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99)
2023(10291)
2022(8551)
2021(8060)
2020(6358)
2019(14476)
2018(14170)
2017(26412)
2016(13746)
2015(15741)
2014(15444)
2013(15771)
2012(15155)
2011(14340)
2010(14293)
2009(13616)
2008(13120)
2007(11718)
2006(10901)
2005(9953)
作者
(39056)
(33775)
(33000)
(31627)
(20965)
(16017)
(14739)
(12902)
(12813)
(11763)
(11558)
(10893)
(10617)
(10593)
(10311)
(10046)
(9624)
(9485)
(9232)
(9035)
(8525)
(8054)
(8021)
(7908)
(7631)
(7602)
(7002)
(7000)
(6732)
(6707)
学科
(90828)
经济(90672)
(49647)
(38761)
农业(33050)
管理(28690)
方法(28111)
中国(24272)
数学(24015)
数学方法(23942)
业经(22511)
地方(21752)
(17798)
企业(17798)
(14324)
(14118)
贸易(14110)
(14043)
(13765)
(13622)
农业经济(12540)
地方经济(12413)
(12170)
发展(11569)
(11558)
(11098)
(11003)
金融(11002)
环境(11000)
(10687)
机构
学院(210726)
大学(209187)
(111575)
经济(109981)
研究(83287)
管理(77807)
理学(66735)
中国(66290)
理学院(65994)
管理学(65262)
管理学院(64873)
(50060)
(44841)
科学(44159)
(43681)
(41292)
农业(37510)
中心(37473)
研究所(37106)
经济学(36097)
财经(35441)
(32482)
经济学院(32362)
业大(32052)
(30257)
北京(28054)
(27916)
(27864)
师范(27735)
科学院(27061)
基金
项目(134387)
科学(107917)
研究(103621)
基金(101309)
(87177)
国家(86357)
社会(73997)
科学基金(73577)
社会科(68944)
社会科学(68928)
基金项目(52992)
(49130)
教育(44268)
自然(41371)
(40691)
编号(40632)
自然科(40384)
自然科学(40376)
资助(40050)
自然科学基金(39704)
成果(33029)
(32528)
国家社会(32396)
(32217)
重点(30050)
(30021)
中国(29033)
教育部(28160)
发展(27699)
人文(27506)
期刊
(136793)
经济(136793)
研究(70935)
(56488)
中国(46691)
农业(38651)
(31131)
科学(30811)
学报(29634)
管理(25725)
业经(24672)
大学(24624)
(24186)
金融(24186)
学学(23423)
经济研究(21101)
问题(19163)
财经(19075)
(17812)
世界(17641)
(16703)
技术(16346)
教育(15863)
农业经济(14936)
农村(14606)
(14606)
(14356)
经济问题(13306)
国际(12951)
技术经济(12387)
共检索到3396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庭栋  
由我国经济学家陈吉元、陈家骥、杨勋等主编、山西经济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变迁》一书,已由山西经济出版社出版。我有幸先读了书稿,颇受裨益,并为作者据史论理、科学求实的治学精神所感动。作为农业经济学界的同仁和朋友,我觉得有必要把她推荐给广大读者。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晓晨  
新中国建立以来的40多年,是中国社会发展天翻地覆变化的时期。在此期间,中国农村社会所发生的变化更为深刻。新中国成立40年以来,农业历经波折,既有引人瞩目的成功经验,也有必须深刻记取的惨痛教训,其中有些是以巨大代价换来的。英国著名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说:“史鉴使人明智”。系统地记叙与评述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其意义毋须多言。恰如上述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难度极大,前人也做了很多努力。如史敬棠的《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史料》;如王耕今等人的《乡村30年—凤阳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实录(1949~1983)》;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研究组的《包产到户资料选》等。一般来说,编纂史籍需要两个前提条件:一是要与所要描述...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康清  
中国农村的发展与劳动力的社会经济地位变迁张康清中国农村的发展是关系到全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的大问题,因为中国农村无论是空间范围还是人口或劳动力数量都占全国的绝大多数。有的学者认为“在农业繁荣的基础上。工业下乡,大力发展乡镇工业,农副工齐头并进,...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齐秀琳  王鑫  
本文为新中国成立伊始至20世纪60年代初的中国农村经济社会组织变迁提供一个政治经济学诠释,并探讨该段历史进程对当下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启示。在本文框架下,合作化运动与人民公社的建立与调整被视为主导信念与现实之间不断互动、有其内在逻辑的制度变迁过程。传统的劳动互助思想、社会主义信念体系和苏联的榜样作用、源自战争年代的牺牲精神共同构成了推行农业集体化的信念来源。该信念不仅主导了农业合作化运动的不断升级与人民公社制度的发轫和调整,而且在现实的反作用下持续演进。以史为鉴,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须充分考虑相关信念分布与主导信念的实现机制、稳中求进、充分重视利益分配问题。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刘广栋  程久苗  
文章根据建国以来关于农村土地制度论文发表数量和研究焦点的转移,将学术界的理论研究分为5个阶段,就每个阶段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梳理。同时,结合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和土地政策调整的各个阶段进行对比,总结了中国土地制度和政策调整的变迁特点,并将理论研究的演变阶段与制度的演变阶段进行了对照,得出了如下结论:虽然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先后经历了多种变迁方式,土地政策也相应进行了多次调整,但由于在制度演变过程中忽视了核心制度的再创新,效果因此并不显著,新问题不断显现,问题依然存在;土地制度的理论研究和政府实践二者的演变过程基本上是对应的,但从土地改革的未来发展趋势来看,土地制度变迁的理论储备滞后于实践需求,这为理论...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胡国利  马三喜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形成有其特殊的机制,我们通过考察建国以来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历史,可以分析出对农村土地制度的形成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几种推力,探究各种推力在整个农村土地制度发展中都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以便为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找到力量之源。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董玉华  
在对中国封建王朝的土地发展史及税制进行简单勾勒之后,我们有必要对西欧的领主制与中国的地主制进行简要的对比,进一步了解二者的区别,从而加深对土地所有制变迁的理解。欧洲庄园制度是封建分权制度下的一种经济制度,农奴耕种的是领主分给的土地,向领主无偿提供劳役,定期缴纳赋税或租金后,多少还有一点自己的收益。住的是自建的茅棚,甚至还有自己的小院,比奴隶的处境好得多。中世纪农奴的命运比罗马时代的奴隶要好得多,甚至可以以财产赎得自己的人身自由。领主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董玉华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实际上是农业、农民社会的历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建立在农业文明基础之上的文化。因此,金融机构若要更好地服务"三农",有必要认真研讨中国从古至今农业文明的发展脉络以及几千年封建"小农"文化的历史,吸收其经验教训,进而针对"三农"特点,在体制机制设计上充分考虑历史和文化这些潜在因素,解决好"三农"的融资问题,促进中国"三农"事业快速健康地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柳钦  胡振华  
本文梳理了中国解放前"农合"思想及实践、改革开放前农村合作组织的变迁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情况,认为在未来时间里中国农村合作事业将进入到改革开放以来最活跃的创新、发展时期,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呈现加速态势,将成为农业经营组织体制创新的一个新亮点。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靳云汇  
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是劳动力素质的主要表现,也是公共教育投资和农村家庭教育投资的主要结果,因此农村家庭教育投资的社会经济效益是通过教育对劳动力素质的作用,即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而显示出来的。本文以中国陕西省1987年为例,初步考察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对农村家庭生产和收入的影响以及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人口、农村学生辍学等社会经济问题的影响。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锦华  吴方卫  
改进的森指数即SST指数在衡量贫困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本文用SST指数考察了我国农村教育贫困的综合程度发现,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教育贫困程度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但教育分布不均则呈上升趋势,而西部则成为教育最贫困的地区,并在分析了教育贫困的现状和特征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后,提出了加大教育扶贫力度和提高教育扶贫效率的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冯长春  赵若曦  古维迎  
基于2000-2008年省级单元的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探讨来自区域、城镇和农村的社会经济因素对农村居民点用地扩张的作用机制,认为农村居民点用地扩张受到农村自身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社会经济发展的双重作用,一方面区域和农村社会经济推动了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扩张,另一方面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引起的城镇空间扩张,缓解了农村居民点用地扩张的趋势,在此"一增一减"双重作用下,农村居民点用地呈现缓慢增长趋势。相比于来自区域和城镇的社会经济因素,农村自身的社会经济发展因素对于省级单元的农村居民点用地扩张的影响更为重要。不论是对于来自城镇或是农村的社会经济因素,产出效应都比投资和收入效应更明显,在控制产出效应...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秋雷  
文章系统地整理了1924~1949年中国农村土地经济思想。在这段时期内中国发生了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将日益严重的农村土地问题放到了当时经济研究的重要位置,其中土地分配与土地利用问题成为该讨论的核心。这一时期对农村发展与现代化问题的深入思考,也使得农村土地经济思想从传统的框架中摆脱出来,具有越来越广泛的联系性和鲜明的开放性。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孙同全  冯兴元  张玉环  董翀  
建国70年来,中国农村金融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改革开放前,中国农村金融体制演变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农村金融体系初步建立,形成以国有银行为主、以信用合作和民间借贷为辅的农村金融体制;第二阶段是形成国家银行一体化的计划体制。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金融体制按照农村金融机构市场化和农村金融市场开放两条主轴不断演化,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即农村金融市场初步形成、各类金融机构分工协作、现代农村金融市场初步形成和普惠金融体系建设,总体上朝着建立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这一目标不断发展,农村普惠金融体系也在逐步完善。但是,建设适合"三农"特点的农村金融体系和农村普惠金融体系的路还很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