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402)
- 2023(17612)
- 2022(14372)
- 2021(13788)
- 2020(11203)
- 2019(25428)
- 2018(24777)
- 2017(47480)
- 2016(24481)
- 2015(26938)
- 2014(25854)
- 2013(25331)
- 2012(22921)
- 2011(20468)
- 2010(20281)
- 2009(18920)
- 2008(17443)
- 2007(15107)
- 2006(13094)
- 2005(11388)
- 学科
- 济(102616)
- 经济(102525)
- 业(77035)
- 管理(67279)
- 企(54680)
- 企业(54680)
- 农(51589)
- 方法(41490)
- 数学(37141)
- 数学方法(36734)
- 中国(34823)
- 农业(34345)
- 业经(27619)
- 融(27612)
- 金融(27610)
- 银(26302)
- 银行(26293)
- 行(25435)
- 财(25210)
- 制(22756)
- 地方(21253)
- 技术(20707)
- 贸(19878)
- 贸易(19858)
- 易(19497)
- 学(16126)
- 体(15938)
- 发(15586)
- 务(15118)
- 财务(15072)
- 机构
- 学院(328935)
- 大学(323527)
- 济(148615)
- 经济(146112)
- 管理(132828)
- 理学(115500)
- 理学院(114424)
- 管理学(112823)
- 管理学院(112211)
- 研究(108368)
- 中国(91742)
- 京(65745)
- 财(64827)
- 农(60855)
- 科学(60019)
- 中心(53583)
- 财经(52240)
- 所(50217)
- 经(48104)
- 业大(47908)
- 经济学(46536)
- 江(46523)
- 农业(46092)
- 研究所(45571)
- 经济学院(42071)
- 北京(40673)
- 范(40532)
- 师范(40223)
- 财经大学(38986)
- 院(38958)
- 基金
- 项目(227528)
- 科学(183655)
- 研究(173735)
- 基金(168922)
- 家(145143)
- 国家(143853)
- 科学基金(126151)
- 社会(116238)
- 社会科(110174)
- 社会科学(110151)
- 基金项目(89226)
- 省(87905)
- 教育(78299)
- 自然(77035)
- 自然科(75340)
- 自然科学(75325)
- 自然科学基金(74025)
- 划(72815)
- 编号(69767)
- 资助(66237)
- 成果(54632)
- 创(52656)
- 部(52005)
- 发(50713)
- 重点(50567)
- 国家社会(49807)
- 创新(48543)
- 课题(47169)
- 制(45576)
- 教育部(45541)
- 期刊
- 济(159598)
- 经济(159598)
- 研究(96255)
- 中国(68517)
- 农(63427)
- 财(48027)
- 管理(46720)
- 科学(44757)
- 融(44673)
- 金融(44673)
- 农业(43024)
- 学报(41984)
- 大学(35026)
- 学学(33393)
- 教育(31526)
- 业经(31295)
- 技术(28794)
- 财经(25312)
- 经济研究(25244)
- 经(21923)
- 问题(21890)
- 业(21110)
- 世界(17890)
- 技术经济(16488)
- 贸(16387)
- 农村(16048)
- 村(16048)
- 科技(16033)
- 版(15600)
- 农业经济(15307)
共检索到4872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史跃峰 赵黎明
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推动和支持。本文利用信息经济学理论对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供给现状进行了分析,得出我国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关键因素是信息不对称。接下来对我国农村金融缺口的内生性进行了分析。最后从农村金融供给创新角度提出了解决农村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的政策建议:推进城镇化进程;创新农地产权制度;创新农地流转制度,逐步增加土地流转抵押贷款范围;设立联合抵押品。
关键词:
信息经济学 金融供给 逆向选择 土地流转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艳萍 潘洪祥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供给体系的建设存在着诸多严峻问题,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突出:农民流转意愿不强和土地流转规模较小、错误地把农业规模化经营等同于土地流转、土地流转各主体间缺乏有效的利益保护措施等。我国要从土地流转视角下出发,加强农村金融供给体系的创新,发挥政府在农村金融供给创新中的主导作用、构建多元的农村金融供给体系、加强农村金融信用体系建设等,以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艳萍 潘洪祥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供给体系的建设存在着诸多严峻问题,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突出:农民流转意愿不强和土地流转规模较小、错误地把农业规模化经营等同于土地流转、土地流转各主体间缺乏有效的利益保护措施等。我国要从土地流转视角下出发,加强农村金融供给体系的创新,发挥政府在农村金融供给创新中的主导作用、构建多元的农村金融供给体系、加强农村金融信用体系建设等,以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遥
农村资金供给现状及迫切性随着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的迅猛发展,农村金融性资金需求量逐年增加,但作为正规金融资金供给者的中国农业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罗来武 刘玉平 卢宇荣
就当代中国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矛盾来看 ,基于金融“机构观”的改革道路已走到尽头 ,农村金融制度的创新 ,需要拥有一种新思路和选择一条新路径。创新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的整体思路 ,是金融“功能观”。据此思路 ,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的创新 ,应注重间接金融与直接金融的协调 ,在对现有农村金融机构重新定位的基础上 ,着力推进农村资本市场建设 ,完善农村金融竞争机制。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制度创新 资本市场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朱辉
历经几十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逐步形成了以农村信用社为主,中国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邮政储蓄机构为辅,多层次、多渠道提供金融服务的农村金融体系。但是,由于农村各项事业发展迅速,资金需求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鲁靖 邓晶
农村经济发展需要金融扶持 ,中国农村金融市场却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功效。由于农村金融机构没有能力有效调剂农村的资金造成农村金融的萎缩。解决农村金融问题的关键在于创造适合于农村金融市场的融资工具 ,进行金融创新。所以 ,将金融创新的原理运用于农村金融行为的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
农村金融市场 金融行为 金融创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娜
近年来,中国农村金融科技创新持续发展,新的农村金融业态重塑农村金融体系,农村金融业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模式得到快速提升。但受到农村金融市场条件的约束,中国农村金融科技创新主要集中在金融产品环节的创新,而缺乏对农村金融机构内部架构和农村金融产业链的创新。因此,农村金融科技体系规模仍然较小,并未真正实现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对此,文章基于农村金融特征,依靠平台资源整合能力,以协同理念发挥各金融主体优势,创新农村金融科技体系,以实现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目标。同时,针对农村金融科技创新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新金融风险,分别从金融科技监管体系框架、监管模式及监管技术等方面提供解决路径。
关键词:
普惠金融 农村金融 金融科技 监管科技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娜
近年来,中国农村金融科技创新持续发展,新的农村金融业态重塑农村金融体系,农村金融业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模式得到快速提升。但受到农村金融市场条件的约束,中国农村金融科技创新主要集中在金融产品环节的创新,而缺乏对农村金融机构内部架构和农村金融产业链的创新。因此,农村金融科技体系规模仍然较小,并未真正实现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对此,文章基于农村金融特征,依靠平台资源整合能力,以协同理念发挥各金融主体优势,创新农村金融科技体系,以实现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目标。同时,针对农村金融科技创新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新金融风险,分别从金融科技监管体系框架、监管模式及监管技术等方面提供解决路径。
关键词:
普惠金融 农村金融 金融科技 监管科技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任国强 刘刚 桂玉帅
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只有通过不断创新,才会形成一个对农村金融事业的持续激励机制。对于我国农村金融组织如何创新,国内的研究相对于国外较有现实与实际意义。国内学者从当前中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实际出发,围绕国内农村金融组织现存哪些问题,有何创新要求,作何创新建议,尚需作何研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总结主要研究成果,以农村政策金融、商业金融、合作金融、民间金融、新型金融五种组织类别分类,对各类金融组织的现状、面临与自身现存的问题、创新建议、协调运作与政策支持方式,进行了全面归纳与评述。
关键词:
农村金融 组织创新 金融深化 政策支持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陈江
新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经历了六十多年,改革基本上围绕农村金融机构的建立、撤销、合并展开,是由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制度安排。本文对我国农村金融改革进行反思,试图寻找到农村金融改革路径,在此基础上进行金融创新,发挥农村金融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保障作用;并提出农村金融的改革应以农村金融需求为导向,走出几十年来机构改革的怪圈,以市场为导向,强化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市场调节资金供求。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曙光
农村金融问题可以说是当前中国金融领域中最值得关注的问题之一。在未来的几十年中,中国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模式将会彻底变化,但这个彻底变化依赖于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离开农村金融与信贷是不可能实现的。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史建平
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经成为制约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最大障碍。在当前及其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增长都将处于各项战略任务的首位。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农村经济离不开金融支持。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以商业性、政策性与合作性金融机构为主导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格局已初步形成,但我们离一个规范、健全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还相去甚远。已有的农村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彭莉戈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大力支持。首先提出了关于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的理论;接着在该理论的指导下,分析了在二元经济结构下,我国农村金融体制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路径。
关键词:
农村金融 体制 理论 路径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何广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