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52)
- 2023(15137)
- 2022(12718)
- 2021(11727)
- 2020(9823)
- 2019(22756)
- 2018(21916)
- 2017(41659)
- 2016(22416)
- 2015(25353)
- 2014(25270)
- 2013(25414)
- 2012(23752)
- 2011(21721)
- 2010(21821)
- 2009(20923)
- 2008(20174)
- 2007(18223)
- 2006(16091)
- 2005(14633)
- 学科
- 济(105871)
- 经济(105786)
- 业(65685)
- 管理(55840)
- 农(51485)
- 方法(43299)
- 企(43067)
- 企业(43067)
- 数学(39173)
- 数学方法(38828)
- 农业(34211)
- 中国(34037)
- 融(27950)
- 金融(27948)
- 银(26582)
- 银行(26554)
- 行(25675)
- 业经(25475)
- 地方(25173)
- 财(24820)
- 制(22420)
- 贸(20114)
- 贸易(20100)
- 易(19620)
- 学(18840)
- 发(15703)
- 环境(15135)
- 体(15009)
- 务(14811)
- 财务(14772)
- 机构
- 学院(327609)
- 大学(325408)
- 济(146566)
- 经济(143762)
- 管理(123280)
- 研究(117504)
- 理学(106106)
- 理学院(104933)
- 管理学(103299)
- 管理学院(102712)
- 中国(96908)
- 农(71235)
- 科学(70159)
- 京(68553)
- 财(63903)
- 所(59942)
- 中心(56089)
- 农业(54914)
- 研究所(54556)
- 业大(52017)
- 财经(50931)
- 江(48330)
- 经(46468)
- 经济学(46285)
- 北京(43424)
- 范(42407)
- 师范(42037)
- 经济学院(41955)
- 院(41140)
- 州(38609)
- 基金
- 项目(217711)
- 科学(171759)
- 研究(160713)
- 基金(159146)
- 家(138711)
- 国家(137546)
- 科学基金(116876)
- 社会(104838)
- 社会科(99263)
- 社会科学(99230)
- 省(84728)
- 基金项目(84064)
- 自然(72303)
- 教育(71263)
- 划(70832)
- 自然科(70589)
- 自然科学(70568)
- 自然科学基金(69302)
- 资助(64816)
- 编号(64739)
- 成果(51886)
- 发(49701)
- 重点(49549)
- 部(49472)
- 创(45098)
- 国家社会(44581)
- 课题(44437)
- 创新(42385)
- 教育部(41817)
- 科研(41669)
共检索到494566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黎翠梅 曹建珍
农村金融持续发展的关键是效率问题。本文构建我国农村金融效率评价指标体系,从农村金融储蓄动员效率、储蓄投资转换效率和投资投向效率对我国农村金融效率区域差异进行动态描述,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农村金融效率区域差异明显,东部地区农村金融效率总体高于中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呈现出典型的"塌陷"特征。
关键词:
农村金融 金融效率 区域差异 综合评价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解运亮 刘磊
本文从规模、结构、效率三方面对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状况进行了系统分析,发现:四大经济区域农村金融发展差异明显,东部整体水平较高,西部农村金融规模扩张迅速且后来居上,中部和东北农村地区则显示出明显的"金融塌陷"现象;近五年来东部农村金融的市场化程度有较明显提高,相反,东部以外区域农村金融的市场化进程仍需努力;储蓄动员效率上,近年来中西部提高迅速,目前西部已为全国最高,但储蓄投资转化效率和资金配置功能上,东部仍牢牢地占据领先地位。就农村金融发展区域差异的成因而言,本文认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实施的导向作用,不同区域非农产业发展水平的差异以及不同区域城镇化和市场化进程的差异是三大主要原因。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区域差异 形成原因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向琳 郭斯华
本文采用随机前沿方法(SFA)对中国各地区的农村金融效率作整体的评价和比较,在此基础上剖析了各地区农村金融效率投入的优化方法。分析表明,各地区农村金融发展具有明显差异,在加大农村金融投入的同时,应根据各地实际情况提高效率才是农村金融发展的重点。其中,中部与西部地区农村金融效率存在一定的问题,效率提升存在较大的空间和潜力,加大农村金融法规建设和提高管理水平是中部与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的重点。
关键词:
金融效率 农村金融 差异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伍艳 余兼胜
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巨大差距,导致各地区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出现较大差异。一方面,农村金融制度安排和金融供给的区域布局不均衡,东部发达地区金融供给相对充分、金融需求旺盛,农村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占比高,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金融供给不足、金融需求萎缩;另一方面,农村企业、农户金融需求和农户融资方式表现出区域特征,发达地区体现为农村发展需求,以正规金融融资为主,而欠发达地区体现为农民生活需求,主要借助于民间借贷。为此,不同区域应根据经济发展水平构建相应的金融体系,并采取差别化的区域金融政策。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夏龙 何忠伟
对于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间关系的实证检验,迄今尚无定论。借鉴时间序列因子分析,本文考察了农村金融发展综合指数与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间有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协整方程表明,在长期内,农村金融发展水平每提高1个单位,实际农民收入可以提高48.1%。MS-VAR模型表明,在短期内,农村金融发展依然能够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当国家实施农村偏向型经济政策时,这一促进效果更加明显。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宋宏谋 陈鸿泉 刘勇
本文以农村信用社为研究对象 ,实证分析了 1 979- 2 0 0 0年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问题。研究表明 ,东、中、西部农村金融发展呈现出巨大的区域差距 ,东部地区农村存款、储蓄存款、贷款、农业贷款和乡镇企业贷款等总量占全国农村金融总量的很大比重 ,中西部农村金融总量比重明显偏低。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区域发展 实证分析
[期刊] 征信
[作者]
左月华 王丹
从农村区域金融创新理论出发,基于县域视角构建金融环境创新、金融制度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三个方面的农村金融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湖北省县域调查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各县域金融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和排序。考虑到各因子得分与创新的内外生性关系,进一步分析认为湖北省行政县金融创新更依赖于政策性推动,内生性发展不足;大部分区域金融创新体现为政府推动与市场内生并存的格局;实施不同创新方式的效果与县域区域差异有关,市场内生性金融创新对城镇化率较高的区域作用较为明显;应正视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支持和鼓励实施各类金
[期刊] 征信
[作者]
左月华 王丹
从农村区域金融创新理论出发,基于县域视角构建金融环境创新、金融制度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三个方面的农村金融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湖北省县域调查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各县域金融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和排序。考虑到各因子得分与创新的内外生性关系,进一步分析认为湖北省行政县金融创新更依赖于政策性推动,内生性发展不足;大部分区域金融创新体现为政府推动与市场内生并存的格局;实施不同创新方式的效果与县域区域差异有关,市场内生性金融创新对城镇化率较高的区域作用较为明显;应正视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支持和鼓励实施各类金融创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文启
本文以我国31个省份1978~2009年的相关宏观数据为考察对象,利用均值差异检验、泰尔指数等研究手段,实证考察了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性。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性十分显著,且呈现出不断扩大的发展趋势;金融发展的区域总体差异性主要来自区域内省份之间的差异,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之间的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相对较小。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粟芳 方蕾
根据2015年上海财经大学"千村调查"的调查数据,本文深入分析了农村金融市场银行排斥、保险排斥和互联网金融排斥的程度及根源。基于渗透度、使用度和效用度三维度指标体系,用信息熵法测度了农村金融市场的银行排斥、保险排斥和互联网金融排斥的程度;运用Oaxaca-Blinder分解法从供给排斥、自我排斥和无需求三角度寻找导致金融排斥的根源。研究结果发现,中部农村地区存在最严重的银行排斥和保险排斥,西部农村地区的互联网金融排斥最为严重。农村银行排斥的主要根源是供给排斥,尤以价格排斥和营销排斥最为突出;农村保险市场中,供给需求理论完全不发挥作用;农村互联网金融排斥则主要源于供给排斥中的物理排斥。一些外部因...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冉光和 赵倩
本文运用随机前沿函数分析方法,以省级区域为样本,测算并分析了中国农村金融制度效率及其空间差异。研究表明:中国农村金融制度效率总体水平不高,区域差异较为明显,东部地区的农村金融制度效率要高于中西部地区。人均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对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村金融体系效率的作用大于人均农业贷款,但是人均财政支农表现为抑制农村金融制度效率的提高。最后,本文提出应结合我国农村实际情况,通过合理的安排金融制度,防止农村金融资源的流失,明晰农村金融机构的功能定位,逐步形成以政策性金融为主导、合作金融和商业金融为主体、民间金融为补充的金融组织体系,提高农村金融制度效率,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制度效率 空间差异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军峰
本文通过对驻马市店农村金融市场结构与市场综合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发现驻马店市农村金融市场竞争程度和该地区的农村金融深化程度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即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愈偏离充分竞争时,农村金融深化水平愈低,反之,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愈充分时,农村金融深化水平愈高;驻马店市农村金融市场竞争程度的变化会影响该地农村金融深化水平,反之,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市场结构 市场绩效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汪传贵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高新才 李阳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存在区域差距,这种不平衡性显著影响着农村区域协调发展。该文以农村金融发展区域差异的实证分析为基础,探讨了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市场化进程的区域差异以及政府行为的区域差异;进而结合区域经济政策相关理论,提出运用合理的区域金融政策,如实施有差别的农地金融制度,在总体制度安排及具体政策工具上体现区域差别,以保证农村金融的区域协调发展。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区域差距 区域金融政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郝慧娟
我国历来都是一个人口众多、自然资源丰富并且有着明显区域差异的发展中农业大国。金融作为当今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其中,农村金融已经发展成为当前我国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门,其健康、稳定的发展对于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基于我国国土上的分布情况来看,在经济基础、社会文化、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笔者就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谈谈自己的见解,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区域差异 对策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