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57)
2023(12961)
2022(10706)
2021(10048)
2020(8378)
2019(19476)
2018(18753)
2017(35997)
2016(19154)
2015(21820)
2014(21498)
2013(21757)
2012(20458)
2011(18622)
2010(18811)
2009(18106)
2008(17386)
2007(15761)
2006(13849)
2005(12647)
作者
(54960)
(46572)
(46173)
(44240)
(29013)
(22341)
(20981)
(18068)
(17602)
(16358)
(15956)
(15520)
(14665)
(14529)
(14457)
(14325)
(13693)
(13386)
(13354)
(13278)
(11496)
(11416)
(11266)
(10659)
(10618)
(10530)
(10148)
(10105)
(9456)
(9456)
学科
(89798)
经济(89722)
(58688)
(50884)
管理(46420)
方法(37140)
(35907)
企业(35907)
数学(34012)
数学方法(33809)
农业(33760)
中国(31029)
(27436)
金融(27434)
(25910)
银行(25887)
(25063)
业经(23003)
(22222)
(20555)
地方(19552)
(18641)
贸易(18627)
(18261)
(14878)
(14066)
(13743)
(13181)
财务(13157)
财务管理(13125)
机构
学院(280264)
大学(277538)
(129969)
经济(127657)
管理(104809)
研究(100103)
理学(90125)
理学院(89180)
管理学(87955)
管理学院(87452)
中国(84793)
(64768)
(57652)
科学(57586)
(56798)
(50647)
农业(49858)
中心(48558)
研究所(45961)
财经(45378)
业大(44941)
经济学(41854)
(41473)
(41044)
经济学院(38028)
北京(36526)
(34965)
师范(34672)
(34260)
财经大学(33401)
基金
项目(183134)
科学(144502)
研究(136829)
基金(134936)
(116935)
国家(115916)
科学基金(98477)
社会(90494)
社会科(85677)
社会科学(85650)
基金项目(71221)
(70424)
教育(60169)
自然(59583)
(58455)
自然科(58207)
自然科学(58190)
自然科学基金(57206)
编号(55087)
资助(54611)
成果(44392)
(42461)
(41926)
重点(41347)
国家社会(38854)
(38270)
课题(37313)
(36465)
教育部(36196)
创新(35952)
期刊
(144387)
经济(144387)
研究(84150)
(68258)
中国(56246)
农业(46098)
学报(43475)
(43135)
金融(43135)
(42166)
科学(41179)
大学(33773)
学学(32302)
管理(32090)
业经(27871)
财经(22638)
经济研究(22537)
(22276)
教育(21644)
技术(21417)
问题(20486)
(19524)
世界(17356)
(15987)
农村(15760)
(15760)
(15442)
农业经济(15154)
技术经济(14484)
经济问题(14044)
共检索到4257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向琳  郭斯华  
本文采用随机前沿方法(SFA)对中国各地区的农村金融效率作整体的评价和比较,在此基础上剖析了各地区农村金融效率投入的优化方法。分析表明,各地区农村金融发展具有明显差异,在加大农村金融投入的同时,应根据各地实际情况提高效率才是农村金融发展的重点。其中,中部与西部地区农村金融效率存在一定的问题,效率提升存在较大的空间和潜力,加大农村金融法规建设和提高管理水平是中部与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的重点。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黎翠梅  曹建珍  
农村金融持续发展的关键是效率问题。本文构建我国农村金融效率评价指标体系,从农村金融储蓄动员效率、储蓄投资转换效率和投资投向效率对我国农村金融效率区域差异进行动态描述,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农村金融效率区域差异明显,东部地区农村金融效率总体高于中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呈现出典型的"塌陷"特征。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解运亮  刘磊  
本文从规模、结构、效率三方面对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状况进行了系统分析,发现:四大经济区域农村金融发展差异明显,东部整体水平较高,西部农村金融规模扩张迅速且后来居上,中部和东北农村地区则显示出明显的"金融塌陷"现象;近五年来东部农村金融的市场化程度有较明显提高,相反,东部以外区域农村金融的市场化进程仍需努力;储蓄动员效率上,近年来中西部提高迅速,目前西部已为全国最高,但储蓄投资转化效率和资金配置功能上,东部仍牢牢地占据领先地位。就农村金融发展区域差异的成因而言,本文认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实施的导向作用,不同区域非农产业发展水平的差异以及不同区域城镇化和市场化进程的差异是三大主要原因。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冉光和  赵倩  
本文运用随机前沿函数分析方法,以省级区域为样本,测算并分析了中国农村金融制度效率及其空间差异。研究表明:中国农村金融制度效率总体水平不高,区域差异较为明显,东部地区的农村金融制度效率要高于中西部地区。人均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对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村金融体系效率的作用大于人均农业贷款,但是人均财政支农表现为抑制农村金融制度效率的提高。最后,本文提出应结合我国农村实际情况,通过合理的安排金融制度,防止农村金融资源的流失,明晰农村金融机构的功能定位,逐步形成以政策性金融为主导、合作金融和商业金融为主体、民间金融为补充的金融组织体系,提高农村金融制度效率,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官兵  
金融发展理论的缺陷能够通过分工视角加以弥补。农村金融发展是农村经济分工的一个侧面,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二者相互决定、互为因果关系,并共同受产权等基本制度结构的决定。在一个产权得到有效界定和保护的社会里,交易效率会因此而提高,农村经济分工和农村金融分工都能得以深化,而农村经济又因一个更为高级的农村金融分工水平而受益。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倪江飞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实施乡村振兴,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撑作用。如何解决当前农村金融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更好地发挥农村金融在乡村振兴中的战略支撑作用,有效推动农村金融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姚耀军  
反思中国农村金融改革时首先要求对农村金融发展状况有一个透彻的了解。依照现代金融发展理论所提供的一套比较完善的指标体系,文章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状况进行了系统的概括和分析。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状况的基本特征表现为:农村货币化程度加深;金融机构财务状况不佳;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市场上处于垄断地位;金融中介功能弱化,并且正规金融体系在中介功能上正逐渐被非正规金融所替代。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郑秀峰  
本文主要是从农村资金供给的角度,分析中国农村产业发展现状对金融深化的制约。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最大的障碍是资金要素短缺,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农村产业发展水平低与银行的商业化经营目标相悖。主要表现在,农业产业比较利益低,投资风险大;农村工业发展起点低,竞争力弱;农村资金大量外流;产业政策层面上的问题;农村金融机构的缺失;农村金融体系长期积累的矛盾没有很好解决。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蒋俊鹏  郭沛  
农村金融组织空间结构是农村金融制度变迁和金融组织发展过程的现实体现,是在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与演变的结果,在组织内部和地区层面上均存在着较大差异。本文对农村金融组织的空间结构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证明了中国农村金融组织按“自然算法”而非“经济算法”设置机构,决定机构设置的数量;并通过测算泰尔指数,论证了中国农村金融组织存贷款结构所存在显著的地区不平衡性。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何大安  
当前的中国农村金融市场是在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的二元框架所规定的秩序下运行的。这种秩序对农村金融的规模、结构和功能等的作用或影响,既可以结合中国实际、进而从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正效应来理解,也可以从其抑制农村金融发展的负效应来解说。以理论层面来分析,这种负效应产生的根源在一定程度上是农村金融市场存在风险使然。农村金融市场风险是中国金融市场风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分为内部构成风险和外部冲击风险两大部分。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的二元框架会引致农村金融市场呈现什么样的风险构成?外部金融市场波动对农村金融市场会产生什么样的冲击?研究者在说明这些冲击的同时,也要思考和寻找揭示这些冲击的分析方法。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杨丽萍  
中国农村金融贫困严重地制约了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甚至影响到中国经济的发展,本文从金融供求的视角对中国农村金融贫困的效应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剖析。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向琳  李季刚  
基于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评价标准,构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衡量指标体系,运用Tobit计量模型分析各指标对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程度,分析表明:中国农业银行分地区人民币贷款累计回收率对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其他指标对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因此,加强农村诚信环境的建设是优化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重点。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修华  关键  谷溪  
基于渗透性、使用效用性、可负担性三个维度构建农村金融包容指数,本文对我国2006-2010年农村金融包容水平进行测算。分别从区域分布、时点状态、变动规律、维度贡献分析金融包容的省际差异;进而从需求引致、供给诱导、社会环境三个层面实证分析农村金融包容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我国农村金融包容水平分为低、中低、中度、高四大类型;观测区间内,农村金融包容平均水平在提升,但整体包容度仍偏低;维度贡献方面,使用效用性、可负担性维度提升较大,渗透性维度提升不明显;影响因素层面,农村金融包容水平受需求方年龄结构、教育程度、手机覆盖率,供给方区位因素、交通便利度,及社会环境因素中城镇化率、财政支农支出等多重因素共...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宗义  袁亮  刘亦文  
首先,在阐述金融排斥定义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农村金融排斥省际差异研究的问题,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发现以往对农村金融排斥的研究多从定性角度进行理论阐述或者利用调查问卷进行理论总结。接着,选取1995~2009年的相关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29个省市区的农村金融排斥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出了我国各地区农村金融排斥的定量表示。最后,利用系统GMM方法建立了29个省市区农村金融排斥影响因素的动态面板数据模型,指出前一期金融排斥水平、农村人口总数、农村教育水平、地区地理特征对我国农村金融排斥影响显著。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伍艳  余兼胜  
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巨大差距,导致各地区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出现较大差异。一方面,农村金融制度安排和金融供给的区域布局不均衡,东部发达地区金融供给相对充分、金融需求旺盛,农村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占比高,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金融供给不足、金融需求萎缩;另一方面,农村企业、农户金融需求和农户融资方式表现出区域特征,发达地区体现为农村发展需求,以正规金融融资为主,而欠发达地区体现为农民生活需求,主要借助于民间借贷。为此,不同区域应根据经济发展水平构建相应的金融体系,并采取差别化的区域金融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