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06)
2023(11275)
2022(9204)
2021(8547)
2020(6754)
2019(15591)
2018(15210)
2017(27615)
2016(15098)
2015(17137)
2014(16874)
2013(16822)
2012(16172)
2011(15121)
2010(15301)
2009(14027)
2008(13984)
2007(12167)
2006(11095)
2005(10534)
作者
(43402)
(35877)
(35796)
(34084)
(23267)
(17231)
(16294)
(14124)
(13876)
(12983)
(12521)
(12129)
(11687)
(11492)
(11436)
(11256)
(10696)
(10442)
(10405)
(10211)
(9366)
(8745)
(8672)
(8300)
(8127)
(8051)
(7962)
(7922)
(7347)
(7180)
学科
(71564)
经济(71489)
管理(39204)
(35043)
中国(26585)
(25995)
企业(25995)
方法(23463)
数学(19737)
数学方法(19593)
地方(19568)
(19565)
业经(16138)
(15335)
贸易(15316)
(14888)
农业(13413)
(13286)
(13085)
(12992)
(12818)
银行(12808)
(12785)
(12681)
金融(12681)
(12583)
环境(12082)
理论(11477)
(11387)
地方经济(10999)
机构
大学(217484)
学院(216730)
(98130)
经济(96260)
研究(85715)
管理(77161)
中国(67394)
理学(64494)
理学院(63668)
管理学(62818)
管理学院(62396)
(49422)
科学(48529)
(43940)
(43360)
研究所(39043)
中心(37507)
财经(34028)
(33487)
(33269)
北京(32938)
(32081)
师范(31803)
经济学(31522)
(31074)
(31003)
经济学院(28186)
(27199)
业大(26838)
科学院(25922)
基金
项目(136926)
科学(107943)
研究(105897)
基金(98035)
(85233)
国家(84496)
科学基金(71270)
社会(68252)
社会科(64742)
社会科学(64730)
(51296)
基金项目(49950)
教育(49119)
(43682)
编号(42891)
自然(41702)
自然科(40597)
自然科学(40585)
资助(40548)
自然科学基金(39892)
成果(36461)
(35523)
重点(31916)
(31669)
课题(31380)
国家社会(29462)
发展(29373)
(28855)
中国(28328)
(28236)
期刊
(117009)
经济(117009)
研究(74263)
中国(55039)
教育(32979)
(32191)
(31645)
管理(31513)
学报(30371)
科学(30210)
(23780)
金融(23780)
大学(23415)
农业(22825)
学学(21215)
技术(20154)
经济研究(19718)
业经(18006)
财经(17608)
(15466)
问题(15387)
(14494)
世界(13602)
(13477)
国际(13265)
图书(13138)
资源(11417)
(10897)
论坛(10897)
技术经济(10504)
共检索到3570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蒋依依  张月  高洁  张佑印  方琰  
推动冰雪资源高质量开发,是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新路径与新模式,是践行“两山理论”的重要环节,也是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助力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手段。在实际建设的理论指导层面,社会学所倡导的幸福感理论明确了冰雪资源高质量开发的终极目标,资源经济学的资源价值理论为冰雪资源的价值认识及价格核算提供了科学工具,地理学的人地关系理论是探究空间分异规律及人地系统耦合路径的理论基石。基于我国冰雪资源开发实践的系列转变及现实挑战,提出我国冰雪资源高质量开发的实现路径,即坚持观念创新的发展方式、多重协调的发展要求、积极开放的发展理念以及主客共赢的发展目标。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郭文尧   刘维刚  
在后冬奥会时期,我国应秉承“冰天雪地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速推进“冷冰雪、热经济”。数字技术已逐步应用于冰雪产业链的各层面之中,数字技术如何助力冰雪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成为关注的焦点。全球的冰雪产业正面临着数字技术的挑战,在分析当前冰雪产业链发展面临的数字技术困境后,理清数字技术赋能冰雪产业链发展的内在逻辑,探讨数字技术赋能冰雪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据此,应以数字技术推进冰雪产业链资源整合、打造数字化产品、催生冰雪产业新业态、助推冰雪产业链条完善、赋能冰雪产业营销宣传、促进冰雪旅游与文化产业协同发展,为我国的冰雪产业注入新的活力与动能。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刘雪松  
寒地冰雪经济当前处于政策引领和核心要素驱动阶段,要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冰雪经济全产业链协调发展;第二,创新驱动冰雪经济,推动冰雪产业升级;第三,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打造冰雪要素品牌战略;第四,优化冰雪经济营商环境,建立现代服务型政府;第五,深耕东北亚冰雪丝绸之路,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静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鲜明标识,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深化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在此背景下,高质量“走出去”是题中应有之义。当前,电动汽车品牌及其产品在加速走出国门、积极探索全球化新航路的同时,所面临的贸易保护主义和贸易摩擦风险逐渐上升。在此背景下,本文对欧盟、美国、东盟等主要出口目的地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进行梳理,并探讨中国电动汽车“走出去”所具备的机遇。研究发现,欧盟针对性反补贴调查已使中国电动汽车“走出去”的步伐放缓,且未来绿电壁垒和原产地原则将进一步趋严;除大力补贴本土生产车型外,美国本土供应链建设进程进一步加快。产业技术变革为中国电动汽车提供广阔的全球市场增量空间,垂直供应链规模化效应为其“走出去”提供高质量发展基础。因此,可参考日本汽车企业通过紧跟市场需求、搭建政商关系网等方式拓展国际市场,并完善售后体验等增值服务,提前规划科学合理的减排路径,推动中国电动汽车产品、品牌、技术的全面“走出去”,从而巩固中国电动汽车的产业优势、助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原新   范文清  
纵观全球,老龄化城乡倒置现象具有普遍性和阶段性特征。对中国而言,随着由乡入城人口的地域流动,老龄化城乡倒置格局不断演变,呈现出“农村先老、农村快老、农村更老、农村高老、农村弱老”的特征,给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带来诸多挑战。以人口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积极应对老龄化城乡倒置问题,需从建设人才队伍、提升人口素质、优化人口布局、提高老年人生产生活质量等方面着手,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推进城乡全面深度融合发展,促进共同富裕。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原新   范文清  
纵观全球,老龄化城乡倒置现象具有普遍性和阶段性特征。对中国而言,随着由乡入城人口的地域流动,老龄化城乡倒置格局不断演变,呈现出“农村先老、农村快老、农村更老、农村高老、农村弱老”的特征,给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带来诸多挑战。以人口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积极应对老龄化城乡倒置问题,需从建设人才队伍、提升人口素质、优化人口布局、提高老年人生产生活质量等方面着手,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推进城乡全面深度融合发展,促进共同富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高燕   贾步云  
新质生产力是与高质量发展高度契合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提出立足于新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遵循新发展理念下生产力形成和发展规律,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新质生产力以新科技引领、新要素挖掘、新产业集聚赋能高效能、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当前,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面临创新技术供给不足、产业基础相对薄弱、产业结构有待升级、配套联动滞后乏力等一系列梗阻和制约,需要进一步激发科技创新潜能,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释放产业载体动能,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发力数字经济赛道,促进数实深度融合发展;深化生产关系变革,扩大国际间的交流合作;整合人才主体资源,推动人力资本质量跃升赋能高质量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鹏  张润强  张鹏飞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实现广西工业的高质量发展对于推动广西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文章主要围绕广西工业高质量发展,系统阐述了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内涵及扩展逻辑,从广西工业的总量规模、发展速度、工业贡献率、工业园区、产业结构、工业投资、企业发展等方面,系统检视了广西工业发展的现状,认为广西工业发展存在产业空间布局不优、新旧动能转化不畅、工业产品品质不高等问题。广西工业的高质量发展要从以下方面着手:优化区域空间布局,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优化工业产业结构,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培育龙头示范企业,加快民营企业发展;增强创新研发能力,提高工业产品质效。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子玉   孙庆   瑶徐彬  
<正>随着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冰雪产业进一步被大众熟知与了解,并且各界对冰雪产业的投资力度逐渐增强,其正在步入一个黄金时代。目前,我国一些省份已经借助冬奥会的契机成功构建了冰雪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了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格局。其中,黑龙江省通过旅游产业与冰雪产业的对接,形成了冰雪旅游产业发展格局,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本文主要围绕《黑龙江省冰雪旅游产业发展:感知、消费与效率》一书相关内容进行研读,在借鉴分析黑龙江省冰雪旅游产业发展方法基础上,形成关于我国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关键词: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春艳  胡运权  杜梅  
本文对冰雪旅游文化的概念内涵及如何塑造和评价冰雪旅游文化展开了探讨,提出要从不同层面着手,把文化作为主线来统一旅游地的形象塑造、旅游产品设计与开发、旅游商品设计与开发和旅游中介体文化塑造。为了更好地评价冰雪旅游文化,应将文化对旅游者消费行为的影响和旅游者对旅游地文化的影响考虑在内。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梁炜昊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要求,必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农业产业作为我国经济重要一环,发展绿色农业是顺应自然、实现高质量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绿色农业遵循“政策指引”“技术驱动”和“探究新制度”发展路径,取得了卓越成绩。但受城乡二元结构影响,我国绿色农业发展仍存在人口与产业空心化、初始禀赋资源分布失衡及数字技术和农业数字治理滞后等约束。对此,本文分别从发展理念与模式、制度创新和政策支撑以及科技创新等维度提出了解决方案。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闵慧祖  王海英  杨田  
在低生育率背景下,我国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处于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境况。在潜在机遇方面,新生人口减少会影响学前教育的资源需求、生师比例和班级规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前教育资源的结构性供需矛盾,为教师开展保教活动增能减负,并降低“大班额”所带来的教育风险。在现实挑战方面,新生人口分布不均增加了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难度,师幼互动持续深化拔高了教师专业素养的基准,入园幼儿数量下降加剧了园所运营的阻力。为此,应坚持公平正义原则,运用多元举措优化结构性资源配置;构建专项培训体系,强化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师幼互动质量;做好统筹规划工作,开拓综合路径改善园所运营状况。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罗玉辉  侯为民  
股票发行注册制是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牛鼻子”工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全面注册制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新时代如何科学推动我国股市全面注册制的高质量发展,是理论界和业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注册制改革不是“一放了之”,要科学应对A股市场全面注册制时代的多重挑战,包括防范金融风险、推动企业稳定成长及保护广大散户投资者利益。同时要把握好当前推动A股市场全面注册制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包括监管层及交易所要及时总结经验、把握好全面注册制下的上市公司种类与数量、加快全面注册制时代的“去散户化”进度、对拟上市企业的培训和对“散户投资者”的保护教育并建立中国特色估值体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曾宪奎  
我国经济正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增长阶段转变,这是在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及国内供需两侧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发生的。应该看到,高质量增长阶段并不是自然而然便能实现,我们要达到这一目标,需要克服一系列挑战:未来供给侧结构性提高供给质量的难度加大、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实现质的突破及建立创新型国家面临艰巨挑战、企业面临转型期综合竞争力下降困境、民营企业发展困境问题突出以及国际经济环境剧烈变化等。对此,我们应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制定适宜我国实际情况、具有适度弹性的高质量发展战略;加快自主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促进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协调发展;推进产业政策及技术创新政策由选择性政策向功能性政策转型;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胡国友  
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是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和目标指向。作为我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础,增强中等职业教育适应性具有鲜明的时代要求。但其内部存在办学条件不完善、办学规模不稳定、类型特色不鲜明的问题,外部面临基础地位不牢固、发展环境不匹配、体系衔接不顺畅等挑战,急需有关各方协同应对。在地方政府层面,应着力巩固中职基础地位、落实政府举办主责、引导产教融合共生。在教育行政部门层面,应着力优化体系建设、强化标准引领、深化评价改革。在中等职业学校层面,应精准对接区域产业发展需求、深入推进办学育人模式变革、全面推进与深化学校内涵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