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15)
- 2023(16025)
- 2022(13069)
- 2021(12294)
- 2020(9892)
- 2019(22402)
- 2018(21539)
- 2017(40406)
- 2016(21304)
- 2015(23388)
- 2014(22748)
- 2013(22332)
- 2012(20556)
- 2011(18653)
- 2010(18865)
- 2009(18156)
- 2008(17064)
- 2007(15516)
- 2006(13902)
- 2005(12723)
- 学科
- 济(87288)
- 经济(87170)
- 业(73386)
- 管理(63157)
- 农(51143)
- 企(50935)
- 企业(50935)
- 农业(34240)
- 中国(33445)
- 方法(30329)
- 融(27897)
- 金融(27894)
- 业经(26666)
- 数学(26624)
- 银(26603)
- 银行(26595)
- 数学方法(26416)
- 行(25777)
- 制(25130)
- 财(24693)
- 技术(19549)
- 地方(18725)
- 贸(18344)
- 贸易(18325)
- 易(18050)
- 体(17293)
- 发(14524)
- 务(14228)
- 财务(14196)
- 财务管理(14165)
- 机构
- 学院(296514)
- 大学(292049)
- 济(136025)
- 经济(133562)
- 管理(114048)
- 研究(103308)
- 理学(97909)
- 理学院(96949)
- 管理学(95768)
- 管理学院(95220)
- 中国(88055)
- 财(62822)
- 京(60068)
- 农(58461)
- 科学(55564)
- 中心(49590)
- 所(49435)
- 财经(48940)
- 经(44739)
- 江(44385)
- 研究所(44266)
- 农业(44101)
- 业大(42826)
- 经济学(42807)
- 经济学院(38524)
- 北京(37934)
- 范(36781)
- 院(36621)
- 师范(36507)
- 财经大学(36168)
- 基金
- 项目(195556)
- 科学(157429)
- 研究(152230)
- 基金(144272)
- 家(123862)
- 国家(122694)
- 科学基金(106318)
- 社会(102242)
- 社会科(96826)
- 社会科学(96808)
- 省(75886)
- 基金项目(75620)
- 教育(68070)
- 自然(62563)
- 划(62537)
- 自然科(61155)
- 自然科学(61143)
- 编号(60921)
- 自然科学基金(60128)
- 资助(56158)
- 成果(49785)
- 创(46376)
- 部(45299)
- 发(44381)
- 制(44120)
- 重点(44036)
- 国家社会(43847)
- 创新(42590)
- 课题(42580)
- 性(39908)
- 期刊
- 济(156592)
- 经济(156592)
- 研究(94345)
- 中国(68860)
- 农(62905)
- 财(47408)
- 融(45426)
- 金融(45426)
- 农业(42217)
- 管理(42130)
- 科学(40838)
- 学报(39292)
- 大学(32834)
- 教育(31435)
- 学学(31173)
- 业经(29456)
- 技术(24808)
- 财经(24791)
- 经济研究(23948)
- 经(21442)
- 问题(21127)
- 业(20730)
- 世界(17841)
- 贸(16456)
- 农村(16205)
- 村(16205)
- 农业经济(15355)
- 技术经济(15146)
- 版(15032)
- 科技(14802)
共检索到4646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晓琳 高山 董继刚
农村金融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而农村金融的发展及其作用的发挥需要良好的农村金融制度做支撑。30多年以来,我国农村金融制度改革取得了显著进步,但也存在诸多问题。本文梳理了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的历史演进及特征,总结了农村金融制度改革的成效,并从产权结构、公司治理结构及支农力度三个方面分析了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制度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创新我国农村金融制度的改革路径,以期改善农村金融供求现状,提高农村金融制度的效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晓琳 高山 董继刚
农村金融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而农村金融的发展及其作用的发挥需要良好的农村金融制度做支撑。30多年以来,我国农村金融制度改革取得了显著进步,但也存在诸多问题。本文梳理了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的历史演进及特征,总结了农村金融制度改革的成效,并从产权结构、公司治理结构及支农力度三个方面分析了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制度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创新我国农村金融制度的改革路径,以期改善农村金融供求现状,提高农村金融制度的效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史卫民
我国农地金融制度存在着缺乏完备的法律政策保护、完善的流转服务市场、健全的风险防范机制等制约因素。本文通过对美国、德国、日本农地金融制度的比较考察,为我国在政府支持、政策优惠、组织机构、法律制度等方面促进农地金融制度的创建提供借鉴。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我国应从完善农地金融的相关立法,加大农地金融的政策扶持,构建农地金融的组织体系,规范农地金融的风险防范等方面进行创新的建议。
关键词:
农地金融 抵押贷款 组织体系 风险防范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蒋超良
作为拥有5000年历史的农业文明古国和有着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关系到粮食安全、经济社会的长期稳定及长远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支农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聂召英 王伊欢
农村电商的兴旺与发展,促使地方政府不断建构关于农村电商的制度内容,以便于为农村电商的持续发展提供制度支持。基于集体行动理论,以多个电商村为研究对象,运用案例分析方法研究农村电商制度供给内容、运行机制与制度困境,探讨农村电商制度供给的创新路径。结果表明,农村电商制度内容以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方式进行建构,从而实现激励内生性力量和建构长效机制的目的,进而以外部供给型和下沉公共品型两种形态进行运作,为农村电商的运行提供了制度基础。但是农村电商制度供给面临着激励机制非正式化、竞争与资本渐趋失控的风险性、电商资源悬浮于需求方等困境。因此,提出地方政府需要进行激励农村电商发展机制正规化、公共服务内容精准化与本土化、构建风险预防与庇护机制等路径创新,从而为乡村振兴提供经济基础和制度支撑。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遥
农村资金供给现状及迫切性随着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的迅猛发展,农村金融性资金需求量逐年增加,但作为正规金融资金供给者的中国农业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罗来武 刘玉平 卢宇荣
就当代中国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矛盾来看 ,基于金融“机构观”的改革道路已走到尽头 ,农村金融制度的创新 ,需要拥有一种新思路和选择一条新路径。创新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的整体思路 ,是金融“功能观”。据此思路 ,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的创新 ,应注重间接金融与直接金融的协调 ,在对现有农村金融机构重新定位的基础上 ,着力推进农村资本市场建设 ,完善农村金融竞争机制。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制度创新 资本市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钟献兵 潘华
农村金融创新滞后的直接原因在于农村信用制度欠缺,根本原因在于农业生产方式粗放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低。本文结合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实需要,对部分地区正试点建设的农村信用体系赋予了农村金融创新的目的诉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村信用制度构建建议,希望通过这种安排寻求农村信用制度与农村金融创新的有效结合,探索农村金融创新的主要路径。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郁
中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实质在于,在正规金融机构提高农村地区基础金融服务覆盖率的基础上,着重提升针对农户的信贷服务水平。鉴于当前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等多重结构性因素约束,仅仅依赖农村金融体系内主导的、股份制商业化经营的、传统正规金融机构的"单兵突进",难以有效解决农户信贷难的问题,必然使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陷入困境。在城乡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按照"去结构化"的思路重构农村普惠金融深化发展的制度安排,支持植根于农村内部的新型合作金融组织的成长和壮大,重塑政策性金融支持农户信贷的体系,推动村镇银行"下乡"设立新的经营网点,是推进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现实选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何文强
目前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深,我国的城市和农村仍旧存在很大的经济差距,在农村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农村金融法律制度在农村经济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农村金融法律制度所反映出的是农村经济制度的具体形式和一些其它结构的组织形式,农村金融法律制度对于推动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详细的分析了中国农村金融法律制度的背景下的现实障碍和路径选择,希望能够推动我国农村金融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
关键词:
中国农村金融法律制度 现实障碍 路径选择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周梅
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农村金融制度也经历了数次变革,然而当前金融制度仍难以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的需要。文章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历程划分为3个阶段,并分段概述。对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农村当前以政策金融、商业金融及合作金融为主要构成的金融制度发展进行梳理,并结合具体数据对其演变路径进行纵向分析,分析认为,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存在结构单一、功能发挥不充分、形式单一,创新不足且对农村民间融资的监管和疏导缺失等问题。针对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存在的缺陷从微观、中观和宏观层次提出相应对策以供借鉴。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周梅
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农村金融制度也经历了数次变革,然而当前金融制度仍难以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的需要。文章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历程划分为3个阶段,并分段概述。对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农村当前以政策金融、商业金融及合作金融为主要构成的金融制度发展进行梳理,并结合具体数据对其演变路径进行纵向分析,分析认为,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存在结构单一、功能发挥不充分、形式单一,创新不足且对农村民间融资的监管和疏导缺失等问题。针对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存在的缺陷从微观、中观和宏观层次提出相应对策以供借鉴。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朱辉
历经几十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逐步形成了以农村信用社为主,中国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邮政储蓄机构为辅,多层次、多渠道提供金融服务的农村金融体系。但是,由于农村各项事业发展迅速,资金需求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谢家智 冉光和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何广文
金融体系的发展特别是银行组织机构体系的发展,对经济增长有正相关关系。为了促进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变迁是以政府主导和自发创新两种方式推进的,呈现一定的多元化特征。但是,在满足农村金融需求上,现有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构建地方性、区域性、小型化、草根性为主要特征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是解决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供求矛盾的最佳选择。
关键词:
农村金融 组织创新 机构多元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