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95)
- 2023(12752)
- 2022(10461)
- 2021(9850)
- 2020(8140)
- 2019(18234)
- 2018(17590)
- 2017(33178)
- 2016(17756)
- 2015(19916)
- 2014(19123)
- 2013(19055)
- 2012(17728)
- 2011(16189)
- 2010(16166)
- 2009(15001)
- 2008(14882)
- 2007(13363)
- 2006(11912)
- 2005(10561)
- 学科
- 济(79256)
- 经济(79128)
- 业(53134)
- 农(46924)
- 管理(42371)
- 企(31927)
- 企业(31927)
- 农业(30946)
- 方法(30360)
- 数学(26330)
- 数学方法(26110)
- 中国(24798)
- 业经(21282)
- 贸(17369)
- 贸易(17360)
- 易(16989)
- 制(16095)
- 财(15974)
- 学(14787)
- 地方(14254)
- 发(12756)
- 银(12161)
- 银行(12125)
- 体(12085)
- 行(11733)
- 融(11525)
- 金融(11523)
- 技术(11494)
- 策(11451)
- 环境(11315)
- 机构
- 学院(260848)
- 大学(260176)
- 济(116463)
- 经济(114612)
- 研究(96210)
- 管理(95716)
- 理学(83108)
- 理学院(82153)
- 管理学(80863)
- 管理学院(80387)
- 中国(73482)
- 农(65408)
- 科学(57934)
- 京(54562)
- 农业(50538)
- 所(49104)
- 财(48762)
- 业大(45500)
- 研究所(44967)
- 中心(43122)
- 财经(39435)
- 江(37277)
- 经济学(36334)
- 经(36330)
- 范(35091)
- 师范(34702)
- 北京(34316)
- 经济学院(32880)
- 院(32742)
- 农业大学(31788)
- 基金
- 项目(177145)
- 科学(139864)
- 基金(131165)
- 研究(128326)
- 家(117683)
- 国家(116316)
- 科学基金(97380)
- 社会(85995)
- 社会科(81249)
- 社会科学(81226)
- 基金项目(69091)
- 省(67324)
- 自然(60781)
- 自然科(59393)
- 自然科学(59371)
- 自然科学基金(58380)
- 划(57232)
- 教育(56931)
- 资助(51735)
- 编号(49774)
- 部(40691)
- 成果(40336)
- 重点(40336)
- 发(39673)
- 国家社会(37372)
- 创(37188)
- 农(36418)
- 创新(34736)
- 教育部(34420)
- 课题(34392)
共检索到3916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崔宝玉 王孝璱
21世纪以来,中国农民是“善分”还是“善合”已成为迷思。基于2014—2020年中国223个地级市的样本数据,以农民合作社为研究对象,考察儒家文化对农民合作的影响效应及其机制。研究表明,第一,儒家文化能促进农民合作,这既是对中国农民“善分不善合”消极观点的有力反驳,更是坚定中国合作社发展道路的根本支点。第二,正式制度在儒家文化对农民合作的促进作用中发挥抑制功能,正式制度越完善,儒家文化对农民合作的增进效应反而越弱。第三,在低开放地区和西部地区,儒家文化对农民合作会发挥更大促进作用,并且在2019年合作社政策干预倾向调整后,儒家文化对农民合作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第四,儒家文化通过提高教育公共设施和社会资本水平间接影响农民合作,且这种影响具有历史传承性。为此,应重视传统文化对现代合作文化的滋养效应、推动儒家文化与合作文化有机融合、继续坚持扩大对外开放、继续加强教育公共设施建设。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陈海鹏 沈倩岭 李后建
农民外出务工行为是中国"三农"问题关注的焦点和热点,关系农村和城市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在理论分析基础上,依据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采用Probit模型对儒家文化和农民外出务工的关系进行量化分析。研究表明:儒家文化对农民外出务工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受儒家文化影响越大的农民,外出务工的意愿越低,但这种抑制作用在自身和父母不同的年龄阶段有显著的差异。因此,要从文化和思维方式转变的角度根本性解决农民外出务工的问题,促进农民工的良性流动,用现代管理手段和合理、人性化的管理方式构建农村社会经济管理体系。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胡敏华
农民组织化就是农户通过各种组织形式实现联合和合作的过程,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现实有效途径。然而,在国内,农民"善分不善合"的命题却长期困扰着人们。显然,研究农民组织化问题必须有赖于对农民理性及其合作行为等基本问题的认识与判断,为此,有必要对相关的基础性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本文认为,理性农民合作行为是其合作意愿与合作能力统一的结果,政府的有效参与是建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现实选择;同时,本文也对农民"善分不善合"观点进行了分析。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宋圭武
分工是产生合作的基本前提;但分工并不必然会导致合作或有效合作的产生,这里关键取决于合作收益的分配制度建设。中国农民合作难,既是一个真命题,也是一个假命题。从经济层面看,中国农民合作化建设的重点应在流通领域;他组织应成为中国农民合作化建设的主要手段;政府应成为推动农民合作的主要力量;中国农民合作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完成从以血缘为主的传统合作形式转向符合社会化大生产的现代合作形式(不再以血缘为主,而是以契约为主);法治化是推动农民合作建设的必要制度条件;以文化创新推动中国农民的合作化建设;以民主化推进合作化;大力加强中国农民的诚信建设,这是解决中国农民合作难的一个重要手段;另外,要建立和健全利...
关键词:
合作 农民合作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卢嘉瑞 陈素梅
中国农民的文化消费卢嘉瑞,陈素梅文化消费是指消费的主体在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方面的支出和消费活动。文化消费是一种精神消费,是一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特别是智力发展的基本活动和支撑力量.没有文化消费及文化消费的增长,便没有现代的人,便没有人的现代化。一...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丽娟 李宝库 张小强
在我国农村地区,儒家价值观作为一种内隐性因素影响着农民的购物行为。本文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农民价值观、购买动机进行因子分析,探究儒家价值观、购买动机、农民彩电购买行为三者之间的关系;在验证V-M-BBI模型的基础上证明了人口统计学变量在模型中的调节作用。本研究对于企业进行农村市场细分和品牌价值观的传递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儒家价值观 购买动机 V-M-BBI模型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邱梦华
思考如何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使农民合作与组织起来,对于我们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农村有着重大意义。学界对农民合作的研究分成"对传统农村社会中农民合作的研究"和"对当代农村社会中农民合作的研究"两部分。然而这些研究都忽视了对农民合作的概念界定并影响了研究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因而有必要对农民合作进行定义与分类。农民合作是指农民为了解决在生产、生活中碰到的仅靠一家一户无法解决的问题和困难,与其他农民相互配合、协调行动,以实现一种既有利于自己又利于他人的结果出现的社会互动过程。从形式上可将其分为"社会交换式合作"与"集体行动式合作"两类。
关键词:
农民合作 社会交换式合作 集体行动式合作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徐细雄 龙志能 李万利
综合运用历史典籍和A股上市公司2007—2016年数据,本文从非正式制度视角考察了儒家文化及其隐形价值规范对企业慈善捐赠行为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儒家文化倡导的"仁者爱人""先义后利"及"天下为公"等伦理价值对企业捐赠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具体来讲,企业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强度越大,其参与慈善捐赠的概率和捐赠支出均显著越高。进一步检验还揭示,相较于国有企业,儒家文化促进慈善捐赠的积极作用在民营企业表现更突出;同时,当企业面临的同行捐赠压力越小时,儒家文化促进慈善捐赠的积极效果越明显。此外,我们还发现,儒家文化对企业慈善捐赠的促进作用呈现持续性特征,且超越功利主义目的而呈现典型的"利他"主义色彩。本研究从文化视角拓展了对企业捐赠行为影响因素的理解,并提供了来自东方情境的经验证据,它也纠正了长期以来部分学者对儒家思想的消极认知偏见。
关键词:
儒家文化 非正式制度 慈善捐赠 同行压力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郭书田
再论当今的中国农民问题郭书田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问题,说到底是个农民问题。人们常说,中国人口的80%是农民,是世界上最大的农民群体。中国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性问题。保护农民的合法政治权利和经济利益,是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郭书田
当今的中国农民问题郭书田中国农民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一是在战争年代,依靠农民建立了农村根据地,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二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依靠农民提供的巨大积累,实现了国家工业化,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三是“十年动乱”期间,依靠农民的稳...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家骥
中国农民的分化与流动陈家骥中国进入90年代以来,经济社会又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一是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二是加快了经济增长的速度。在这个大背景下,出现了所谓的“民工潮”,那它必然带有时代的烙印和中国特色。一、农民流动是农民分化的过程“民工...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马彦丽
依据合作社的概念和原则,可以从是否是经济实体、社员是否是独立的生产者、所有者和惠顾者身份是否同一、是否谋求社员利益最大化四个方面判定一个组织是否是合作社。根据上述标准,人民公社、农村社区合作社、供销合作社、信用合作社、农产品行业协会、土地流转合作社等均不适合由《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来规范。当前,亟需通过完善立法来防止合作社的异化。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农民合作组织 异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罗庆 王艺霏 周晓庆 张彤
[目的]探索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地域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农业转型升级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有重要参考价值。[方法]文章基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工商注册数据,运用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和地理探测器分别从自然本底、资源禀赋、地理区位、经济基础等方面分析区域环境因素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1)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分布在胡焕庸线东南部,其分布密度呈现以黄淮海平原为中心,圈层式向外递减特征。(2)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以种植业合作社和畜牧业合作社为主,两者占所有合作社的83.39%。(3)不同类型专业合作社呈现差异化空间分布特征。其中,种植业合作社集中分布在黄淮海平原和江汉平原,林业合作社集中分布在吕梁山、武夷山等主要山脉附近,畜牧业合作社集中分布在豫中、湘黔、甘陕等地区,渔业合作社集中分布在江汉平原、鄱阳湖和太湖周边区域;辅助业合作社集中分布在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北平原。(4)地理探测器结果表明,农民专业合作社分布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资源禀赋和自然本底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分布解释力相对较强,社会经济基础次之,地理区位最小。然而,各主要因素对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专业合作社分布的影响大小有所差异。[结论]上述研究结论可为不同地区因地制宜优化各种类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分布、调整乡村产业结构和实现乡村产业振兴提供科学参考。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于建福
中国儒家文化教育传统对“儒家文化圈”內各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垂壅庑┯跋?可以得到如下启示:“儒家文化圈”内各国文化教育的影响是相互的,多样性的文化教育在冲突与融合中推动着各国文化教育整体发展;中国文化教育传统尤其是儒家伦理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影响力,经合理取舍,会成为促进现代化建设的有利因素;创新是每个民族文化教育进步的灵魂,某种文化教育的接受不是简单的移植,而是需要作出理性的选择和创造性的转换,赋予合乎时代与国情的內涵;必须坚持民族文化教育本位的基本立场,善于保留本民族文化教育传统之特色。
关键词:
儒学 文化教育传统 儒家文化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