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29)
- 2023(8163)
- 2022(6888)
- 2021(6897)
- 2020(5837)
- 2019(13288)
- 2018(13160)
- 2017(24926)
- 2016(13877)
- 2015(15895)
- 2014(15798)
- 2013(16136)
- 2012(15328)
- 2011(14185)
- 2010(14663)
- 2009(14174)
- 2008(14249)
- 2007(13037)
- 2006(12161)
- 2005(11430)
- 学科
- 济(64694)
- 经济(64607)
- 农(46129)
- 业(44533)
- 管理(33732)
- 农业(30375)
- 企(23184)
- 企业(23184)
- 中国(22266)
- 方法(22197)
- 数学(19478)
- 数学方法(19238)
- 业经(17210)
- 制(16705)
- 贸(14319)
- 贸易(14304)
- 易(14029)
- 财(13903)
- 银(12280)
- 银行(12279)
- 地方(11997)
- 行(11872)
- 学(11640)
- 体(11639)
- 发(11626)
- 融(10657)
- 金融(10656)
- 农业经济(10217)
- 策(10146)
- 发展(9561)
- 机构
- 大学(206351)
- 学院(205811)
- 济(97054)
- 经济(95344)
- 研究(77241)
- 管理(74945)
- 中国(65056)
- 理学(62519)
- 理学院(61857)
- 管理学(60951)
- 管理学院(60569)
- 农(49445)
- 财(44916)
- 京(44410)
- 科学(42056)
- 所(39811)
- 农业(37243)
- 中心(35888)
- 研究所(35074)
- 财经(34220)
- 江(33259)
- 业大(31556)
- 经(31078)
- 经济学(30160)
- 北京(29224)
- 范(29150)
- 师范(29018)
- 经济学院(26990)
- 州(26020)
- 院(25489)
- 基金
- 项目(121376)
- 科学(96374)
- 研究(95406)
- 基金(89612)
- 家(76844)
- 国家(76059)
- 科学基金(64196)
- 社会(63363)
- 社会科(59627)
- 社会科学(59613)
- 基金项目(45772)
- 省(44846)
- 教育(42689)
- 编号(39417)
- 划(37578)
- 资助(37220)
- 自然(37005)
- 自然科(36140)
- 自然科学(36133)
- 自然科学基金(35502)
- 成果(34312)
- 部(29641)
- 农(28629)
- 发(27493)
- 重点(27215)
- 国家社会(27107)
- 课题(27087)
- 中国(26116)
- 性(25762)
- 教育部(25496)
- 期刊
- 济(121888)
- 经济(121888)
- 研究(72818)
- 农(54972)
- 中国(49809)
- 农业(36938)
- 财(33425)
- 学报(30391)
- 科学(29358)
- 融(28157)
- 金融(28157)
- 管理(25794)
- 教育(24943)
- 大学(24565)
- 业经(22993)
- 学学(22559)
- 财经(18731)
- 问题(17876)
- 业(17704)
- 经济研究(17086)
- 技术(16484)
- 经(16255)
- 世界(15504)
- 农村(14898)
- 村(14898)
- 贸(14136)
- 农业经济(14135)
- 国际(12281)
- 经济问题(12218)
- 版(11645)
共检索到3473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长印
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境界。如果用马克思主义这一哲学观全面审视中国农民问题,显而易见的是:"自由而全面发展"依然是当代中国农民问题的实质。中国农民的四次解放及其推动自身与中国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历史事实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但由于受自然,社会、本体及其三者相互关系的制约,中国农民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仍面临许多困难。因此,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农民问题,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采取综合配套措施,努力促进农民与自然、社会、本体三者之间的协调与发展。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国农民 四次解放 根本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郭书田
当今的中国农民问题郭书田中国农民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一是在战争年代,依靠农民建立了农村根据地,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二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依靠农民提供的巨大积累,实现了国家工业化,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三是“十年动乱”期间,依靠农民的稳...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谢秋山
系统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农村发展战略的实践可以发现,由国家政治约束所决定的农民市场机会多寡和由农民个体能力与资源约束所决定的农民市场机会可自主利用程度是制约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的关键性因素。从农民市场机会利用角度看,新中国成立70年来,农民的市场机会经历了"市场机会关闭""市场机会自发识别与普遍利用"和"市场机会难以识别与精英利用"等三个阶段。未来适应推进乡村振兴之需要,应通过政策调整和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创新引导农业农村发展走向"市场机会创造与促进普遍与有效利用并重"阶段,致力于让更多的农民有效地利用市场机会。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万能 原新
本文对1978年以来中国农民阶层分化的机制和阶层分化结构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和评析。中国农民尽管在职业、收入和消费等方面已经出现了明显的阶层差异,但总体来看,现阶段中国农民的阶层分化还处于过渡阶段,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从长期来看,中国农民的阶层分化将给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在改变中国既有社会结构的同时,也给中国的公共政策制定和制度变革带来新的挑战。
关键词:
改革开放 中国农民 阶层分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郭书田
再论当今的中国农民问题郭书田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问题,说到底是个农民问题。人们常说,中国人口的80%是农民,是世界上最大的农民群体。中国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性问题。保护农民的合法政治权利和经济利益,是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宋圭武
分工是产生合作的基本前提;但分工并不必然会导致合作或有效合作的产生,这里关键取决于合作收益的分配制度建设。中国农民合作难,既是一个真命题,也是一个假命题。从经济层面看,中国农民合作化建设的重点应在流通领域;他组织应成为中国农民合作化建设的主要手段;政府应成为推动农民合作的主要力量;中国农民合作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完成从以血缘为主的传统合作形式转向符合社会化大生产的现代合作形式(不再以血缘为主,而是以契约为主);法治化是推动农民合作建设的必要制度条件;以文化创新推动中国农民的合作化建设;以民主化推进合作化;大力加强中国农民的诚信建设,这是解决中国农民合作难的一个重要手段;另外,要建立和健全利...
关键词:
合作 农民合作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卢嘉瑞 陈素梅
中国农民的文化消费卢嘉瑞,陈素梅文化消费是指消费的主体在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方面的支出和消费活动。文化消费是一种精神消费,是一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特别是智力发展的基本活动和支撑力量.没有文化消费及文化消费的增长,便没有现代的人,便没有人的现代化。一...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家骥
中国农民的分化与流动陈家骥中国进入90年代以来,经济社会又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一是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二是加快了经济增长的速度。在这个大背景下,出现了所谓的“民工潮”,那它必然带有时代的烙印和中国特色。一、农民流动是农民分化的过程“民工...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崔欣章
当代中国农民问题的核心崔欣章《农业经济问题》开辟“市场经济与中国农民”专栏,专门探讨中国农民问题这一博大精深的中国头号现实问题,确实抓住了中国农村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必将有益于中国农村改革。但对当代中国农民问题的核心究竟是什么,却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邱梦华
思考如何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使农民合作与组织起来,对于我们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农村有着重大意义。学界对农民合作的研究分成"对传统农村社会中农民合作的研究"和"对当代农村社会中农民合作的研究"两部分。然而这些研究都忽视了对农民合作的概念界定并影响了研究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因而有必要对农民合作进行定义与分类。农民合作是指农民为了解决在生产、生活中碰到的仅靠一家一户无法解决的问题和困难,与其他农民相互配合、协调行动,以实现一种既有利于自己又利于他人的结果出现的社会互动过程。从形式上可将其分为"社会交换式合作"与"集体行动式合作"两类。
关键词:
农民合作 社会交换式合作 集体行动式合作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钱津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大规模的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中国农业劳动力整体素质逐步下降,年龄上越来越呈现出高龄化的倾向。这将使得中国农业的发展难以为继。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大培育新型农民的力度,逐步实现中国农民的更新换代。这需要国家认真地做好必要的规划工作。更需要国家给予新一代的新型农民以必要的社会扶持和其他生产条件方面的保障。
关键词:
农民 农业 现代化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陈会英 周衍平
中国农民消费演化规律研究陈会英,周衍平建国40多年来,中国农民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不断改善.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消费发生了质的飞跃。全面正确地剖析中国农民的消费行为.研究农民消费的演化规律.对于制定合理的消费政策.优化农民消费行为.促进农...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陈会英 周衍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