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30)
- 2023(8703)
- 2022(7180)
- 2021(7006)
- 2020(5613)
- 2019(13180)
- 2018(12986)
- 2017(24390)
- 2016(13204)
- 2015(15069)
- 2014(15194)
- 2013(15116)
- 2012(14107)
- 2011(13136)
- 2010(13270)
- 2009(12342)
- 2008(12431)
- 2007(11314)
- 2006(10063)
- 2005(9310)
- 学科
- 济(61591)
- 经济(61521)
- 农(45605)
- 业(40828)
- 农业(30234)
- 管理(29560)
- 方法(22468)
- 企(20095)
- 企业(20095)
- 中国(20044)
- 数学(19295)
- 数学方法(19162)
- 业经(17365)
- 贸(13382)
- 贸易(13373)
- 制(13368)
- 易(13144)
- 财(11865)
- 发(11254)
- 学(10505)
- 银(10300)
- 银行(10296)
- 农业经济(10262)
- 行(9980)
- 地方(9970)
- 体(9855)
- 策(9590)
- 发展(9313)
- 融(9301)
- 金融(9300)
- 机构
- 学院(195713)
- 大学(192462)
- 济(92445)
- 经济(90868)
- 管理(72780)
- 研究(69670)
- 理学(62223)
- 理学院(61565)
- 管理学(60802)
- 管理学院(60443)
- 中国(57517)
- 农(47493)
- 京(41030)
- 财(39246)
- 科学(38438)
- 农业(35900)
- 所(34764)
- 中心(32164)
- 研究所(31160)
- 财经(31087)
- 业大(30898)
- 经济学(29458)
- 江(29201)
- 经(28528)
- 经济学院(26525)
- 北京(26172)
- 范(25936)
- 师范(25770)
- 院(23497)
- 州(23016)
- 基金
- 项目(122410)
- 科学(97354)
- 研究(96473)
- 基金(90322)
- 家(77464)
- 国家(76689)
- 科学基金(65481)
- 社会(63743)
- 社会科(59977)
- 社会科学(59966)
- 基金项目(47179)
- 省(45635)
- 教育(43156)
- 编号(40764)
- 自然(38026)
- 划(37644)
- 自然科(37137)
- 自然科学(37128)
- 自然科学基金(36512)
- 资助(36409)
- 成果(33534)
- 部(29513)
- 农(28463)
- 发(27865)
- 国家社会(27514)
- 重点(27243)
- 课题(27067)
- 中国(26233)
- 性(25822)
- 教育部(25437)
- 期刊
- 济(110369)
- 经济(110369)
- 研究(61840)
- 农(52904)
- 中国(43755)
- 农业(35976)
- 财(28588)
- 学报(27429)
- 科学(27197)
- 管理(22940)
- 业经(22503)
- 大学(22370)
- 融(22284)
- 金融(22284)
- 教育(21906)
- 学学(20866)
- 业(16922)
- 技术(16257)
- 经济研究(15984)
- 问题(15938)
- 财经(15777)
- 世界(14436)
- 农村(13829)
- 村(13829)
- 经(13751)
- 农业经济(13749)
- 贸(11889)
- 经济问题(11429)
- 版(10791)
- 国际(10105)
共检索到3053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吴兴陆,亓名杰,冯宪
文章在评述国际上人口迁移机理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学者对中国农村人口流动的研究成果,系统地分析了中国农民工流动的内在机理,提出了对经典人口流动机理理论的修正,并通过对浙江省农民工流动的实证研究,探讨了影响农民工流动的各种因素,重点分析了经济动因对农民工流动形成的内在机理。
关键词:
农民工 流动机理 实证研究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大鸣
文章基于个人研究分析了中国农民工的产生与发展,研究观点大致可以概括为七个方面:一是农民工的分布与分类研究;二是钟摆理论;三是二元社区研究;四是散工研究;五是农民工与族群研究;六是农民工转型研究;七是城市新移民研究。伴随城市化进程的深入,中国农民工研究又面临新的重要研究方向,中国农民工研究既是学科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时代发展之需。
关键词:
中国农民工 个人研究 综述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秦秋
农民工自组织是农民工群体的重要利益表达机制,但从资本理论视角出发,中国农民工自组织的发展仍面临着经济资本不足、人力资本匮乏、社会资本短缺和文化资本贫乏的困境,本文从4个方面探索促进农民工自组织发展的出路。
关键词:
资本理论 农民工自组织 困境 出路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蒋子龙 王军 尹文欣 朱媛媛
农民工问题事关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也是推动乡村振兴发展亟需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该研究通过构建农民工流动网络,分析不同时间截面农民工流动的空间偏好,并利用QAP方法探讨驱动农民工流动空间偏好选择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1)农民工总量持续增加,增速减缓,外出农民工进一步增多,但总占比有所下降;2)农民工以东西向流动为主,京津冀、沪苏浙以及广东省三大区域是主要的流入地,中西部地区是主要的流出源;3)农民工流动网络中的主体以年龄31~50岁为主,且大多数农民工仅有初中及以下学历,主要流动聚集地为北京、上海、天津、浙江、广东、江苏等东部发达省市;4)QAP回归表明,农民工流动偏好与人均GDP、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初级中学以上公办学校数量、省会城市之间的距离以及是否邻省具有显著的关系。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建嵘
通过从五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农民工群体作为"漂移的社会"的特征,提出农民工的"依法维权"解释模式及其维权特点,认为造成农民工弱势地位不仅有制度方面的原因,也有非法侵害;农民工对"法定权益"的维护会向对"基本权利"的争取方向发展。当前,政府进行制度改革,增强农民工维权能力、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基本权益是必要的。
关键词:
农民工 弱势群体 漂移的社会 依法维权
[期刊] 征信
[作者]
徐诺金
伴随着全面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农民工转型为现代产业工人、城市市民和城市主人进程缓慢,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目前,对农民工转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面临农民工规模大、转型成本高、存在转型偏见和认识误区、制度约束和政策障碍及自身转型意愿和能力不足等困难,但也存在进城落户政策放松、逐渐占主体的新生代农民工进城落户意愿强、居家进城农民工数量增多、城市吸纳人口潜力大、财政能力增强等机遇。应当抓住难得机遇,凝聚共识、形成合力,通过制度创新和政策改革,加快推进农民工向现代产业工人、城市市民和城市主人转型,确保农民工在城市"进得去、留得下、过得好"。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郑英隆
农民工能力弱势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信息能力弱势。当下农民工在劳动力价格、社会保障、公共产品享用、文化娱乐消费上表现出来的弱势很大程度上与其弱信息能力有关。本文考察了中国农民工的弱信息能力的涵义、特征和表现,探讨了农民工运用信息内容、信息方法和信息条件解决问题的信息能力。中国农民工的弱信息能力表现在劳动力市场、文化生活、新技术接受等不同的层面上。弱信息能力的成因可从不对称理论得到解释。文章最后提出了增强农民工信息能力的长短战略结合的理论思考,特别是准产业工人地位和市场结构交换能力。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秦秋
风险社会理论为理解农民工的市民化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已成为一个充满风险的社会。全国2.7亿的农民工当中,有近1.7亿是外出务工人员,他们有较强的融入城市的意愿,却又面临着就业、健康、情感等诸多风险,成为社会风险承受类型最多但应对风险能力最弱的群体。提高农民工规避风险的能力,有效出路在于通过融入性教育,加强对农民工的心理调适和文化引导,提升其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从而达到有效规避风险,有序融入城市的目的。
关键词:
农民工 市民化 融入性教育 风险社会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马晓春 李淑娟 刘秀峰
参与农民工培训的相关主体包括农民工本人、培训机构和中介机构、政府、用工企业和社会组织。目前的农民工培训工作仍然存在政府工作不到位,企业积极性不高,工会桥梁作用不明显,职业中介机构不规范等问题。建议提高认识,系统优化农民工职业培训的法制与政策环境;加强政府的统筹安排和协调,加大培训投入力度;制定农民工培训计划,提高培训质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苗方朔 崔建良 苏庆国
改革开放30年来农民工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目前,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已成全社会的共识,我国也已初步建立了一套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保护机制。但毋庸讳言,这套机制尚不健全,使得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尚未得到有效保护,侵害农民工合法权益的行为仍层出不穷,故急需加以完善。本文对当前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保护机制存在的问题作了分析,并对如何完善做了探索。
关键词:
农民工 合法权益 保护机制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纪韶
近10年来,农民工跨区域流动就业已经发展到了1亿人左右,涉及了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和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已经成为我国“十一五”期间及21世纪经济发展取得突破的重要因素,是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初期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2004-2005年,我们承担了国家发改委“十一五”重点规划项目《中国农民工现状的实证研究》,在调研的基础上探索农民工合理流动的长效机制,实现我国以吸纳农民为主要内容的城市化战略和节约型农业的战略转型。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秦晓娟
依据2236份农民工消费现状调查问卷数据的计量实证检验,从全国层面看,城镇化、自我市民身份认同对农民工消费水平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市民消费具有显著示范作用;而城市社会保障制度则没有显著影响。提出如下建议:应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增加农民工收入;凸显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的核心,提高市民身份认同度;发挥市民的正向"示范"作用,提升农民工消费层次;稳步推进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有步骤、分阶段的全覆盖,并"解套"农民工储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韩长赋
本文在对中国农民工群体的发展趋势以及影响农民工问题解决的选择性因素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农民工城乡流动和人口城市沉淀模型,描绘了农民工的人口城市沉淀曲线,指出了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历史过程和基本思路。本文的基本结论是:农民工问题是个战略问题,将伴随我国现代化的全过程,并将伴随现代化基本实现而终结。农民工亦工亦农、亦城亦乡,流动就业,逐步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这种现象将长期存在。解决农民工问题要持城乡统筹方略,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要以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为动力,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要以人为本,公平对待,构建解决农民工问题的社会支持体系。
关键词:
农民工 发展趋势 流动模型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吕鹏博 雒庆举
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必须面对的一个焦点问题。虽然当前出台了一些相关的地方政策,但关于如何解决农民工养老保险并未在政策层面和学术研究上达成共识,而要进一步探讨解决思路,则必须对当前的政策进行对比分析。本文正是对当前针对农民工养老保险的国家相关政策、各地区的不同政策加以对比分析,对当前学术界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民工 养老保险 社会保障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雒庆举 吕鹏博
在两期动态生命周期模拟模型框架下,农民工进入城市劳动力市场后可能存在7种情形以及4种养老保险模式,针对不同情形、不同养老保险模式选择下的劳动力市场变量、社会福利变量以及养老保险体系变量共3类22个宏观经济变量可进行模拟分析。从分析结果看,不同养老保险模式下,各类经济变量的时间路径存在较大差异。
关键词:
农民工 养老保险 社会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