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15)
- 2023(16216)
- 2022(13515)
- 2021(13018)
- 2020(10731)
- 2019(24565)
- 2018(24129)
- 2017(45242)
- 2016(24194)
- 2015(27276)
- 2014(26744)
- 2013(26021)
- 2012(23938)
- 2011(21496)
- 2010(21259)
- 2009(19436)
- 2008(18808)
- 2007(16630)
- 2006(14394)
- 2005(12495)
- 学科
- 济(98848)
- 经济(98728)
- 业(67530)
- 管理(61193)
- 农(52714)
- 企(44026)
- 企业(44026)
- 方法(42379)
- 数学(37939)
- 数学方法(37383)
- 农业(35427)
- 中国(29315)
- 业经(25356)
- 财(23263)
- 制(20031)
- 学(19775)
- 贸(18776)
- 贸易(18767)
- 易(18393)
- 地方(17998)
- 银(15443)
- 体(15406)
- 银行(15401)
- 发(15005)
- 行(14808)
- 融(14505)
- 金融(14498)
- 理论(14264)
- 策(14113)
- 技术(13903)
- 机构
- 学院(335518)
- 大学(332259)
- 济(141036)
- 经济(138368)
- 管理(126971)
- 研究(118086)
- 理学(109954)
- 理学院(108800)
- 管理学(106695)
- 管理学院(106108)
- 中国(91556)
- 农(75231)
- 科学(72521)
- 京(70303)
- 财(61169)
- 所(59032)
- 农业(58268)
- 业大(56555)
- 中心(55482)
- 研究所(54037)
- 江(48914)
- 财经(48760)
- 经(44771)
- 北京(43596)
- 经济学(43307)
- 范(43147)
- 院(42665)
- 师范(42577)
- 经济学院(39046)
- 州(38612)
- 基金
- 项目(233607)
- 科学(183870)
- 研究(170723)
- 基金(170471)
- 家(150843)
- 国家(149529)
- 科学基金(127158)
- 社会(109416)
- 社会科(103318)
- 社会科学(103295)
- 省(90794)
- 基金项目(89123)
- 自然(81327)
- 自然科(79501)
- 自然科学(79472)
- 自然科学基金(78047)
- 教育(77806)
- 划(76567)
- 资助(69574)
- 编号(68866)
- 成果(55493)
- 重点(52838)
- 部(52285)
- 发(51215)
- 创(48690)
- 课题(47513)
- 国家社会(46568)
- 创新(45611)
- 科研(44906)
- 教育部(44352)
- 期刊
- 济(154903)
- 经济(154903)
- 研究(94414)
- 农(76647)
- 中国(70560)
- 学报(57533)
- 科学(52381)
- 农业(52376)
- 财(45871)
- 大学(44689)
- 管理(43912)
- 学学(42556)
- 教育(35661)
- 融(31452)
- 金融(31452)
- 业经(30387)
- 技术(29961)
- 业(25651)
- 经济研究(24023)
- 财经(23552)
- 问题(21247)
- 经(20410)
- 版(19089)
- 世界(18139)
- 业大(16176)
- 统计(16119)
- 贸(15873)
- 技术经济(15610)
- 科技(15549)
- 农村(15506)
共检索到4971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李良艳 王旭
2000年以来,我国在解决农村贫困问题上已经取得了重大成效,但是农村致贫因素以及贫困表现形式都发生重大变化,对农村贫困的识别已经从静态收入需求单维向动态多维转变。运用Alkire和Foster关于多维贫困的分析框架,构建包括教育、健康、卫生条件、生活状况等7个指标的农村多维贫困识别指标体系,选取6个年度CHNS面板样本数据,分别从剥夺视角和需求视角对我国农村贫困人口进行识别、追踪和分解。前者分析农村多维贫困情况,并对致贫因素进行甄选;由于目前收入仍然是衡量贫困的核心指标,所以后者从需求定义出发,对贫困人口的不同贫困程度进行研究,考察非收入贫困群体中存在的隐性贫困问题,依据分析结果得出相关结论,提出相应政策启示。
关键词:
农村贫困 多维贫困 收入贫困 贫困识别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焦娜 郭其友
文章在"剥夺识别—多维治理"分析框架下,基于2013~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CHARLS)应用潜变量马尔科夫模型(LMM)识别不同多维剥夺形式下的农村老年贫困及其转型动态,并采用动态随机Probit模型检验养老保障和多维度社会救助的综合配套机制对中国农村老年贫困的治理效果。结果发现,中国农村老年贫困存在状态依存性,且老年群体的个体异质性也会影响其多维剥夺状态及其转型。现阶段基础性养老保障在社会救助的协同机制作用下,共同构成预防农村老年贫困的"双重防线",可以提高农村老年人高多维剥夺水平的退出率,降低农村老年人多维剥夺的状态依存性。文章认为,输血型和造血型反贫困政策相结合有利于提高公共治理的弹性,针对老年人群的异质性实施"多维剥夺的多维治理",能够有效阻断老年贫困,激发农村老年群体的内生脱贫能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军 张琴 高帅
能力贫困、动态贫困和多维贫困能够较为准确、全面地识别和反映贫困,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是提高扶贫成效的关键。文章利用2010—2012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山西省农村成人面板数据,基于个人能力剥夺视角对山西省县域农村多维贫困进行测度,通过定序Probit模型探索其演变机理。研究发现:(1)山西省农村县域多维贫困差异不明显,这从理论上支撑了将扶贫攻坚主战场从贫困县转变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合理性。(2)从事农业的农村人口更易陷入多维贫困,这成为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的诱因。(3)当前有工作的农村人口摆脱贫困的可能性较大,应促进有能力的农村贫困人口就业,稳步有序推进新型城镇化。(4)绝对收入和相对收入对多维贫困产生的影响不显著,在精准扶贫过程中应区别对待"收入贫困"和"多维贫困"。
关键词:
能力贫困 多维贫困 动态贫困 精准扶贫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军 张琴 高帅
能力贫困、动态贫困和多维贫困能够较为准确、全面地识别和反映贫困,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是提高扶贫成效的关键。文章利用2010—2012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山西省农村成人面板数据,基于个人能力剥夺视角对山西省县域农村多维贫困进行测度,通过定序Probit模型探索其演变机理。研究发现:(1)山西省农村县域多维贫困差异不明显,这从理论上支撑了将扶贫攻坚主战场从贫困县转变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合理性。(2)从事农业的农村人口更易陷入多维贫困,这成为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的诱因。(3)当前有工作的农村人口摆脱贫困的
关键词:
能力贫困 多维贫困 动态贫困 精准扶贫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荣党
贫困测度是监测贫困状态和制定反贫困政策和战略的重要依据。农村是我国反贫困的主战场,如何科学地制定贫困评价指标体系,是全面描述和正确评估农村贫困的现状和脱贫进程,及时把握扶贫政策对缓解农村贫困的实际效果的关键,并成为当今理论研究和反贫困实践的热点。本文对农村贫困指标体系设计基础、目标层次、结构系统和指标选择作了初步的探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肖佑恩 ,魏中海 ,王齐庄 ,易法海
开展扶贫工作,帮助贫困地区尽快地摆脱贫困,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项战略性措施。而科学地衡量贫困地区贫困程度和确定脱贫标准,又是开展扶贫工作的基本决策依据。在这个问题上,近些年来,人们虽然作过一些有益的探讨,但总的讲,还没有一个较为科学的指标体系。鉴于此,我们对衡量我国贫困地区贫困与脱贫程度的指标体系进行了一年多的调查研究,建立了一套衡量贫困程度的综合评价模式,根据不同类型地区的条件分别拟定了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帅
多维贫困、动态贫困成为贫困的时代特征,精准扶贫是新常态下扶贫开发的突破口。文章运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年和2012年成人面板数据,基于个人能力剥夺视角进行多维贫困测度,依据贫困程度将我国城乡人口划分为长期贫困、暂时贫困和非贫困三个类型,探索贫困人口在多维贫困状态中转变的机理。研究发现:(1)能力剥夺是多维贫困的根源,也是构建精准扶贫机制的抓手,做好多维贫困识别与精准扶贫的有效衔接是减少多维贫困的关键。(2)社会地位每提高一个等级,3维、4维和5维贫困人口脱贫的可能性将分别增加3.8%、5.3%和5.6%。(3)绝对收入对多维贫困演变产生积极影响,而相对收入的作用不显著。(4)城...
关键词:
多维贫困 动态贫困 精准扶贫 社会地位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钢 乔海程
信息扶贫是当今信息化时代扶贫的题中应有之义,准确把握我国贫困地区信息贫困的状况及程度是实行信息扶贫的前提条件。本文选取河南省两个国家级贫困县作为研究样本,运用专家评价法对相关指标进行赋值,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构建信息贫困测评指标体系,以期对农村贫困地区的信息贫困程度给予客观准确的量化反映。研究结果显示:(1)国家级贫困县的信息贫困程度更高,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在现有信息贫困指标中,信息化应用最受重视,而不重视信息化服务。(3)三个一级指标所属的二级指标中排名第一、第二的权重指标分别为:移动终端(手机)普及率、4M及以上宽带入户率;中小学多媒体普及率,在线政务用户比例、村公共服务(政务)平台比例;农产品网上交易额占农产品交易额比重、一般性网上支付等项目,这些指标也是新时期以来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目标。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钢 乔海程
信息扶贫是当今信息化时代扶贫的题中应有之义,准确把握我国贫困地区信息贫困的状况及程度是实行信息扶贫的前提条件。本文选取河南省两个国家级贫困县作为研究样本,运用专家评价法对相关指标进行赋值,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构建信息贫困测评指标体系,以期对农村贫困地区的信息贫困程度给予客观准确的量化反映。研究结果显示:(1)国家级贫困县的信息贫困程度更高,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在现有信息贫困指标中,信息化应用最受重视,而不重视信息化服务。(3)三个一级指标所属的二级指标中排名第一、第二的权重指标分别为:移动终端(手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赵伦
相对贫困通过社会比较的认知方式,归因导向由个体因素转向社会结构,反映出特定人群对社会公平状态的认同接纳程度。随着贫富差距的持续扩大,社会归因主导下的相对贫困认知引起贫困群体心态的集体失衡,降低人们对社会公正水平的正面性评价,可能导致严重的社会不满和群体对立。相对贫困作为社会问题的实质,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实现共同富裕的问题,蕴含着强烈的政治承诺意味。
关键词:
相对贫困 社会比较 贫困认知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王晓慧 刘燕舞
本文通过对两个个案村庄的考察,对农村大龄青年婚配困难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大龄青年婚配困难问题在本质上是社会剥夺所造成的。在经济分化与社会分层的结构性压力下,婚姻资源在不同阶层群体中呈现出不均衡分布。在上层群体中,婚姻资源主要在本阶层内部循环,但其炫耀性婚姻消费所营造的合法性,却激起了下层尤其是中层群体试图通过婚姻资源流动进入上层的欲望。在发达地区农村,向上婚姻流动失败而又不愿向下婚姻流动的中层女性,在不断推迟初婚年龄的过程中沦为大龄"剩女";而其下层中的弱势男性,则依靠来自贫困地区农村女性资源的流入而得以稀释其婚姻压力。这种婚姻压力的逐层传导机制,最终导致了当前贫困地区农村底层大龄男性青年的婚配困难问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敬敏 施婷
准确合理的估算农村碳排放量,能为低碳经济发展规划提供决策参考,从而制定合理的碳减排量。文章通过对我国农村碳排放结构和影响因素的分析,基于碳源、碳汇两个角度,从农、林、牧、渔4方面的14个碳源以及5个碳汇构建了农村碳排放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和计量模型;给出了保定22个县市2005、2010年的碳排放量测算结果。最后,根据测算结果,提出了推进低碳农村建设的农村碳减排措施。
关键词:
低碳农村 统计监测 碳排放 指标体系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才志 董璐
在对水贫困相关理论理解的基础上,以灾害风险管理作为研究切入点,构建中国农村水贫困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由经济、社会、生态和资源4个子系统共44个指标组成。对2000-2011年我国31个省(市)地区农村水贫困风险进行测算的情况下,将各省份4个子系统风险得分与农村水贫困风险得分进行比较分析,得到不同地区子系统发展状况,为降低水贫困风险状况,实现子系统的适应性发展寻找方向。进一步了解我国农村水贫困风险的空间分布状况,利用有序聚类,对31个地区进行分类,将农村水贫困状况分为3类:高度风险水贫困、中度风险水贫困、低度风险水贫困,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农村水贫困状况呈现出从东南向西北地区不断加剧的发展趋...
关键词:
农村水贫困 灾害风险指数 主客观赋权法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刘世洪
提出建立我国农村信息化测度指标体系的5项原则,着重研究建立我国农村信息化测度指标体系,包括6要素25项指标。即衣村信息资源、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农业信息技术应用、农业信息产业、农村信息化人才和农村信息化环境。并采取Delphi法建立指标权重,计算出全国和各省市农村信息化指数。
关键词:
农村信息化 测度 指标体系 信息化指数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洪 王超
一直以来,我国农村贫困省区差异明显,西部地区农村贫困率明显高于中、东部地区,这就意味着农村贫困识别研究中需要考虑地区因素。本文首次使用分层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农村贫困识别研究,实证分析发现:层级变量农业人口比重对农户贫困有显著影响作用,且考虑与不考虑层级变量,各因素对农户贫困的影响程度差异明显。与普通Logistic回归模型相比,分层Logistic回归模型能够有效提高贫困农户的识别率,在最优分割点下,基于分层Logistic回归模型的农户贫困识别率能够达到75%。该研究的现实意义在于,政府减贫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