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984)
- 2023(18763)
- 2022(15825)
- 2021(14744)
- 2020(12217)
- 2019(27920)
- 2018(27194)
- 2017(52030)
- 2016(27762)
- 2015(31020)
- 2014(30475)
- 2013(30601)
- 2012(28063)
- 2011(25457)
- 2010(25386)
- 2009(23628)
- 2008(22239)
- 2007(19527)
- 2006(17289)
- 2005(15183)
- 学科
- 济(115190)
- 经济(115068)
- 业(80072)
- 管理(72964)
- 企(56586)
- 企业(56586)
- 农(52188)
- 方法(49465)
- 数学(43977)
- 数学方法(43601)
- 中国(36386)
- 农业(34628)
- 业经(28883)
- 融(28323)
- 金融(28320)
- 财(27929)
- 银(27193)
- 银行(27128)
- 行(26191)
- 地方(24721)
- 制(23960)
- 学(23359)
- 贸(23266)
- 贸易(23248)
- 易(22654)
- 环境(17668)
- 技术(17104)
- 务(16780)
- 财务(16717)
- 财务管理(16691)
- 机构
- 学院(396172)
- 大学(395872)
- 济(166807)
- 经济(163620)
- 管理(153703)
- 研究(139062)
- 理学(134237)
- 理学院(132754)
- 管理学(130547)
- 管理学院(129881)
- 中国(109824)
- 科学(86361)
- 农(85168)
- 京(83461)
- 财(71841)
- 所(70112)
- 业大(66867)
- 农业(66046)
- 研究所(64558)
- 中心(64307)
- 财经(58545)
- 江(55370)
- 经(53719)
- 北京(52401)
- 经济学(51218)
- 范(50416)
- 师范(49873)
- 院(49302)
- 经济学院(46463)
- 州(45120)
- 基金
- 项目(277622)
- 科学(217778)
- 基金(203618)
- 研究(198698)
- 家(180141)
- 国家(178630)
- 科学基金(151867)
- 社会(128390)
- 社会科(121605)
- 社会科学(121574)
- 基金项目(108522)
- 省(106806)
- 自然(98586)
- 自然科(96322)
- 自然科学(96294)
- 自然科学基金(94562)
- 划(90068)
- 教育(88303)
- 资助(82655)
- 编号(79293)
- 成果(62486)
- 重点(62094)
- 部(61453)
- 发(60155)
- 创(57723)
- 国家社会(54131)
- 创新(53951)
- 课题(53661)
- 科研(53087)
- 教育部(52079)
- 期刊
- 济(180489)
- 经济(180489)
- 研究(114959)
- 农(84729)
- 中国(74221)
- 学报(69942)
- 科学(62767)
- 农业(57330)
- 大学(52763)
- 管理(50810)
- 学学(50493)
- 财(50462)
- 融(47269)
- 金融(47269)
- 教育(34061)
- 业经(33742)
- 技术(29230)
- 经济研究(28869)
- 财经(27947)
- 业(27676)
- 问题(24557)
- 经(23984)
- 版(21099)
- 科技(19855)
- 业大(19515)
- 世界(19305)
- 技术经济(18299)
- 理论(18239)
- 贸(17849)
- 资源(17738)
共检索到5765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董秀良 刘佳宁 王轶群
研究目标:从空间维度考察农村金融集聚对农民消费的影响。研究方法:利用2009~2018年30个省份和四大区域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杜宾模型,估计金融集聚的空间效应,即特定地区农民消费如何关联于本地区和邻近地区的金融集聚。研究发现:在全国省级层面上,农民消费不仅受本省农村金融集聚的显著影响,同时还受到邻近省份空间溢出的显著影响。分区域检验显示,一方面,东部和东北部地区农民消费受到域内金融集聚的影响显著,而中、西部地区则不显著。这一区域差异与农民收入对农民消费的影响具有一致性,但农民收入影响更大。另一方面,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农民消费受邻近区域金融集聚溢出效应的影响显著,但东部地区则不显著。研究表明,一是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消费具有重要影响,二是农民收入过低会弱化金融发展对消费促进效应,增加农民收入是提升消费的根本;三是加强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金融合作有利于实现共赢。研究创新:将空间效应引入农村金融集聚对农民消费影响的研究,探究了该影响的空间特征及关联性。研究价值:对农村金融集聚的消费促进效应做出了更全面的评价,为发挥农村金融促进农民消费的政策制定和实施提供抓手。
关键词:
金融集聚 农民消费 杜宾模型 空间效应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董秀良 满媛媛 王轶群
农村金融发展对于降低农民流动性约束,促进农村消费至关重要,而农村金融聚集又是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本文基于跨期消费选择理论,在对农村金融聚集对农民消费影响机制的梳理和数理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构建门槛面板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模型,基于2006~2016年数据,实证检验了农村金融聚集对农民消费影响的区域差异性和群体差异性。面板门槛模型的估计结果显示,在全国层面上农村金融集聚对农村居民消费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效应,且存在非对称的"门槛效应",当收入水平超过门槛值后,农村金融集聚对农民消费有显著的提升作用。而分区域研究则显示,中、西部地区农村金融集聚对农民消费的影响具有显著的门槛特征,东部和东北地区门槛特征不显著;分位数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对应于不同的分位数,农村金融集聚对农村居民消费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这种影响也是非对称的,农村金融集聚对低消费群体和高消费群体影响更大。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如何提高农村金融对低收入者的普惠性和对相对高收入者的易得性仍是解决农村消费乏力、缓解农民生产和生活消费流动性约束的关键所在。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李国政 杨峰
本文以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和农民消费结构的事实为基础,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二者的动态关系。实证结果显示: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基本生活类支出产生负效应,且前者不是后者的格兰杰原因;而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发展类支出存在正效应,但影响不大,农村金融发展结构是农民发展类支出的格兰杰原因。整体上农村金融对提升农民的消费需求和消费结构并未起到太大的作用。基于此,需要完善农村金融制度,提高农村金融服务功能,优化农村金融结构,促进农民消费需求提高。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农民消费结构 实证分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帮勇 张兵
通过构建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指标体系,将农村金融发展水平作为影响农民消费需求的变量引入到传统消费函数中来,实证分析我国1979~2010年农村金融发展水平与农民消费支出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金融效率、农村金融密度和农村金融规模都显著影响农民的消费支出。人均可支配收入无论在短期还是长期都是影响农民消费支出最主要的因素。农村金融效率、农村金融密度和农村金融规模对农民消费支出的影响体现为长期的持续效应。农村金融结构对农民消费支出的影响不显著,主要体现为短期效应,长期内几乎没有影响。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杨刚 管福泉 蔡选超 许丹丹
本文通过构建状态空间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动态影响,结果发现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比较显著,总体上看正向效应要大于负向效应,但是影响力在不断减弱。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农村金融结构效率和农村金融规模对农民收入增加有促进作用,尤其是固定资产投资对农民增收效果最为明显,但是长期效果有待提高,而农村储蓄率上升则对农户增收有不利影响。只有继续深化农村经济与金融体制改革,才能充分发挥金融对农业的支持作用,从根本上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胡帮勇 张兵
笔者依据1979年~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实证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水平与农民消费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金融效率和农村金融规模都显著影响农民的消费支出,且影响力次第减弱;农村金融效率和农村金融规模对农民消费支出的影响主要体现为长期效应,短期影响并不明显;货币化程度对农民消费支出的影响不显著,主要体现为短期效应,长期内几乎没有影响。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余新平 熊皛白 熊德平
本文运用1978~2008年的相关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农村存款、农业保险赔付与农民收入增长呈正向关系,而农村贷款、农业保险收入与农民收入增长呈负向关系;农业贷款促进农民增收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期,乡镇企业贷款不仅没有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相反却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着农民收入的增长。
关键词:
农村金融发展 农民收入增长 实证分析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尚颖 孟令楠 殷湘芝
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是刺激农民消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1978~2014年河北省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实证模型,对河北省农村金融贡献度、农村金融效率对农民消费水平、农民消费结构影响的研究发现,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消费水平的提升具有推动作用,但在调整农民消费结构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为了提高农民消费水平、改善农民消费结构,应以提升农村金融贡献度为主、以提升农村金融效率为辅,不断推进农民消费升级。
关键词:
农村金融 金融效率 农民消费 消费结构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治国 李红
采用VAR模型对中国1990年以来农村金融变迁与农产品物流发展的长期动态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村金融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产品物流发展,而农产品物流发展却没有对农村金融发展起到应有的拉动作用,我国农村金融仍处于有效供给主体不足的状态。从破除农村金融抑制现象、培育面向农产品物流的多元化私人融资担保主体、大力发展农产品物流金融、创新农产品物流金融产品等方面提出了完善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促进农产品物流快速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蒋俊鹏 郭沛
农村金融组织空间结构是农村金融制度变迁和金融组织发展过程的现实体现,是在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与演变的结果,在组织内部和地区层面上均存在着较大差异。本文对农村金融组织的空间结构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证明了中国农村金融组织按“自然算法”而非“经济算法”设置机构,决定机构设置的数量;并通过测算泰尔指数,论证了中国农村金融组织存贷款结构所存在显著的地区不平衡性。
关键词:
农村金融组织 空间结构 地区差距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肖忠意 李思明
本文基于2002~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中国农村居民内生的金融资产配置与消费的关系及其地区差异性。研究结果显示:在消费升级背景下,农村居民持有储蓄、投资、住房和保险对消费有促进作用,但是作用大小及显著性存在地区差异。其中,储蓄对东部农村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最大,而投资对中西部农村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最大。研究还发现,假如农村居民同时配置四种金融资产,配合消费升级的作用,能够更好地促进消费。这表明通过丰富农村金融消费产品,改善农村消费金融市场环境,满足农村居民内生金融需求,能刺激农村居民消费。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玉春 修长柏 贾凤菊
增加农民收入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农村金融发展能够有效推动农民收入的稳步增长。论文基于譬己村金融发展视角,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收八结构与农村金融发展各维度之间进行了典型相关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存在着密切的相关关系,农村金融的发展规模和效率能够显著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夏龙 何忠伟
对于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间关系的实证检验,迄今尚无定论。借鉴时间序列因子分析,本文考察了农村金融发展综合指数与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间有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协整方程表明,在长期内,农村金融发展水平每提高1个单位,实际农民收入可以提高48.1%。MS-VAR模型表明,在短期内,农村金融发展依然能够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当国家实施农村偏向型经济政策时,这一促进效果更加明显。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冉光和 赵倩
本文运用随机前沿函数分析方法,以省级区域为样本,测算并分析了中国农村金融制度效率及其空间差异。研究表明:中国农村金融制度效率总体水平不高,区域差异较为明显,东部地区的农村金融制度效率要高于中西部地区。人均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对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村金融体系效率的作用大于人均农业贷款,但是人均财政支农表现为抑制农村金融制度效率的提高。最后,本文提出应结合我国农村实际情况,通过合理的安排金融制度,防止农村金融资源的流失,明晰农村金融机构的功能定位,逐步形成以政策性金融为主导、合作金融和商业金融为主体、民间金融为补充的金融组织体系,提高农村金融制度效率,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制度效率 空间差异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一鹿 冉光和 钱太一
本文基于1978—2008的农村金融资源开发与农民收入的数据,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对农村金融资源开发与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经验分析。结果显示,农村金融资源开发在短期内没有显著促进农民收入的增长,而在长期内具有显著的负面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