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99)
2023(13413)
2022(11016)
2021(10369)
2020(8444)
2019(19267)
2018(18600)
2017(34649)
2016(18429)
2015(20708)
2014(20199)
2013(20190)
2012(18850)
2011(17181)
2010(17351)
2009(16917)
2008(15915)
2007(14092)
2006(12698)
2005(11872)
作者
(50109)
(42831)
(41862)
(40072)
(26531)
(20251)
(18799)
(16349)
(16249)
(14802)
(14599)
(14193)
(13508)
(13360)
(13326)
(12988)
(12207)
(12182)
(12016)
(11888)
(10810)
(10196)
(10174)
(9704)
(9619)
(9586)
(9272)
(9144)
(8571)
(8412)
学科
(80851)
经济(80745)
(61021)
管理(50745)
(50484)
(38582)
企业(38582)
农业(33606)
中国(31251)
方法(28665)
(27723)
金融(27721)
(26003)
银行(25994)
数学(25914)
数学方法(25726)
(25215)
业经(23622)
(23558)
(22512)
(17068)
贸易(17052)
地方(16841)
(16807)
(16218)
(13773)
(12884)
财务(12852)
财务管理(12822)
农业经济(12629)
机构
学院(260354)
大学(258499)
(123902)
经济(121788)
管理(98837)
研究(95284)
理学(84650)
理学院(83776)
中国(82916)
管理学(82673)
管理学院(82196)
(57184)
(56784)
(54068)
科学(51144)
(46726)
中心(45982)
财经(44175)
农业(42947)
研究所(41773)
(40467)
经济学(39290)
业大(39242)
(38198)
经济学院(35359)
北京(34364)
(33211)
财经大学(32672)
(32079)
师范(31845)
基金
项目(170066)
科学(136386)
研究(129618)
基金(127667)
(110253)
国家(109274)
科学基金(94041)
社会(88028)
社会科(83336)
社会科学(83321)
基金项目(66857)
(63612)
教育(56841)
自然(56167)
自然科(54869)
自然科学(54857)
自然科学基金(53935)
(53125)
编号(51320)
资助(50953)
成果(41982)
(40154)
(38611)
重点(38395)
国家社会(38362)
(38130)
(35909)
课题(35104)
教育部(34846)
(34272)
期刊
(142315)
经济(142315)
研究(83788)
(61771)
中国(59799)
(43465)
金融(43465)
(43400)
农业(41592)
科学(37471)
学报(36996)
管理(34334)
大学(30485)
学学(28999)
业经(26458)
财经(22632)
教育(22021)
经济研究(21441)
技术(19931)
(19816)
问题(19452)
(19446)
世界(17567)
农村(15849)
(15849)
(15804)
农业经济(15080)
国际(14749)
(13997)
经济问题(13203)
共检索到4169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兰日旭  
新中国成立六十年间,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的变迁是在政府主导下渐进式推进的,演化过程明显具有其它经济制度"倒逼"的特性。"倒逼"的特征,虽然保证了中央工业化、地方工业化、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会的构建等目标的渐趋实现,确保了社会和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但对广大农村地区来说,却延缓了农村现代化、市场化的进程,增加了农村金融改革的成本。在今后农村金融制度的变迁中,我们要逐步由政府主导为主转向以市场为主、政府为辅的驱动机制,以克服农村金融制度变迁中的不足,避免出现问题后再治理的机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范昕墨  
改革开放40年来,农村金融已成为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和消除农村贫困的重要推动力量。通过回顾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农村金融改革不同阶段的思路、政策指引、实践及阶段成果发现,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的突出成就表现在改革思路实现较大突破、多层次的农村金融生态基本形成、金融扶贫作用日益突出三个方面,但也存在着农村金融制度政策意图不连贯、供给效率不高、需求识别不足、交易成本较高以及农村民间信用监管缺失等问题。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必须立足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实际,把握乡村振兴发展趋势,充分尊重市场规律,构建符合"三农"发展需求的农村金融生态。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谢平  刘海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发展经历了1978-1992年恢复与重建、1993-2002年多样化体系雏形显现、2003年至今逐步完善三个阶段。农村金融改革以增量改革为主,具有明显的政府外生推动的渐进性特征。目前,中国已初步建立起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相互协调的农村金融体系。在进一步推进农村金融改革的过程中,所有制中性、激励不相容以及多目标冲突等问题亟待解决。未来的农村金融改革,需要统筹考虑、整体推进,理顺农村信用社的产权关系、推进农村信用社和省联社改革,鼓励私人资本试水农村社区商业银行,优化农村金融机构布局,充分运用金融科技手段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放权地方金融监管,完善中央与地方监管协调机制。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定祥  李伶俐  王小华  
本文回顾了新中国60多年来农村金融制度演化历程,总结了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经验教训,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中国农村金融制度改革和变迁的政策启示。研究表明,农村经济制度变迁和农村金融需求的变化始终是中国过去农村金融制度演化的诱因。未来中国农村金融制度改革,应当始终围绕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为目标,明晰财政金融在"三农"发展中的职能,发挥好财政金融协调配合作用。同时,既需注重体制整体层面的改革,更应注重微观治理机制的改良;既需注重激励农村外生金融深化发展,更应鼓励和引导农村内生金融规范有序发展。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孙瑜  
本文通过建立农村金融制度交易成本的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1979-2010年间中国农村金融制度交易成本的相对规模进行了测度,并运用农村金融发展的规模、效率和结构指标检验了相关测度指标在农村金融发展中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农村金融制度交易成本的相对规模尚未达到能够对农村金融发展起阻碍作用的程度,未来应当通过促进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提高农村金融制度交易成本的调节作用;既有的制度安排和较高的交易成本不利于农村金融效率的提高和结构的改善,应通过制度变迁进一步促进农村金融的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官兵  
本文以制度范式来分析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的历史和现实变迁。本文认为,农村金融制度的决定和变迁是国家及其代理人、农户和其他城市利益集团之间利益互动的产物,其中国家的角色非常重要。农户阶层对金融资源支配权的完整与否决定了农村金融制度未来变迁的效率。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泽仁  孙从海  
本文认为,农村金融的改革与发展关系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的有效性,目前农村金融发展的低效率并不能简单地归因于有关的农村金融机构和农村金融需求主体,集中化趋势下的农村金融改革模式并不能很好地解决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协调发展的难题,构建分散决策的、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也许是局限条件下新农村建设中金融制度的最优选择。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卢汉川  
从1979年恢复农业银行到现在十年了。十年来农村金融业务发展和改革都取得巨大成就,也经过了许多曲折。在纪念农业银行恢复十周年的时候,回顾我们所走过的路并加以认真思考,对于今后的业务发展和改革的深入都是十分必要的。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少刚  
我国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应该是始发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20年来,逐渐由单一的国家银行系统分化改组成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金融三大体系,在广大农村地区形成融资渠道多元化、信用形式多样化的局面。这种分化改组使农村金融体系日趋完善,对推动城乡经济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在余  
本文主要对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历史进行了比较分析,本文认为我国合作医疗发展具有明显的政治动员性质,改革前传统合作医疗提供了农民基本的医疗保障,其成功主要依赖于低成本的医疗服务,改革后合作医疗恢复时期农民参与率不高,而在政府的大力倡导下,继2006年以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迅速普及,缴费及补偿水平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但由于日益昂贵的医疗费用,新农合并没有解决农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因此,当前我国在大力发展合作医疗的同时,应严格控制医生的行为,降低医疗卫生费用,努力提供低成本的医疗卫生服务。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邵传林  冯振东  
中国农地产权制度60年演进过程可以分为两大阶段:计划经济时期的农地制度与改革开放以来共有私用型农地制度。文章认为,大政治利益集团的意识形态偏好在特定的政治、历史条件下对中国农地产权制度的变迁具有决定作用;在一定的条件下非正式制度创新在边际上的不断积累终会使正式制度偏离其锁定路径;公社型的农地产权制度效率不高,但在某些方面却比家庭联产经营制具有优势;农地制度变迁的绩效只在短期内存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温涛  王煜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先后经历了重新确立、改革转型、现代制度构建和创新深化4个阶段,形成了在顶层设计缺位情况下政府主导自上而下的二元结构系统强制性演进逻辑。这种以"阶段式宏观经济目标"和"阶梯式的区域发展战略"为主要特征的改革逻辑,虽然在过去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尚未打破农村金融难以适应农村经济整体发展态势的格局。因此,破解农村金融发展的困境、实现农村金融自身可持续发展和服务"三农"发展同步,必须突破传统思维定势,以顶层设计与全面配套的方式,通过克服重点难点带动全局,用新的思路探索农村金融制度的系统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谷慎  
本文旨在从农村金融机构体系的层面来研究加入WTO以后农村金融对农业发展的作用。文章以莫顿与博迪的金融功能理论为立论基础 ,分析、总结了我国农业实现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对农村金融的要求 ,提出了现阶段农村金融应发挥的五大功能 ,再进一步结合金融功能对金融机构体系的要求 ,并按照规范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得出了必须对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实施整合的结论。文章在最后提出了对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实施整合的具体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