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83)
- 2023(14389)
- 2022(12380)
- 2021(12019)
- 2020(9815)
- 2019(22999)
- 2018(22610)
- 2017(43320)
- 2016(23345)
- 2015(26531)
- 2014(26345)
- 2013(26408)
- 2012(24256)
- 2011(22051)
- 2010(22014)
- 2009(20297)
- 2008(19927)
- 2007(17554)
- 2006(15656)
- 2005(13813)
- 学科
- 济(98700)
- 经济(98581)
- 业(69658)
- 管理(61284)
- 农(52773)
- 企(45900)
- 企业(45900)
- 方法(41059)
- 数学(36109)
- 数学方法(35696)
- 农业(35432)
- 中国(28855)
- 业经(25507)
- 财(22691)
- 制(19629)
- 地方(19503)
- 贸(19322)
- 贸易(19313)
- 学(19174)
- 易(18893)
- 发(15380)
- 银(15282)
- 银行(15249)
- 行(14583)
- 环境(14521)
- 技术(14101)
- 体(13846)
- 策(13807)
- 融(13778)
- 金融(13777)
- 机构
- 学院(334086)
- 大学(333953)
- 济(140909)
- 经济(138055)
- 管理(133266)
- 研究(116563)
- 理学(115295)
- 理学院(114073)
- 管理学(112337)
- 管理学院(111751)
- 中国(90662)
- 京(71493)
- 科学(70027)
- 农(68645)
- 财(61431)
- 所(58428)
- 业大(53440)
- 中心(53311)
- 研究所(52986)
- 农业(52333)
- 财经(48914)
- 江(47919)
- 北京(45728)
- 范(44916)
- 经(44720)
- 师范(44620)
- 经济学(41575)
- 院(41165)
- 州(38788)
- 经济学院(37489)
- 基金
- 项目(226558)
- 科学(178581)
- 研究(170504)
- 基金(165335)
- 家(143370)
- 国家(142102)
- 科学基金(121472)
- 社会(108590)
- 社会科(102481)
- 社会科学(102454)
- 基金项目(87743)
- 省(86189)
- 自然(76410)
- 教育(76320)
- 自然科(74596)
- 自然科学(74581)
- 自然科学基金(73249)
- 划(72406)
- 编号(70686)
- 资助(67305)
- 成果(57976)
- 部(51399)
- 重点(50130)
- 发(49234)
- 课题(47548)
- 创(46430)
- 国家社会(45056)
- 教育部(43965)
- 创新(43301)
- 人文(42958)
- 期刊
- 济(159568)
- 经济(159568)
- 研究(101610)
- 农(71087)
- 中国(66038)
- 学报(52005)
- 科学(49661)
- 农业(48588)
- 管理(44710)
- 财(44102)
- 大学(40524)
- 学学(38167)
- 教育(36044)
- 融(32524)
- 金融(32524)
- 业经(29756)
- 技术(27141)
- 经济研究(23340)
- 财经(23235)
- 业(22645)
- 问题(22315)
- 经(19798)
- 版(17623)
- 世界(17572)
- 图书(17006)
- 技术经济(16345)
- 理论(16292)
- 贸(15894)
- 科技(15768)
- 农业经济(15601)
共检索到4987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萍萍 徐鑫 郝彦宏
现行农村贫困标准是否与小康社会相适应,不仅影响到对我国反贫困成果的评估,也直接关系到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认同。经国家统计局测算,目前农村贫困标准已达到小康生活要求的稳定温饱水平,但要真正做到"两不愁",还需要做好"三保障"以及养老、救助和临时救助等工作,保障基本住房,并尽可能消除个体家庭难以预测的偶发不利因素。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正确使用现行农村贫困标准,按物价水平逐年上调各种扶贫工作标准,使反贫困工作更加完整覆盖贫困人口。
关键词:
农村 贫困标准 小康 脱贫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鲜祖德 王萍萍 吴伟
贫困标准是贫困测量的重要基础,准确测量和反映中国农村贫困状况首先需要对国家农村贫困标准测算方法及其代表的实际生活水平有一个清晰准确的判断。为此,本文首先全面梳理了国家农村贫困标准的测算与调整方法,采用纵向历史比较与横向国际比较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分析了当前国家农村贫困标准所代表的实际生活水平,以及现行国家农村贫困标准与我国扶贫历史实践中采用过的另外两个贫困标准和世界银行提出的国际贫困标准的差异。然后简要介绍了农村贫困监测体系,并对按照现行国家农村贫困标准衡量的减贫成果和多维贫困缓解情况进行了量化分析。本文主要结论如下:第一,现行国家农村贫困标准符合我国国情和当前发展阶段,是与"两不愁、三保障"相结合的基础上达到稳定温饱要求的标准。第二,按现行国家农村贫困标准测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脱贫成就显著,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7亿多人。第三,近年来,我国农村脱贫步伐进一步加快,扶贫成效非常显著。全国和贫困地区农村贫困人口大幅下降;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快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全国和贫困地区农村居民生活条件、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不断改善。最后,在扶贫实践中,经常会涉及国家标准与地方标准、单一标准与多维标准、贫困监测抽样调查数据与建档立卡数据之间的关系,需要有清晰的认识,并加以妥善处理。本文中使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住户调查和国家农村贫困监测调查。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唐平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利用多年来在中国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农村住户抽样调查所掌握的大量详实资料,研究分析改革以来中国农村贫困标准的确定、调整等问题,以便于客观地描述和评价中国农村贫困的变化情况及特征,为进一步作好九十年代中国的反贫困战略工作提供参考线索。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中国农村贫困标准》课题组
一、贫困的概念世界各国研究贫困问题,有各种测量的办法和众多的贫困线,它们都有一个基本特征,即贫困是人们的生活水平达不到一种社会可接受的最低标准时的状况。而不同范围和角度的研究与测定,又把贫困具体划分为绝对贫困、相对贫困、狭义贫困、广义贫困等概念。(一)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林闽钢
当前,农村贫困监测中使用的贫困标准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一)贫困标准层次单一,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农民生活发展的现状和存在差距。(二)贫困标准变动性差。没有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农户收入水平提高、物价变化等因素的影响逐年对贫困标准作调整。(三)现行贫困标准以人均纯收入300元作为贫困线和脱贫线已不能正确反映农村的贫困状况,需要调整和修正,以适应当前农民生活发生的变化。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林闽钢
中国农村贫困标准的界定林闽钢建立符合国情的农村贫困监测体系,全面了解处于贫困之中的人口数量及空间分布,确定扶贫工作的对象、范围、重点,制定切合实际的扶贫方针、政策、检查、验收扶贫工作的进展和效果,保证扶贫工作行之有效地顺利进行,才能积极促进社会协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国涛 尚永娟 张会萍
本文基于世界银行公布的贫困标准按照购买力平价,测算了中国农村贫困标准及贫困状况。在此基础上,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贫困标准进行比较分析,进一步对现有文献的估计方法和观点进行了讨论。本文认为现行的中国农村贫困标准与"1天1美元"标准比较接近,与"1天1.25美元"有一定差距,现阶段逐步提高的扶贫标准符合中国贫困和反贫困的实际。
关键词:
贫困 绝对贫困 贫困标准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小云 张雪梅 唐丽霞
20世纪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的快速下降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好评。但是进入新世纪以后,农村贫困问题并没有继续得到明显改善,贫困人口数量保持刚性稳定,过去对贫困人口数量的估算也受到了各方面的质疑,贫困人口生计脆弱性、妇女贫困等一系列的贫困问题仍然十分严峻。本文从我国贫困人口数量、贫困人口分布、贫困结构和贫困程度以及贫困人口生计等角度,总体叙述了当前中国农村的贫困问题。
关键词:
农村贫困 贫困人口 可持续生计框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朱登兴 安树伟
21世纪初,中国的贫困形势之一是农村贫困与城镇贫困共存,因此对我国农村贫困问题与城镇贫困问题之贫困原因、社会经济特征进行系统比较,并对当前我国反贫困政策提出建议是非常有必要的。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洪兴建 邓倩
基于CHNS的八轮农村家庭收入调查数据,本文使用贫困发生率和平方缺口指数对农村贫困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把贫困变动分解为长期贫困效应、脱贫效应和返贫效应。实证结论表明,虽然长期贫困发生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但是近期长期贫困的平方缺口指数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上升;脱贫效应是减少贫困的主要因素,返贫效应则是加剧贫困的诱因。此外,匿名性与非匿名性的增长率显示,匿名性低估了低收入阶层的实际收入增长率,从而高估了实际贫困。
关键词:
长期贫困 FGT贫困指数 非匿名性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全红 张建华
本文以中国官方贫困线和世界银行公布的国际贫困线为标准,利用中国农村家庭的收入分配分组数据,测算了1980年以来的4种贫困指数。研究发现,虽然农村贫困状况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但基于不同贫困线标准衡量的贫困程度相差悬殊,这使农村反贫困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变得更加复杂;脱贫时间指数的构成中,由于不平等所延长的脱贫时间,相对而言明显提高,这说明收入分配的恶化已经成为反贫困的严重障碍,这种变化趋势值得高度关注。
关键词:
贫困线 贫困指数 脱贫时间指数 收入分配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守春 马志正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范永忠 范龙昌
文章认为,新形势下农村贫困问题复杂:绝对贫困大有改善,相对贫困日益突出,返贫现象凸显严重,追根溯源权利贫困是导致农村贫困的根源。文章透过制度分析,通过重塑农村组织,深化市场体制,完善制度创新,强化运行机制,厉行执行监督系统化措施,构建农村反贫困长效治理机制,强化制度之间的联动效应,将农村贫困治理融入区域和整体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环境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框架内,实现农村扶贫工作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
中国 农村贫困 诱因 制度 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