人才评价激励机制是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需要的重要途径和方式。解决在进行多元化评价过程中的壁垒和制约要素,形成良好的运行秩序。确立质量第一的评价导向,大力推进优秀成果和代表作评价。创新发展是未来中国新时期的第一发展理念。在国家创新驱动战略背景下,高校凭借其在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文化建设等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优势,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世杰 尤明山 康明辉 林作楫 李保云 刘广田
本研究采用在黄淮冬麦区种植面积较大的4个强筋小麦品种和4个中弱筋品种按NCⅡ设计正反交组配32个组合,对其F2和亲本的种子,按组合混合后分别测定籽粒硬度、面粉GMP含量、泽伦尼一沉降值、粉质图参数和面包体积,结果表明:面包体积的杂种优势非常普遍,而且中亲优势率较高,平均中亲优势率为+15%(-2%~+38%),平均超亲优势率为1%(-19%~+34%)。表明,强筋与中弱筋普通小麦品种间杂交组合F2种子的面包体积杂种优势很强,具有生产利用的潜力;GMP含量平均中亲优势率为+1%(-9%~+16%),正向优势组合多,负向优势组合少,但超亲优势率几乎全为负值。表明,GMP含量以正向部分显性遗传为主,...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岐军 钱森和 张艳 何中虎 姚大年
戊聚糖是影响小麦营养和加工品质的重要因素。将17份软质小麦品种进行了两年多点试验,分析了水溶性戊聚糖、非水溶性戊聚糖和总戊聚糖含量的遗传变异和基因型、环境及其互作对其影响;同时研究了3种戊聚糖含量与其它品质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软质小麦品种3种戊聚糖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水溶性戊聚糖、非水溶性戊聚糖和总戊聚糖含量的变异范围分别为0.54%~1.07%、0.87%~1.43%和1.51%~2.47%。基因型和环境对3种戊聚糖含量的影响均达1%显著水平,且基因型是影响水溶性戊聚糖含量的主要因素;基因型和环境互作对其影响未达显著水平。3种戊聚糖含量与粉质仪吸水率呈5%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51...
关键词:
普通小麦 戊聚糖 遗传变异 饼干品质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董召荣 柯建国 马传喜
选用面筋强度不同的 7个小麦品种 (系 )为材料 ,对不同发芽深度小麦的籽粒品质性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 :随发芽时间延长 ,加工品质逐渐降低 ,面筋强度不同的小麦品种间差异不大。随发芽程度加深 ,千粒重、出粉率、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呈降低趋势。发芽小麦的角质率和硬度明显下降 ,但深度发芽时 ,小麦籽粒硬度有反弹现象
关键词:
小麦 发芽深度 加工品质 面筋强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