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932)
- 2023(18850)
- 2022(16237)
- 2021(15366)
- 2020(12904)
- 2019(30092)
- 2018(29883)
- 2017(57411)
- 2016(31116)
- 2015(35250)
- 2014(35364)
- 2013(35061)
- 2012(32345)
- 2011(29282)
- 2010(29228)
- 2009(27170)
- 2008(26835)
- 2007(23888)
- 2006(20812)
- 2005(18181)
- 学科
- 济(131078)
- 经济(130860)
- 业(87067)
- 管理(83823)
- 企(64940)
- 企业(64940)
- 方法(59775)
- 农(52873)
- 数学(52031)
- 数学方法(51396)
- 中国(35751)
- 农业(34930)
- 业经(31460)
- 财(31279)
- 学(27215)
- 地方(25434)
- 制(24451)
- 贸(24338)
- 贸易(24329)
- 易(23688)
- 理论(20278)
- 和(19925)
- 环境(18934)
- 务(18915)
- 银(18907)
- 银行(18853)
- 财务(18818)
- 财务管理(18769)
- 技术(18585)
- 行(17997)
- 机构
- 学院(446293)
- 大学(446038)
- 济(182572)
- 经济(178751)
- 管理(174641)
- 理学(151840)
- 研究(151380)
- 理学院(150160)
- 管理学(147413)
- 管理学院(146630)
- 中国(114197)
- 京(94605)
- 科学(94424)
- 农(86416)
- 财(80358)
- 所(76418)
- 业大(70775)
- 研究所(69834)
- 中心(69752)
- 农业(66891)
- 财经(64796)
- 江(64405)
- 北京(59745)
- 范(59295)
- 经(59104)
- 师范(58755)
- 经济学(54809)
- 院(54004)
- 州(51863)
- 经济学院(49487)
- 基金
- 项目(304490)
- 科学(238998)
- 研究(222315)
- 基金(221078)
- 家(192712)
- 国家(191063)
- 科学基金(163528)
- 社会(140701)
- 社会科(132575)
- 社会科学(132537)
- 省(118296)
- 基金项目(117201)
- 自然(105862)
- 自然科(103370)
- 自然科学(103340)
- 教育(101751)
- 自然科学基金(101489)
- 划(99307)
- 编号(91378)
- 资助(91076)
- 成果(74019)
- 重点(68010)
- 部(67726)
- 发(65178)
- 创(62355)
- 课题(62353)
- 科研(58349)
- 创新(58240)
- 教育部(57738)
- 国家社会(57731)
- 期刊
- 济(199777)
- 经济(199777)
- 研究(128200)
- 农(84490)
- 中国(84033)
- 学报(73134)
- 科学(67077)
- 财(60517)
- 管理(59244)
- 农业(57742)
- 大学(55819)
- 学学(52689)
- 教育(46952)
- 融(38455)
- 金融(38455)
- 技术(38355)
- 业经(36249)
- 经济研究(31062)
- 财经(31058)
- 业(28204)
- 问题(27230)
- 经(26560)
- 版(23322)
- 图书(22276)
- 技术经济(21703)
- 科技(20709)
- 理论(20669)
- 世界(20493)
- 统计(20264)
- 资源(20202)
共检索到6480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阮荣平 刘力
在政府、市场等正式社会保障供给主体尚未完全到位的情况下,中国农村的社会保障究竟是由谁来供给的呢?基于全国60村的调查数据,本文研究了农村中一类重要但经常被忽视的非正式组织——宗教——的社会保障功能的存在性及发生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宗教对财产赠与、劳动给与、借贷施与、财产汲取、劳动汲取、借贷接受等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说明宗教社会保障功能的存在;宗教社会保障的组织效应远远大于其信仰效应,说明宗教对社会保障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组织效应而非信仰效应。这些结果有助于解释中国农村当前正在发生的"宗教热"以及"宗教与政府的替代效应"等现象,同时对遏制极端宗教组织的发展具有较强的政策含义。
关键词:
非正式社会保障 宗教 农村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郑风田 阮荣平 刘力
遵循理性选择研究范式,本文研究了农村社会保障与农村信教行为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风险是宗教选择和宗教参与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目前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对信仰量变有显著影响,但对信仰质变尚不够构成显著影响;"新农合"的开展能够有效地降低农村宗教信仰的增长速度。这些结果可以对农村"宗教热"现象进行解释:世俗社会对于农村居民所面临风险的不作为或者弱作为,是宗教在农村颇具吸引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关键词:
风险 社会保障 宗教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吕旺实 朱善利
从小农经济模式进入城市化过程,中国遇到人口过剩和农村贫困问题的冲击。我国农村的土地承包和住宅保护制度,保证了这个特殊转换时期农民的基本生存条件,减少了转换中的痛苦,这是经济转轨时期的一项创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体现。本文探讨了这种制度安排的现实及理论上的合理性。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主体框架正在形成,随着新体系的运行及其作用的加强,土地和住宅的社会保障功能就会减退,逐渐显现其作为生产要素随市场进行资源配置和流动的特性。本文指出,必须认识到土地和住宅在很长时期仍然会发挥农村社会保护的功能,因此目前的政策更要强调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和宅基地权。如此大量的农村人口,我们的社会保障只能"保基本",未来...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丹 卢洪友
选取2004—2015年中国大陆30个省(市、区)的数据,通过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实证测度了农村社会保障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村社会保障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存在三重门槛效应。当农村人均转移性收入低于388元时,农村居民消费的弹性系数为0.218;当农村人均转移性收入处于388元至741元之间时,消费弹性系数增加为0.232;当农村人均转移性收入处于741元至2080元之间时,消费弹性系数继续增加为0.248;当农村人均转移性收入大于2080元时,消费弹性系数下降为0.236。从地区来看,东、中、西部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对农村居民的消费同样具有非线性的正向影响,其中,西部地区的消费促进效应最强,东部次之,中部地区最低。基于此,建议进一步提高农村居民转移性收入,增强对西部地区农村社会保障的支持力度,提升农村人力资本,以在更大程度上提振农村居民消费,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增长。
关键词:
社会保障 农村 消费效应 面板门槛回归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丹 卢洪友
选取2004—2015年中国大陆30个省(市、区)的数据,通过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实证测度了农村社会保障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村社会保障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存在三重门槛效应。当农村人均转移性收入低于388元时,农村居民消费的弹性系数为0.218;当农村人均转移性收入处于388元至741元之间时,消费弹性系数增加为0.232;当农村人均转移性收入处于741元至2080元之间时,消费弹性系数继续增加为0.248;当农村人均转移性收入大于2080元时,消费弹性系数下降为0.236。从地区来看,东、中、西
关键词:
社会保障 农村 消费效应 面板门槛回归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仇晓洁 温振华
农村社会保障问题已引起中国政府重视,政府不断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的财政投入,但农村社会保障财政支出的资金不会无限加大,这就要求提高农村社会保障财政支出的效率。结合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发展的现状,借用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简称DEA)法,通过对中国农村社会保障支出效率进行分析,发现农村社会保障财政支出问题,并得出相应结论。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徐莉,D·盖尔·约翰逊
本文对近期中国农村老年人的养老保障状况进行了分析。认为在现有的收入水平下,传统的家庭养老保障制度给老年人提供了较好的保障。但由于出生率下降,今后家庭养老保障将无法维持,需要建立正规的社会保障制度以满足农村老年人的需要;现行的农村养老保险项目需要进行改革;对农村居民托付的养老基金,政府应明确承诺正的实际回报率,以保证投保人的利益和吸引更多的人参加养老保险项目。本文还提出应对目前的土地制度进行改革,使老年农民能够利用出租或转让土地得到的收入弥补养老金的不足。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小三
近年来,山西省在贯彻落实农村居民生活最低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工作方面做了大量扎实的工作,为农村稳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效果明显。但同时,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完善解决。(一)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方面。一是法制建设相对滞后。目前,山西省农村低保工作主要依据是2007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和省里下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段莹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但是现阶段,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覆盖面窄,资金缺乏,保障体制不够健全。本文结合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现状和历史,分析了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发展滞后的原因,并提出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社会保障 立法保障 资金投入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丽宾
一、发展农村社会保障的影响因素和目标模式改革开放特别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城市开始建立社会保险制度,逐步建立了全面的医疗、养老、失业、工伤、生育保险,住房、教育等也逐步货币化,针对贫困人口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而在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文革时期遭到严重破坏,社会救助制度的覆盖范围也极为有限,养老、失业问题也逐步显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巍
文章认为,农村土地流转与农村社会保障是紧密关联的。当前,由于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难以满足农民工的现实诉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尚未健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仍在探索试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举步维艰等,导致土地流转不畅。文章指出,大力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建设,建立健全适合现代农村特点和发展要求的社会保障新模式,对顺利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和谐意义重大。
关键词:
社会保障 农村土地流转 逻辑关联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友华
本文利用2008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中关于农村社区部分的调查数据,分析了中国农村社区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研究表明,目前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医疗保险建设得最好,但也只有不到40%的人能够享受到。另外,养老保险、教育救助等内容在不同类型的农村社区中都存在着较大差异。
关键词:
农村地区 社会保障 教育救助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希勇
农村土地具有社会保障功能且不断强化,但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也面临新的困境,如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滞后、农业经济效率不高、农村土地流转受阻、农村城镇化进程滞后等。而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则鼓励土地流转制度的创新、弱化土地的保障功能,并已成为走出土地保障困境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农村 土地保障 社会保障 土地流转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余华 王莹
我国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是效果不尽如人意。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之路举步维艰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观念的原因是深层次的。从中西方观念差异的角度分析,覆盖面不够广,农民参与率不高,资金运作问题较大,专业机构和人员缺失,立法不完善,监督机制不健全等,困扰着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关键,在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关键词: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中西方 观念比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