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76)
- 2023(16616)
- 2022(13847)
- 2021(12870)
- 2020(10618)
- 2019(24591)
- 2018(23860)
- 2017(45341)
- 2016(24535)
- 2015(27738)
- 2014(27599)
- 2013(27904)
- 2012(26748)
- 2011(24568)
- 2010(25170)
- 2009(23698)
- 2008(23274)
- 2007(21139)
- 2006(18931)
- 2005(17623)
- 学科
- 济(114938)
- 经济(114829)
- 业(70694)
- 管理(60251)
- 农(52147)
- 企(46487)
- 企业(46487)
- 方法(42613)
- 中国(39586)
- 数学(37778)
- 数学方法(37463)
- 农业(34635)
- 地方(29892)
- 融(29129)
- 金融(29126)
- 银(28198)
- 银行(28157)
- 业经(27448)
- 行(27288)
- 财(26802)
- 制(25104)
- 贸(22686)
- 贸易(22664)
- 学(22396)
- 易(22029)
- 发(18189)
- 体(16771)
- 环境(16173)
- 务(15390)
- 财务(15353)
- 机构
- 学院(362518)
- 大学(360929)
- 济(160016)
- 经济(156858)
- 研究(135897)
- 管理(130986)
- 理学(111171)
- 理学院(109786)
- 中国(109708)
- 管理学(108008)
- 管理学院(107322)
- 科学(81002)
- 农(78235)
- 京(77988)
- 财(72152)
- 所(70612)
- 研究所(63892)
- 中心(62790)
- 农业(60370)
- 业大(56703)
- 江(56531)
- 财经(56297)
- 经(51142)
- 经济学(50497)
- 北京(50038)
- 范(49509)
- 师范(49029)
- 院(47618)
- 经济学院(45616)
- 州(44882)
- 基金
- 项目(232315)
- 科学(182251)
- 研究(171904)
- 基金(168109)
- 家(147004)
- 国家(145714)
- 科学基金(122535)
- 社会(110914)
- 社会科(104909)
- 社会科学(104878)
- 省(90519)
- 基金项目(88108)
- 教育(76798)
- 划(76127)
- 自然(75369)
- 自然科(73590)
- 自然科学(73563)
- 自然科学基金(72280)
- 编号(69592)
- 资助(68706)
- 成果(57656)
- 发(56295)
- 重点(53246)
- 部(52498)
- 课题(49016)
- 创(47915)
- 国家社会(46780)
- 发展(45671)
- 创新(45012)
- 展(44955)
- 期刊
- 济(187209)
- 经济(187209)
- 研究(113830)
- 中国(79870)
- 农(79198)
- 学报(59394)
- 科学(55589)
- 财(53528)
- 农业(53325)
- 融(50533)
- 金融(50533)
- 大学(45247)
- 管理(44976)
- 学学(42847)
- 教育(37392)
- 业经(33732)
- 技术(29462)
- 经济研究(29374)
- 财经(28223)
- 业(26544)
- 问题(25795)
- 经(24396)
- 世界(20793)
- 贸(20328)
- 版(19559)
- 技术经济(18452)
- 国际(18449)
- 经济问题(17132)
- 农村(16945)
- 村(16945)
共检索到5719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姚耀军
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可以从宏、微观两个层次度量。农村金融结构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农村金融机构设置单一、农村信用社具有垄断地位、农村金融市场缺乏竞争;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能力缺乏;农村资金通过农村金融机构大量外流。
关键词:
农村金融 金融发展水平 金融结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文启
本文以我国31个省份1978~2009年的相关宏观数据为考察对象,利用均值差异检验、泰尔指数等研究手段,实证考察了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性。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性十分显著,且呈现出不断扩大的发展趋势;金融发展的区域总体差异性主要来自区域内省份之间的差异,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之间的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相对较小。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官兵
金融发展理论的缺陷能够通过分工视角加以弥补。农村金融发展是农村经济分工的一个侧面,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二者相互决定、互为因果关系,并共同受产权等基本制度结构的决定。在一个产权得到有效界定和保护的社会里,交易效率会因此而提高,农村经济分工和农村金融分工都能得以深化,而农村经济又因一个更为高级的农村金融分工水平而受益。
关键词:
金融发展,农村金融 产权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姚耀军
反思中国农村金融改革时首先要求对农村金融发展状况有一个透彻的了解。依照现代金融发展理论所提供的一套比较完善的指标体系,文章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状况进行了系统的概括和分析。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状况的基本特征表现为:农村货币化程度加深;金融机构财务状况不佳;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市场上处于垄断地位;金融中介功能弱化,并且正规金融体系在中介功能上正逐渐被非正规金融所替代。
关键词:
农村金融 金融发展 评价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解运亮 刘磊
本文从规模、结构、效率三方面对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状况进行了系统分析,发现:四大经济区域农村金融发展差异明显,东部整体水平较高,西部农村金融规模扩张迅速且后来居上,中部和东北农村地区则显示出明显的"金融塌陷"现象;近五年来东部农村金融的市场化程度有较明显提高,相反,东部以外区域农村金融的市场化进程仍需努力;储蓄动员效率上,近年来中西部提高迅速,目前西部已为全国最高,但储蓄投资转化效率和资金配置功能上,东部仍牢牢地占据领先地位。就农村金融发展区域差异的成因而言,本文认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实施的导向作用,不同区域非农产业发展水平的差异以及不同区域城镇化和市场化进程的差异是三大主要原因。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区域差异 形成原因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黄文胜 田杰 陶建平
本文采用2006~2009年1875个县(市)的数据,以金融相关比率为衡量指标,对我国农村地区金融发展水平收敛性进行了实证分析。总体来看,我国农村地区金融发展不存在收敛性,但呈现出β绝对收敛的特征,即农村金融发展相对落后地区潜在发展速度更快,而农村金融发展相对领先地区潜在发展速度相对较慢;分区域农村金融发展不存在俱乐部收敛的特征。呈现以上特征的原因在于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宏观大环境和国家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制度倾斜。目前应加快农村城镇化、工业化、农业产业化进程,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建立互补有序、协调发展的农村金融资源配置体系,有效缩短地区间金融资源配置差异,提高农村金融体系效率。
关键词:
农村金融 金融相关比率 收敛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家喜 杨东 宋嘉豪
文章基于2009—2016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出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为了避免数据之间的波动性可能掩盖农村普惠金融评价指标权重的合理性,运用了主观分析方法(网络层次分析法)和客观分析方法(熵值法)相结合的方式,来获取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指标的权重与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指数IFI值;并通过时间变化和空间渐变的变化趋势来找出中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时空分异。
关键词:
农村普惠金融 发展指标体系 时空分异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韩正清
本文认为,以金融资产总量、结构、经济货币化和经济金融化程度为衡量指标,农村金融发展水平明显低于全国整体金融发展水平。这是农村经济发展长期滞后的金融原因,也反映出我国金融的“二元结构”特征。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宋宏谋 陈鸿泉 刘勇
本文以农村信用社为研究对象 ,实证分析了 1 979- 2 0 0 0年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问题。研究表明 ,东、中、西部农村金融发展呈现出巨大的区域差距 ,东部地区农村存款、储蓄存款、贷款、农业贷款和乡镇企业贷款等总量占全国农村金融总量的很大比重 ,中西部农村金融总量比重明显偏低。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区域发展 实证分析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陈坚
近些年来,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进展顺利,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广覆盖的农村金融体系。然而在一些方面仍然面临不少问题,需要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本文对中国农村金融存在的"五少一多"现象及其原因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中国农村金融深化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
农村金融 深化 发展途径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计小青 常百舒 王亚东
论文从使用深度、服务可得性、可持续性三个维度分析了农村金融发展2003-2019年的时空特征,并分别建立包含空间依赖、时间依赖、时空依赖以及综合三种依赖特征的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农村金融自身时空依赖以及经济增长、区位环境、政府支持和市场环境四个方面影响因素对其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整体态势向好,具有路径依赖特征,其中服务可得性功不可没。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没有完全摆脱地理限制,总体差异仍在扩大,空间依赖特征显著,东部和北部沿海地区农村金融发展优势明显,西北地区进步显著,北方农村金融发展形势喜人,“南北”变化比“东中西”变化更迅速。影响因素中,农村金融自身时间和空间滞后系数为正,时空滞后系数为负,长期来看,周边地区经济快速增长、信息化水平提高、金融监管力度加大、法律环境较弱等因素均对农村金融发展有不利影响。论文对提高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李国政 杨峰
本文以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和农民消费结构的事实为基础,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二者的动态关系。实证结果显示: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基本生活类支出产生负效应,且前者不是后者的格兰杰原因;而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发展类支出存在正效应,但影响不大,农村金融发展结构是农民发展类支出的格兰杰原因。整体上农村金融对提升农民的消费需求和消费结构并未起到太大的作用。基于此,需要完善农村金融制度,提高农村金融服务功能,优化农村金融结构,促进农民消费需求提高。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农民消费结构 实证分析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蒋俊鹏 郭沛
农村金融组织空间结构是农村金融制度变迁和金融组织发展过程的现实体现,是在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与演变的结果,在组织内部和地区层面上均存在着较大差异。本文对农村金融组织的空间结构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证明了中国农村金融组织按“自然算法”而非“经济算法”设置机构,决定机构设置的数量;并通过测算泰尔指数,论证了中国农村金融组织存贷款结构所存在显著的地区不平衡性。
关键词:
农村金融组织 空间结构 地区差距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付园元 李敬 付陈梅 刘洋
现有度量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的方法无法直接体现农村金融对"农户""农民"和"农业"的金融支持情况,无法反映农村金融发展的质量和可持续性,也没有考虑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农村金融的需求特征。基于农村金融发展的渗透度、方向性和可持续性特征,建立"三位一体""5指标+1因子"的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复合度量体系,并对各地区农村金融发展水平进行实证评价,结果表明:自2006年以来,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总体水平有明显提升,区域差异有缩小的趋势;但农村贷款的投放集中度在提高,获得贷款的农户比例处于下降态势,农村金融"嫌贫爱富"的状况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林蔚 孔荣
实现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文章基于2009—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DPSIR模型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和响应五个方面构建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通过Dagum基尼系数法揭示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并采用空间面板模型分析各地区收敛状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水平呈波动状态,其中,东部地区发展水平最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发展水平最低但增速最快;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差异不断缩小,东部地区内部差异最大,东部与西部地区间差异最为明显,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水平地区差异主要来源于地区间差异;全国及东、中、西三大地区具有不同的α收敛、β收敛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