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80)
- 2023(9581)
- 2022(7664)
- 2021(7238)
- 2020(5793)
- 2019(13120)
- 2018(12718)
- 2017(23831)
- 2016(12856)
- 2015(14504)
- 2014(14004)
- 2013(14347)
- 2012(13344)
- 2011(12402)
- 2010(12359)
- 2009(11184)
- 2008(11009)
- 2007(9779)
- 2006(8893)
- 2005(7856)
- 学科
- 济(61421)
- 经济(61290)
- 农(49604)
- 业(37212)
- 农业(32911)
- 管理(23615)
- 方法(21946)
- 数学(20578)
- 数学方法(20456)
- 中国(19341)
- 业经(17844)
- 企(14602)
- 企业(14602)
- 贸(12836)
- 贸易(12830)
- 易(12618)
- 农业经济(12478)
- 发(12342)
- 制(12157)
- 地方(11159)
- 学(10682)
- 发展(10295)
- 展(10196)
- 财(9961)
- 村(9494)
- 农村(9473)
- 体(9110)
- 银(8874)
- 银行(8853)
- 收入(8841)
- 机构
- 学院(188460)
- 大学(185958)
- 济(88733)
- 经济(87378)
- 研究(73132)
- 管理(68884)
- 理学(59982)
- 理学院(59277)
- 管理学(58391)
- 管理学院(58065)
- 中国(57829)
- 农(55203)
- 科学(43291)
- 农业(42098)
- 京(39074)
- 所(37041)
- 业大(35160)
- 财(34999)
- 研究所(34030)
- 中心(33507)
- 财经(28074)
- 经济学(27884)
- 江(27007)
- 农业大学(26047)
- 经(26006)
- 范(25459)
- 经济学院(25297)
- 师范(25250)
- 院(24934)
- 北京(24474)
- 基金
- 项目(129686)
- 科学(103321)
- 基金(97101)
- 研究(96183)
- 家(86195)
- 国家(85414)
- 科学基金(71718)
- 社会(65048)
- 社会科(61273)
- 社会科学(61259)
- 基金项目(51261)
- 省(48317)
- 自然(43301)
- 自然科(42294)
- 自然科学(42281)
- 自然科学基金(41576)
- 教育(41514)
- 划(40987)
- 编号(38185)
- 资助(38044)
- 农(32214)
- 成果(30616)
- 部(30548)
- 发(30109)
- 重点(29545)
- 国家社会(28924)
- 中国(26965)
- 创(26375)
- 课题(25611)
- 教育部(25545)
- 期刊
- 济(101899)
- 经济(101899)
- 农(61424)
- 研究(56140)
- 农业(42245)
- 中国(41581)
- 学报(32809)
- 科学(31668)
- 大学(25920)
- 学学(24932)
- 财(22593)
- 业经(22017)
- 融(19838)
- 金融(19838)
- 业(19737)
- 管理(19336)
- 教育(15720)
- 问题(15149)
- 经济研究(14925)
- 农业经济(14720)
- 世界(14240)
- 农村(14113)
- 村(14113)
- 财经(13658)
- 技术(13119)
- 版(12027)
- 经(11891)
- 资源(11250)
- 贸(10876)
- 经济问题(10867)
共检索到2846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琳 庞国光 郭东
在系统阐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理论内涵的基础上,从物质富裕、精神富裕、协调发展、成果共享四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2006—2022年中国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测度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水平,考察其演化特征及障碍因素。研究发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水平稳步提升,区域间呈现“东高、中次、西低”的梯度分布格局,但西部地区后发优势显著;富裕方面是推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主导力量,物质富裕、成果共享、协调发展、精神富裕的水平依次递减;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绝对差异在扩大,相对差异逐渐缩小,极化现象有所减弱,区域间差异是构成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水平呈现“高-高”和“低-低”的空间集聚模式,“先富带动后富”的空间辐射效应逐渐增强;共同方面是制约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主要障碍,协调发展维度是核心障碍,农村社会保障、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地区农民收入包容水平、农民收入水平和农村教育资源则是主要障碍因素。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琳 庞国光 郭东
在系统阐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理论内涵的基础上,从物质富裕、精神富裕、协调发展、成果共享四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2006—2022年中国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测度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水平,考察其演化特征及障碍因素。研究发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水平稳步提升,区域间呈现“东高、中次、西低”的梯度分布格局,但西部地区后发优势显著;富裕方面是推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主导力量,物质富裕、成果共享、协调发展、精神富裕的水平依次递减;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绝对差异在扩大,相对差异逐渐缩小,极化现象有所减弱,区域间差异是构成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水平呈现“高-高”和“低-低”的空间集聚模式,“先富带动后富”的空间辐射效应逐渐增强;共同方面是制约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主要障碍,协调发展维度是核心障碍,农村社会保障、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地区农民收入包容水平、农民收入水平和农村教育资源则是主要障碍因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何昀 王帅尧 谢迟
测度中国共同富裕发展水平并分析其时空分异特征与障碍因素,能够为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提供量化支撑。文章从富裕程度、共享程度、可持续性3个维度构建了包含24个指标的中国共同富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测度2013—2021年中国共同富裕水平。同时,基于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核密度估计以及莫兰指数对中国共同富裕时空分异特征进行分析。最后运用障碍度模型,诊断影响中国共同富裕水平提高的障碍因子。结果表明:(1)样本期内中国共同富裕水平稳步提高,总体呈现“东部>东北>中部>西部”及“南强北弱”的空间发展格局;以各维度中位数为划分标准,可将各省份划分为“全面领先型”“持续发展型”“可持续引领型”“富裕引领型”“共享引领型”及“相对滞后型”6种发展模式。(2)中国共同富裕水平整体差异不断缩小,不同地理分区共同富裕水平的动态演进特征差异较大。(3)全国、南方地区、北方地区存在“高—高”“低—低”的聚集式发展格局,且中国共同富裕水平具有较高的空间稳定性。(4)影响共同富裕水平提高的主要障碍因子涉及创新产出、法治环境、收入水平、分配结构、创新环境、生态保护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诸多方面。
关键词:
共同富裕 时空分异 障碍因素 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魏晓雪
文章首先基于过程性、富裕度、共享性、可持续性四大维度构建了共同富裕评价指标体系;其次,采用熵权-TOPSIS法测度2005—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共同富裕水平;最后,利用核密度估计分析共同富裕水平的时空演进趋势,运用Dagum基尼系数分解地区差异,采用障碍因子诊断模型分析共同富裕的主要障碍因素。研究发现:样本期内中国省域共同富裕水平呈现增长趋势,存在典型的梯度化差异;富裕度水平高于共享性水平、过程性水平和可持续性水平;共同富裕水平整体呈现“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空间格局;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内部演进趋势存在异质性,地区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共同富裕的主要影响因素来自创新驱动领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卜凡
文章立足于2010—2022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测度中国式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发展水平;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探究中国式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发展水平的空间相关性以及驱动因素。结果显示:不同省份中国式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发展水平呈现持续攀升趋势,且表现出显著空间分化趋向,其中,东部地区中国式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发展水平较高,中部、西部与东北地区较低。城镇化率、人力资本、涉农技术创新、农业生产补贴、营商环境、民营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中国式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发展水平的主要驱动因素。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郑淋议 钱文荣
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是中国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突破口,然而,长期乡村制度供给的滞后成为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发展掣肘。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和“三农”问题现状,文章认为,要坚持底线思维和发展思维,建立健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制度供给体系,一方面从农业、农民和农村分别入手,健全以生产者为导向的农业支持保障制度,完善以提升发展能力为核心的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以城乡资源服务均等化为目标的农村公共保障制度,为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提供关键性制度安排;另一方面从农业、农民和农村整体出发,巩固和完善以共同富裕为旨归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协同推进农村土地制度和农业经营制度改革,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为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构筑根本性制度保障。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郑君国 胡依洁
推动共同富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新发展阶段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点、难点所在。金融服务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是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特色农村金融发展的重大职责和首要任务。金融服务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关键词:
共同富裕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继国 赵文燕
数字金融素养的提升有助于农村居民实现金融幸福,有助于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文章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从总体富裕和共享富裕两个层面选取代表性指标衡量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水平,应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金融素养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数字金融素养的提升显著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而且对农村居民的总体富裕促进作用更显著;数字金融素养通过提升创业水平和增加社会资本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工具普及对数字金融素养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具有助推作用。研究结论为提升农村居民数字金融素养、消弭数字鸿沟进而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提供了经验证据和决策参考。
关键词:
数字金融素养 数字鸿沟 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马晓君 王梦宇 于渊博 范祎洁
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作为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科学合理的内涵阐释、水平测度与特征分析对进程推动至关重要。本文基于2013—2021年30个省份数据,在明确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构建集“多维富裕—共同协调—提质增效—生态宜居—和谐和睦—民生福祉”为一体的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Dagum基尼系数、障碍度模型、Kernel密度估计、莫兰指数、马尔可夫模型对我国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水平的区域差异和时空演进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样本期内我国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水平呈上升态势,发展水平呈现东部>东北>中部>西部的分布格局,提升速度呈现西部>东北>中部>东部的追赶之势,各维度水平均得到提高。(2)样本期内总体区域差异呈缩小态势,东部、中部、西部、东北部间差异是造成区域差异的关键。其中,和谐和睦维度区域差异值相对较大,且与多维富裕维度的区域差异呈扩大趋势;进一步分析,农产品外贸依存度、农产品质量是现阶段主要障碍因素。(3)我国总体和四大区域内省域发展水平的绝对差异扩大,东中西部出现不同程度的极化特征。省域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水平向上转移的概率高于向下转移,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与溢出效应。基于此,提出扎实推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建议。本文为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提供新的视角,也为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品质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谭燕芝 王超 陈铭仕 海霞 姚海琼
从富裕度、共同度、共享性、可持续性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法测度2010—2020年中国省域农民共同富裕水平。基于Dagum基尼系数、Kernel密度估计、Markov链对区域差异及时空演变和收敛稳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各省份农民共同富裕水平总体不断上升,呈现东强西弱的空间非均衡分布格局,发展过程中面临着维度不均衡问题和“中等陷阱”效应。(2)全国总体差距不断缩小,东、中、西地区内部差距分别呈现波动扩大、波动平稳、波动缩小的演进趋势;总体差距主要源于地区间的发展差距,同时不可忽视的是区域内差距逐步扩大;东部两极分化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而中部地区开始两极分化。(3)农民共同富裕不同发展阶段转移乏力,呈现低强高弱特征,当前正处于由低水平向高水平阶段发展提升时期,但收敛稳态表明依然存在“返贫”和“内生发展动力”不足的困境。基于研究结论,从治理手段、要素流动、地区引领、发展格局、农村基层组织以及金融系统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杜志雄
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看,共同富裕及其内涵经历了从物质到精神文化再到多维度的横向拓展和纵向延伸,渐进性地推动共同富裕战略的形成。新时期共同富裕的推进,以防止返贫致贫为前提,以缩小收入差距为基础,以提升民生福祉为进路。但也应看到,我国还面临基础性分配制度体系亟待构建、“先富”带“后富”的局限及农村集体经济弱化等现实困境。为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应构建和优化基础性分配制度体系、夯实集体经济基础性地位、促进带动效果全面提升。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内涵演化 战略演进 农民 农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子豪 赵伟
促进农村共同富裕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全社会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文章立足于我国现实状况和2035年阶段性目标,构建了农村共同富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对2012—2021年我国31个省份农村共同富裕水平的空间特征、区域差异及动态演进趋势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共同富裕水平及其各维度指数均逐年稳步提升,但不同维度指数的实质得分及其增速具有差异性特征,且存在省际发展差距较大的客观事实,表现为东强西弱的空间分布格局。我国农村共同富裕水平具有集聚态势,且总体差异大致呈现下降态势,其中,区域间差异是主要来源;区域内差异的贡献率虽小,但有扩大的态势。分区域研究发现,东部地区存在极化现象,而中西部地区的差异正逐步扩大。我国农村共同富裕水平呈现由低等级向高等级跃迁的态势,但向上转移乏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史常秀 曹海霞
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之后,农村低收入问题成为新时期我国农村社会治理的重要议题,如何有效帮扶农村低收入群体成为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所在。与绝对贫困相比,农村低收入问题具有相对性、复杂性和多维性等特征,因而在治理过程中需要采取常态化、差异化策略。本文尝试对农村低收入群体实现共同富裕所面临的现实障碍进行系统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消解的思路和建议,以期通过更加有效的举措推进共同富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佳 王军
数字经济时代研究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从理论上分析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和内在作用机制,并基于全国省级数字乡村建设和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综合指数实证研究发现:在研究的样本期内,数字乡村建设显著加速了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数字基础设施和数字乡村治理作为数字乡村建设两个重要的维度均显著提升了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水平,数字乡村治理带来的农村共富效应大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是数字乡村赋能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佳 王军
数字经济时代研究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从理论上分析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和内在作用机制,并基于全国省级数字乡村建设和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综合指数实证研究发现:在研究的样本期内,数字乡村建设显著加速了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数字基础设施和数字乡村治理作为数字乡村建设两个重要的维度均显著提升了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水平,数字乡村治理带来的农村共富效应大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是数字乡村赋能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