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02)
- 2023(11783)
- 2022(9395)
- 2021(8964)
- 2020(7060)
- 2019(15874)
- 2018(15214)
- 2017(28852)
- 2016(15061)
- 2015(16933)
- 2014(16260)
- 2013(16346)
- 2012(15284)
- 2011(13936)
- 2010(14081)
- 2009(13355)
- 2008(12394)
- 2007(10983)
- 2006(10024)
- 2005(9187)
- 学科
- 济(68779)
- 经济(68723)
- 农(49936)
- 业(47217)
- 农业(33334)
- 管理(32417)
- 中国(28109)
- 融(26374)
- 金融(26373)
- 企(24651)
- 企业(24651)
- 银(24445)
- 银行(24438)
- 行(23822)
- 方法(23722)
- 数学(21972)
- 数学方法(21833)
- 业经(20194)
- 制(17630)
- 地方(15808)
- 财(15744)
- 贸(14941)
- 贸易(14925)
- 易(14731)
- 发(12759)
- 农业经济(12607)
- 体(12161)
- 中国金融(11328)
- 学(10784)
- 发展(10673)
- 机构
- 学院(214799)
- 大学(209848)
- 济(102944)
- 经济(101256)
- 研究(80487)
- 管理(78745)
- 中国(71076)
- 理学(67651)
- 理学院(66977)
- 管理学(66098)
- 管理学院(65725)
- 农(53122)
- 科学(44594)
- 财(44511)
- 京(43421)
- 农业(40109)
- 所(39677)
- 中心(39008)
- 研究所(36087)
- 财经(35396)
- 业大(34525)
- 经济学(33149)
- 经(32612)
- 江(30875)
- 经济学院(30046)
- 院(28007)
- 北京(27637)
- 范(27012)
- 师范(26814)
- 财经大学(26138)
- 基金
- 项目(143143)
- 科学(114355)
- 研究(109736)
- 基金(106580)
- 家(92858)
- 国家(92026)
- 科学基金(78107)
- 社会(73957)
- 社会科(69909)
- 社会科学(69895)
- 基金项目(55526)
- 省(53890)
- 教育(47332)
- 自然(45963)
- 划(45022)
- 自然科(44879)
- 自然科学(44872)
- 自然科学基金(44098)
- 编号(43975)
- 资助(42533)
- 成果(35444)
- 发(34069)
- 部(33557)
- 重点(32765)
- 国家社会(32368)
- 农(31586)
- 创(30109)
- 课题(29991)
- 中国(29786)
- 性(29408)
- 期刊
- 济(116691)
- 经济(116691)
- 研究(67645)
- 农(59047)
- 中国(45763)
- 农业(39796)
- 融(38879)
- 金融(38879)
- 科学(32072)
- 学报(31553)
- 财(30794)
- 大学(25771)
- 学学(24919)
- 管理(23977)
- 业经(23654)
- 业(18483)
- 经济研究(17986)
- 财经(17513)
- 教育(16974)
- 问题(16743)
- 技术(15527)
- 世界(15282)
- 农村(15215)
- 村(15215)
- 经(15154)
- 农业经济(14860)
- 贸(12881)
- 版(11935)
- 经济问题(11826)
- 国际(11777)
共检索到3341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何广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改清
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供求失衡主要表现为金融供给难以满足金融需求,其主要原因在于农村金融需求的多样性与农村金融供给的单一性的矛盾及农村金融改革的滞后性,增加农村金融供给是均衡供求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农村金融市场 金融供给与需求 均衡
[期刊] 改革
[作者]
何琳 廖东声
对广东241户农户借贷调查发现,多数农户从无借贷经历、贷款金额较小且多用于生活用途、借贷对象以农信社为主、信贷信息不对称影响农户申请贷款、申贷环节影响农户贷款决策,表现出农村金融供求不均衡特征。运用风险报酬模型,模拟农村金属市场供求发展路径,发现满足农户融资需求的金融创新是农村金融供求均衡的必然逻辑。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锋
供给和需求作为市场交易产生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是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对象。本文分析认为,在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上,供给和需求双方在受市场发育不完善、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制约的同时,农村金融市场供求均衡的实现还受诸多非市场因素制约。
关键词:
均衡 农村金融 供给 需求 约束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远风
农村资本需求具有额度小、还贷时间长等特点,村组公共物品的需求无法在市场中得到反映,财政及各类金融机构在资本供给中各有优势,但仍无法适应农村资本需求。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必须以满足农村资本需求为目标,改变商业化金融机构的盈利模式与组织管理,结合农村经济社会特点,改革农村金融机构的内部管理与外部约束,有效运用政府机制、市场机制和合作机制,逐步使农村金融机构适应农村资本需求与农村经济发展。
关键词:
资本 农村金融 需求 供给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吴庆田
本文构建了信息共享机制下农村微观金融需求主体融资模型,研究农村信用信息共享下农村金融供求均衡的实现机制;并从农村信用信息供给的角度,基于博弈论和机制设计理论,研究农村信用信息共享下帕累托最优配置效率的实现机制。
关键词:
信用信息共享 农村金融 帕累托最优配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燕凌
公共生产不足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针对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求状况的不同认识,本文试图从理论上阐述农村公共生产的重要性,并且提出了以农民消费结构分析为基础评价公共产品供给水平的C—L模型。本文运用这一分析框架对我国近10年农民消费结构做了一个实证研究,得出了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结论,并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 公共产品 实证分析 政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何大安 丁芳伟
本文将农村金融由抑制状态向深化状态转变过程中的内生性因素按市场化机制配置资源的运行过程,理解为农村金融市场化。本文针对农村金融市场化进程中的诸如利率、市场准入、业务经营、资本流动等因素在农户融资等方面出现的问题,论证了中国农村金融市场化中内生性因素导致的非均衡推进现象,认为现存的农村金融制度安排引致的市场化非均衡推进现象,主要表现在利率制度的二元化以及由此产生的农户贷款难和大量金融资金外流等方面。本文在理论层面上分析了农村金融市场化非均衡推进现象的主要表现形式,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农户在宏观层面上由于农村金融市场化非均衡推进而产生的交易成本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宋磊 李俊丽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供求呈现出明显的非均衡态势:一方面,农户对资金的“有效需求”不足;另一方面,农村金融机构对资金的“有效供给”不足。这对矛盾的存在严重制约着整个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本文基于2005年对山东省泰安市农户信贷需求现状的实地调研,剖析了农户信贷需求与农村金融机构信贷供给之间存在的问题,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研究,最后提出了探索解决农村金融市场非均衡态势的几点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农户信贷需求 农村金融市场 非均衡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卢亚娟 蔡则祥
我国农村金融供求失衡主要表现为金融供给小于金融需求,其主要原因在于农村金融需求的多样性与农村金融供给的单一性的矛盾及农村金融改革的滞后性。调节农村金融供求失衡的主要措施是增加农村金融供给。
关键词:
农村金融 供求失衡 调节措施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阮华 翁贞林 曹志文
"三农"问题长期困绕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是当今我国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三农"问题产生的原因错综复杂,其中农村资金供求失衡,是其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在综述农村金融理论发展基础上,分析了农村金融失衡现状,即总量失衡、结构失衡、区域性失衡和制度失衡,挖掘了农村金融失衡的内在机理,即产权制度不健全、金融主体激励不足、制度安排不合理、政策性误区仍然较为明显等。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失衡 理论分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延涛 郭泓黎
"十二五规划"、"十三五"的重要问题就是解决三农问题,而如何保持农业持续、稳定发展以及如何增加农民收入便是关键所在。本文就我国农村的金融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农业 农村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至发 桑晓晴
分析了农村人力资本供求非均衡特征及其对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制约作用 ,认为目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本在供求关系上是非均衡的 ,表现为农村人力资本数量上的供过于求和质量上的供不应求。其结果是 ,一方面导致农业对新的生产要素的需求不足 ,另一方面导致农民对新的生产要素的接受和应用能力低 ,从而阻碍了我国传统农业改造为现代农业的进程。我国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首先实现农村人力资本从非均衡到均衡的转变 ,其基本途径有两条 :一是控制和降低农村人力资本的数量 (即控制增量 ,降低存量 ) ,二是提高农村人力资本的质量
关键词:
农村人力资本 供求 非均衡 农业现代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彭莉戈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大力支持。首先提出了关于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的理论;接着在该理论的指导下,分析了在二元经济结构下,我国农村金融体制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路径。
关键词:
农村金融 体制 理论 路径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史跃峰 赵黎明
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推动和支持。本文利用信息经济学理论对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供给现状进行了分析,得出我国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关键因素是信息不对称。接下来对我国农村金融缺口的内生性进行了分析。最后从农村金融供给创新角度提出了解决农村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的政策建议:推进城镇化进程;创新农地产权制度;创新农地流转制度,逐步增加土地流转抵押贷款范围;设立联合抵押品。
关键词:
信息经济学 金融供给 逆向选择 土地流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