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53)
- 2023(8714)
- 2022(7196)
- 2021(7075)
- 2020(5826)
- 2019(13178)
- 2018(13009)
- 2017(24305)
- 2016(13656)
- 2015(15498)
- 2014(15310)
- 2013(15079)
- 2012(13971)
- 2011(12967)
- 2010(13020)
- 2009(11827)
- 2008(11758)
- 2007(10513)
- 2006(9290)
- 2005(8388)
- 学科
- 济(58364)
- 经济(58307)
- 农(45457)
- 业(40872)
- 农业(29987)
- 管理(26797)
- 方法(22316)
- 数学(20482)
- 数学方法(20342)
- 中国(19857)
- 企(18423)
- 企业(18423)
- 业经(15512)
- 制(12987)
- 贸(12645)
- 贸易(12639)
- 易(12465)
- 财(11156)
- 学(11072)
- 发(10699)
- 体(10681)
- 农业经济(10036)
- 银(9750)
- 银行(9731)
- 地方(9547)
- 行(9484)
- 策(9284)
- 村(8987)
- 农村(8977)
- 发展(8913)
- 机构
- 学院(194279)
- 大学(190405)
- 济(89317)
- 经济(87899)
- 研究(74595)
- 管理(68034)
- 理学(58904)
- 理学院(58243)
- 中国(57642)
- 管理学(57376)
- 管理学院(57029)
- 农(55594)
- 科学(43905)
- 农业(42701)
- 京(40198)
- 所(38563)
- 财(36521)
- 业大(35534)
- 研究所(35309)
- 中心(33180)
- 财经(29426)
- 经济学(28407)
- 江(28249)
- 经(27240)
- 农业大学(26020)
- 经济学院(25691)
- 范(25538)
- 院(25502)
- 北京(25342)
- 师范(25278)
- 基金
- 项目(130024)
- 科学(102289)
- 研究(97065)
- 基金(95212)
- 家(84462)
- 国家(83696)
- 科学基金(69854)
- 社会(63325)
- 社会科(59666)
- 社会科学(59652)
- 省(49782)
- 基金项目(49703)
- 教育(44440)
- 自然(42742)
- 划(41833)
- 自然科(41789)
- 自然科学(41776)
- 自然科学基金(41069)
- 编号(38985)
- 资助(38887)
- 农(31915)
- 成果(31348)
- 部(31059)
- 重点(29843)
- 发(29611)
- 国家社会(27556)
- 课题(27437)
- 性(27273)
- 创(27175)
- 中国(26584)
- 期刊
- 济(101549)
- 经济(101549)
- 农(60543)
- 研究(59379)
- 中国(45153)
- 农业(41407)
- 学报(34564)
- 科学(31547)
- 大学(26923)
- 学学(25730)
- 财(25195)
- 教育(24113)
- 融(21295)
- 金融(21295)
- 业经(21186)
- 管理(21081)
- 业(20045)
- 技术(16052)
- 经济研究(15484)
- 财经(15120)
- 问题(14972)
- 世界(14166)
- 农业经济(13549)
- 农村(13489)
- 村(13489)
- 经(13169)
- 版(11716)
- 贸(11184)
- 经济问题(10614)
- 业大(10165)
共检索到2962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丁福兴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的现代性意识已经大为增强,但同时在地域、个体及现代性因素等诸多方面呈现出"差序格局",且标志着农民现代性水平的主体性尚未完全确立,因此农民的现代化依然任重而道远。中国农民现代性的获得有赖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城乡二元结构藩篱的打破以及小农意识的改造等诸多因素,通过传导性巨变的途径来对其进行培育既有必要,也较契合中国的"三农"国情及政治决策的路径依赖。
关键词:
现代性 主体性 传导性巨变 路径依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朱少文
现代化进程撕裂了传统的社会结构,却未及时建构起可供农民选择的价值谱系,农民现代性呈现出一种"脱域"的状态。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公民社会不健全和公民意识不成熟等原因造成的。因此,当务之急是提出通过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构建农民现代性获得的基础性平台、消解公民社会的"缺场",拓展农民现代性生成的社会空间、加强现代公民意识教育,畅通农民现代性发展的重要渠道等方面来入手,进而确立起以主体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参与意识、法治精神和道德自觉为内涵的农民现代性气质与特征。
关键词:
农民 现代性 现代化 价值 培育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凤梅
本文考察了国外农民培育的3种模式——北美模式、东亚模式、欧洲模式,这3种模式各有特点和优势。探讨了新型城镇化与农民培育的关系,分析了中国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培育工作现状。指出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部分,最后借鉴发达国家在农民培育中的经验来探索中国新型农民培育的路径。
关键词:
农民培育 城镇化 新型农民 路径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吴克领
苏北B县农民在内在经济冲动力的驱动下外出务工,在务工过程中不断获得现代性,主要表现在他们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了从"传统"向"现代"的变迁。现代性的获得又使他们更加理性的流动,越来越以经济收益为流动指向,利用他们获得的技术、资金和各种社会资本积极探寻新的流动途径。在江苏省大力发展苏北经济的热潮下外出务工农民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乡土回流,反映了他们现代性的进一步增强。
关键词:
外出务工 流动 现代性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樊梦瑶 张亮
回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发展历程,我国农村改革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而解决好农民问题始终是改革工作的核心。农民培育历经萌芽—生成—发展—繁荣四个发展阶段,跨越了新中国、新时期、新世纪、新阶段,嵌入在土地制度改革、城乡二元结构固化与解冻、市场经济、农业转型升级的体制变迁中。农民培育制度经历诱致性制度变迁——路径依赖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强制性制度变迁的渐进式变迁历程,改革主体由农民自发探索到政府政策设计,参与主体由传统农民向职业农民转变,制度结构逐步完善。展望未来,我国已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要全面促使农民回归到职业属性,未来的农民培育将向着规范化、组织化、市场化、与小农户和新型经营主体双向耦合趋势发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学军 郭晓荣
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突现农民现代化,培育和塑造新型农民,国外很多国家积累了许多经验。本文通过对国外农民教育发展历史的考察,归纳概括出其主要的特点,并进行综合的比较分析,旨在对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农民教育的发展有所借鉴,大力发展农民教育,加速造就新型农民。
关键词:
培育新型农民 国外农民培育经验 启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匡瑛 井文
近年来,工匠精神成为职业教育界关注的热词。在广泛且热烈的讨论之中,对于工匠精神的内涵存在三种误读,如将工匠精神理解为慢工出细活、机械地重复、工匠的精神等。新时代背景下,在对工匠精神内涵理解理性纠偏的基础上,赋予工匠精神现代性的意涵阐释,包含专注坚守的职业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勇于创新的卓越精神和协同合作的团队精神,兼具历史性和时代性。为此,在创新培育职校生工匠精神路径上应借力现代学徒制,凸显工匠精神;依托专门课程及大纲,培育工匠精神;植入专业教育,渗透工匠精神;融入文化建设,熏染工匠精神;提升教师素养,助力工匠精神培育。
关键词:
工匠精神 理解偏离 时代意涵 创新培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亓乐秋 王东红 鲁永香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调整结构,矫正要素配置,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农业本身作为供给侧,亟待结构性改革。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根本上需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本文阐述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形势下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重点分析了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要素、培育方式和培育内容,明确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目标,丰富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理论。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新型职业农民 农民培育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郭智奇 齐国 杨慧 赵娉 白瑜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这是中央统筹城乡、推进三化同步发展又一新的重大战略决策,标志着我国农民开始由身份型向职业型转变。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事关"未来谁来种地"的重大战略问题,需要凝聚共识营造培育环境,需要创新机制加快培育进程,特别是需要政策跟进和制度安排创造培育条件。本文在阐述新型职业农民内涵、现实需求及国外职业农民培育经验基础上,立足我国农民素质和农民职业教育现状,提出了健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配套政策和措施建议。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岳佐华
培育新型农民要求农村教育体系具备对应的模块。应努力构筑农村基础教育、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民培训三大模块互为补充的农村教育体系。
关键词:
新型农民 农商 培育 农村教育体系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高化
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是新型农民的基本内涵。目前,我国农民在文化知识、科技能力和经营素质方面与新型农民还有一定的差距。不断提升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思想觉悟,科技素质和致富能力,经营素质和创业激情是培育新型农民的主要措施。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华锋
伴随着城镇化及工业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逐渐加快,新型职业农民亦开始发育成长,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对于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村"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推进"四化"同步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制约培育中国新型职业农民的若干因素,提出了培育中国新型职业农民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新型职业农民 培育 对策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倪慧 万宝方 龚春明
由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在中国尚处于理论探索与实践试点阶段,因此很有必要借鉴国外有关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有益经验和成熟做法,使中国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取得实效、落到实处,并能加以大范围推广。本文以云南省石羊镇为例,运用二手资料收集法、参与式观察法和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全面分析了该镇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方面的具体做法,如成立新型农民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培育农业发展带头人、理论培训与入户指导相结合、政府与企业联合培训。研究发现,在政府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过程中,如能以农民为主体,以问题为导向,发挥当地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等,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效果是值得期待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崔晓芳 何云峰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国家遵循现代化农业发展规律做出的重要战略性决策,新西兰作为农牧业高度发达的现代化国家,可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有益启示。为避免陷入中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零散式比较模式,文章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方法,围绕人力资源管理"规划、招募、培训、绩效、激励、保障"六大模块对新西兰和中国职业农民培育进行系统化对比研究。首先立足中国国情及职业农民培育实践,分别选取六大模块中的关键要素——培育对象、培育意愿、培育运行、培育效果、培育长效动力和培育成果转化,对中新职业农民培育进行对比分析。基于此,在六大模块框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