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72)
- 2023(16851)
- 2022(14066)
- 2021(13074)
- 2020(10771)
- 2019(24743)
- 2018(23987)
- 2017(45334)
- 2016(24480)
- 2015(27823)
- 2014(27710)
- 2013(27924)
- 2012(26721)
- 2011(24591)
- 2010(25089)
- 2009(23659)
- 2008(23241)
- 2007(21086)
- 2006(18908)
- 2005(17545)
- 学科
- 济(115206)
- 经济(115099)
- 业(69123)
- 管理(59841)
- 农(52220)
- 企(44680)
- 企业(44680)
- 方法(41984)
- 中国(39453)
- 数学(37205)
- 数学方法(36895)
- 农业(34731)
- 地方(31072)
- 融(28976)
- 金融(28973)
- 银(28023)
- 银行(27986)
- 行(27149)
- 业经(27100)
- 财(25595)
- 制(24223)
- 贸(22680)
- 贸易(22660)
- 学(22442)
- 易(22006)
- 发(18377)
- 环境(16986)
- 体(15962)
- 地方经济(15356)
- 技术(15029)
- 机构
- 学院(362823)
- 大学(360642)
- 济(159068)
- 经济(155875)
- 研究(136301)
- 管理(130873)
- 理学(111103)
- 中国(109690)
- 理学院(109685)
- 管理学(107911)
- 管理学院(107219)
- 科学(81764)
- 京(78102)
- 农(77844)
- 财(71138)
- 所(70864)
- 研究所(64167)
- 中心(63132)
- 农业(60043)
- 江(56656)
- 业大(56316)
- 财经(55589)
- 经(50486)
- 范(50308)
- 经济学(50026)
- 北京(49959)
- 师范(49855)
- 院(47832)
- 经济学院(45196)
- 州(45112)
- 基金
- 项目(233901)
- 科学(183681)
- 研究(173593)
- 基金(168934)
- 家(147739)
- 国家(146445)
- 科学基金(123149)
- 社会(111888)
- 社会科(105796)
- 社会科学(105766)
- 省(91123)
- 基金项目(88623)
- 教育(77428)
- 划(76838)
- 自然(75576)
- 自然科(73776)
- 自然科学(73749)
- 自然科学基金(72444)
- 编号(70615)
- 资助(68599)
- 成果(58424)
- 发(56875)
- 重点(53683)
- 部(52636)
- 课题(49743)
- 创(48317)
- 国家社会(47173)
- 发展(46227)
- 展(45504)
- 创新(45379)
- 期刊
- 济(186429)
- 经济(186429)
- 研究(112912)
- 中国(80002)
- 农(78849)
- 学报(58938)
- 科学(55424)
- 农业(53139)
- 财(52294)
- 融(50101)
- 金融(50101)
- 大学(44708)
- 管理(44479)
- 学学(42262)
- 教育(38136)
- 业经(33555)
- 技术(29506)
- 经济研究(28883)
- 财经(27624)
- 业(26464)
- 问题(25606)
- 经(23883)
- 世界(20678)
- 贸(20327)
- 版(19602)
- 国际(18458)
- 技术经济(18273)
- 资源(17915)
- 经济问题(17041)
- 农村(16925)
共检索到5713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解运亮 刘磊
本文从规模、结构、效率三方面对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状况进行了系统分析,发现:四大经济区域农村金融发展差异明显,东部整体水平较高,西部农村金融规模扩张迅速且后来居上,中部和东北农村地区则显示出明显的"金融塌陷"现象;近五年来东部农村金融的市场化程度有较明显提高,相反,东部以外区域农村金融的市场化进程仍需努力;储蓄动员效率上,近年来中西部提高迅速,目前西部已为全国最高,但储蓄投资转化效率和资金配置功能上,东部仍牢牢地占据领先地位。就农村金融发展区域差异的成因而言,本文认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实施的导向作用,不同区域非农产业发展水平的差异以及不同区域城镇化和市场化进程的差异是三大主要原因。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区域差异 形成原因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宋宏谋 陈鸿泉 刘勇
本文以农村信用社为研究对象 ,实证分析了 1 979- 2 0 0 0年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问题。研究表明 ,东、中、西部农村金融发展呈现出巨大的区域差距 ,东部地区农村存款、储蓄存款、贷款、农业贷款和乡镇企业贷款等总量占全国农村金融总量的很大比重 ,中西部农村金融总量比重明显偏低。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区域发展 实证分析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文启
本文以我国31个省份1978~2009年的相关宏观数据为考察对象,利用均值差异检验、泰尔指数等研究手段,实证考察了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性。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性十分显著,且呈现出不断扩大的发展趋势;金融发展的区域总体差异性主要来自区域内省份之间的差异,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之间的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相对较小。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姚耀军
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可以从宏、微观两个层次度量。农村金融结构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农村金融机构设置单一、农村信用社具有垄断地位、农村金融市场缺乏竞争;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能力缺乏;农村资金通过农村金融机构大量外流。
关键词:
农村金融 金融发展水平 金融结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才云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受到不同程度上的抑制,农村金融功能难以得到有效发挥,致使金融支农绩效水平低下,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加速进程。与已有较多文献不同的是,本文将分别从金融发展规模、结构和效率三个层面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困境进行统计描述,结果显示我国农村金融支持的规模、结构及效率与同期全国和城镇水平相比都较为滞后。同时,本文认为导致农村金融发展滞后成因主要有长期的"二元"经济结构、"一刀切"式的金融政策、农村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偏高以及现有农村金融供给体系不断萎缩,最后在此基础之上寻求了四点破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鑫 王礼力 魏姗
以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2002—2011年的数据为基础,利用泰尔指数方法衡量了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的农村金融发展差异,并在此基础上运用面板数据模型,从区位发展因素、经济发展因素、政治因素和市场因素四个方面定量分析了影响差异形成的因素。研究表明: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程度的地区差异显著,且区域内差异对总差异贡献较大;地区教育水平、地区商品交易效率、地区信息化水平、地区政策支持和金融市场交易效率对金融相关比率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受农业的弱质性和农业资金外流的影响,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金融发展有微弱的反向作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黎翠梅 曹建珍
农村金融持续发展的关键是效率问题。本文构建我国农村金融效率评价指标体系,从农村金融储蓄动员效率、储蓄投资转换效率和投资投向效率对我国农村金融效率区域差异进行动态描述,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农村金融效率区域差异明显,东部地区农村金融效率总体高于中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呈现出典型的"塌陷"特征。
关键词:
农村金融 金融效率 区域差异 综合评价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官兵
金融发展理论的缺陷能够通过分工视角加以弥补。农村金融发展是农村经济分工的一个侧面,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二者相互决定、互为因果关系,并共同受产权等基本制度结构的决定。在一个产权得到有效界定和保护的社会里,交易效率会因此而提高,农村经济分工和农村金融分工都能得以深化,而农村经济又因一个更为高级的农村金融分工水平而受益。
关键词:
金融发展,农村金融 产权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姚耀军
反思中国农村金融改革时首先要求对农村金融发展状况有一个透彻的了解。依照现代金融发展理论所提供的一套比较完善的指标体系,文章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状况进行了系统的概括和分析。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状况的基本特征表现为:农村货币化程度加深;金融机构财务状况不佳;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市场上处于垄断地位;金融中介功能弱化,并且正规金融体系在中介功能上正逐渐被非正规金融所替代。
关键词:
农村金融 金融发展 评价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梦珂 柯新利 杨银玲
基于2010-2019年中国农村区域发展指标的面板数据,分别采用熵权TOPSIS模型、人口加权变异系数双维分解和二次指派程序(QAP)考察中国农村区域发展南北差异的事实特征、结构特征和驱动特征,结果表明中国农村区域发展与中国区域发展演化具有一致性,存在南北差距扩大的发展态势。研究发现:(1)事实特征:中国农村区域发展水平总体向好,但“南强于北”的典型特征和“南快于北”的演进特征进一步凸显;(2)结构特征:一方面,中国农村区域发展地区差距总体有所下降,另一方面,现有差距主要源于北方地区内部差距,但南北间差距对总体差距的贡献显著上升;(3)驱动特征:中国农村区域发展以外源驱动为主,农村区域发展南北差距的驱动力量依次是产业高级化>城镇化>市场化>资源禀赋。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梦珂 柯新利 杨银玲
基于2010-2019年中国农村区域发展指标的面板数据,分别采用熵权TOPSIS模型、人口加权变异系数双维分解和二次指派程序(QAP)考察中国农村区域发展南北差异的事实特征、结构特征和驱动特征,结果表明中国农村区域发展与中国区域发展演化具有一致性,存在南北差距扩大的发展态势。研究发现:(1)事实特征:中国农村区域发展水平总体向好,但“南强于北”的典型特征和“南快于北”的演进特征进一步凸显;(2)结构特征:一方面,中国农村区域发展地区差距总体有所下降,另一方面,现有差距主要源于北方地区内部差距,但南北间差距对总体差距的贡献显著上升;(3)驱动特征:中国农村区域发展以外源驱动为主,农村区域发展南北差距的驱动力量依次是产业高级化>城镇化>市场化>资源禀赋。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高新才 李阳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存在区域差距,这种不平衡性显著影响着农村区域协调发展。该文以农村金融发展区域差异的实证分析为基础,探讨了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市场化进程的区域差异以及政府行为的区域差异;进而结合区域经济政策相关理论,提出运用合理的区域金融政策,如实施有差别的农地金融制度,在总体制度安排及具体政策工具上体现区域差别,以保证农村金融的区域协调发展。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区域差距 区域金融政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郝慧娟
我国历来都是一个人口众多、自然资源丰富并且有着明显区域差异的发展中农业大国。金融作为当今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其中,农村金融已经发展成为当前我国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门,其健康、稳定的发展对于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基于我国国土上的分布情况来看,在经济基础、社会文化、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笔者就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谈谈自己的见解,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区域差异 对策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阳
选择农村信用社的相关数据,按照国家"十一五"规划关于东部10省市、东北3省、中部6省、西部12省区市的划分,进行相关的实证分析。造成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的区域差距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市场化进程的区域差异以及政府行为的区域差异。要促进农村金融和经济发展,就必须结合区域经济政策相关理论,运用合理的区域金融政策,如实施有差别的农地金融制度,在总体制度安排及具体政策工具上体现区域差别,以保证农村金融的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进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伍艳 余兼胜
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巨大差距,导致各地区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出现较大差异。一方面,农村金融制度安排和金融供给的区域布局不均衡,东部发达地区金融供给相对充分、金融需求旺盛,农村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占比高,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金融供给不足、金融需求萎缩;另一方面,农村企业、农户金融需求和农户融资方式表现出区域特征,发达地区体现为农村发展需求,以正规金融融资为主,而欠发达地区体现为农民生活需求,主要借助于民间借贷。为此,不同区域应根据经济发展水平构建相应的金融体系,并采取差别化的区域金融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