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76)
- 2023(11403)
- 2022(9534)
- 2021(9195)
- 2020(7565)
- 2019(17639)
- 2018(17197)
- 2017(33292)
- 2016(18062)
- 2015(20679)
- 2014(20518)
- 2013(20859)
- 2012(19646)
- 2011(17934)
- 2010(17988)
- 2009(17035)
- 2008(17006)
- 2007(15471)
- 2006(13537)
- 2005(12128)
- 学科
- 济(84903)
- 经济(84823)
- 业(51774)
- 农(48203)
- 管理(42921)
- 方法(34648)
- 农业(31662)
- 数学(31452)
- 数学方法(31238)
- 企(29604)
- 企业(29604)
- 中国(24467)
- 业经(20085)
- 财(17804)
- 贸(17674)
- 贸易(17667)
- 易(17307)
- 制(16700)
- 学(16396)
- 地方(15659)
- 发(13560)
- 银(12706)
- 银行(12685)
- 行(12223)
- 环境(12144)
- 土地(12078)
- 融(11810)
- 金融(11806)
- 体(11753)
- 策(10961)
- 机构
- 学院(266668)
- 大学(264199)
- 济(120320)
- 经济(118137)
- 管理(99508)
- 研究(96641)
- 理学(85281)
- 理学院(84330)
- 管理学(83117)
- 管理学院(82636)
- 中国(76616)
- 农(63873)
- 科学(57358)
- 京(56353)
- 财(51243)
- 所(49704)
- 农业(49212)
- 中心(45071)
- 研究所(45069)
- 业大(44766)
- 财经(40891)
- 江(40078)
- 经济学(37761)
- 经(37348)
- 北京(35756)
- 范(34448)
- 经济学院(34283)
- 师范(34185)
- 院(33683)
- 科学院(30944)
- 基金
- 项目(174592)
- 科学(136961)
- 研究(130273)
- 基金(127387)
- 家(111066)
- 国家(110098)
- 科学基金(92524)
- 社会(84450)
- 社会科(79696)
- 社会科学(79669)
- 基金项目(67067)
- 省(66713)
- 教育(57932)
- 自然(56663)
- 划(56164)
- 自然科(55180)
- 自然科学(55161)
- 自然科学基金(54192)
- 编号(53567)
- 资助(51571)
- 成果(43265)
- 部(40742)
- 发(39774)
- 重点(39347)
- 课题(36326)
- 国家社会(35878)
- 创(35758)
- 农(35670)
- 教育部(34263)
- 中国(33852)
- 期刊
- 济(137610)
- 经济(137610)
- 研究(78907)
- 农(66282)
- 中国(56142)
- 农业(44962)
- 学报(42437)
- 科学(40517)
- 财(37777)
- 大学(32532)
- 学学(30976)
- 管理(30293)
- 融(27874)
- 金融(27874)
- 业经(26950)
- 教育(23288)
- 业(22262)
- 技术(21263)
- 经济研究(20947)
- 财经(20186)
- 问题(20135)
- 经(17424)
- 世界(16709)
- 贸(15535)
- 版(14949)
- 农村(14919)
- 村(14919)
- 农业经济(14661)
- 资源(14146)
- 技术经济(14010)
共检索到4030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安毅
研究目的:寻找并确定有效保护、实现农民土地权益的制度路径。研究方法:实证法,比较法,规范分析法。研究结果:只有完善的宪法制度才能防范立法和行政权对农民土地权益的侵害。农民行使土地权益的配套制度建设需要宪法的支持。消除宪法和相关法律对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的不平等待遇,才能真正维护农民应有的土地权益。研究结论:保障财产权应是宪法的基本内容,中国宪法应在基本权利与序言中明确保护农民土地权益。
关键词:
土地法学 土地权益 保护路径 宪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林翊 林卿 巫极
土地权益是农民最基本的经济权益,中国现代化进程高速发展背景下现行农地制度缺陷所带来的农民土地权益问题日益严峻。匈牙利历史上有过非常成功的土地改革成果,其在国家体制剧变之后的艰难探索更为我们提供了值得汲取的深刻教训。文章通过对中匈两国农地制度变迁的比较分析,吸取匈牙利土地变革的经验教训,总结出农民土地权益变更的一般规律,认识到制度安排对农民土地权益的影响,并积极探索我国土地制度的改革。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吴九兴 王秀兰
造成失地农民土地权益受损的原因主要是集体土地产权模糊、国家法律政策之间的冲突、农民自治组织性差、经济人政府利益驱动等。为保护失地农民土地权益可采取以下措施:明晰农民土地产权,强化法律保护;创设土地发展权,改革土地征用制度;提高农民自治组织化程度,增加与政府对话的筹码;严格土地征用程序,增加征地成本,约束政府征地行为。
关键词:
土地产权 失地农民 土地权益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远熙
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土地资源合理配置,而土地流转依法、合理、有序进行是实现土地资源合理配置的关键条件。土地流转也是农民土地财产权实现的内在要求和农业发展的现实要求。由于存在行政强制、社会服务不到位、农民法律意识淡薄等不利因素,致使土地流转存在诸多问题,并给农民土地权益造成很大损害。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充分发展村民民主、减少行政干预、加强服务管理,是土地流转和农民土地权益得以保护的关键环节,也是土地流转市场化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
土地流转 流转方式 权益 保障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杜明义
目前,我国城乡统筹发展中农地市场不完善等问题损害了农民土地权益。为此应健全农地市场制度与机制,如完善农地法律制度,确立市场交易规则;健全政府规制机制,严格市场监督、规范仲裁;建立土地合作组织,鼓励合作组织市场运作;扶持农地市场中介,逐步完备农地融资市场;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完善城乡统一社保体系等。惟其这样才能有效保护农民土地权益,顺利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关键词:
城乡统筹发展 农地市场健全 土地权益保护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肖建华 卢昌强
生物多样性管理经历了从个别物种保护、物种和栖息地保护到自然保护区保护的发展阶段。建立自然保护区已成为中国生物多样性管理的重要手段,但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对当地居民的生计构成了潜在威胁。应当通过增加自然保护区的财政投入,完善自然保护区集体土地征用制度,实行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等措施,实现自然保护区管理与农民土地权益保护之间的和谐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珂 周荣伟 王春平 吴德富 李国栋
集体林地流转应切实保护农民土地权益。分析了农民林地流转中所涉及的相关权益;指出当前农民林地流转中存在着选择权受到限制和收益权遭受侵害的表现;从林权制度存在缺陷等5个方面分析农民林地流转权益遭受侵害的原因,从完善林业产权制度及林地流转制度等方面提出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的对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玉瑶
为响应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土地改革政策,面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中成员权的保护问题,从农民相关权益受损现状、原因着手分析,为切实保护农民权益,完善权利保护救济机制,做出相关提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黄进才
城市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随着各地工业化、城市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大量的农村集体土地被流转,成为非农用地;大量的农民成了失地农民。由于我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主体设置虚化、征地目标泛化;征地补偿不合理、征地程序不民主和缺乏司法救济权等法律内在的缺陷,致使失地的农民不仅享受不到社会进步所带来的利益,反而成了"种田无地,就业无岗,劳保无份"的"三无"游民,其结果必然阻碍城市化的进程,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如何从法治角度保护失地农民的土地权益是个十分重要的任务。
关键词:
失地农民 土地权益 法律思考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伟 李长健
研究目的:总结美国农民土地权益保护方式和特点,对美国农民土地权益保护机制进行分析,为中国农民土地权益保护提供借鉴意义。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研究结果:美国土地交易和土地立法实践形成了美国农民土地权益"三层次"保护机制,即美国农民土地权益保护机制价值层、机制制度层、机制实体层。研究结论:美国农民土地权益"三层次"保护机制对中国有借鉴作用;中国应建立法治化、市场化、国际化和现代化的农民土地权益保护机制价值层;加快颁布实施《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条例》,完善中国农民土地权益保护机制制度层;发展集体经济组织,创新中国农民土地权益保护机制实体层。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兢 徐锋
随着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与广东省“外嫁女”类似的土地权益问题正在或逐渐会在全国其他地区出现。基于此,本文以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比较突出的“外嫁女”土地权益问题为观察点,探讨了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土地用途或权属变更后的土地权益分配方式。在讨论“村农民集体”成员身份确认条件和对土地权益性质进行详细解析的基础上,提出应分别采用“身份确认”和“股份固化”这两种方法,以安排不同性质的土地权益的分配方案。
关键词:
“村农民集体”成员 土地权益 分配方式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政 冯宇
在深刻阐释农民土地权益基本内涵的基础上,系统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土地政策变革下的农民土地权益变迁过程,提出了基于"产权结构-要素流动"的理论分析框架。认为农民土地权益主要包括土地生存权和土地发展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土地权益的历史变迁过程,在本质上就是以上两种权益逐步实现的过程。农民土地权益的最终落实有赖于土地产权明晰和土地自由流转改革目标的实现。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北京财政学会联合课题组 贾康 赵福昌 唐在富 程瑜 陈龙 龙小燕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土地管理制度经历了不断改革完善的过程,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然而,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对于从农村到城市的土地制度改革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与挑战性问题。土地制度改革已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农民市民化、农民权益保障等诸多问题的焦点。本文以首都北京为分析对象,从新型城镇化与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的一般情况与相关理论考察入手,对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现状从集体土地征用、农村承包地流转、集体建设用地直接流转、农村宅基地流转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农民土地权益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在借鉴国外和国内其他地区经验做法的基础上,提出首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保障农民权益的...
关键词:
首都 新型城镇化 农民土地权益保障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何虹
农村土地流转涉及到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民宅基地使用权、以及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等农民土地权益问题,现有法律对上述问题的规定存在缺陷和空白。因此,需要完善法律、健全制度、创新机制,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不受侵害。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范辉 刘卫东 张恒义
现阶段征地中失地农民土地权益受到侵害主要是因为失地农民与地方政府之间存在权力-依赖关系,且双方对对方的影响和权力是不对称的。通过利益相关者的结盟,可以改善失地农民与地方政府权力之间的不对称程度。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和权力-依赖理论,提出从5个方面保护失地农民合理、合法权利。(1)征地补偿标准由市场确定。(2)完善土地产权权能,提升失地农民对地方政府的影响力。(3)失地农民通过与其他群体结盟(如媒体、网民、民间维权组织等),增强应对地方政府的力量。(4)在失地农民和地方政府之间实行相对封闭的链式管理,使其相互制约。(5)提高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监管力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