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53)
- 2023(13831)
- 2022(11558)
- 2021(10740)
- 2020(9108)
- 2019(20947)
- 2018(20390)
- 2017(38693)
- 2016(21155)
- 2015(23834)
- 2014(23453)
- 2013(23557)
- 2012(22086)
- 2011(20184)
- 2010(20183)
- 2009(18872)
- 2008(18830)
- 2007(17060)
- 2006(14962)
- 2005(13212)
- 学科
- 济(93288)
- 经济(93191)
- 业(61814)
- 管理(54162)
- 农(47734)
- 方法(40702)
- 企(39502)
- 企业(39502)
- 数学(36812)
- 数学方法(36557)
- 农业(31282)
- 中国(26091)
- 业经(22607)
- 财(21574)
- 贸(20633)
- 贸易(20626)
- 易(20158)
- 学(18746)
- 制(18232)
- 地方(16310)
- 银(14588)
- 银行(14526)
- 行(13939)
- 融(13518)
- 金融(13515)
- 环境(13423)
- 发(13400)
- 体(12855)
- 技术(12564)
- 策(12408)
- 机构
- 学院(314165)
- 大学(313341)
- 济(137867)
- 经济(135524)
- 管理(117403)
- 研究(112522)
- 理学(102436)
- 理学院(101260)
- 管理学(99692)
- 管理学院(99132)
- 中国(86211)
- 农(78424)
- 科学(70441)
- 京(65237)
- 农业(61432)
- 所(58986)
- 财(58246)
- 业大(56273)
- 研究所(54174)
- 中心(51570)
- 财经(47385)
- 江(45526)
- 经(43408)
- 经济学(43134)
- 北京(40668)
- 范(39333)
- 经济学院(39210)
- 师范(38829)
- 农业大学(38677)
- 院(38518)
- 基金
- 项目(213356)
- 科学(167152)
- 基金(157466)
- 研究(149656)
- 家(140555)
- 国家(139351)
- 科学基金(117126)
- 社会(98044)
- 社会科(92682)
- 社会科学(92651)
- 基金项目(83660)
- 省(82131)
- 自然(76064)
- 自然科(74370)
- 自然科学(74341)
- 自然科学基金(73104)
- 划(69690)
- 教育(66853)
- 资助(63307)
- 编号(58622)
- 部(48367)
- 重点(48348)
- 发(46864)
- 成果(46480)
- 创(44292)
- 国家社会(41845)
- 农(41821)
- 创新(41571)
- 科研(41556)
- 教育部(40513)
共检索到4576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马树才 刘兆博
本文运用现代消费理论和经济计量模型,对中国转型期的农民消费行为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当前影响农民消费行为的因素主要来自包括自然、市场和制度在内的不确定性、对当期收入的过度敏感性,以及农民消费行为所表现出的生命周期特征三个方面,上述影响农民消费的因素实际上反映出了我国农村市场化进程的滞后。因此,要提高农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必须积极推动以市场化为核心的农村制度改革。对此,本文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王敏 梁利
本文运用适用预期的消费函数模型,对中国农民的消费行为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农村居民消费的变动呈现出对收入变动的过度敏感,并且农民存在消费习惯,收入的不确定性进一步抑制了农民的消费。本文又做了进一步研究,发现受灾面积,农业支出对收入的影响不大,而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是造成收入不确定性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过度敏感性 习惯形成 不确定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秦晓娟
依据2236份农民工消费现状调查问卷数据的计量实证检验,从全国层面看,城镇化、自我市民身份认同对农民工消费水平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市民消费具有显著示范作用;而城市社会保障制度则没有显著影响。提出如下建议:应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增加农民工收入;凸显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的核心,提高市民身份认同度;发挥市民的正向"示范"作用,提升农民工消费层次;稳步推进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有步骤、分阶段的全覆盖,并"解套"农民工储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天祥 李贵荣
近年来 ,中国经济发展在需求不足特别是消费需求不足的巨大压力下 ,呈现出停滞不前的态势。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 ,目前的整体消费水平较低 ,启动农村消费市场有较大的潜力和开发余地。因此 ,深入分析我国农民消费不足的深层次原因并探讨可能采取的对策 ,无疑对扩大内需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农民消费 制约因素 解决措施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邬德政 刘鸿渊 曾艳琳
消费是宏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二元经济模式下,农民由于受收入水平、制度和消费环境条件的制约,影响了其消费结构和消费总量的增长,出现了农村市场的疲软现象,致使国家的宏观经济目标难以顺利实现。提高农民消费水平、改进农民消费结构的具体对策为:加大国家对农业的财政性投入,保证农民的农业收入,增强农民的消费信心;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的投资,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民消费水平的升级;以建立健全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为突破口,逐步完善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培育农村信贷市场,改善农村金融服务。
关键词:
非农收入 公共产品 人力资本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彭晓博 孙祁祥
随着老年人口增多,农村医疗支出也会增加。未来若单靠政府投入势必会带来沉重的财政支出负担,长期将难以持续。基于这一背景,作者认为应当大力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培育市场,尽快建立起多支柱的医疗保障体系。本文从需求角度出发,认为影响农民健康保险需求的因素主要包括经济、卫生资源和社会文化等因素,并采用三因素中的代表性变量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卫生资源和支付能力与健康保险需求具有较强的灰色关联度。
关键词:
健康保险需求 影响因素 灰色关联分析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孙华臣 王晓霞
一、引言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农村经济经营体制放弃了传统的"大锅饭"模式,开始逐步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农民的收入水平开始逐年提高。改革开放近30年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璠
中国现行的政治体制架构决定了中国农村的政治生态现象:一是农民与市民相比政治权利缺失,没有权利和机会为自己争取利益;二是农民政治素质低下、政治参与意识淡薄,形成了"等、靠、要"的政治态度,没有为自己争取利益的意识;三是农民没有自己的组织去代表农民争取和保护自己的权益,使得农民在政治上"失语",政治上的"失语"则又导致经济利益的受损。因此,解决农民的贫困问题,不仅要从经济的角度入手,也要从政治的角度考量。
关键词:
农民 贫困 政治因素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于淑波
运用弗里德曼的持久性收入假说分析我国农民的消费问题,并利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中国历年农民消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持久性收入及持久性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对我国现阶段农民消费支出影响较大"的结论,并从增加持久性收入和提高持久性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两个方面就增加农民消费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持久性收入 农民消费 边际消费倾向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仪凤 吴梦然 潘建伟
农民工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出现的特殊群体,占我国将近五分之一的人口,他们从事城市基础建设、制造行业以及部分服务业,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本文以消费这一普遍经济活动为切入点,对北京市农民工展开实地问卷调查,从影响农民工消费行为的个体、经济、社会、心理四方面因素出发,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分析影响农民工消费支出、医疗消费态度、消费意愿的具体因素,为保障农民工消费、引导农民工合理消费提供相关建议。
关键词:
农民工 消费行为 影响因素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宏伟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海英 夏英 孙东升 张琳 魏昊
[目的]进一步探索影响农民主观幸福感的关键因素及其效应并深入分析研究层面产生分歧的原因。[方法]文章基于2007—2019年的40项实证研究,运用Meta分析,探究影响我国农民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因素及影响效应,分析其是否存在异质性,并探讨各影响因素的影响效应随时间迁移的动态变化趋势。[结果]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婚姻状况、家庭人口数、住房条件、家庭年收入、区位特征、医疗条件、人际交往是影响农民主观幸福感的关键因素;除家庭人口数、区位特征、医疗条件外,其他影响因素均具有显著的异质性;关键影响因素的影响效应值随时间的变迁趋于稳定且变化趋势较为良好或趋于稳定。此外,不同的研究特征对实证研究的结果会产生较大影响。[结论]强化农村公共服务投入水平,多渠道提升农民收益水平,维护拓展农民社会联系以提升农民主观幸福感。同时在未来研究中加强对关键影响因素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潜在调节变量的进一步考察,并注重多方法的交叉及比较应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磊 简小鹰 孙哲
提高中国农民科学素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通过与发达国家的比较,发现中国农民科学素质水平较低,测评方法落后。提高中国农民科学素质行动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受到一系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既取决于农民的积极性及所处的农村环境,也取决于相关部门、机构工作的针对性和创新性。
关键词:
农民科学素质 国际比较 制约因素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会 应丽艳 刘钟钦
消费是农民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是农村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条件;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既要依托农户消费的带动,又要以满足广大农户消费需求为目的。本文采用辽宁省农调队对全省1890户样本农户的调查资料和2006年以普兰店、庄河和营口老边为代表的辽南地区的实地调研资料,在对分析影响农户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引导农户合理消费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辽宁省 农户 消费行为 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屈韬
农民收入水平低、消费不力一直是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大问题。研究表明:收入与消费倾向负相关,且持久收入弹性小于暂时收入弹性,利率与消费倾向显著正相关,这暗示:由于对未来的支出存在悲观预期,农民更注重将持久性收入列入储蓄计划,而将利息收入、外出务工收入等额外的暂时性收入用于改善生活。农业投入不足是农村消费市场疲软的最根本原因。价格对农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具有滞后性。因此,启动内需,关键在于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拓宽就业渠道,减轻农民负担。
关键词:
储蓄动机 消费行为 拉动内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