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26)
- 2023(12602)
- 2022(10733)
- 2021(10244)
- 2020(8746)
- 2019(20174)
- 2018(20000)
- 2017(38162)
- 2016(20902)
- 2015(24111)
- 2014(24081)
- 2013(23994)
- 2012(22617)
- 2011(20714)
- 2010(20780)
- 2009(19452)
- 2008(19476)
- 2007(17870)
- 2006(15745)
- 2005(14212)
- 学科
- 济(91527)
- 经济(91353)
- 业(57286)
- 管理(50037)
- 农(47878)
- 方法(38663)
- 企(36508)
- 企业(36508)
- 数学(33031)
- 数学方法(32765)
- 农业(31380)
- 中国(27265)
- 业经(23034)
- 财(20355)
- 制(19587)
- 学(19490)
- 贸(18751)
- 贸易(18745)
- 易(18316)
- 地方(17190)
- 银(14595)
- 银行(14560)
- 体(14508)
- 和(14248)
- 行(14053)
- 理论(13870)
- 发(13527)
- 融(13383)
- 金融(13375)
- 策(12423)
- 机构
- 学院(305649)
- 大学(305178)
- 济(131628)
- 经济(128996)
- 管理(112957)
- 研究(111706)
- 理学(96735)
- 理学院(95637)
- 管理学(93973)
- 管理学院(93430)
- 中国(86664)
- 农(70859)
- 科学(68367)
- 京(65510)
- 财(58187)
- 所(57997)
- 农业(54921)
- 研究所(52785)
- 中心(51888)
- 业大(50733)
- 江(46930)
- 财经(45933)
- 经(41840)
- 北京(41471)
- 范(41293)
- 师范(40897)
- 经济学(40515)
- 院(38748)
- 经济学院(36616)
- 州(36395)
- 基金
- 项目(200667)
- 科学(157574)
- 研究(147486)
- 基金(146233)
- 家(128572)
- 国家(127476)
- 科学基金(107213)
- 社会(94955)
- 社会科(88828)
- 社会科学(88801)
- 省(77234)
- 基金项目(77131)
- 自然(67433)
- 教育(66785)
- 自然科(65858)
- 自然科学(65836)
- 划(65335)
- 自然科学基金(64691)
- 编号(60842)
- 资助(59507)
- 成果(50328)
- 部(46007)
- 重点(45694)
- 发(44390)
- 课题(41658)
- 创(40973)
- 国家社会(39720)
- 教育部(38680)
- 科研(38496)
- 创新(38397)
共检索到4666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树茁 任义科 费尔德曼 杨绪松
文章采用深圳外来农村流动人口专项调查的整体网络数据,以社会网络为视角,分别从二人层次、三人层次以及整体网络层次,分析不同类型农民工群体的社会支持网和社会讨论网的网络特征。研究发现,农民工社会支持网的二方关系、三方关系及整体网络特征指标均明显高于社会讨论网;由于受性别、职业和年龄等因素影响,不同地点、同一类型社会网络特征以及同一地点、不同类型的社会网络特征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关键词:
农民工 社会网络 整体网络 特征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树茁 伍海霞 靳小怡 费尔德曼
文章利用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2005年中国深圳市农民工调查数据,基于社会网络理论定量研究了农民工的性别偏好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流动后农民工的生育观念与行为仍具有明显的男孩偏好特征;社会网络因素、流动因素和个体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对农民工的男孩偏好观念与行为产生了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理解中国城镇人口出生性别比偏高的现象和原因有重要作用。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晔馨 叶静怡 曹和平
基于北京市2009年微观调查数据,首次测量了农民工个人社会资本各因子间的相对重要性、构建了综合指数,并为边燕杰的网络社会资本操作化定义找到了经验依据。研究发现,农民工社会网络存在性别和代际差异,女性在各方面都劣于男性农民工,新生代在大多数维度上都优于老一代;农民工整体内部以及性别、代际内部均存在较大的社会资本的不平等;新生代农民工的新型社会资本比老一代的规模更大并有发展上的优势。
关键词:
社会网络 社会资本 因子分析 分布特征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周晔馨 涂勤 梁斌 叶静怡
在微观社会资本"源头"逐渐成为研究前沿的背景下,对中国转型期农民工社会资本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的研究更显重要。本文结合个人社会网络的主要特征,构建了农民工社会资本的动态投资模型。理论模型的结果显示,个人人力资本水平对社会资本流量和存量均有正向影响;迁移概率和社区专用性则对社会资本流量和存量有负向影响。基于北京市农民工调查数据和工具变量的经验分析基本支持模型结论,但不同因素对以"质"或"量"度量的社会资本,以及对新增社会资本存量或流量影响的显著性有所不同。本文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制订促进农民工社会资本形成的政策提供了较为稳健的理论框架和经验依据。
关键词:
农民工 社会资本 社会网络 资本形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汤林伟
农民工创业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长期的打工生涯并不一定就为农民工返乡创业准备了足够的条件,更多是表现为农民工对创业及创业过程的过度自信。要想校正农民工创业过程中过度自信行为的出现,应提高农民工的认知能力。社会网络资源获取已成为提升创业农民工认知能力,克服其过度自信行为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社会网络 农民工 创业 过度自信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秦晓娟
依据2236份农民工消费现状调查问卷数据的计量实证检验,从全国层面看,城镇化、自我市民身份认同对农民工消费水平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市民消费具有显著示范作用;而城市社会保障制度则没有显著影响。提出如下建议:应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增加农民工收入;凸显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的核心,提高市民身份认同度;发挥市民的正向"示范"作用,提升农民工消费层次;稳步推进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有步骤、分阶段的全覆盖,并"解套"农民工储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吕鹏博 雒庆举
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必须面对的一个焦点问题。虽然当前出台了一些相关的地方政策,但关于如何解决农民工养老保险并未在政策层面和学术研究上达成共识,而要进一步探讨解决思路,则必须对当前的政策进行对比分析。本文正是对当前针对农民工养老保险的国家相关政策、各地区的不同政策加以对比分析,对当前学术界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民工 养老保险 社会保障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朱志胜
着眼于当前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上广泛存在但又被长期忽视的农民工自我雇佣现象,首次利用2010-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推算了自我雇佣农民工的真实规模,探讨了该群体的市场表现、福利状况和个体特征,并对自雇佣活动的进入机制进行初步考察。研究发现,近年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上从事自雇活动的农民工比重维持在四成左右,自我雇佣已成为农民工进城就业的重要形式。即使与正规受雇就业相比,农民工的自我雇佣行为依然存在明显的收入优势,但自雇农民工的劳动条件及享有的就业福利都要显著差于其他就业类型的农民工。同时,初步的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农民工的自我雇佣行为存在明显的自选择性,一旦无法进入正规部门或正规岗位实现就业,农民工更有可能会选择自我雇佣,而不是无奈接受非正规受雇。上述研究结论的政策启示在于,尽管自我雇佣常被看作非正规就业,但一刀切式的正规化可能并非最优策略,甚至会带来效率和福利的双重损失。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劲松
利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关于农民工数量、农民收入、城乡收入差距以及农民工工资的历年统计数据,建立4个计量经济模型,分析的结果表明: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会导致农民工数量的增加,农民工数量的增加会使农民工工资增加,农民工工资增加会使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农民收入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政府的城乡、工农政策。4个统计模型的结果显示出了与一般发展经济学原理相悖的4个问题,且其中3个模型形成了一个恶性的因果积累循环。通过挖掘其深层次的原因,总结出问题的根源在于长期以来中国的二元经济发展战略使得农民群体的地位被边缘化并不断加强的结果。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一凡 冯长春
以北京市海淀区建筑工人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农民工的社会关系网络情况。从网络规模、种类、强度、影响等方面对500余位进城农民工发放问卷进行调查,并深入分析了网络在农民工寻找住房、就业、社会融入等过程中的运作机制和效用。研究发现:农民工来京后社会关系网络的规模均有扩大;不同种类的网络对农民工的帮助程度不同;社会关系网络与农民工的居住、就业及在城市中的归属感有紧密联系;良好的城市社会互动是社会关系网络对农民工产生积极影响的前提;社会关系成员之间的亲近和信任所产生出的聚合力是社会关系网络发挥作用的基础。不同强度的社会关系网络所发挥的积极影响不同。在一定程度上,社会关系网络对农民工也有负面、消极的影响。这...
关键词:
农民工 建筑工人 社会关系网络 北京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金焕玲 崔子修
农民工是介于农民和工人之间的一个社会群体,他们既非纯正的农民又非真正意义上的工人,这决定了这个群体的尴尬境地。农民工受到的不平待遇主要有三:农民工的薪金不能及时和足额发放;农民工的子女不能接受正常的教育;农民工的人格受到不同程度的歧视。农民工及其下一代人所遭遇到的不公平现象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有着特殊的历史、社会背景。"农民工"是城乡二元体制的产物。农民工作为当代中国的弱势群体之一,按照社会公正的原则,需要政府及整个社会的关怀和理解,制度公正对于改变农民工地位将是根本性的;农民工契约意识的增强及其所供职单位的职业伦理的完善将是基础性的;全社会尊重他人人格意识的增强将是持久性的。
关键词:
农民工 不公平待遇 社会伦理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袁鹏举 周化明
本文在全国10省市自治区农民工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农民工的社会资本状况进行了分析与评估,发现农民工社会资本以强关系型社会资本为主,对外信任度不高,社会资本同质性高,组织型社会资本缺乏,获得的制度型社会资本少。因此,农民工的社会资本迫切需要从强关系型社会资本为主向弱关系型社会资本为主转变,实现弱关系型社会资本、异质性认知型社会资本和组织型社会资本之间良性互动。另外,农民工在建构自身制度型社会资本时显得力不从心,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予以特别关注。
关键词:
农民工 社会资本 人力资本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简新华 黄锟
调查表明,当前农民工的状况得到有效的改善,特别是工资收入有了明显的提高,拖欠问题有所缓解,政府给农民工提供的服务有所加强,但是农民工收入低、处境困难等基本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尤其是农民工比较强烈的市民化愿望也远远没有实现,所以必须在进一步落实各项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政策的同时,还需要进行制度创新,加大相关投入,逐步消除农民工市民化的制度障碍和资金困难,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问题。
关键词:
农民工 市民化 生存状况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单菁菁
采用系统模式研究了进城农民工的社会网络重构过程,指出随着谋生方式由农业生产向非农产业的转移,进城农民工正在逐步建立起以业缘关系为基础的新的社会纽带,并使之成为其社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由进城农民工一手构建的社会关系网络正在成为他们在城市生活中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本。
关键词:
农民工 社会网络 社会资本 变迁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武岩 胡必亮
文章在探讨社会资本对中国农民工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基础上,将农民工新型社会资本划分为情感性和工具性两种类型,并运用夏普利值分解方法对不同类型社会资本和农民工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新型社会资本中的工具性社会资本对农民工的收入和收入差距都有一定的影响,而造成这种影响的主要原因是工具性社会资本的分布不均。在市场化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作为非正式制度的社会资本对农民工收入差距的影响明显小于相对落后的中部地区,社会资本可能同市场化程度和正式制度有着相反的运动方向。
关键词:
社会资本 农民工 收入差距 夏普利值分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