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41)
- 2023(14732)
- 2022(11748)
- 2021(11363)
- 2020(8970)
- 2019(20529)
- 2018(20284)
- 2017(37576)
- 2016(20725)
- 2015(23711)
- 2014(23382)
- 2013(23026)
- 2012(21674)
- 2011(19574)
- 2010(19562)
- 2009(17722)
- 2008(17476)
- 2007(15426)
- 2006(14120)
- 2005(12734)
- 学科
- 济(88063)
- 经济(87964)
- 业(51296)
- 农(49894)
- 管理(43581)
- 农业(33088)
- 方法(29237)
- 中国(28620)
- 企(27648)
- 企业(27648)
- 数学(25953)
- 数学方法(25676)
- 地方(25563)
- 业经(22536)
- 学(18182)
- 制(17412)
- 贸(17254)
- 贸易(17237)
- 易(16726)
- 财(16075)
- 发(15762)
- 环境(14217)
- 融(13227)
- 金融(13222)
- 银(13105)
- 银行(13073)
- 行(12644)
- 体(12624)
- 发展(12438)
- 展(12410)
- 机构
- 学院(289995)
- 大学(286229)
- 济(121660)
- 经济(119164)
- 研究(111734)
- 管理(100867)
- 理学(85840)
- 中国(85548)
- 理学院(84654)
- 管理学(83033)
- 管理学院(82506)
- 农(70270)
- 科学(69744)
- 京(62556)
- 所(57773)
- 农业(53979)
- 研究所(52767)
- 财(51734)
- 中心(51156)
- 业大(49420)
- 江(46672)
- 范(42776)
- 师范(42372)
- 财经(40286)
- 院(39614)
- 北京(39236)
- 经济学(37574)
- 经(36841)
- 州(36374)
- 省(36186)
- 基金
- 项目(196924)
- 科学(153806)
- 研究(146558)
- 基金(140609)
- 家(124304)
- 国家(123183)
- 科学基金(102970)
- 社会(92291)
- 社会科(86768)
- 社会科学(86742)
- 省(78375)
- 基金项目(74697)
- 划(65686)
- 教育(65677)
- 自然(64418)
- 自然科(62751)
- 自然科学(62730)
- 自然科学基金(61559)
- 编号(59988)
- 资助(55494)
- 成果(48939)
- 发(46206)
- 重点(45703)
- 部(43416)
- 课题(43295)
- 创(40654)
- 国家社会(38629)
- 创新(38204)
- 农(38058)
- 发展(37368)
共检索到4567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孙敏
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在快速推进,但不同县域的城镇化发展速度、水平呈现出非均衡性。本文基于对上海、宁夏、湖北三省(区、市)农民进城实践的考察,以农户中"父—子—孙"三代家庭为单位,从县域工农资源互动的角度建构农民城镇化的分析框架,发现不同县域工业化和农业资源的差异形塑了三种就近城镇化路径:以本地工业为基础的内生型城镇化、以本地农业为基础的内生型城镇化和以外地工业为基础的外输型城镇化。这三种城镇化类型在城乡空间跨度、农民家庭劳动力配置、城乡资源流动方式三个方面具有多元性和层级性。
关键词:
就近城镇化 半工半耕 人地关系 区域差异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孙敏
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在快速推进,但不同县域的城镇化发展速度、水平呈现出非均衡性。本文基于对上海、宁夏、湖北三省(区、市)农民进城实践的考察,以农户中"父—子—孙"三代家庭为单位,从县域工农资源互动的角度建构农民城镇化的分析框架,发现不同县域工业化和农业资源的差异形塑了三种就近城镇化路径:以本地工业为基础的内生型城镇化、以本地农业为基础的内生型城镇化和以外地工业为基础的外输型城镇化。这三种城镇化类型在城乡空间跨度、农民家庭劳动力配置、城乡资源流动方式三个方面具有多元性和层级性。
关键词:
就近城镇化 半工半耕 人地关系 区域差异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舒丽瑰
半工半耕的家计模式及弹性家庭结构是农民城市化的实践基础,而家计模式中的务工水平是影响农民城市化水平的差异性变量。上海远郊农村是"就业+财政"、温饱型农业、弹性家庭结构基础上的举家完全城市化,城市化水平最高;浙江远郊农村是充分就业、温饱型农业、弹性家庭结构基础上的一代人完全城市化,城市化水平次之;湖北普通农村是不充分就业、温饱型农业、弹性家庭结构基础上的举家半城市化,城市化水平最低。农民城市化是经济积累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因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各地农民城市化进程的差距较为明显,就业不充分是限制中西部地区农民城市化的重要因素。政府在推动中西部地区农民城市化进程时应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避免出现城市贫民窟。
关键词:
半工半耕 就业机会 欠发达农村 城市化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朱琳 刘彦随
基于"推—拉"理论、新经济学劳动力流动理论,剖析了农民进城落户意愿的城乡作用力、农民进城落户的内部影响因素,并结合郸城县169份农户有效问卷和村干部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①农民进城落户意愿可用"推力—拉力"范式解释,包括生活便捷程度、子女的受教育环境、养老医疗等社会福利保障水平、家庭收入和非农就业、消费和生活成本,其中,便捷的生活环境和良好的子女受教育环境是最大的城镇拉力,没有稳定的非农工作是最大的城镇推力。②农民进城落户决策的影响因素涉及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和村庄因素三个层面。年龄、文化程度、家庭生活水平、亲朋好友是否进城落户、村庄医疗卫生条件是影响郸城县农民进城落户决策的主要因素,其中文化程度、亲朋好友是否迁户的影响效应为正,年龄、家庭生活水平及村医疗卫生条件的影响效应为负。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爱玲 王凯
农民工资性收入是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化和城镇化作为衡量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指标是影响农民工资性收入的主要因素。本文对工业化和城镇化与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关系进行研究,以湖北省1995-2016年的统计数据构建VAR模型,并结合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与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针对湖北省新型城镇化如何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湖北 工业化 城镇化 工资性收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富田 李戈
城镇化的趋势不可逆转,城镇化的路径可以选择。西部地区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决定了其城镇化路径可能不同于东部发达地区。四川31个镇、村调查表明,多数小城镇由于产业基础薄弱,人口聚集功能有限,更多的农民选择了流向大中城市,而非小城镇。
关键词:
西部 农民 城镇化 路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童俊 王凯
工业化和城镇化是影响农民收入的主要因素,本文对工业化和城镇化与农民收入的关系进行研究,以湖北省的统计数据构建模型,并结合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与农民收入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就如何推进湖北工业化和城镇化提高农民收入提出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湖北 工业化 城镇化 农民收入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童俊 王凯
工业化和城镇化是影响农民收入的主要因素,本文对工业化和城镇化与农民收入的关系进行研究,以湖北省的统计数据构建模型,并结合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与农民收入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就如何推进湖北工业化和城镇化提高农民收入提出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湖北 工业化 城镇化 农民收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钟唯 周慧
本文通过对湖北省新型城镇化水平对农民收入及收入结构的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新型城镇化可以促进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的提高,并通过促进工业的发展和服务业的发展带动了工资性收入的提升。从而提出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并当加大扶持力度,加快城镇化建设,并通过转移性支付以提高农民收入。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农民收入 乡村振兴 湖北省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文琼 刘建平
通过对我国中部地区地级市楚市257户农民家庭城市化经验的调查,以农民家庭的农村退出和城市进入为切入点,基于阶层流动的视角对进城农民家庭"半城市化"现象进行了分析,发现了由农民家庭、经济、制度和社会结构互构出来的发展型半城市化路径。该路径以托举型、减负型、后路型和脱钩型四类与农村相关联的状态为具体内容,以可逆的城市化和去城市二元结构所依托的就近城市化为亲和形态,以农民家庭通过城市化获得体面且优于乡村的城市生活从而实现向上的阶层流动为目标。该发展型半城市化路径可在一个制度化了的动态过程中实现"农业去过密化—阶层流动资本增量—农民城市化实现"三者之间良性循环的互推式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文琼 刘建平
通过对我国中部地区地级市楚市257户农民家庭城市化经验的调查,以农民家庭的农村退出和城市进入为切入点,基于阶层流动的视角对进城农民家庭"半城市化"现象进行了分析,发现了由农民家庭、经济、制度和社会结构互构出来的发展型半城市化路径。该路径以托举型、减负型、后路型和脱钩型四类与农村相关联的状态为具体内容,以可逆的城市化和去城市二元结构所依托的就近城市化为亲和形态,以农民家庭通过城市化获得体面且优于乡村的城市生活从而实现向上的阶层流动为目标。该发展型半城市化路径可在一个制度化了的动态过程中实现"农业去过密化—阶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林小如 黄亚平
我国山区面积占整个国土面积69.79%①,全国有超过一半的人口生活在山区;全国有592个国家级贫困县,其中84%分布在山区。山区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一半的人口脱贫致富,故山区对于我国城镇化整体水平的提升和城乡二元分割的摆脱具有核心性的话语权。由于政策的倾斜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如今,欠发达山区县交通条件陷入困境,基础设施欠账累累,城镇化水平严重滞后、乡镇空间离散、发展无序。笔者运用相关性分析及分形理论方法,分别从交通网络密度、城乡空间紧凑度及交通设施人均拥有量三方面进行定量测算,明确交通条件的改善对山区县域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度。在辨析欠发达山区县城镇化的背景与明确交通发展动力的前提下,指出实现其...
关键词:
欠发达山区 县域 城镇化 交通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孙霁 班永飞
为了解贵州省城郊农民身份认同现状及影响因素,文章抽取469名城郊农民,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城郊农民身份认同的有效预测因素。调研发现:城郊农民对城市居民的身份认同度较低,仅有22.4%认为自己是城市居民,认同自身农民身份的占63.3%;受教育水平、婚姻状况、个人收入水平满意度和生活质量是影响城郊农民身份认同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促进城郊农民身份认同的建议与对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胡久生 涂建华 晏群 彭华伟 李兆华 李惠萍 鄢兆平 高守杰
该文按照十八大报告确定的:"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思路,采用到湖北省有关市(县)采取实地查勘、问卷调查和走访农户等方法,就湖北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现状、问题、成因、思路和对策进行实地调研。同时,有针对性分析近20年来,湖北省城镇化发展的状况,剖析湖北省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在自然资源和环境、城镇规划建设和城镇发展质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在此基础上依据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要求,顺应城镇发展规律,通过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确定湖北省农...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李飞 杜云素
中国农民城镇化不能回避农民和土地的关系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农民城镇化的实质是"弃地"城镇化。计划经济时期,农民进城后拥有城市全方位的福利保障,"弃地"城镇化有其合理性。改革开放以后,国家继续采用"弃地"城镇化模式,形成"半城镇化"困境。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弃地"城镇化的合理性基础已经丧失,且不符合农民的实践理性。因此,有必要赋予农民明确的农村土地权利,让农民"带地"城镇化。从社会良陛运行的角度看,"带地"城镇化有利于提升进城农民抵御风险的能力,促进他们实现向上社会流动。
关键词:
农民 城镇化 农村土地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