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793)
2023(18787)
2022(16066)
2021(15304)
2020(12506)
2019(29313)
2018(29118)
2017(55237)
2016(29792)
2015(33663)
2014(33751)
2013(33429)
2012(30865)
2011(28235)
2010(28479)
2009(26098)
2008(25381)
2007(22487)
2006(20060)
2005(17984)
作者
(85612)
(71625)
(70684)
(67222)
(45333)
(34240)
(32160)
(28080)
(27181)
(25437)
(24205)
(24196)
(22681)
(22575)
(21904)
(21811)
(20901)
(20846)
(20428)
(20214)
(17847)
(17658)
(17298)
(16464)
(15992)
(15912)
(15722)
(15676)
(14458)
(14152)
学科
(128475)
经济(128340)
(82714)
管理(76869)
(57859)
企业(57859)
(53944)
方法(52618)
数学(46272)
数学方法(45545)
中国(38291)
农业(36174)
业经(30459)
地方(30185)
(26273)
(25176)
(23576)
贸易(23557)
(23518)
(22866)
(19659)
银行(19618)
(19261)
理论(19224)
环境(19028)
技术(19011)
(18943)
(18752)
金融(18748)
(18347)
机构
学院(421628)
大学(420692)
(173592)
经济(169825)
管理(164608)
研究(148125)
理学(141799)
理学院(140180)
管理学(137623)
管理学院(136873)
中国(114000)
(91600)
科学(90233)
(80618)
(75613)
(74386)
中心(67707)
研究所(67568)
业大(65585)
(62649)
农业(61693)
财经(59668)
北京(58617)
(58261)
师范(57777)
(54440)
(53245)
经济学(51210)
(50815)
师范大学(46464)
基金
项目(283761)
科学(223267)
研究(210798)
基金(204842)
(178244)
国家(176693)
科学基金(151227)
社会(133076)
社会科(125709)
社会科学(125675)
(110226)
基金项目(107990)
教育(96403)
自然(96328)
自然科(94100)
自然科学(94080)
(92636)
自然科学基金(92368)
编号(87439)
资助(84562)
成果(71281)
(63722)
重点(63433)
(62957)
课题(60526)
(58322)
国家社会(54801)
创新(54376)
教育部(53741)
科研(53333)
期刊
(199484)
经济(199484)
研究(127221)
中国(90075)
(80028)
学报(65359)
科学(62655)
管理(59129)
农业(54715)
(54578)
教育(51384)
大学(50776)
学学(47563)
(40575)
金融(40575)
技术(38477)
业经(36070)
经济研究(30433)
财经(28083)
(27301)
问题(26729)
(24102)
图书(22744)
(21231)
技术经济(21202)
世界(20440)
科技(20209)
资源(19989)
(18995)
理论(18898)
共检索到6403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勇  陈太勇  
通过文献和案例法,从中国农村贫困社区发展面临的问题出发,构建了六轮驱动扶贫模式。XMN106个项目和4个典型社区的扶贫发展案例证明,六轮驱动扶贫模式能够增强贫困户发展意愿,提升贫困户的知识和技能,建设有序的社区组织,促进社区产业发展,拓展农产品市场和完善社区公共服务。六轮驱动扶贫模式能够促进个人和社区的改变,能力提升,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成功的市场链接促进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六轮(六个维度)协同发展才能帮助贫困社区实现脱贫致富。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勇  陈太勇  
通过文献和案例法,从中国农村贫困社区发展面临的问题出发,构建了六轮驱动扶贫模式。XMN106个项目和4个典型社区的扶贫发展案例证明,六轮驱动扶贫模式能够增强贫困户发展意愿,提升贫困户的知识和技能,建设有序的社区组织,促进社区产业发展,拓展农产品市场和完善社区公共服务。六轮驱动扶贫模式能够促进个人和社区的改变,能力提升,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成功的市场链接促进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六轮(六个维度)协同发展才能帮助贫困社区实现脱贫致富。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宁  
为了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近年来,国家加大对农村的扶贫开发。本文通过对农村扶贫开发模式的实施与其在实施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以此分析我国目前农村扶贫开发所取得的成效。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都阳  蔡昉  
通过回顾农村贫困的变化阶段,本文认为中国农村贫困的性质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贫困分布由区域的、整体性的贫困逐渐过渡到个体性贫困,贫困人口的构成也以边缘化人口为主要组成部分。扶贫政策也需要进行战略性的调整,需要从瞄准区域的政策向瞄准个体的政策转化,在这一过程中,建立和完善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尤其重要。而本文的分析表明,更明确地细分贫困群体,集中使用扶贫资源是战略调整的重要举措。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立冬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苗齐  钟甫宁  
贫困发生率、贫困深度指数和贫困强度指数是三个相互联系又互相区别的贫困测度标准。本文在系统分析贫困测度指标对扶贫政策取向影响的基础上,采用农村住户抽样调查数据,测算了1985年以来中国农村贫困状态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近20年来,中国扶贫政策在减少农村贫困人口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但贫困深度指数和贫困强度指数却更加恶化,不仅剩余贫困人口的平均收入水平更加远离贫困线,而且深度贫困者处于更为相对不利的地位。针对这种变化,本文讨论了改善贫困状况的政策取向。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立冬  
中国农村存在收入维度以外的其他维度贫困,且多维贫困程度较为严重,尽管在2000—2011年间农村多维贫困程度呈现下降的态势,但仍高于收入单维度的贫困程度。教育维度对农村多维贫困的贡献最高,其次是健康、生活水平和收入维度,资产维度的贡献度最低。动态来看,2000—2011年间教育和资产两个维度对总体多维贫困的贡献度不断提高,健康和生活水平两个维度的贡献度呈下降态势,而收入维度的贡献度基本稳定。中国未来针对农村的扶贫瞄准应从单一的货币贫困调整为收入、教育、健康、生活水平和资产"五位一体"的多维贫困,要更为注重对农村贫困人口的能力开发,以破除当前农村贫困日益显著的持久性和脆弱性特征,进而提高精准扶贫政策的效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丁焕峰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在参与式发展理论的指导下,对农村贫困社区旅游开发中参与的内涵、农村贫困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及其规划的基本出发点和实践框架进行分析,认为贫困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是一种持续的旅游扶贫模式,是开发式扶贫的制度创新过程。最后,对农村贫困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几个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陈晓洁  张乐柱  杨明婉  
论文基于阿玛蒂亚·森的能力贫困理论的新视角,构建涵盖经济绩效、社会绩效、环境绩效和可行能力集绩效的综合绩效评价体系,运用标准化变换法改进的熵值法对2002~2015年中国592个贫困重点县的调查数据进行综合指标评分,并提出将能力贫困加入贫困界定的衡量标准,促进扶贫资金使用渠道多元化,实施能力开发式扶贫战略。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沈扬扬  詹鹏  李实  
借助多维贫困指标体系,本文测算了1995-2013年我国农村地区多维贫困跨期变化,分解出主要减贫因子,并建立了减贫因子与国家惠农、减贫政策之间的关联。结论显示:整体上,农村多维贫困得到极大缓解,彰显超越收入维度的多维扶贫成效。具体地,20世纪90年代中期农户自费医疗支出负担对整体贫困的贡献度最高,后期"新农合"普惠项目弥补了这块短板。缺乏经济能力在20年前是第二突出的多维贫困表现形式,但伴随民生发展得到缓解。现阶段,多维贫困农户面临的困境主要来自健康和医疗。细分群体中,老年人、教育程度低、居住在西部地区和贫困县等子群体的贫困程度很高,说明多维贫困集中分布于弱势群体和经济发展程度低的区域,这些群体是政策的着力点。稳健性分析显示,改变子维度的代理变量、改变权重结构或去掉某些维度,本文结论仍然成立。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全红  
本文分别以中国官方贫困线和国际贫困线为标准,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就中国政府的农村扶贫资金投入和贫困减少的长、短期关系和Granger因果关系进行了经验研究。结果表明农村扶贫资金对农村贫困减少具有短期的促进作用,但效果不显著。从长期看扶贫资金抑制了农村贫困的减少,但这两者之间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经济增长与贫困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经济增长在减少农村贫困人口的同时,加重了贫困深度指数和贫困强度指数。因此,进一步完善农村扶贫资金运行机制、提高扶贫项目的瞄准性,对于解决中国农村贫困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红琴  
贫困问题是一个国际性的难题,有史以后人类一直坚持不懈地试图解决贫困问题,我国作为贫困问题较为突出的国家,虽然经历了过去几十年的努力,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贫困现象在我国仍然没有得到彻底的遏制,贫困人口的基数依然比较庞大,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扶贫任务的艰巨性。参与式扶贫作为一种新颖的扶贫模式,不仅能给贫困农村带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同时还可以协助贫困农村扶贫项目的制定、执行、监测与评估,提高农村贫困地区的扶贫效率,促进农村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申秋  
贫困问题是世界各国政府和相关国际组织关心的重要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扶贫政策经历了体制改革下的救济式扶贫(1978-1985年)、开发式扶贫制度化和八七扶贫攻坚阶段(1986-2000)、"大扶贫"格局的形成和发展阶段(2001-2013)、脱贫攻坚和精准扶贫阶段(2014至今)四个阶段。随着改革开放后的经济高速发展和国家对农村地区的扶贫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贫困人口基数快速减少,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据我们的分析,在当前中国实施的农村精准扶贫实践中,仍然存在如何精确瞄准扶贫对象、整合扶贫资金、调动扶贫对象参与的积极性等问题。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申秋  
贫困问题是世界各国政府和相关国际组织关心的重要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扶贫政策经历了体制改革下的救济式扶贫(1978-1985年)、开发式扶贫制度化和八七扶贫攻坚阶段(1986-2000)、"大扶贫"格局的形成和发展阶段(2001-2013)、脱贫攻坚和精准扶贫阶段(2014至今)四个阶段。随着改革开放后的经济高速发展和国家对农村地区的扶贫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贫困人口基数快速减少,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据我们的分析,在当前中国实施的农村精准扶贫实践中,仍然存在如何精确瞄准扶贫对象、整合扶贫资金、调动扶贫对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黄承伟  陆汉文  刘金海  
为了推动扶贫开发工作和农村金融制度创新的结合,讨论中国农村微型金融扶贫的有效模式,促进贫困地区村级互助资金的发展,2009年1月15~16日,由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财政部、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共同主办,中国国际扶贫中心、中国小额信贷发展促进网络承办,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联合国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