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99)
- 2023(9746)
- 2022(8304)
- 2021(8002)
- 2020(6784)
- 2019(16096)
- 2018(15794)
- 2017(30535)
- 2016(16600)
- 2015(19158)
- 2014(19106)
- 2013(19475)
- 2012(18451)
- 2011(16965)
- 2010(17104)
- 2009(16238)
- 2008(16274)
- 2007(14825)
- 2006(12987)
- 2005(11739)
- 学科
- 济(79053)
- 经济(78974)
- 业(50146)
- 农(46939)
- 管理(39951)
- 方法(33893)
- 农业(30757)
- 数学(30397)
- 数学方法(30211)
- 企(28763)
- 企业(28763)
- 中国(22499)
- 业经(19229)
- 贸(16940)
- 贸易(16931)
- 易(16590)
- 财(15988)
- 制(15597)
- 学(14733)
- 地方(14184)
- 发(12182)
- 银(11935)
- 银行(11905)
- 行(11491)
- 体(11160)
- 策(11134)
- 融(11080)
- 金融(11076)
- 环境(10392)
- 农业经济(10309)
- 机构
- 学院(249425)
- 大学(248886)
- 济(115120)
- 经济(113171)
- 管理(95005)
- 研究(90269)
- 理学(82065)
- 理学院(81183)
- 管理学(80071)
- 管理学院(79610)
- 中国(71183)
- 农(61103)
- 科学(53286)
- 京(52345)
- 财(48016)
- 农业(47173)
- 所(46560)
- 研究所(42375)
- 业大(41842)
- 中心(41796)
- 财经(38527)
- 江(36609)
- 经济学(36203)
- 经(35247)
- 北京(33159)
- 经济学院(32874)
- 范(31917)
- 师范(31644)
- 院(30577)
- 经济管理(28973)
- 基金
- 项目(162720)
- 科学(128379)
- 研究(120372)
- 基金(120265)
- 家(104787)
- 国家(103887)
- 科学基金(87810)
- 社会(78887)
- 社会科(74441)
- 社会科学(74420)
- 基金项目(63578)
- 省(61631)
- 自然(54255)
- 教育(53555)
- 自然科(52964)
- 自然科学(52947)
- 自然科学基金(52043)
- 划(51883)
- 资助(48967)
- 编号(48765)
- 成果(39694)
- 部(38420)
- 发(36619)
- 重点(36550)
- 农(34566)
- 国家社会(33721)
- 创(33374)
- 课题(32652)
- 教育部(32472)
- 中国(31810)
- 期刊
- 济(129982)
- 经济(129982)
- 研究(73718)
- 农(64026)
- 中国(49681)
- 农业(43439)
- 学报(39937)
- 科学(37969)
- 财(34937)
- 大学(30612)
- 管理(29644)
- 学学(29075)
- 融(25973)
- 金融(25973)
- 业经(25505)
- 业(21439)
- 教育(20423)
- 经济研究(19717)
- 技术(19569)
- 财经(19135)
- 问题(19047)
- 经(16530)
- 世界(16372)
- 贸(14802)
- 农村(14446)
- 村(14446)
- 农业经济(14090)
- 版(13961)
- 技术经济(13466)
- 经济问题(13085)
共检索到3737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春学
本文运用进化博弈模型,考察了中国乡村治理的组织基础——农民自治组织演进过程的进化安定和协调进化问题,对政府主导式农民自治组织向农民主导式自治组织的进化给出一个安定均衡点和变异的解释,认为扶持农民主导式自治组织是理性选择,政府主导式农民自治组织和农民主导式自治组织的和谐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选择。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曙光
本文试图以"契约-产权视角"对新中国60年农民合作组织的历史演进给出系统的内部逻辑一致的经济学解释。本文对解释农业合作化绩效的"退出权假说"和"激励不足假说"进行了理论拓展和深化,认为退出权实施的前提是契约缔结过程中缔约双方平等的缔约关系和合作社成员受到完整保障的财产权利。基于对近30年农民合作组织的约束条件和禀赋特征的分析,本文从"契约-产权视角"分析了新型农民合作组织的制度特征和发展趋势,尤其对公司领办型合作社的产生根源给出了经济学解释。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习明
中国农民组织建设入户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表明,现存农民组织中分布最广、影响最大的是村支部、村委会等类政权性组织,它们仍然是农民表达和维护自身利益的主要组织依托,认真落实村民自治的各项政策仍是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服务性组织、合作经济组织在地区间分布不平衡、种类较少、农民参与的更少,但大多数农民认识到了大力发展的必要性;维权性民间组织数量最少,但目前农民权益特别是土地使用权屡屡被侵犯,说明农民需要建立自己的维权组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倪建伟 王景新
加强农民组织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路径选择之一,是当前农村问题研究的重点。本文从中国农民组织建设的历程入手,按照其不同的功能属性,分为基层正式组织、合作经济组织、农民维权组织和互助共济组织四大类,深入分析其存在的不足,以及由此引发的不良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农民组织建设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必须在发展中坚持合作社基本原则、必须把尊重农民意愿与政府扶持有机结合等三个科学的预期。
关键词:
农民组织 合作社原则 农民意愿 政府扶持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刘永东 刘明兴 徐志刚 陶然
基于6省116个村关于农民组织的大样本随机抽样调查数据,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民组织的发展状况,包括组织类型、数量、规模、治理结构、政府与组织的关系、组织的社会功能。分析表明,中国农民组织虽然数量可观,但是平均规模偏低,且发起过程中基层政府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过,政府发起的或者农民自发的组织在重大事件决策上一般有较高的民主参与性;当前,只有少数农民组织会去积极介入村庄的公益事业发展建设,即使介入在大多数情况下必须得到乡镇政府或村两委的许可和支持;在多数农村地区,农民组织在"纠纷调解"方面的社会职能普遍强于"号召公益活动"。40%的农民组织没有在任何政府部门登记,许多组织的法律地位有待明确。
关键词:
农民组织 治理结构 组织功能 政府作用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冯子标 王建功
本文通过对改革前后30年农民转型的分析,认识工业化和农民转型之间的关系,认知农民在工业化中的地位和作用,解释影响农民转型的因素。我国农民为工业化先后作出了两次贡献,一次是建国之后30年为国家重工业化积累资本,另一次是改革之后30年成就了"中国制造"。但是农民的大多数仍不富裕,没能随着工业化进程同步转型而获益。农民转型决定未来工业化的成就。
关键词:
农民 转型 工业化 生产力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冯子标 王建功
本文从农民转型视角对现行"三农"政策进行评价,认为目前"三农"问题之所以很棘手,与多年来抑制性政策形成的城乡反差有极大关系;延续工业反哺农业和新农村建设财政转移的政策思路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文章指出,经济运行的自然节奏与政策之间的和谐是保证可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改革依然是解放农民生产力的最大动力。文章强调,实现农民在工业化进程中的转型,不仅关系农民的前途和福祉,也关系到我国的工业化能否真正实现。农民转型决定中国未来工业化的成就。
关键词:
农民 转型 工业化 生产力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续秀梅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家,“三农”问题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经过80年代的几次消费热潮,目前城镇居民消费主要是例行的日常消费。从长期来看,随着住房、医疗社会保障等各项改革措施的逐步到位,城镇市场将呈现相对平稳的增长格局。与之相对应,农村绝大多数居民用于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刚刚起步,因此,如何开发农村市场已成为拉动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杠杆。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于淑波
运用弗里德曼的持久性收入假说分析我国农民的消费问题,并利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中国历年农民消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持久性收入及持久性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对我国现阶段农民消费支出影响较大"的结论,并从增加持久性收入和提高持久性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两个方面就增加农民消费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持久性收入 农民消费 边际消费倾向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马树才 刘兆博
本文运用现代消费理论和经济计量模型,对中国转型期的农民消费行为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当前影响农民消费行为的因素主要来自包括自然、市场和制度在内的不确定性、对当期收入的过度敏感性,以及农民消费行为所表现出的生命周期特征三个方面,上述影响农民消费的因素实际上反映出了我国农村市场化进程的滞后。因此,要提高农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必须积极推动以市场化为核心的农村制度改革。对此,本文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董长瑞 梁纪尧
持久收入假说是弗里德曼提出的著名假说,它是否适应中国的实际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从持久收入计算方法的探讨入手,分析了估算方法的科学性、合理性。以此为基础,通过协整分析验证了消费与持久收入之间的长期均衡和短期动态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持久收入是影响中国农民消费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持久收入 协整分析 误差修正模型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罗万纯
本文利用农户调查数据对中国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状况及农户对培训的需求等问题进行了分析。调查研究发现:①中国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主要由政府组织,多种主体积极参与;从事农业和畜牧业的农民大部分参加过农业技术培训,而兼业和从事非农行业的农民参加非农技能培训的比重比较大;农民主要在本村参加农业技术培训,在村外参加非农技能培训,政府和村委会组织的培训主要在本村进行;农民培训形式以课堂授课为主;农民参加农业技术培训负担较轻,但参加非农技能培训负担较重;非农技能培训效果比较显著,培训对受教育水平较低的培训者实现就业帮助较大;大部分参加培训的农民对培训表示满意,但农民职业技能培训还存在培训内容和需求脱节、培训次数少等...
关键词:
农民 职业技能培训 需求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英辉 许惠渊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郑春梅 孙颖 范丙文
通过运用数理统计学中的聚类方法,对我国农民消费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中国农民消费在消费结构和地域方面的变化特征,说明国家政策对农民生活水平影响显著,未来中国农民消费的区域差异将减小,影响中国农民消费的因素复杂多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