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84)
- 2023(9355)
- 2022(7752)
- 2021(7560)
- 2020(6128)
- 2019(13988)
- 2018(13717)
- 2017(26602)
- 2016(14330)
- 2015(16038)
- 2014(15578)
- 2013(15686)
- 2012(14831)
- 2011(13726)
- 2010(13905)
- 2009(12934)
- 2008(12751)
- 2007(11417)
- 2006(10488)
- 2005(9455)
- 学科
- 济(63443)
- 经济(63384)
- 农(46524)
- 业(44420)
- 管理(32775)
- 农业(30624)
- 方法(22282)
- 企(22044)
- 企业(22044)
- 中国(20985)
- 数学(20656)
- 数学方法(20467)
- 业经(16478)
- 贸(14789)
- 贸易(14782)
- 易(14554)
- 制(14541)
- 财(13503)
- 策(12997)
- 地方(11691)
- 发(11407)
- 及其(11340)
- 银(10987)
- 银行(10982)
- 学(10827)
- 行(10715)
- 农业经济(10298)
- 体(10290)
- 政策(10228)
- 方针(9712)
- 机构
- 学院(204918)
- 大学(201067)
- 济(99611)
- 经济(97952)
- 研究(78503)
- 管理(77924)
- 理学(66793)
- 理学院(66117)
- 管理学(65275)
- 管理学院(64899)
- 中国(64062)
- 农(51190)
- 科学(43901)
- 财(42763)
- 京(42175)
- 所(39455)
- 农业(38792)
- 中心(36273)
- 研究所(35710)
- 财经(33153)
- 业大(33126)
- 经济学(30809)
- 江(30717)
- 经(30519)
- 经济学院(27787)
- 院(27234)
- 北京(26924)
- 范(26503)
- 师范(26349)
- 科学院(25024)
- 基金
- 项目(133691)
- 科学(107356)
- 研究(102206)
- 基金(100209)
- 家(87180)
- 国家(86405)
- 科学基金(73511)
- 社会(68113)
- 社会科(64301)
- 社会科学(64290)
- 基金项目(51853)
- 省(49165)
- 自然(44443)
- 教育(44435)
- 自然科(43404)
- 自然科学(43395)
- 自然科学基金(42658)
- 划(41820)
- 编号(41604)
- 资助(40781)
- 成果(34040)
- 部(32120)
- 发(31093)
- 农(30125)
- 重点(30115)
- 国家社会(29439)
- 中国(28255)
- 课题(27961)
- 创(27292)
- 教育部(27263)
- 期刊
- 济(115916)
- 经济(115916)
- 研究(66237)
- 农(55706)
- 中国(43870)
- 农业(37859)
- 科学(29973)
- 财(28824)
- 学报(28756)
- 融(26225)
- 金融(26225)
- 管理(24724)
- 大学(23313)
- 业经(23037)
- 学学(22276)
- 业(18104)
- 教育(17868)
- 经济研究(17617)
- 问题(16617)
- 财经(16245)
- 技术(15489)
- 世界(15154)
- 农村(14267)
- 村(14267)
- 农业经济(14143)
- 经(14075)
- 贸(13156)
- 国际(11779)
- 经济问题(11554)
- 资源(11003)
共检索到3210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东淼 李武呈
农民集中居住政策基于地区差异性带来的复杂社会影响而处于持续修订和演变进程之中。采用量化内容分析方法,以2004—2021年间国家及地方政府出台的326份农民集中居住政策文献为数据研究样本,在对政策强度及政策数量分析基础上进行了政策的阶段划分,进而对各阶段政策态度变化、政策主题构成和政策区域分布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最终在政策演变规律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形成了对政策过程和政策内容的本质性概括和总体性认识。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伽红凯 王思明 王树进
农民集中居住是城镇化、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趋势,也是世界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发展的必经阶段。本文作者梳理了中国农民集中居住的演进过程,大致分为农房及村镇建设时期、农民集中居住萌芽时期、农民集中居住摸索试验时期和农民集中居住规范发展时期,借鉴英国"乡村规划与管理"、韩国"新村运动"、德国"城乡等值化试验"以及日本"造村运动"的发展经验,总结了中国实现农民集中居住健康有序发展的相关政策启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后平 张荣莉 王丽英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农民合作社在政策、功能与机制上不断与时俱进,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农业农村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新时期,农民合作社作为新型经营主体之一,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在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民合作社实践及政策演进基础上,分析了三个不同历史时期农民合作社的功能与作用,剖析了我国当前松散型、半松散型、紧密型合作社的特点和一般功能,揭示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合作社的演进趋势及功能转变。研究发现:农民合作社是实现社会化大生产的有效组织形式;松散型、半松散型和紧密型合作社适应于我国不同地区发展水平的差异;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农民合作社在组织形态和功能上需要不断变革和完善。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田毅鹏 胡东淼
将当下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行动置于21世纪快速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背景之下,可以发现,这一系列政策与农民的生产生活密切关联,又与土地政策紧密挂钩,同时也关涉到快速城镇化的进展、中国传统农业文明形态存续等具有根本性意义的问题,故其政策甫一问世便成为社会各界争论的热点。对该政策起源、发展及模式化进程的考察追索有助于深入理解农民集中居住区不同实践类型和模式的形成条件、结构特征和运行特点。近年来,学界所做出的种种模式类型概括,既是对农民集中居住区相关政策动态实践的提炼总结,也带有极强的示范性和批判性,通过模式实践中的经验教训总结又进一步反哺农民集中居住区的政策构建,以期形成一个带有总体性的农民集中居住区的指导意见。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田毅鹏 胡东淼
将当下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行动置于21世纪快速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背景之下,可以发现,这一系列政策与农民的生产生活密切关联,又与土地政策紧密挂钩,同时也关涉到快速城镇化的进展、中国传统农业文明形态存续等具有根本性意义的问题,故其政策甫一问世便成为社会各界争论的热点。对该政策起源、发展及模式化进程的考察追索有助于深入理解农民集中居住区不同实践类型和模式的形成条件、结构特征和运行特点。近年来,学界所做出的种种模式类型概括,既是对农民集中居住区相关政策动态实践的提炼总结,也带有极强的示范性和批判性,通过模式实践中的经验教训总结又进一步反哺农民集中居住区的政策构建,以期形成一个带有总体性的农民集中居住区的指导意见。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东淼
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市民化及农民上楼问题的学术研究十分活跃,诸多研究基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单一立场将农民集中居住视作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高效途径。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兴起及乡村振兴的政策转向背景下,以西方现代化模式为目标的发展主义政策路径逐渐受到反思和质疑。借助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视角,结合Y村城郊开发区农民集中居住不同阶段的微观案例,揭示发展话语如何凭借现代城市替代传统乡村的发展真理性,对农民的传统生计进行边缘化建构和经济指标转译,从而使农民的主体生计诉求让位于集中上楼的政策规划。以此对农民集中居住政策及长期以来的乡村改造政策背后的发展主义逻辑进行理论追溯和反思,并探讨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乡村建设及城镇化的新发展语境。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东淼
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市民化及农民上楼问题的学术研究十分活跃,诸多研究基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单一立场将农民集中居住视作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高效途径。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兴起及乡村振兴的政策转向背景下,以西方现代化模式为目标的发展主义政策路径逐渐受到反思和质疑。借助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视角,结合Y村城郊开发区农民集中居住不同阶段的微观案例,揭示发展话语如何凭借现代城市替代传统乡村的发展真理性,对农民的传统生计进行边缘化建构和经济指标转译,从而使农民的主体生计诉求让位于集中上楼的政策规划。以此对农民集中居住政策及长期以来的乡村改造政策背后的发展主义逻辑进行理论追溯和反思,并探讨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乡村建设及城镇化的新发展语境。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洪霖
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民集中居住点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宅基地管理工作环节有许多问题值得进一步的探索。本文针对居住点的规划和规模,居住点宅基地的申请条件和审批程序等相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郑风田 傅晋华
近年来,在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省份的一些县市,地方政府开始引导农民集中居住。但是,在实行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往往出于自身利益而强制要求农民参加,造成许多不良后果。本文从目前农民集中居住的现状出发,着重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得到结论,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民集中居住 现状 问题 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郑春梅 孙颖 范丙文
通过运用数理统计学中的聚类方法,对我国农民消费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中国农民消费在消费结构和地域方面的变化特征,说明国家政策对农民生活水平影响显著,未来中国农民消费的区域差异将减小,影响中国农民消费的因素复杂多样。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续秀梅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家,“三农”问题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经过80年代的几次消费热潮,目前城镇居民消费主要是例行的日常消费。从长期来看,随着住房、医疗社会保障等各项改革措施的逐步到位,城镇市场将呈现相对平稳的增长格局。与之相对应,农村绝大多数居民用于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刚刚起步,因此,如何开发农村市场已成为拉动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杠杆。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明
本文主要研究在经济体制交替中我国农民所处环境与自身价值,市场经济条件下其经济行为产生动因及发展趋向,并就政策上如何扶持和保护农民经济行为合理趋向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民,市场经济行为,政策保护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清芝 王勇
农民组织起来的目的在于拓展生产经营空间、组织有效营运、协调成员间的决策、行为和运作方式,谋求更大的组织化利益。目前,我国农民组织化主要有"企业+农户"、"政府+农户"、"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户"和"农村专业批发市场+农户"四种组织模式可供选择,并且有各自的实现途径。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韩央迪 李迎生
福利权是现代公民的基本国民待遇之一。对农村人口仍占一半以上的中国而言,农民的福利获得就成为检验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把标尺。本文从广义社会福利视角出发,以国家一社会分析框架梳理了自传统社会以来中国农民福利的不同供给模式,描摹了不同阶段农民的差异化福利际遇,勾画出显著区别于西方工业化逻辑下农民福利发展的中国路径。这一路径表明,国家主导下的发展型农民福利将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选择。而要完全实现农民的这一现代国民福利待遇,不仅要正视这一福利取向的根本特性,更需要在国家主导下构筑起由不同福利主体有机组合的多元治理框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思博 陈秋红 李冬冬
本文基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3年数据,借助结构方程模型,利用"个体特征"、"农村公共服务满意度"、"政府环保工作满意度"、"社会资本特征"、"环保行为习惯"、"民生事业建设满意度"、"社会公平感评价"、"社会治理参与特征"八个潜在变量构建中国农村居民福祉影响因素的结构模型框架,进而对中国农村居民福祉结构进行剖析与评价。实证结果表明,上述八个潜在变量对农村居民福祉的传导路径均显著,其中"个体特征"、"社会公平感评价"与农村居民福祉间的路径系数为0.46、0.39,两者对农村居民福祉的影响程度较强;"农村公共服务满意度"、"社会资本特征"、"民生事业建设满意度"、"政府环保工作满意度"、"社会治理参与特征"与农村居民福祉间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12、0.09、0.06、0.04、0.03,它们对农村居民福祉的影响程度较弱;"环保行为习惯"对农村居民福祉影响的传导路径系数为-0.01。政府在制定改善农村居民福祉相关政策过程中,应重点关注"民生事业建设满意度"、"政府环保工作满意度"、"社会治理参与特征"等福祉结构中薄弱的方面,消除"环保行为习惯"对农村居民福祉的扭曲激励。
关键词:
农村居民 福祉 结构方程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