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685)
- 2023(18451)
- 2022(15614)
- 2021(14666)
- 2020(11999)
- 2019(27537)
- 2018(27250)
- 2017(52083)
- 2016(27822)
- 2015(31270)
- 2014(31163)
- 2013(31329)
- 2012(29210)
- 2011(26622)
- 2010(27004)
- 2009(25000)
- 2008(23737)
- 2007(21083)
- 2006(18972)
- 2005(17318)
- 学科
- 济(122521)
- 经济(122396)
- 业(81002)
- 管理(73020)
- 企(56927)
- 企业(56927)
- 农(52426)
- 方法(47554)
- 数学(41554)
- 数学方法(41196)
- 中国(40796)
- 农业(34904)
- 地方(30643)
- 业经(29940)
- 融(28931)
- 金融(28929)
- 银(28226)
- 银行(28180)
- 财(28116)
- 行(27279)
- 制(25780)
- 学(23744)
- 贸(23443)
- 贸易(23421)
- 易(22753)
- 发(18769)
- 环境(18190)
- 体(17730)
- 技术(17724)
- 理论(17167)
- 机构
- 学院(398662)
- 大学(397939)
- 济(171200)
- 经济(167754)
- 管理(154934)
- 研究(143183)
- 理学(133173)
- 理学院(131690)
- 管理学(129731)
- 管理学院(129024)
- 中国(114304)
- 京(85765)
- 科学(85098)
- 农(77739)
- 财(75467)
- 所(72050)
- 中心(65628)
- 研究所(65414)
- 业大(61399)
- 财经(59804)
- 农业(59533)
- 江(58552)
- 北京(54980)
- 经(54563)
- 范(53452)
- 师范(52976)
- 经济学(51751)
- 院(51040)
- 州(47699)
- 经济学院(46581)
- 基金
- 项目(266737)
- 科学(210308)
- 研究(198791)
- 基金(193866)
- 家(168557)
- 国家(167073)
- 科学基金(142810)
- 社会(127467)
- 社会科(120600)
- 社会科学(120569)
- 省(102760)
- 基金项目(102482)
- 自然(89649)
- 教育(89039)
- 自然科(87544)
- 自然科学(87525)
- 划(86131)
- 自然科学基金(85970)
- 编号(81505)
- 资助(79368)
- 成果(66248)
- 发(61073)
- 部(59798)
- 重点(59595)
- 课题(55905)
- 创(54966)
- 国家社会(53065)
- 创新(51331)
- 教育部(51157)
- 科研(50073)
- 期刊
- 济(196778)
- 经济(196778)
- 研究(124305)
- 中国(83765)
- 农(77806)
- 学报(62044)
- 科学(59342)
- 管理(54965)
- 财(53552)
- 农业(52727)
- 融(50434)
- 金融(50434)
- 大学(48089)
- 学学(45394)
- 教育(42891)
- 业经(35593)
- 技术(32980)
- 经济研究(30893)
- 财经(29000)
- 问题(26148)
- 业(25486)
- 经(24875)
- 世界(20513)
- 技术经济(19496)
- 版(19472)
- 图书(19276)
- 理论(19061)
- 贸(18983)
- 科技(18594)
- 现代(18261)
共检索到6121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李国政 杨峰
本文以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和农民消费结构的事实为基础,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二者的动态关系。实证结果显示: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基本生活类支出产生负效应,且前者不是后者的格兰杰原因;而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发展类支出存在正效应,但影响不大,农村金融发展结构是农民发展类支出的格兰杰原因。整体上农村金融对提升农民的消费需求和消费结构并未起到太大的作用。基于此,需要完善农村金融制度,提高农村金融服务功能,优化农村金融结构,促进农民消费需求提高。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农民消费结构 实证分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帮勇 张兵
通过构建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指标体系,将农村金融发展水平作为影响农民消费需求的变量引入到传统消费函数中来,实证分析我国1979~2010年农村金融发展水平与农民消费支出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金融效率、农村金融密度和农村金融规模都显著影响农民的消费支出。人均可支配收入无论在短期还是长期都是影响农民消费支出最主要的因素。农村金融效率、农村金融密度和农村金融规模对农民消费支出的影响体现为长期的持续效应。农村金融结构对农民消费支出的影响不显著,主要体现为短期效应,长期内几乎没有影响。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余新平 熊皛白 熊德平
本文运用1978~2008年的相关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农村存款、农业保险赔付与农民收入增长呈正向关系,而农村贷款、农业保险收入与农民收入增长呈负向关系;农业贷款促进农民增收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期,乡镇企业贷款不仅没有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相反却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着农民收入的增长。
关键词:
农村金融发展 农民收入增长 实证分析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董秀良 刘佳宁 王轶群
研究目标:从空间维度考察农村金融集聚对农民消费的影响。研究方法:利用2009~2018年30个省份和四大区域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杜宾模型,估计金融集聚的空间效应,即特定地区农民消费如何关联于本地区和邻近地区的金融集聚。研究发现:在全国省级层面上,农民消费不仅受本省农村金融集聚的显著影响,同时还受到邻近省份空间溢出的显著影响。分区域检验显示,一方面,东部和东北部地区农民消费受到域内金融集聚的影响显著,而中、西部地区则不显著。这一区域差异与农民收入对农民消费的影响具有一致性,但农民收入影响更大。另一方面,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农民消费受邻近区域金融集聚溢出效应的影响显著,但东部地区则不显著。研究表明,一是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消费具有重要影响,二是农民收入过低会弱化金融发展对消费促进效应,增加农民收入是提升消费的根本;三是加强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金融合作有利于实现共赢。研究创新:将空间效应引入农村金融集聚对农民消费影响的研究,探究了该影响的空间特征及关联性。研究价值:对农村金融集聚的消费促进效应做出了更全面的评价,为发挥农村金融促进农民消费的政策制定和实施提供抓手。
关键词:
金融集聚 农民消费 杜宾模型 空间效应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胡帮勇 张兵
笔者依据1979年~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实证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水平与农民消费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金融效率和农村金融规模都显著影响农民的消费支出,且影响力次第减弱;农村金融效率和农村金融规模对农民消费支出的影响主要体现为长期效应,短期影响并不明显;货币化程度对农民消费支出的影响不显著,主要体现为短期效应,长期内几乎没有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小玲
本文基于农民收入来源结构的基础上,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家庭经营纯收入之间呈负相关关系,且二者之间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而农村金融发展结构(即对乡镇企业贷款的增加)会提高农民的工资性收入水平,农村金融发展效率是农民工资性收入的Granger原因。最后从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和工资性收入的角度提出农村金融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农民收入结构 实证研究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玉春 修长柏 贾凤菊
增加农民收入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农村金融发展能够有效推动农民收入的稳步增长。论文基于譬己村金融发展视角,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收八结构与农村金融发展各维度之间进行了典型相关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存在着密切的相关关系,农村金融的发展规模和效率能够显著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夏龙 何忠伟
对于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间关系的实证检验,迄今尚无定论。借鉴时间序列因子分析,本文考察了农村金融发展综合指数与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间有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协整方程表明,在长期内,农村金融发展水平每提高1个单位,实际农民收入可以提高48.1%。MS-VAR模型表明,在短期内,农村金融发展依然能够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当国家实施农村偏向型经济政策时,这一促进效果更加明显。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喜梅
一、农村金融机构与农民间显结构和隐结构的内涵要探讨农村金融机构与农民间显结构与隐结构内涵,需要从系统的显结构与隐结构的分析入手。(一)系统的显结构与隐结构。什么是系统呢?系统论的创始人贝塔朗菲给系统下了个定义:"处在一定相互联系中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要素的整体"。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宗义 赵晟 唐李伟
文章采用非线性时变因子模型对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收敛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整体上不存在收敛性,传统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中仅西部地区表现出收敛特征。而通过俱乐部收敛算法,内生识别出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存在4个收敛俱乐部,并进一步对4个收敛俱乐部的分布及相对转移路径的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冉光和
中国农村金融产业化发展问题研究冉光和一、中国农村金融产业化的理论思考(一)农村金融产业与农村经济产业的相互关系农村经济产业是指农村的农业、工业、建筑、运输、商饮业,农村金融产业主要指为农村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性质的金融业。农村经济产业与农村金融产业...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姚耀军
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可以从宏、微观两个层次度量。农村金融结构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农村金融机构设置单一、农村信用社具有垄断地位、农村金融市场缺乏竞争;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能力缺乏;农村资金通过农村金融机构大量外流。
关键词:
农村金融 金融发展水平 金融结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徐彬
农村金融作为重要的资金要素配置制度,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农村金融发展的滞后已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二元结构是我国农村经济的突出特点,本文探讨了如何根据我国农村经济的实际情况,改革农村金融、创新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农村金融,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农村金融 二元结构 金融体系 创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涂爽 徐玖平 徐芳
利用2001~2019年省际面板数据,构建静态面板模型,分析农村金融规模、农村金融结构和农村金融效率对农民收入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金融规模、农村正规金融、农村金融效率对不同来源收入均具有正向作用,农村非正规金融对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具有正向影响,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不平衡对农民收入结构具有异质性;城镇化水平的提升有利于农村金融发展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农村金融发展有利于优化财政支农资金效率来发挥增收效应。基于此,从缓解农民信贷约束,适度发展非正规金融,促进农村金融效率的提升,在城镇化进程中完善农村金融市场,充分发挥财政支农资金的杠杆作用等,促进农民增收。
关键词:
金融规模 金融效率 金融结构 收入结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路艳娜
本文从中国农村流通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了中国农村流通业与农民消费的内部和外部协调性,最后分别从刺激农民消费、鼓励流通企业的业态创新和改善农村流通环境三方面提出了促进农村流通业与农民消费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流通业 农民消费 协调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