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228)
2023(21990)
2022(18586)
2021(17365)
2020(14522)
2019(33271)
2018(32647)
2017(62016)
2016(33513)
2015(37651)
2014(37107)
2013(36591)
2012(33383)
2011(30054)
2010(30215)
2009(28067)
2008(26910)
2007(23766)
2006(21031)
2005(18673)
作者
(96558)
(80811)
(79925)
(76005)
(50744)
(38605)
(36221)
(31597)
(30666)
(28475)
(27406)
(27208)
(25389)
(25338)
(24856)
(24787)
(23912)
(23832)
(23112)
(22895)
(19959)
(19910)
(19560)
(18384)
(18088)
(17929)
(17781)
(17763)
(16312)
(15952)
学科
(132049)
经济(131870)
(97170)
管理(94951)
(74167)
企业(74167)
方法(57242)
(53204)
数学(50336)
数学方法(49715)
中国(41406)
(37150)
农业(35256)
业经(33642)
(31529)
(30155)
金融(30151)
(29989)
银行(29921)
(28730)
(26840)
地方(26503)
(25557)
贸易(25536)
(24952)
(23010)
财务(22929)
财务管理(22879)
企业财务(21761)
(21395)
机构
大学(469869)
学院(469358)
(192433)
经济(188483)
管理(181432)
研究(161354)
理学(157172)
理学院(155465)
管理学(152624)
管理学院(151797)
中国(127771)
(99727)
科学(99338)
(92795)
(88936)
(80934)
业大(75747)
中心(75528)
研究所(73838)
农业(71910)
财经(70728)
(68168)
(64689)
北京(62758)
(59411)
师范(58736)
经济学(58618)
(57735)
(54915)
经济学院(52882)
基金
项目(322945)
科学(253172)
基金(235445)
研究(233062)
(207313)
国家(205569)
科学基金(175411)
社会(148479)
社会科(140610)
社会科学(140571)
(124875)
基金项目(124182)
自然(114017)
自然科(111377)
自然科学(111343)
自然科学基金(109331)
教育(105818)
(105340)
资助(96598)
编号(93969)
成果(76044)
重点(72580)
(71304)
(68777)
(67051)
课题(64260)
创新(62697)
国家社会(62188)
科研(62096)
教育部(60800)
期刊
(209476)
经济(209476)
研究(136656)
中国(94162)
(90227)
学报(80365)
科学(71555)
(67817)
管理(64076)
大学(61588)
农业(60762)
学学(58407)
(53995)
金融(53995)
教育(46502)
技术(38297)
业经(37246)
财经(34451)
经济研究(32922)
(30036)
(29553)
问题(28003)
(24777)
科技(22766)
理论(21812)
业大(21691)
世界(21599)
图书(21577)
技术经济(21272)
(21084)
共检索到6975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魏滨辉  苏柯雨  柳松  
在农户非农化与融资难的双重背景下,基于2014年和2016年两期中国家庭追踪调查面板数据,运用传统Tobit模型和联合估计的条件混合处理(CMP)模型首次分析了非农就业对农户融资的影响效应;采用工具变量模型克服了内生性问题,并运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PSM-DID)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一是非农就业对农户融资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就不同融资渠道而言,非农就业可以同时促进农户获得正规和非正规融资;二是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非农就业对青年、教育水平高以及东部地区的农户融资促进作用更大;三是中介效应分析结果表明,非农就业主要通过收入增加和土地流转两种效应来促进农户融资。因此,大力发展非农经济,促进农民工多渠道就业与创业,是缓解农户融资难和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政策手段。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韩华为  陈彬莉  
本文基于2012年和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农村样本构成的面板数据,使用PSM-DID识别策略,严格评估了农村低保对受助者政府信任、社会信任和社会问题主观感受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1)农村低保能够有效提升受助者尤其是贫困受助者对地方政府的信任水平;(2)获得低保可以改善贫困受助者对邻居的信任程度,但同时也会削弱其对父母的信任程度;(3)农村低保能够有效降低受助者对贫富差距、医疗、社会保障问题严重程度的主观感受,且该效应在贫困群体中更为突出;(4)在改善政治信任和社会信任以及缓解社会问题严重程度的主观感受方面,农村低保在西部地区的作用不如在东中部地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苏静  肖攀  阎晓萌  
结合CFPS微观面板数据和Logit模型实证分析社会资本与农村金融对农户家庭多维贫困转化的影响效应与交互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社会资本正向促进家庭脱离收入贫困与能力提升机会贫困,负向抑制家庭陷入两类贫困。非正规金融正向促进家庭脱离健康贫困和多维贫困,负向抑制家庭陷入收入贫困与多维贫困;而正规金融正向促进家庭脱离收入贫困与能力提升机会贫困,负向抑制家庭陷入收入贫困。社会资本与农村金融交互影响农户家庭多维贫困转化,社会资本的增强不仅强化了非正规金融促进家庭脱离收入贫困的正向效应与抑制家庭陷入健康贫困的负向效应,同时也进一步强化了正规金融促进家庭收入贫困缓解的正向效应。在社会资本作用下,非正规金融促进农户家庭脱离收入贫困的作用更强,而正规金融抑制农户家庭陷入收入贫困的作用更加明显。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高梦滔  毕岚岚  师慧丽  
本文利用中国8省农村1420户的微观面板数据,检验了农户消费行为的三个理论假说。经验研究的主要发现包括:①整体上,中国农户消费行为能够很好的用PIH/LCH来描述,但是流动性约束对消费也有重要影响;②对于流动性约束组的农户来说,存在消费的过度敏感现象;而对于非流动约束组而言,则消费行为很好的遵循PIH假说;③根据固定效应模型的估计结果,流动性约束平均使得农户消费增长率提高1%~2%,农户相对避险系数为1.7~2.1左右;④本文尝试使用动态面板数据进行了IV估计,结果表明,收入的内生性可能会使得标准的固定效应模型产生对流动性约束对消费增长影响的高估。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吴海涛  丁士军  李韵  
本文首先从理论角度分析了不同类型的税费政策对农户的激励和收入的影响,然后基于农户面板数据展开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农村税费改革基本上能够显著增加农户的家庭收入。不同措施的效果有明显差异:粮食补贴的效果最强,退税的效果最弱;政府增加1元种粮补贴能够使农户的纯收入增加至少11元,而退税对于增加农户收入基本上没有什么效果。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陆宇嘉  杨俊  王燕  
通过面板数据模型,从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角度对2000-2007年我国东中西部农村减贫差异进行的分析发现,东中西部各地区的整体经济及农村经济发展有利于促进农村贫困发生率的降低。同时,东中西部的农村金融发展均能使其区域内农村贫困状况得到有效改善。但是,整体金融发展对农村贫困的缓解作用仅在西部地区得到验证。因此,进一步深化各区域内经济体制改革,适当调整金融结构并大力发展农村金融将有利于减少农村贫困,缩小区域差距。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帅  张海鹏  
本文利用微观农户调查数据,通过建立金融危机冲击前后的面板双重倍差(panel-DID)模型,考察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危机对中国有涉外经济业务的劳动密集型行业造成了直接冲击,使得农村劳动力在这些行业的非农就业人数减少、劳动时间缩短;但是,研究并没有发现金融危机冲击对中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所产生的持续性影响;在面临金融危机的冲击时,受教育程度较低、从事工资性劳动、就业地点在外省的农村非农就业劳动力更容易遭受失业。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韩海彬  李全生  
借鉴经济收敛理论,对农村教育收敛概念进行严格的定义,并且对农村教育收敛的类型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选取中国29个省份1993~2010年的面板数据对中国农村教育收敛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考察期内,中国农村教育基尼系数呈整体下降趋势,具有明显的σ收敛特征;无论全国范围还是东、中、西部地区的农村教育发展水平呈现稳步上升态势,并且均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孙永乐  刘宇浩  
文章在理论部分通过建立家庭决策模型,分析了农户非农就业、土地流转与购买农业机械之间的关系,指出非农就业市场与土地流转市场的发展能够有效促进农户购买农机。进一步,文章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利用两部分模型与Tobit模型实证分析非农就业与土地流转市场的发展对农户购机决策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非农就业与土地流转能够对农户的购机决策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土地流转面积每增加1亩,农户购买农机的投入会上涨0.88%,家庭中非农就业人数每上升1人,农户购买农机的支出随之上升2.01%。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徐会奇  王克稳  李辉  
科学、准确测量不确定性及其对消费的影响,对于解决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升级问题意义重大。本文以心理偏差率为代理变量比较分析了中东西部地区不确定性差异,以心理偏差为代理变量实证分析了不确定性对消费的影响程度及地区差异。结果显示:(1)东中西部省份心理偏差率都围绕零值上下波动,且波动趋势大体相同,但西部省份的波动幅度略高于其它地区;(2)不确定性对西部省份的影响最大,对东部省份和中部省份的影响大体相当。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苏华山  王志伟  
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的微观面板数据研究农村居民教育对于个人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居民的受教育程度对其收入水平具有显著影响,但对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村居民的收入影响较小。此外,还提出了农村教育中存在高学历人才非农化的困境,测算出长期内教育对农村居民收入提升的空间。最后提出化解农村教育瓶颈的政策建议,以促进农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冲  刘已筠  
基于2001年~2014年中国农村面板数据,分析了农村居民文化消费影响因素及其地区差异。研究结果显示,全国与东中西部各区域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皆受到以下五个变量的显著影响:上一年度的农村人均文化消费、农村人均收入、人均文教娱乐固定资产投资、农村人均文教娱乐财政支出、农村恩格尔系数。但是不同区域之间这些因素对文化消费的影响程度差异较大:文化消费的惯性作用在东部表现最强烈;中西部主要受到收入的影响;恩格尔系数对文化消费的影响在中部最明显。基于不同地区的影响差异,在增加农民收入和加大文化设施建设的同时,还要发展区域特色文化,满足居民各类文化需求。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密  孙晓瞳  康壮  黄利  
基于2014年和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父母教育期望对农村儿童认知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父母教育期望对农村儿童认知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高期望父母其子女的认知能力比低期望父母的子女认知能力得分高1.95分,相应的作用路径为父母的教育投入和子女的学习时间。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期望每增加1个单位,子女总学习时间增加0.7小时,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投入增加149.73元。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投入每增加1个单位,子女认知能力相应提高0.00011;子女总学习时间每增加1个小时,子女认知能力会提高0.23个单位。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晶  周彩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2020年四期面板数据,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考察了互联网使用对农民工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互联网使用并未改善农民工工作满意度,平均而言,互联网使用导致农民工工作满意度降低约9.4个百分点,这一负面影响在低技能(高中或以下学历)、新一代、男性和非正规就业农民工群体中表现得更为明显;使用互联网进行工作、学习、社交等方式对农民工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就其作用机制而言,互联网使用可能通过加剧过度劳动和降低相对收入而降低农民工的工作满意度。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晶  周彩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2020年四期面板数据,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考察了互联网使用对农民工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互联网使用并未改善农民工工作满意度,平均而言,互联网使用导致农民工工作满意度降低约9.4个百分点,这一负面影响在低技能(高中或以下学历)、新一代、男性和非正规就业农民工群体中表现得更为明显;使用互联网进行工作、学习、社交等方式对农民工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就其作用机制而言,互联网使用可能通过加剧过度劳动和降低相对收入而降低农民工的工作满意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