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95)
2023(11367)
2022(9534)
2021(9031)
2020(7216)
2019(16595)
2018(16263)
2017(30902)
2016(16743)
2015(18900)
2014(18715)
2013(18961)
2012(18409)
2011(17368)
2010(17619)
2009(16275)
2008(16131)
2007(14452)
2006(13292)
2005(12309)
作者
(50139)
(42684)
(42041)
(39721)
(26851)
(20393)
(18750)
(16555)
(16369)
(15020)
(14896)
(14267)
(13719)
(13655)
(13387)
(12800)
(12320)
(12274)
(12020)
(12019)
(10935)
(10594)
(10308)
(9889)
(9577)
(9573)
(9335)
(9325)
(8745)
(8563)
学科
(82565)
经济(82480)
(47899)
(46026)
管理(34328)
农业(31955)
中国(28172)
方法(24892)
数学(22130)
地方(22036)
(21976)
企业(21976)
数学方法(21965)
业经(19727)
(16477)
(16351)
贸易(16336)
(16094)
(16016)
(15890)
(14135)
银行(14111)
(13903)
(13903)
金融(13902)
(12959)
土地(12694)
环境(12632)
发展(12212)
(12182)
机构
学院(248244)
大学(246768)
(113235)
经济(111211)
研究(100386)
管理(88575)
中国(79288)
理学(74805)
理学院(73805)
管理学(72704)
管理学院(72251)
(63442)
科学(59557)
(55274)
(52549)
农业(48791)
研究所(47658)
(47616)
中心(44824)
业大(42281)
(38880)
财经(36937)
(35944)
师范(35651)
北京(35585)
经济学(35106)
(35018)
(33748)
科学院(32535)
经济学院(31585)
基金
项目(160189)
科学(126365)
研究(119865)
基金(116556)
(102921)
国家(102000)
科学基金(84776)
社会(78382)
社会科(73902)
社会科学(73885)
(61088)
基金项目(60896)
教育(52300)
(52221)
自然(51098)
自然科(49831)
自然科学(49816)
自然科学基金(48917)
编号(48509)
资助(46710)
(41743)
成果(40210)
(37242)
重点(36745)
(34639)
课题(34317)
发展(34180)
(33621)
国家社会(33607)
(32763)
期刊
(138567)
经济(138567)
研究(79852)
(66986)
中国(62506)
农业(45740)
学报(40777)
科学(40444)
(31586)
大学(31193)
(30011)
金融(30011)
管理(29848)
学学(29408)
教育(26998)
业经(26769)
(22556)
经济研究(20704)
问题(19627)
技术(19446)
财经(18119)
世界(17274)
(15774)
农村(15124)
(15124)
(15042)
资源(14986)
农业经济(14979)
国际(13910)
(13636)
共检索到4021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百明  王秀芬  
中国农耕土地开发利用有着悠久的历史。文章回顾了从旧石器时代到1949年前我国农耕土地开发利用历程、阐述了1949年以来农耕土地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耕地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对策。农耕土地开发利用历程是一个从土地的外延开发利用到内涵开发利用,从平面利用到立体利用逐步深化的过程,且1949年前的农耕土地利用开发具有地域分布不均衡、经常以军事活动为先导、开发形式复杂多样、开发中实行综合利用等特点。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全面开展,以空前的规模开垦荒地和开展土地改良,使耕地面积不断扩大、质量有所提升,农耕土地开发利用取得明显成效。但综合考虑现有耕地数量、质量、生态状况和发展用地...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丁成日  
研究目的:分析美国土地开发权制度的经验,探索以经济手段改变经济利益动机影响相关人的行为,为中国土地管理和开发提供经验和借鉴。研究方法:制度经济学分析和文献分析法。研究成果:基于经济激励机制TDRs比刚性政策能够更有效地保护耕地,同时由于中国的快速发展,TDRs更有可能成为保护耕地的有效措施之一。由于TDRs能够区别对待不同发展阶段的地区,能够消除或减少统一的土地政策带来的效率损失,是制定和实施"因地制宜"土地政策和管理的发展方向之一。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丞  安森东  颜廷武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增强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农业信息资源对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在发达国家已经得到实践印证。本文分析了发达国家农业信息资源开发的现状、特征和发展趋势,结合美国、欧盟、德国、法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印度等国家和地区的实际情况,比较分析了国外农业信息资源开发的共性经验和个性差异。在此基础上,针对中国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提出了国外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对中国的重要启示:突出国家在农业信息资源开发的主体地位,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的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水平,注重农业信息资源科研、教育和推广的结合。为了提高中国农业...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兰婷  倪国江  韩立民  史磊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已成为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新的支撑点。合理开发利用海洋亟须要创新体制机制,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本文从海洋政策法规体系、海洋综合管理体制和海洋开发利用机制建设3个方面系统分析了发达国家在开发利用海洋过程中实施的体制机制实践,指出构建政策层次高、内容较全面、政策过程运行良好的政策法规体系,建立全国统一高级别的协调与管理机构,完善人才、科技创新、生态环境、对外合作等体制机制对中国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朱增勇  李思经  
开发可再生的、清洁的生物质能源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生物质能源是美国最大的可再生生物能源,通过对美国生物质能源资源组成、能源消费和能源作物、废弃物的开发利用分析研究,从战略、技术和政策等方面提出了对中国生物质能源利用的启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伍新木  杨莹  
日本在战后经历了经济高速增长,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发展历程,其间土地利用在结构、规模、价格、集约利用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动。本文全面分析了二战之后,日本在经济高速增长、产业结构巨大变动、城市化迅速推进的发展过程中,农业用地、工业用地和城市用地在结构、规模、价格、集约利用程度等方面的特征;日本政府针对经济发展和土地利用的变动和影响,制订的一系列规划调整措施和政策法规体系。通过以上分析,探讨日本在有限的土地资源条件下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途径和措施,以及对我国的启示。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昶  胡月昕  耿红军  
从开发主体、开发内容和开发举措三方面总结了日本和德国开发利用城市矿产的实践经验。比较分析了日本和德国在政府角色、回收方式、管理模式、付费模式、管理监督机构方面存在的差异。认为我国城市矿产的开发利用应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倡导多主体社会参与,实施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强化技术创新和基础设施支撑,构建多层次的制度体系。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陈淑云  
美国大学图书馆对学位论文的开发利用起步较早,对本校读者提供外借和免费下载服务,对非本校读者提供馆际互借服务,还通过NDLTD平台提供学位论文全文开放存取利用。由于美国大学都有学位论文开发利用的原则规定和明确的学位论文的著作权归属原则,在协助本校学位论文全文的商业开发的基础上,真正提高了学位论文的出版效率,加速了研究生研究成果的利用。我国博硕士学位论文的开发利用可以借鉴美国大学注重学位论文的开发利用,事先解决知识产权原则规章问题,依据作者授权协议提供服务的先进方法,解决目前开发利用中的障碍,使学位论文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陈传夫  吴钢  唐琼  
调研了欧美高校学位论文开发利用的版权政策,对版权归属与公开发布要求、交存学校的要求、作者授权高校利用的规定、允许高校授权开发机构开发等方面的政策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欧美高校学位论文开发利用版权政策对我国的启示,包括完善学位论文缴送制度、发挥国务院学位办的政策引导作用、制定高校学位论文开发利用版权政策、建立合作授权机制等内容。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邵学峰  李翔宇  
二战后、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日本经济发展及其周边形势变化,日本迅速调整海外"找矿"战略,逐渐形成完善的勘探开发利用体系及配套政策支持机制。政府主导下的由独立行政法人、政策性金融机构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企业构成的"宏—中—微"一体化合作,对日本长期居于世界主要经济体行列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日本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国际化的政策演变及策略宜引起中国慎思。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袁文清  
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过程中,政府信息化处在关键和核心的位置。美国是目前政府信息化程度最高、实施电子政务最早的国家。本文通过对美国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政策、管理体制、网络建设、开发利用、网络安全的分析和介绍,对我国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相关领域的建设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启示。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樊五勇  
世界其它国家欠发达地区的开发过程为我国西部大开发提供了许多有益经验和需要吸取的教训。我国西部开发应以交通运输业为先导 ,依据区域优势确立开发的产业导向 ,以增长点带动西部区域开发 ,实现“部分跳跃式”发展。西部开发离不开金融的支持。西部大开发要避免走“先开发、后环保”的弯路。要善于运用市场机制 ,走“市场式”开发道路 ,同时政府给予适度干预。作者认为 ,只有激活西部人“潜在的”企业家精神 ,西部才会真正被开发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鲍超  方创琳  
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是矿业城市所面临的共同难题和持续发展的关键。以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典型矿业城市——东营、焦作和克拉玛依市为例,总结出矿业城市资源开发利用中带有共性的五大问题,即矿产资源枯竭问题,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矿产资源与其它资源的组合开发利用问题,矿产资源与其它资源的博弈开发利用问题,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以及资源、非资源要素的协调问题。据此对症下药,提出了我国矿业城市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战略思路,并提出了7种可持续的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即“细水长流”模式,“黑绿置换”模式,“优势组合”模式,“优势延伸”模式,“地企融合”模式,国有+民营的“双轮驱动”模式,公有+非公有的“双轨并行”模式。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赵继龙  史克信  刘长安  
从美国城市农园的概念与起源出发,将其划分为4个发展阶段、7种历史类型,通过对各阶段和类型特征的分析,总结了美国城市农园发展的历史规律,揭示出其一般的内在价值和发展条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