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07)
- 2023(9838)
- 2022(7900)
- 2021(7561)
- 2020(6088)
- 2019(13848)
- 2018(13271)
- 2017(25187)
- 2016(12992)
- 2015(14584)
- 2014(13981)
- 2013(14138)
- 2012(13293)
- 2011(12141)
- 2010(12301)
- 2009(11811)
- 2008(10770)
- 2007(9747)
- 2006(8781)
- 2005(8064)
- 学科
- 济(61144)
- 经济(61085)
- 农(49402)
- 业(43516)
- 农业(32981)
- 管理(28806)
- 融(25751)
- 金融(25751)
- 中国(25588)
- 银(23589)
- 银行(23588)
- 行(22996)
- 方法(21444)
- 企(21312)
- 企业(21312)
- 数学(19975)
- 数学方法(19908)
- 业经(18832)
- 制(15958)
- 贸(13923)
- 贸易(13909)
- 易(13770)
- 财(13713)
- 地方(13542)
- 农业经济(12527)
- 发(11804)
- 中国金融(11221)
- 体(11091)
- 发展(10041)
- 展(10034)
- 机构
- 学院(185553)
- 大学(182067)
- 济(93290)
- 经济(91870)
- 管理(71601)
- 研究(67540)
- 中国(62306)
- 理学(61555)
- 理学院(61012)
- 管理学(60375)
- 管理学院(60064)
- 农(47972)
- 财(38734)
- 京(37429)
- 农业(36030)
- 科学(35134)
- 中心(33461)
- 所(32483)
- 财经(31083)
- 业大(30094)
- 经济学(30036)
- 研究所(29381)
- 经(28739)
- 经济学院(27170)
- 江(25801)
- 北京(23770)
- 经济管理(23075)
- 财经大学(22951)
- 院(22927)
- 范(21847)
- 基金
- 项目(122285)
- 科学(98253)
- 研究(94640)
- 基金(92689)
- 家(79801)
- 国家(79058)
- 科学基金(68049)
- 社会(65229)
- 社会科(61663)
- 社会科学(61652)
- 基金项目(48685)
- 省(44943)
- 教育(40239)
- 自然(39483)
- 自然科(38635)
- 自然科学(38627)
- 自然科学基金(37996)
- 编号(37751)
- 划(36963)
- 资助(36850)
- 成果(29903)
- 部(29380)
- 农(29286)
- 国家社会(28911)
- 发(28344)
- 重点(26920)
- 中国(26108)
- 创(25708)
- 教育部(25389)
- 制(25376)
- 期刊
- 济(107986)
- 经济(107986)
- 研究(57269)
- 农(55211)
- 中国(40117)
- 农业(37420)
- 融(36623)
- 金融(36623)
- 科学(26701)
- 财(26653)
- 学报(25373)
- 业经(22324)
- 管理(21754)
- 大学(21537)
- 学学(20757)
- 业(16980)
- 财经(15739)
- 经济研究(15626)
- 问题(15142)
- 农村(14828)
- 村(14828)
- 农业经济(14614)
- 世界(14460)
- 经(13593)
- 技术(13231)
- 教育(12160)
- 贸(11230)
- 国际(10992)
- 经济问题(10903)
- 版(10438)
共检索到2910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鲁靖 邓晶
农村经济发展需要金融扶持,中国农村金融市场却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功效。由于农村金融机构没有能力有效调剂农村的资金,造成农村金融的萎缩,所以,解决农村金融问题的关键在于创造适合于农村金融市场的融资工具。虽然农村金融行为存在其特殊性,但金融工程的研究领域对我们深入理解农村金融行为并寻找解决农村金融问题的途径提供了思路,将金融工程的方法运用于农村金融行为的研究具有相当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
农村金融市场 金融行为 金融工程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鲁靖 邓晶
农村经济发展需要金融扶持 ,中国农村金融市场却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功效。由于农村金融机构没有能力有效调剂农村的资金造成农村金融的萎缩。解决农村金融问题的关键在于创造适合于农村金融市场的融资工具 ,进行金融创新。所以 ,将金融创新的原理运用于农村金融行为的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
农村金融市场 金融行为 金融创新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何广文
转型中的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在发展与增长中出现了一系列新特征 ,提出了多样化的农村金融需求。但是 ,从 2 0世纪 80年代初就开始的以机构多样化为主线的中国金融体制改革 ,并没能实现对农村金融结构的优化 ,因此 ,从不同角度推进金融组织多元化 ,仍是优化中国农村金融组织结构的途径。
关键词:
金融需求 农村金融 农村金融机构多元化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田力 胡改导 王东方
本文对中国农村金融融量问题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运用戈德史密斯理论描述和测算了中国农村金融的理论融量和实际融量,得出的结论是:在中国农村存在巨大的金融缺口,并有逐年扩大的趋势,这种缺口在中国农村形成有其深刻的历史、经济和体制根源。为此,提出了对中国农村经济和金融体制进行若干重大变革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金融 金融融量 金融缺口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郑耀东
中国农村金融的战略和模式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郑耀东建国至今,我国没有制定过专门的农村金融战略,农村金融从来就没有取得过相应的地位。这一疏忽或失误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和农村市场经济发展之初无关大局,因为农村金融处于这样的时期总是需求不足,信贷指标的分解...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玉平
整体上看,中国农村金融的运行呈现出的是典型的“金融淡化”特征。这一特征表现在:由“收缩效应”导致的农村融资大幅萎缩,由“补缺效应”导致的非正式金融活动空间巨大,由“吸管效应”导致的农村资金大量流出。相对于中国农村的资金需求和经济贡献来说,这种运行模式和运行结果,使理论界与决策者都难以理解和接受,从而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农村金融之迷”。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官兵
金融发展理论的缺陷能够通过分工视角加以弥补。农村金融发展是农村经济分工的一个侧面,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二者相互决定、互为因果关系,并共同受产权等基本制度结构的决定。在一个产权得到有效界定和保护的社会里,交易效率会因此而提高,农村经济分工和农村金融分工都能得以深化,而农村经济又因一个更为高级的农村金融分工水平而受益。
关键词:
金融发展,农村金融 产权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孙瑜
本文通过建立农村金融制度交易成本的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1979-2010年间中国农村金融制度交易成本的相对规模进行了测度,并运用农村金融发展的规模、效率和结构指标检验了相关测度指标在农村金融发展中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农村金融制度交易成本的相对规模尚未达到能够对农村金融发展起阻碍作用的程度,未来应当通过促进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提高农村金融制度交易成本的调节作用;既有的制度安排和较高的交易成本不利于农村金融效率的提高和结构的改善,应通过制度变迁进一步促进农村金融的发展。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制度交易成本 金融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官兵
本文以制度范式来分析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的历史和现实变迁。本文认为,农村金融制度的决定和变迁是国家及其代理人、农户和其他城市利益集团之间利益互动的产物,其中国家的角色非常重要。农户阶层对金融资源支配权的完整与否决定了农村金融制度未来变迁的效率。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制度变迁 制度范式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修华 关键 谷溪
基于渗透性、使用效用性、可负担性三个维度构建农村金融包容指数,本文对我国2006-2010年农村金融包容水平进行测算。分别从区域分布、时点状态、变动规律、维度贡献分析金融包容的省际差异;进而从需求引致、供给诱导、社会环境三个层面实证分析农村金融包容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我国农村金融包容水平分为低、中低、中度、高四大类型;观测区间内,农村金融包容平均水平在提升,但整体包容度仍偏低;维度贡献方面,使用效用性、可负担性维度提升较大,渗透性维度提升不明显;影响因素层面,农村金融包容水平受需求方年龄结构、教育程度、手机覆盖率,供给方区位因素、交通便利度,及社会环境因素中城镇化率、财政支农支出等多重因素共...
关键词:
金融包容 农村金融 多维指数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雨露
在冲破"二元经济"结构,实现更高水平增长的过程中,农村金融需要在"三农"领域有所作为。对于中国而言,农村金融问题的复杂性不仅存在于区域和产业结构失衡的"经济纽结"中,还存在于政治和经济体制长期约束所造成的"路径依赖"中,甚至渗透于深受历史文化传统影响的某些特殊的经济行为中。这些彼此交结的现实因素,不仅是中国农村金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孙先明 杨丽萍
本文采用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方法,在对金融业务创新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从不同的角度对金融业务创新界定了理论框架体系,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业务创新的条件与制约因素,提出了中国农村金融业务创新的现实选择和创新的思路对策。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史建平
商业金融服务“三农”,这不光是纯粹微观层面的问题,也不仅仅是一个产品创新、经营机制转化的问题,这应该是一个国家时整个农村金融政策怎幺对待的问题,也就是大环境的问题。如果说真正市场化,也就是给农业银行等农村金融机构完全商业化的环境.如果未来中国经济的亮点在农村,那么农业银行一定有光明的未来。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倪江飞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实施乡村振兴,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撑作用。如何解决当前农村金融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更好地发挥农村金融在乡村振兴中的战略支撑作用,有效推动农村金融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周天芸 刘虹 杨海洋
本文以地理渗透、人口渗透、人均贷款额、人均存款额、贷款与人均GDP之比以及存款与人均GDP之比六个维度构建农村金融包容性指数,分析中国农村金融的包容性及其差异特征,并运用2010年中国1694个县域截面数据,实证分析中国农村金融包容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农村金融包容程度在区域分布上由东至西逐渐减弱,且显著受到人口年龄结构、人口密度、金融意识、就业比例、人均收入和金融基础设施的正向影响;此外,女性占比、政府规管程度也是重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
农村金融 金融包容性 影响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