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68)
- 2023(12617)
- 2022(10576)
- 2021(9995)
- 2020(8137)
- 2019(18296)
- 2018(18135)
- 2017(34014)
- 2016(18582)
- 2015(21101)
- 2014(21002)
- 2013(20874)
- 2012(20070)
- 2011(18705)
- 2010(18937)
- 2009(17452)
- 2008(17310)
- 2007(15566)
- 2006(14187)
- 2005(13192)
- 学科
- 济(87768)
- 经济(87672)
- 业(53605)
- 农(48015)
- 管理(42970)
- 农业(31907)
- 企(30208)
- 企业(30208)
- 中国(30049)
- 方法(27079)
- 数学(23775)
- 数学方法(23643)
- 地方(23111)
- 业经(21658)
- 制(19419)
- 学(17377)
- 贸(17259)
- 贸易(17244)
- 财(16880)
- 易(16775)
- 发(16207)
- 银(15375)
- 银行(15347)
- 行(15056)
- 体(15008)
- 融(14640)
- 金融(14632)
- 环境(13031)
- 发展(12391)
- 展(12362)
- 机构
- 学院(270844)
- 大学(266941)
- 济(120924)
- 经济(118648)
- 研究(105803)
- 管理(97431)
- 中国(83188)
- 理学(82245)
- 理学院(81241)
- 管理学(80064)
- 管理学院(79583)
- 农(66903)
- 科学(62609)
- 京(59042)
- 所(55054)
- 财(52268)
- 农业(51489)
- 研究所(49657)
- 中心(47628)
- 业大(45705)
- 江(42595)
- 财经(40441)
- 北京(37668)
- 院(37096)
- 经(36862)
- 经济学(36784)
- 范(36738)
- 师范(36353)
- 科学院(33625)
- 州(33139)
- 基金
- 项目(175033)
- 科学(137551)
- 研究(130932)
- 基金(126284)
- 家(111124)
- 国家(110111)
- 科学基金(92212)
- 社会(84751)
- 社会科(79981)
- 社会科学(79964)
- 省(68482)
- 基金项目(65930)
- 教育(57802)
- 划(57214)
- 自然(55928)
- 自然科(54570)
- 自然科学(54551)
- 编号(53667)
- 自然科学基金(53572)
- 资助(50971)
- 发(44165)
- 成果(44146)
- 部(39913)
- 重点(39726)
- 课题(38027)
- 发展(36215)
- 国家社会(36080)
- 农(36015)
- 创(35940)
- 展(35655)
- 期刊
- 济(147209)
- 经济(147209)
- 研究(85483)
- 农(70049)
- 中国(68290)
- 农业(47336)
- 学报(45537)
- 科学(42952)
- 财(37379)
- 大学(34915)
- 管理(34055)
- 学学(33159)
- 融(31768)
- 金融(31768)
- 教育(30338)
- 业经(28734)
- 业(23387)
- 经济研究(22418)
- 技术(22341)
- 问题(20687)
- 财经(20399)
- 经(17799)
- 世界(17659)
- 贸(15576)
- 农村(15451)
- 村(15451)
- 农业经济(15145)
- 版(14926)
- 经济问题(14180)
- 国际(14004)
共检索到4364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永湘 杨明洪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杨明洪 刘永湘
本文对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十分现实的农村土地发展问题进行了尝试性研究。作者分析指出 ,土地发展权是从土地所有权中分离出来的一种物权 ,是所有权人将自己拥有的土地变更现有用途而获利的权利。本文认为 ,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发展权从法律和事实上是受到压抑的 ,从而使农民的利益受到某种程度损失 ,农民作为理性的“经济人”就会对此作出反应 ,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以不同的方式进行抗争。最后作者对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发展权的压抑与农民的抗争作了结论性的评价 ,并就制定有关政策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农村土地 发展权 理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许俊伟
近年来,中国的“三农”工作取得了突破性成就。但是,事关“三农”领域的发展问题仍然对乡村振兴有所掣肘,农民尚需通过集体的力量追求美好生活。而且,当代中国的农民集体诚然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农民组成的农民成员集体。所以,为了促进农民获得更好发展,有必要以发展权为根基建构起农民集体发展权,农民集体发展权是农民集体在参与、促进并享受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的发展过程中得以主张协调、均衡、持续发展的一项基本人权。正因如此,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村“三治”有机结合、优化“后脱贫”时代农村社会保障供给是农民集体发展权的具体实现导向。
关键词:
农民 农民集体 农民集体发展权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牛若峰
在国家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民集体所有的部分农地转移为非农利用,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问题是农地非农占用要有一定的限度,并且必须处理好土地产权转让中的利益关系,其中包括失地和无地农民的转移就业问题。这是目前学界和农民特别关注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
农村土地 非农转移 利益关系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周炎 陈昆亭 雷新途
本文在一致增长理论框架下建立土地经济模型,研究不同所有制形式对长期经济均衡的影响。模型指出:在允许土地自由交易的私有制经济中,土地逐渐集中到少部分人手中;技术进步所引致的收入增加主要增加土地拥有者的财富和消费;无地劳动者的生活将始终维持在生存的边际水平。不允许交易所有权的公有和集体所有制经济可以确保基本的社会公平,但在无承包制的集体所有制经济中,人口容易过度增长,因此需进行外生人口约束。模型结论表明:集体所有承包制为基础的制度形式的长期福利和增长效应严格优于以私有制和纯粹公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制度形式。
关键词:
所有制结构 长期增长 土地经济模型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于建嵘
一、社会行动取向的意义对当代中国农民维权抗争活动的理解有两种基本路径,即行动的逻辑和行动的结构。社会行动的逻辑研究是社会行动发生和发展过程,具有动力学的意义;社会行动的结构则主要关注其内在的构成,它是界定社会行动性质的重要依据。而任何一个社会行动的内在结构都可以分为行为方式、行动技术、行动取向和行动特性等几个方面。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姜红利
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适宜的对象是集体经营性财产,不宜作为农村集体产权改革的统一路径。统一的产权运行路径,难以兼顾集体财产的资源保障与财产增值功能,无法有效平衡公平与效益价值。将集体财产划分为集体资源性、经营性和非经营性三种类型,并对不同财产构建侧重点不同的实现路径和具体机制是农民集体所有权实现的基本理念。这一分类推进理念既与国家强制性变迁方向一致,也是由农民集体所有权客体的复杂性所决定。集体资源性财产要完善承包经营制度,集体经营性财产要探索产权量化、统一经营的组织结构,集体非经营性财产则要构建协同治理的运行机制。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永胜 陈剩勇
研究目的:探索农民土地抗争的行动逻辑和机制,为土地冲突提供治理对策。研究方法:抗争政治方法、描述性研究法。研究结果:(1)区分出不同历史时期农民土地抗争的互动关系。(2)得出农民土地抗争的认知逻辑是统治者和政府认为统治者权力以及公共权力优先于农民权利;动力逻辑是农民认为政府行为违背情、理,其土地权益受损;政治逻辑是农民认为出现了有利于抗争的政治机会。(3)发现土地抗争中的三个行动机制:土地抗争诉求的具体利益机制;农民土地抗争方式的踩线偶尔越线机制;政府对抗争往往采取压制的机制。研究结论:对现代社会土地抗争提出依法保障农民的抽象土地权益;增强政府制度化吸纳抗争的能力;在互动中通过协商达至"重叠共识";在改革中推动土地制度创新等治理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束伟星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蒋南平
本文评述了中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实现中,理论研究争论不休的各种观点,探讨了中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现状,提出了中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实现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及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土地 集体所有权 实现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瑞雪 魏凯
自去年以来,随着部分城市小产权房市场日趋火爆,各界关于如何对待小产权房问题的争论也在逐渐升温。理论研究层面,当前存在"小产权房违法违规"应当坚决叫停和"法所不禁即为合法、故应允许其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主张;决策层面,目前已由最初建设部"购房存在风险"的温和善意提示转变为国务院、国土资源部‘城镇居民不得购买小产权房"的明令禁止。在关于小产权房问题的若干争论中究竟孰是孰非?一纸禁令能否真正从根本上解决小产权房背后隐含的诸多矛盾?一度喧嚣的小产权房市场又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深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聂佳
在偏重公平价值的中国农民集体土地产权配置的基本框架下,任何追求效率的具体法律安排均无法避免与之发生内在冲突;无论是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性质悖论、主体悖论还是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性质悖论都是这种冲突的必然结果。要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必须从实证的角度改革农民集体土地的产权配置,化解现存悖论;改革只能以明晰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性质为切入点。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唐有财 符平
个体性与集体性抗争是农民工争取和维护自身权益的两种基本形式。文章在描述农民工抗争行为现状的基础上,从工作环境、工厂管理体制和农民工内部关系3个方面分析了农民工抗争行为的组织和社会基础。结果发现,工作环境的恶劣和缺少工作保护是激发工人集体性抗争的重要原因;在工厂管理体制上,经常拖欠工资、车间冲突容易导致农民工的各种抗争;工厂的利益诉求机制畅通虽然对集体性抗争没有显著影响,但能够有效地抑制个体性抗争;农民工群体内部的紧密关系虽然对集体性抗争行为没有显著影响,但有助于他们形成消极性抗争和个体性抗争的共识。文章最后指出,只有尊重农民工作为劳动者和人的基本权利,将"人本关怀"植入科学管理的过程中,才能从根本上避免农民工的各种抗争行为,并真正通过建构和谐生产关系来实现工厂绩效的提高。
关键词:
农民工 个体性抗争 集体性抗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