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71)
2023(14040)
2022(11747)
2021(10904)
2020(9198)
2019(21290)
2018(20672)
2017(39455)
2016(21698)
2015(24239)
2014(23880)
2013(24142)
2012(22596)
2011(20568)
2010(20586)
2009(19279)
2008(19251)
2007(17529)
2006(15388)
2005(13532)
作者
(65891)
(55844)
(55476)
(52724)
(34765)
(26937)
(24985)
(21945)
(20872)
(19520)
(19147)
(18380)
(17595)
(17529)
(17470)
(17121)
(17046)
(16364)
(16029)
(15734)
(14113)
(13792)
(13646)
(12758)
(12628)
(12395)
(12287)
(12245)
(11333)
(11327)
学科
(96272)
经济(96181)
(62443)
管理(53805)
(47968)
方法(41439)
(40065)
企业(40065)
数学(37578)
数学方法(37311)
农业(31446)
中国(27318)
(24376)
业经(22843)
(20468)
贸易(20462)
(20011)
(19725)
(19265)
地方(17568)
(14959)
银行(14893)
(14291)
(13985)
金融(13982)
(13849)
(13730)
环境(13434)
收入(12762)
技术(12751)
机构
学院(320017)
大学(319748)
(141315)
经济(138922)
管理(118014)
研究(116498)
理学(102862)
理学院(101657)
管理学(100036)
管理学院(99460)
中国(88759)
(79602)
科学(72897)
(66964)
农业(62335)
(61183)
(60288)
业大(57300)
研究所(56170)
中心(52768)
财经(48708)
(46679)
经济学(44852)
(44623)
北京(41909)
经济学院(40812)
(40262)
(40140)
师范(39738)
农业大学(39209)
基金
项目(217303)
科学(170020)
基金(159991)
研究(152566)
(142993)
国家(141779)
科学基金(118823)
社会(99852)
社会科(94454)
社会科学(94423)
基金项目(84846)
(83810)
自然(76777)
自然科(75028)
自然科学(74999)
自然科学基金(73737)
(71085)
教育(68162)
资助(64625)
编号(59368)
重点(49601)
(49288)
(48143)
成果(47394)
(45007)
国家社会(42818)
(42368)
创新(42296)
科研(42288)
教育部(41199)
期刊
(154273)
经济(154273)
研究(91298)
(79569)
学报(60551)
中国(60504)
农业(53732)
科学(53208)
大学(44926)
(44469)
学学(43066)
管理(37335)
(30937)
金融(30937)
业经(29423)
(27028)
经济研究(25067)
教育(25015)
财经(24324)
技术(23404)
问题(22204)
(21000)
(18493)
世界(18324)
(17472)
业大(16568)
技术经济(16187)
科技(14840)
国际(14829)
农村(14815)
共检索到4681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孙华臣  王晓霞  
一、引言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农村经济经营体制放弃了传统的"大锅饭"模式,开始逐步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农民的收入水平开始逐年提高。改革开放近30年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英乾  
我国农民收入的地区差距一直存在 ,但 2 0世纪 90年代以前并不明显。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农民的收入差距是在 1 997年以后明显拉大的 ,而且从趋势上来看 ,有继续扩大的可能。从增长率角度来看 ,三个区域农民的收入增长率均呈下降趋势 ,表明我国农民收入增长普遍受阻。通过将三个区域农民收入水平与相应区域的 GDP水平相比较 ,发现两者间存在密切的相关关系。进一步分析表明 ,三个区域农民收入差距存在的原因是复杂的 ,其中自然资源禀赋的不同、生产要素拥有量的不同、发展战略和政策取向的不同是三个重要因素。因此 ,缩小收入差距的政策和措施应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叶彩霞  李晓庆  胡志丽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民收入增长来源由家庭经营性收入变化为工资性收入,而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是农民未来收入增长的重要源泉。本文通过研究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收入来源变动特征,运用灰色关联理论分析城市化对农民收入来源的影响程度。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马树才  刘兆博  
本文运用现代消费理论和经济计量模型,对中国转型期的农民消费行为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当前影响农民消费行为的因素主要来自包括自然、市场和制度在内的不确定性、对当期收入的过度敏感性,以及农民消费行为所表现出的生命周期特征三个方面,上述影响农民消费的因素实际上反映出了我国农村市场化进程的滞后。因此,要提高农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必须积极推动以市场化为核心的农村制度改革。对此,本文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王敏  梁利  
本文运用适用预期的消费函数模型,对中国农民的消费行为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农村居民消费的变动呈现出对收入变动的过度敏感,并且农民存在消费习惯,收入的不确定性进一步抑制了农民的消费。本文又做了进一步研究,发现受灾面积,农业支出对收入的影响不大,而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是造成收入不确定性的主要因素。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静  姜会明  
2000年以来,长春市农民收入不断增长,但城乡差距扩大、收入来源单一一直以来是制约长春市整体发展的关键环节。本文使用逐步回归和多元回归的方法分别对长春市农民经营性和工资性总收入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表明机械化程度,区域总产值、城镇化程度对长春市农民总收入影响最为显著。在此基础上给出相应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董全瑞  韩凤朝  
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是复杂而多变的,这些相关因素既可能表现为正相关又可能表现为负相关,这表明政府的相关政策可能存在失效或失灵的问题。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找准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以便对症下药,更是一个重大而现实的问题。本文认为,在影响农民收入的诸多因素中,制度、组织、契约、教育、科技这五大因素对农民收入的增长具有直接而长期的决定作用,但作用的发挥需要党和政府一系列供给措施的落实。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胡文国  吴栋  吴晓明  
本文运用适当的经济数理模型 ,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及 2 0 0 2年全国各地农民的收入进行分解分析 ,寻求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 ,再分析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 ,指出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关键问题所在 ,最后就反映出来的问题提出对策。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高海水  
要增加农民收入 ,就农民本身而言 ,最重要的是提高农民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 ,转变落后观念 ,提高市场经济意识、契约意识和法律意识 ;就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支持而言 ,应借鉴当今发达国家的经验 ,国家财政应该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加大支持力度。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睿  蒲勇健  胡东  
本文利用超效率多阶DEA模型和对称修剪最小二乘法研究我国农村资金投入对农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因素发现:1991-2007年我国对农村资金投入基本有效,但投入效率值却不断下降。资金投入在结构和功能上与农民增收的实际需求不相协调,农村资金投入效率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民收入的增长幅度。农村人力资本和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对农民收入具有显著影响,农村公共产品投入以及信贷投资是影响农民收入变动的最主要因素。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钱良泽  
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较大成就的同时,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从绝对值看,1978年~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3.6元提高到6977元。然而,在农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的同时,还存在着城乡居民、农村内部和省际"三个明显差距",还需要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一、农民收入的发展阶段30多年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波动频繁,可以简单划分成4个发展阶段。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吕玲丽  刘方  于平福  
采用数据统计方法,分析了广西农民收入的现状,指出广西农民与全国农民以及广西城乡居民之间存在的收入差距,利用OLS方法找出影响广西农民收入的各种因素,并根据回归结果测算出各个因素对农民增收的贡献。测算结果表明:工资性收入对农民增收的贡献最大,其排序为:农产品价格指数、农业生产性收入水平、粮食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并针对性地给出了增加农民收入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