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35)
2023(14485)
2022(11930)
2021(11405)
2020(9153)
2019(20673)
2018(20106)
2017(38090)
2016(20224)
2015(22451)
2014(21747)
2013(21399)
2012(19458)
2011(17750)
2010(18033)
2009(17172)
2008(16373)
2007(14546)
2006(13442)
2005(12426)
作者
(52811)
(44392)
(44067)
(42284)
(27817)
(21112)
(19840)
(17006)
(16989)
(15665)
(15248)
(14871)
(14037)
(13829)
(13740)
(13676)
(12872)
(12727)
(12677)
(12477)
(11187)
(10677)
(10550)
(10314)
(10109)
(9975)
(9695)
(9668)
(9007)
(8695)
学科
(85366)
经济(85263)
(61212)
管理(51011)
(50847)
(39384)
企业(39384)
农业(33697)
中国(33120)
方法(29880)
(28597)
金融(28596)
(27380)
银行(27378)
数学(26692)
(26597)
数学方法(26485)
业经(24744)
(24478)
(22522)
(18590)
贸易(18566)
(18219)
地方(18100)
(16655)
(14104)
体制(12857)
(12736)
农业经济(12675)
(12515)
机构
学院(277259)
大学(272895)
(129759)
经济(127473)
管理(104496)
研究(98502)
理学(88558)
理学院(87722)
管理学(86615)
中国(86533)
管理学院(86081)
(61520)
(56569)
(56231)
科学(51564)
中心(47983)
(47692)
财经(47460)
(43438)
农业(42367)
研究所(42354)
(41925)
经济学(41296)
业大(39042)
经济学院(37189)
北京(36153)
(35467)
师范(35220)
财经大学(35093)
(34017)
基金
项目(175260)
科学(140207)
研究(137715)
基金(129573)
(110655)
国家(109620)
科学基金(94678)
社会(92041)
社会科(87055)
社会科学(87038)
基金项目(66870)
(66299)
教育(61989)
编号(56477)
自然(55268)
(54826)
自然科(54020)
自然科学(54009)
自然科学基金(53080)
资助(52116)
成果(46615)
(41084)
(39913)
国家社会(39534)
重点(39170)
课题(38633)
(37329)
(36842)
(36546)
教育部(36136)
期刊
(152360)
经济(152360)
研究(92854)
中国(63607)
(60669)
(48059)
金融(48059)
(46171)
农业(40433)
管理(36804)
科学(36679)
学报(35993)
教育(30785)
大学(29816)
业经(29020)
学学(27963)
财经(24444)
经济研究(23903)
技术(21887)
(21189)
问题(20678)
(19408)
世界(17597)
(16942)
农村(16400)
(16400)
国际(15317)
农业经济(15249)
经济问题(14042)
(13719)
共检索到4471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郝亚明  张荣乐  
本文通过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的实证分析得出农村金融体制低效的结论。我国农村金融市场是一个多层次的局部市场构成的体系,局部市场有效供给主体不足是农村金融体制低效的原因,农村金融改革应着眼于有效供给主体的培育与发展。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官兵  
本文以公共选择视角来分析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的历史和现实变迁。本文认为,农村金融制 度的决定和变迁是国家及其代理人、农户和其他城市利益集团之间利益互动的产物,其中国家的角色非常 重要。农户阶层对金融资源支配权的完整与否决定了农村金融制度未来变迁的效率。建立一种渐进市场化 的、综合配套的、符合农户利益的农村金融和经济制度安排,才是正确的政策设计。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冯锋  
一、关于农村金融改革(一)农村金融改革的背景"三农"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发展全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国十三亿人口,农民占八亿,因此,只有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全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温涛  何茜  
作为农村经济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农村金融改革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一直在不断向前推进,表现出与宏观经济政策变迁相同的历史方位和发展脉络,为"三农"发展和经济社会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然而,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农"工作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和适应国内外复杂形势变化对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农村金融在顶层设计、调控对象把握、可持续发展能力、市场结构、竞争机制和创新机制等方面依然存在尚未解决的症结,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这一系统性工程的金融需求与现行的农村金融供给并未得到有效契合,"三农"发展依然受到明显的金融约束。因此,为强化乡村振兴战略的资金保障,必须坚持以农村金融市场论和局部知识论作为理论指导,坚持市场化改革导向与政府有效作为相结合,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创新,加强顶层设计与配套制度的有效供给,加快乡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厘清各类金融机构的功能和业务范围,营造良好的金融市场环境,提供适应乡土社会的现代金融服务。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喜梅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金融改革尤为必要。然而,如何处理农村金融的政策性和商业性问题,理论和政策层面分歧颇大。本文认为,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化改革不仅是必要的,也是现实可行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延涛  
农村金融是一个系统,农村金融改革的目的就在于促进系统内的各构成要素的协同与整合。本文从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的现状出发,分析了现有改革存在的问题,并进而对农村金融改革的思路和意义进行了探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彭莉戈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大力支持。首先提出了关于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的理论;接着在该理论的指导下,分析了在二元经济结构下,我国农村金融体制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路径。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榛  
农村金融改革是我国金融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村金融改革取得长足发展,主要经历制度的重塑、转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的探索以及农村金融制度的改革创新等四个阶段。论文总结和回顾了中国农村金融改革40年的历程、成就和经验,提出农村金融改革要坚持服务"三农"和实体经济、健全农村金融体系、推动农村金融立法、维护金融安全等启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广明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是一个对市场化不懈追求的过程。但这种市场化改革实际上一直是在"跛脚前行",在农村金融机构纷纷蜕变为市场化主体的同时,农村金融却缺乏相应的市场化环境,由此导致农村金融非但未成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力助推,反而成为其"瓶颈性"约束。优化农村金融环境,首要的一点就是强化农村金融的"安全性"环境,此外,还应建立农村金融激励机制。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史建平  
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经成为制约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最大障碍。在当前及其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增长都将处于各项战略任务的首位。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农村经济离不开金融支持。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以商业性、政策性与合作性金融机构为主导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格局已初步形成,但我们离一个规范、健全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还相去甚远。已有的农村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官兵  
本文以制度范式来分析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的历史和现实变迁。本文认为,农村金融制度的决定和变迁是国家及其代理人、农户和其他城市利益集团之间利益互动的产物,其中国家的角色非常重要。农户阶层对金融资源支配权的完整与否决定了农村金融制度未来变迁的效率。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顺  梅国辉  赵勇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路径的纵向探索中国农村金融改革路径的纵向探索,即从时间的角度就中国农村金融的改革方向做一个总体规划。根据未来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趋势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姚海明  
世界金融理论界关于农村金融存在多种流派,我国学术界对我国农村金融改革也多有争议。1978年以来,我国农村金融改革走的是准入管制之路。历经曲折,2006年监管层准许微型金融机构进入农村金融市场,这是顺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选择。今后,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一方面要改造合作金融、商业金融和政策性金融这"三驾马车",另一方面应大力发展微型金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德  
农村金融改革的探索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中决定把恢复中国农业银行、大力发展农村信贷事业作为加快发展农业的一项重大决策。1979年3月中国农业银行正式恢复建立后,农村信用社交由中国农业银行管理。1980年8月,中共中央对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作了明确指示,要求把信用社办成真正集体的金融组织。全国农村信用社进行了初步改革,扩大业务经营自主权,放宽信贷政策和信贷范围,增设机构网点,办好信用站,试办营业所和信用社联营,试办信用社联社等。1984年8月,国务院批转了《中国农业银行关于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的通知》,提出把农村信用社办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群众性合作金融组织,恢复农村信用社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业务经营上的灵活性。此后,在中国农业银行的领导下,农村信用社在民主管理、业务管理、组织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特别是县级联社的设立,对农村信用社各项业务的发展和内部管理的改进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1994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成立后,扶贫贷款作为政策性贷款由其承担。1995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围绕贷款投放、库存监管和收回贷款三个环节,初步建立了农副产品收购资金的封闭运行机制。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曾学文  彭凛凛  
本文全面回顾了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30年进程。在历史和逻辑脉络分析的基础上,将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划分为恢复、拓展、调整和改革深化四个阶段,对每一个阶段农村金融的改革重点和主要内容等核心内容进行了剖析,同时对农村金融改革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改革取向进行了评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