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909)
- 2023(20173)
- 2022(16913)
- 2021(15793)
- 2020(13084)
- 2019(30128)
- 2018(29446)
- 2017(55016)
- 2016(29759)
- 2015(33205)
- 2014(32835)
- 2013(32617)
- 2012(30277)
- 2011(27588)
- 2010(27536)
- 2009(25393)
- 2008(25071)
- 2007(22397)
- 2006(19736)
- 2005(17626)
- 学科
- 济(129260)
- 经济(129128)
- 业(84190)
- 管理(77823)
- 企(58952)
- 企业(58952)
- 农(54049)
- 方法(53074)
- 数学(47199)
- 数学方法(46637)
- 中国(38309)
- 农业(36130)
- 业经(30885)
- 财(29967)
- 地方(29613)
- 学(25697)
- 贸(25482)
- 贸易(25467)
- 易(24781)
- 制(23994)
- 银(20568)
- 银行(20496)
- 融(19772)
- 金融(19769)
- 行(19728)
- 环境(19166)
- 发(19155)
- 技术(18899)
- 务(17429)
- 和(17425)
- 机构
- 学院(427280)
- 大学(424740)
- 济(179293)
- 经济(175855)
- 管理(160554)
- 研究(151803)
- 理学(138625)
- 理学院(137006)
- 管理学(134569)
- 管理学院(133789)
- 中国(116372)
- 科学(94741)
- 农(91855)
- 京(89957)
- 财(78717)
- 所(77975)
- 农业(71546)
- 研究所(71162)
- 业大(71025)
- 中心(70547)
- 江(63962)
- 财经(62521)
- 经(57062)
- 北京(56430)
- 范(55979)
- 师范(55300)
- 经济学(54730)
- 院(53775)
- 州(50830)
- 经济学院(49447)
- 基金
- 项目(289919)
- 科学(227474)
- 基金(210812)
- 研究(206849)
- 家(186888)
- 国家(185286)
- 科学基金(157057)
- 社会(133035)
- 社会科(125912)
- 社会科学(125876)
- 省(113855)
- 基金项目(111217)
- 自然(101747)
- 自然科(99444)
- 自然科学(99412)
- 自然科学基金(97641)
- 划(96130)
- 教育(93660)
- 资助(85635)
- 编号(82706)
- 成果(66481)
- 发(66394)
- 重点(65872)
- 部(63656)
- 创(60280)
- 课题(57120)
- 创新(56461)
- 科研(56116)
- 国家社会(56018)
- 计划(54014)
- 期刊
- 济(199755)
- 经济(199755)
- 研究(121337)
- 农(90335)
- 中国(86949)
- 学报(74753)
- 科学(67482)
- 农业(61293)
- 财(59127)
- 大学(56203)
- 管理(56020)
- 学学(53418)
- 融(42322)
- 金融(42322)
- 教育(41609)
- 业经(37188)
- 技术(35797)
- 经济研究(31497)
- 业(31055)
- 财经(30257)
- 问题(27388)
- 经(26070)
- 版(23269)
- 世界(21543)
- 贸(21347)
- 技术经济(20890)
- 统计(20597)
- 科技(20278)
- 业大(20001)
- 资源(19711)
共检索到6391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杨慧敏 罗庆 许家伟
笔者根据2000年、2006年和2011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的家户微观面板数据,借助双变量Probit模型,从户主特征、家庭特征、社区特征三个方面对中国农村家庭贫困状况及其动态变化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发现,不同贫困线标准下,家户贫困发生率均逐年下降,且随着经历贫困次数的增多,贫困户数目不断减少,相邻年份中仅有部分家庭持续处于贫困状态;同时,家户脱离贫困与陷入贫困的状态同时存在。回归结果表明,户主受教育程度、耕地面积、村庄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比重、到最近小学的距离、到最近火车站的距离等因素对下一年份家户贫困状态的边际效应影响显著;由于贫困标准不同,其影响程度也有所差异。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光金
本文基于2006年进行的一项全国抽样调查,以被调查的农村住户为单位,考察了现阶段农村贫困的规模、发生率、类型、程度,农村贫困住户的主要经济社会特征以及农村贫困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农村贫困的调查发生率仍然较高,农村贫困的深度、强度和对扶贫投入力度的要求都有所上升,但按国定贫困线计算,农村扶贫压力仍在国家能力的承受范围之内。在家庭人力资本、物质性经济资源、结构性社会地位以及关系性社会处境等方面,农村贫困户与非贫困户之间在多数情况下存在明显差异。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人力资本短缺、物质资源不足、社会结构制约和社会排斥等问题,可以部分地或不同程度地解释贫困的成因。最后,本文提出,农村反贫困战略应当重点解...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立冬 李岳云 潘辉
本文利用1988—2003年CHNS的5轮农村家庭收入调查数据,对中国农村贫困的动态发展进行了经验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农村贫困的状态更多的是一种暂时性的贫困,而且中国农村存在着较高程度的脱离贫困与进入贫困并存的现象;不同收入阶层的贫困(或非贫困)家庭在脱离(或进入)贫困的可能性上存在明显的差别,同时绝大多数的贫困家庭在脱贫后都进入了较高的收入阶层,而大多数情况下非贫困家庭在进入贫困后都分布在离贫困线较近的收入阶层;贫困家庭在脱贫后并不具有较强的维持非贫困状态的能力,同时,刚进入贫困的家庭与之前一直处于贫困状态的家庭在脱贫的机会上并没有明显的差异。
关键词:
收入流动性 贫困 动态发展 经验分析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张琳,任苒
目的:分析全国10个合作医疗试点县农村居民的住院医疗服务的需要和需求,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对合作医疗干预前和合作医疗干预后两次调查人口进行家庭卫生服务调查,采用收入五分组、单因素分析和住院服务利用两步模型方法。结果:分析调查县农村居民的住院率、未住院率、住院费用及其影响因素。结论:农村居民的住院医疗服务的需求仍然没有得到有效满足,不同收入组之间有差异。影响农村居民对住院服务需求的主要因素是疾病严重程度(如是否患有慢性病)。
关键词:
住院率 需求 影响因素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侯亚景
多维贫困的发生具有动态性和长期性。本文在当前多维贫困的研究中引入了时间因素,考虑了多维贫困的长期变化特征;同时基于内源性扶贫理念,强调关注贫困人口的内生发展动力和主观感受,建立了主客观维度相结合的长期多维贫困的测量框架,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2012—2014年的三期面板数据,通过多层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农村家庭长期多维贫困及不平等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区域子群分解下,西部地区对农村整体长期多维贫困指数的贡献最大,但随着长期多维贫困持续期的临界值的提高,西部地区在长期多维贫困平均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林闽钢 张瑞利
贫困代际传递是长期贫困的关键问题。本文利用CHNS数据,围绕农村贫困家庭的代际传递问题进行测算和分析表明,与农村非贫困家庭比较,贫困家庭的代际收入弹性大,收入流动性较差;贫困家庭的子女收入对父母收入的依赖性更强;贫困家庭父辈和子辈在婚姻状况、受教育年限、收入水平、就业机会和医疗保险情况等重要社会因素方面具有明显的相关性,贫困家庭子女容易受到上一代经济和社会劣势的影响;贫困家庭父辈和子辈在受教育水平、上学机会、就业状况以及医疗保险等方面都处于明显劣势。这表明农村贫困家庭贫困代际传递明显。
关键词:
农村贫困家庭 贫困代际传递 CHNS数据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汪为 吴海涛 彭继权
本文利用国家统计局湖北调查总队20062010年的农村住户连续调查数据,采用A-F多维贫困测算方法,从消费、教育、健康、生活质量和资产5个维度测算湖北农村家庭多维贫困,并按多维贫困持续年度将贫困动态性划分为从不贫困、暂时贫困和慢性贫困三种类型,在此基础上采用有序Probit模型探讨多维动态贫困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湖北农村家庭多维贫困状况总体上呈下降的趋势,没有农村家庭处于极端多维贫困;影响农村家庭暂时贫困和慢性贫困的因素主要有接受培训劳动力占比、家庭经营类型和所在村是否在郊区,此外,农村家庭慢性贫困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生云
基于2002年的中国家庭收入项目(CHIP)调查数据,考察了中国农村的长期贫困与暂时性贫困。研究发现:中国农村更多呈现出暂时性消费贫困的特征,并且贫困家庭脱贫后进入高收入阶层的机会较小;离贫困线越远,其脱贫能力越低,离贫困线越近,其返贫的比例越高。远离区域经济中心、家庭负担较重、小孩老人较多的家庭容易陷入长期贫困。村支书的年轻化对于中下层贫困阶层摆脱长期贫困具有重要意义。社会政治资本、劳动力素质和居住条件是影响中等贫困家庭脱离长期贫困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长期贫困 暂时性贫困 返贫 收入流动性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迪 黄茂湘
测算农村减贫成效并考察减贫成效的影响因素对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覆盖我国东、中、西和东北四大地区的CFPS调查数据,在Quah(1997)的分布动态学(Distribution dynamics)基础上构建了完整的减贫成效分析框架。首先测算出各地区农村家庭贫困内部状态的Markov转移概率矩阵,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可分解的绝对、相对减贫指数,以综合考察各地区的农村减贫成效,随后本文通过首次构造的"条件Markov模型"进一步考察了减贫成效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发现:(1)样本考察期内,我国各地区的农村贫困状况随着时间的积累逐渐变好,贫困发生率均有所下降;(2)减贫过程中仍存在着脱贫又返贫的现象,农村家庭的深度贫困固化问题比轻度贫困问题更加严重,意味着扶贫开发工作正式进入攻坚时期,扶贫难度加大;(3)家庭成年成员特征、家庭特征以及收入类型对农村减贫成效的影响显著性情况存在着时段和区域的异质性。其中,家庭成年成员受教育水平、家庭中是否有成员从事有薪酬的农业劳动、工资性和营业性收入对家庭的贫困状态变动具有更显著的影响。基于此,政府应贯彻落实精准扶贫,将扶贫重点放在中西部地区和处于深度贫困的家庭,另外应再调整和倾斜扶贫资源与扶贫政策,将提高农民受教育水平、增加非农业就业机会作为主要减贫途径,将促进农村工资性和营业性收入增长作为主要的政策倾斜方向。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全红 李博 周强
为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脱贫攻坚战须精准识别贫困人口。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农户数据,从收入和多维角度对比分析了我国农村2012—2016年的贫困程度和动态转换。研究发现,2014年我国农户收入贫困和多维贫困的重合度仅为18%,收入贫困概念遗漏了76%的多维贫困户,多维贫困概念遗漏了64%的收入贫困户。相对而言,低教育程度户主家庭和中西部家庭更易同时陷入收入贫困和多维贫困。从动态转换看,这两种贫困测量之间也存在很大的偏差,2012—2014年收入脱贫户中仅16%的农户同时实现了多维脱贫,2014—2016年也仅为18%,但是,处于深度多维贫困状态的农户比例几乎没有下降。基于上述测算结果,本文主张结合收入贫困和多维贫困评价指数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同时要高度关注深度贫困人群和新增贫困人群,使得这些贫困家庭在收入、教育、健康、卫生等多方面实现脱贫。
关键词:
贫困人口 收入贫困 多维贫困 动态转换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洪兴建 邓倩
基于CHNS的八轮农村家庭收入调查数据,本文使用贫困发生率和平方缺口指数对农村贫困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把贫困变动分解为长期贫困效应、脱贫效应和返贫效应。实证结论表明,虽然长期贫困发生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但是近期长期贫困的平方缺口指数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上升;脱贫效应是减少贫困的主要因素,返贫效应则是加剧贫困的诱因。此外,匿名性与非匿名性的增长率显示,匿名性低估了低收入阶层的实际收入增长率,从而高估了实际贫困。
关键词:
长期贫困 FGT贫困指数 非匿名性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刘远立,任苒,陈迎春,胡善联,萧庆伦
一、概述 众所周知,在20世纪70年代,中国以社区为基础进行筹资和组织的合作医疗体系(CMS)曾经为中国卫生保健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进入80年代以来,由于经济体制改革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多数农村地区合作医疗基本解体。决策者们已越来越意识到中国农村居民缺乏基本卫生服务可及性的问题。为此,在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和发展的决定》中,合作医疗的作用得到肯定。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张琳,任苒
目的:分析全国10个合作医疗试点县农村居民的门诊医疗服务的需要和需求,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对干预前和干预后进行的家庭卫生服务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结果:分析被调查县农村民民的2周患病、2周患病就医、未就诊及其影响因素。结论:农村居民的门诊医疗服务的需要和需求在干预前后发生了变化,仍然没有得到有效满足,不同收入组之间有差异。影响农村居民2周患病就诊的因素主要是经济因素和是否患有慢性病等。
关键词:
患病率 需要 需求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张锦华
改进的森指数即SST指数在衡量贫困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本文用SST指数考察了我国农村教育贫困的综合程度,发现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教育贫困程度、广度、深度都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但教育分布不均则呈上升趋势,而西部则成为教育最贫困的地区,并在分析了教育贫困的现状和特征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后提出了加大教育扶贫力度和提高教育扶贫效率的建议。
关键词:
教育贫困 SST指数 教育扶贫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雨林,黄祖辉
文章利用统计年鉴的分组数据拟合出洛伦兹曲线,计算贫困率指标,再将其变动分解为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的作用。最后得出结论:中国农村贫困状况逐渐缓解,其变化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经济增长使农村居民收入增加,贫困率下降,其贡献随经济波动出现周期性;中国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逐渐拉大,收入不平等加剧农村贫困;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尚在"库兹涅茨倒U曲线"的前半段,呈收敛趋势向拐点逐渐靠拢。
关键词:
中国 农村 贫困率 分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