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72)
2023(11188)
2022(9511)
2021(9155)
2020(7768)
2019(18237)
2018(17980)
2017(34406)
2016(18882)
2015(21793)
2014(21729)
2013(21983)
2012(20951)
2011(19247)
2010(19446)
2009(18220)
2008(18381)
2007(16916)
2006(14823)
2005(13535)
作者
(55411)
(47002)
(46797)
(44761)
(29608)
(22520)
(21308)
(18445)
(17820)
(16640)
(16195)
(15609)
(14994)
(14827)
(14778)
(14517)
(14143)
(13666)
(13636)
(13328)
(11883)
(11674)
(11567)
(10738)
(10702)
(10657)
(10551)
(10487)
(9695)
(9603)
学科
(85903)
经济(85821)
(52827)
(47738)
管理(44966)
方法(35321)
(31246)
企业(31246)
农业(31245)
数学(31174)
数学方法(30976)
中国(26206)
业经(20864)
(18301)
贸易(18289)
(17879)
(17573)
地方(17415)
(17383)
(16343)
(13613)
银行(13578)
(13336)
(13111)
(12669)
金融(12666)
(12042)
(12020)
(11886)
环境(11593)
机构
学院(276246)
大学(275476)
(123450)
经济(121140)
研究(102770)
管理(102490)
理学(87262)
理学院(86250)
管理学(84994)
管理学院(84469)
中国(80670)
(65704)
科学(60650)
(59596)
(53448)
(52868)
农业(50777)
研究所(48400)
中心(47722)
业大(45751)
(42547)
财经(41600)
经济学(38275)
北京(38086)
(37993)
(36774)
师范(36438)
(35477)
经济学院(34652)
(33174)
基金
项目(178006)
科学(139108)
研究(133314)
基金(128626)
(112250)
国家(111245)
科学基金(93284)
社会(84973)
社会科(80061)
社会科学(80038)
(68675)
基金项目(67850)
教育(60296)
(57722)
自然(57490)
自然科(56084)
自然科学(56067)
自然科学基金(55106)
编号(55100)
资助(52550)
成果(45715)
(41523)
重点(40543)
(40391)
课题(38138)
(36440)
(36161)
国家社会(35654)
教育部(34933)
(34324)
期刊
(143784)
经济(143784)
研究(83877)
(67739)
中国(61191)
农业(46008)
学报(44895)
科学(41582)
(38633)
大学(34246)
管理(33804)
学学(32003)
(29743)
金融(29743)
教育(29510)
业经(27170)
技术(23390)
(23250)
经济研究(21662)
财经(20615)
问题(20527)
(17890)
世界(17669)
(16456)
(15151)
农村(14926)
(14926)
国际(14540)
农业经济(14480)
技术经济(14414)
共检索到4296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倪建伟  王景新  
加强农民组织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路径选择之一,是当前农村问题研究的重点。本文从中国农民组织建设的历程入手,按照其不同的功能属性,分为基层正式组织、合作经济组织、农民维权组织和互助共济组织四大类,深入分析其存在的不足,以及由此引发的不良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农民组织建设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必须在发展中坚持合作社基本原则、必须把尊重农民意愿与政府扶持有机结合等三个科学的预期。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习明  
中国农民组织建设入户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表明,现存农民组织中分布最广、影响最大的是村支部、村委会等类政权性组织,它们仍然是农民表达和维护自身利益的主要组织依托,认真落实村民自治的各项政策仍是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服务性组织、合作经济组织在地区间分布不平衡、种类较少、农民参与的更少,但大多数农民认识到了大力发展的必要性;维权性民间组织数量最少,但目前农民权益特别是土地使用权屡屡被侵犯,说明农民需要建立自己的维权组织。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童光荣  张俊波  
本文介绍了随机占优的概念及其在收入分配问题研究中的应用,给出了随机占优关系的检验方法并运用这一方法考察了10年来中国农民收入分布情况的变动,发现农民的平均收入水平和较高收入组的农民的比重都得到了提高,并且收入水平更加趋近而不是发散。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满喜  
文章用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浙江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等指标建立数学模型,分析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发展现状、趋势,研究其主要来源与构成,探讨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缓慢、乏力的原因,寻求农民人均纯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主要途径,这对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逸波  彭建强  赵邦宏  
农民职业分化对于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及其与工业化、城镇化同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统计数据,对当前中国农民职业分化的现状和特点进行了总结,发现我国农民职业分化发展速度较快、前景乐观,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如分化职业层次低、稳定性差、建业性强等问题,这些问题将会对农民进一步分化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形成一定威胁,需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予以解决。
[期刊] 改革  [作者] 《中国农民工战略问题研究》课题组  韩俊  汪志洪  崔传义  金三林  秦中春  李青  
全面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问题,总结其发展基本经验;在大量调查的基础上,对我国农民工问题的新特点进行了全面分析,研究了农民工较长时期需求变化趋势及与宏观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深入评析农民工中长期发展趋势;全方位剖析农民工面临问题;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提出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战略思路、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实施步骤、主要措施和具有方向性、全局性、制度性的政策体系。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姜长云  
本文分析了近年来农民收入来源结构的趋势性变化,提出在今后较长时期内,农民农业收入稳定增长的难度将会明显加大,波动风险显著增加;农民来自非农产业的收入,其增长幅度有可能明显扩大,或持续保持大幅增长的态势,但其增长幅度出现急剧萎缩的风险也在明显增加。因此,今后农民收入实现稳定增长的难度将会显著加大,增长的不确定性也在迅速增加;城乡收入差距仍将呈现扩大的态势。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应该继续给予高度重视;尤其要按照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要求,进一步促进农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尽力防止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出现大幅波动,努力遏制城乡收入差距扩大。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涛生  
在大量收集整理相关统计数据和连续追踪调查的基础上,本文对农民工供求总量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近10年来,中国持续存在农民工总供给减少和总需求增加的趋势;供给减少的驱力和需求增加的拉力正在导致中国农民工总供给的短缺,2004年,供求曲线首次相交,这预示着农民工的供给剩余正在转向供给短缺。对中国农民工供求未来走势的回归分析和预测结果显示:到2008年,中国农民工的供求缺口将突破3000万人,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其供求缺口将有持续扩大的趋势。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春学  
本文运用进化博弈模型,考察了中国乡村治理的组织基础——农民自治组织演进过程的进化安定和协调进化问题,对政府主导式农民自治组织向农民主导式自治组织的进化给出一个安定均衡点和变异的解释,认为扶持农民主导式自治组织是理性选择,政府主导式农民自治组织和农民主导式自治组织的和谐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选择。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钟钰  蓝海涛  
本文总结了工业化国家(地区)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经验并得出对中国的重要启示。中高收入阶段中国农民增收将面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区域经济增长新格局涌现、劳动年龄人口趋紧、农村综合改革继续深化等因素影响,到2020年中国农民人均纯收入有望达到1万元,工资性收入成为农民增收主力,农民收入的区域差异将缩小。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罗万纯  
本文利用农户调查数据对中国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状况及农户对培训的需求等问题进行了分析。调查研究发现:①中国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主要由政府组织,多种主体积极参与;从事农业和畜牧业的农民大部分参加过农业技术培训,而兼业和从事非农行业的农民参加非农技能培训的比重比较大;农民主要在本村参加农业技术培训,在村外参加非农技能培训,政府和村委会组织的培训主要在本村进行;农民培训形式以课堂授课为主;农民参加农业技术培训负担较轻,但参加非农技能培训负担较重;非农技能培训效果比较显著,培训对受教育水平较低的培训者实现就业帮助较大;大部分参加培训的农民对培训表示满意,但农民职业技能培训还存在培训内容和需求脱节、培训次数少等...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续秀梅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家,“三农”问题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经过80年代的几次消费热潮,目前城镇居民消费主要是例行的日常消费。从长期来看,随着住房、医疗社会保障等各项改革措施的逐步到位,城镇市场将呈现相对平稳的增长格局。与之相对应,农村绝大多数居民用于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刚刚起步,因此,如何开发农村市场已成为拉动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杠杆。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邓衡山  徐志刚  柳海燕  
近年来,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断产生并呈加速发展的势头,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但对它们在现实中究竟发展如何尚缺乏在全国层面上比较全面的研究。该文运用全国代表性的大样本调查数据,从组织服务功能的视角系统分析了我国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现状并讨论了其制约因素。总体上,我国农民合作组织已开始发挥积极作用,但还存在着很大的改善空间,组织功能的发挥受到农户认知程度低、农户经营规模太小、农民文化程度低下,能人缺乏、政策环境不完善、资金短缺等多方面因素制约。最后,本文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刘永东  刘明兴  徐志刚  陶然  
基于6省116个村关于农民组织的大样本随机抽样调查数据,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民组织的发展状况,包括组织类型、数量、规模、治理结构、政府与组织的关系、组织的社会功能。分析表明,中国农民组织虽然数量可观,但是平均规模偏低,且发起过程中基层政府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过,政府发起的或者农民自发的组织在重大事件决策上一般有较高的民主参与性;当前,只有少数农民组织会去积极介入村庄的公益事业发展建设,即使介入在大多数情况下必须得到乡镇政府或村两委的许可和支持;在多数农村地区,农民组织在"纠纷调解"方面的社会职能普遍强于"号召公益活动"。40%的农民组织没有在任何政府部门登记,许多组织的法律地位有待明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韩长赋  
本文在对中国农民工群体的发展趋势以及影响农民工问题解决的选择性因素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农民工城乡流动和人口城市沉淀模型,描绘了农民工的人口城市沉淀曲线,指出了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历史过程和基本思路。本文的基本结论是:农民工问题是个战略问题,将伴随我国现代化的全过程,并将伴随现代化基本实现而终结。农民工亦工亦农、亦城亦乡,流动就业,逐步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这种现象将长期存在。解决农民工问题要持城乡统筹方略,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要以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为动力,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要以人为本,公平对待,构建解决农民工问题的社会支持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