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42)
2023(14979)
2022(12633)
2021(11836)
2020(9826)
2019(22976)
2018(22479)
2017(42661)
2016(23248)
2015(26161)
2014(25937)
2013(25955)
2012(24624)
2011(22658)
2010(22875)
2009(21606)
2008(21415)
2007(19344)
2006(17677)
2005(16181)
作者
(68318)
(57779)
(57351)
(55073)
(36542)
(27743)
(25947)
(22429)
(21944)
(20475)
(20095)
(19224)
(18512)
(18481)
(18431)
(17977)
(16963)
(16755)
(16748)
(16467)
(14543)
(14494)
(14125)
(13399)
(13188)
(13103)
(12662)
(12577)
(11834)
(11620)
学科
(118295)
经济(118176)
(62311)
管理(54671)
(53045)
方法(41973)
(38673)
企业(38673)
数学(37700)
数学方法(37417)
农业(35539)
中国(31867)
业经(26818)
地方(26482)
(24608)
(23165)
(22505)
(20469)
贸易(20457)
(19919)
(17239)
银行(17196)
(17022)
金融(17020)
(16979)
(16788)
(16614)
环境(15013)
地方经济(14428)
(13956)
机构
学院(339115)
大学(338778)
(156949)
经济(154063)
研究(130430)
管理(121355)
理学(103235)
理学院(102005)
中国(101054)
管理学(100404)
管理学院(99768)
科学(76730)
(76299)
(72515)
(69974)
(68159)
研究所(61490)
农业(58983)
中心(58466)
财经(54042)
业大(54015)
(52638)
经济学(49975)
(49177)
北京(46615)
(45326)
(44976)
经济学院(44898)
师范(44522)
科学院(40635)
基金
项目(216445)
科学(169181)
研究(159158)
基金(157543)
(138787)
国家(137545)
科学基金(114797)
社会(103826)
社会科(98033)
社会科学(98004)
(82936)
基金项目(82049)
教育(71161)
自然(70447)
(69955)
自然科(68725)
自然科学(68698)
自然科学基金(67517)
资助(64667)
编号(63284)
成果(53057)
(49914)
(49691)
重点(49649)
课题(44690)
国家社会(44396)
(44014)
教育部(42026)
(41527)
创新(41395)
期刊
(187090)
经济(187090)
研究(109848)
(77836)
中国(74503)
学报(56990)
(52892)
农业(52625)
科学(52180)
大学(43695)
管理(42094)
学学(41383)
(37640)
金融(37640)
教育(33580)
业经(31701)
经济研究(29866)
财经(28055)
技术(27352)
(26159)
问题(25416)
(24392)
世界(21492)
(20170)
(18589)
技术经济(18070)
国际(17850)
经济问题(16906)
农村(16497)
(16497)
共检索到5368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魏众  B.古斯塔夫森  
本文利用Logistic模型对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收入分配课题组 1988年和1995年的大样本农村住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 ,旨在对中国农村从 80年代末期到 90年代中期的贫困变动及其因素进行探讨。根据本文研究 ,家庭居住的区域及地貌特征、非农就业以及家庭中的未成年人口数量是中国农村贫困的决定性因素。而本文对少数民族的研究也验证 ,少数民族贫困率上升的主要原因也正在于其更多地居住在经济欠发达地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胡兵  赖景生  胡宝娣  
基于是否有利于穷人,结合收入分配状况和贫困水平的变化来审视中国经济增长,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刻的政策含义。本文在建立农村居民收入Lorenz曲线的基础上,利用贫困指示增长曲线的实证分析揭示,1985~2003年间中国的经济增长不是有利于穷人的增长,农村穷人在经济增长中的获益少于富人;对农村贫困变动的测度和分解表明,经济增长使农村居民收入增加,大幅度减少了贫困,但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不断拉大,收入不平等加剧部分地抵消了经济增长的减贫成效。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国锋  孙林岩  张保成  
通过对河南33个经济不发达县有关数据的统计分析,可以得出资本、劳动力和土地三个投入要素对农业产出的贡献率。结合当地扶贫资金和扶贫专项贷款使用落实情况统计资料、劳动力状况和后备土地资源统计资料,我们详细分析了贫困地区这三个要素对经济增长和脫贫的作用,以及这三要素之间的相互替代关系,重点强调资本投入及资本投向对于贫困地区脫贫及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玛依拉·米吉提  阿依吐逊·玉素甫  
通过运用FGT贫困指数和在Lorenz曲线基础上的贫困指示增长曲线对新疆农村最近几年的贫困变动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从2003年到2007年,经济增长减缓了新疆农村的贫困状况,但收入分配状况的恶化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经济增长减缓贫困的积极作用。除2003~2004年以外,其余时期的经济增长都不是亲贫式的增长,新疆农村的贫困人口在经济增长中获得的利益少于非贫困人口。因此,为了有效地减少贫困,新疆不仅要注重通过经济增长减少贫困规模,同时也要重视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并且把减少收入分配不均等的重点要放在提高最贫困人口的收入水平上。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樊胜根  张林秀  张晓波  
本文旨在研究政府投入对农村经济增长和缓解贫困的影响。利用1970年至1997年之间的省级数据,用联立方程模型估计了不同类型的政府投入的效果。分析表明,政府在农业研发、灌溉、教育和基础设施领域的投入,不仅推动了农业产出的增长,也有助于缓解农村贫困,但政府投入的效应在不同地区的不同投入类型之间具有显著差异。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玉森  于卫东  王庆民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全红  张建华  
本文以中国官方贫困线和世界银行公布的国际贫困线为标准,利用中国农村家庭的收入分配分组数据,测算了1980年以来的4种贫困指数。研究发现,虽然农村贫困状况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但基于不同贫困线标准衡量的贫困程度相差悬殊,这使农村反贫困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变得更加复杂;脱贫时间指数的构成中,由于不平等所延长的脱贫时间,相对而言明显提高,这说明收入分配的恶化已经成为反贫困的严重障碍,这种变化趋势值得高度关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颖  
伴随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开发式扶贫以增长减贫困的农村反贫困战略取得辉煌的成绩,然而新世纪以来却出现经济依然持续增长但贫困下降趋缓的态势,如何调整战略更好地反贫困成为中国面临的新挑战。本文通过贫困指数的分解,实证分析2002—2007年中国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对贫困的影响,在通过贫困弹性和贫困减少指数的计算分析我国目前开发式扶贫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对农村反贫困依然有效,但是收入分配恶化在不断抵消增长的减贫效应。收入分配恶化不仅在城乡间存在而且在农村内部更为突出,如何改善收入分配成为新世纪中国农村反贫困工作成败与否的关键所在。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杭斌  闫新华  
本文从习惯形成和预算约束角度对中国城镇居民的高储蓄现象做出了解释。在经济快速增长时期,消费效用在时间上是相互关联的;同时,社会平均生活水准持续提高,加大了消费攀比的压力。此外,房价上涨过快导致的预算约束也是居民储蓄率上升的重要原因。笔者在效用函数中引入了习惯因素,并且考虑了购房支出预期对消费的影响,最后利用1999—2009年中国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城镇住户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胡兵  胡宝娣  赖景生  
文章利用了基于Lorenz曲线进行贫困测度及其分解的方法,实证研究了1985~2003年中国农村的贫困变动,以及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对贫困变动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使农村居民收入增加,大幅度减少了贫困,但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逐渐拉大,收入不平等加剧部分地抵消了经济增长的减贫成效。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江小涓  
2 0 0 3年一季度 ,中国经济增长延续 2 0 0 2年以来的上升趋势 ,开局良好 ,主要经济指标增长普遍加快。本文从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为基点 ,提出此轮上升趋势的推动因素 ,可持续性、合理性和合意性 ,并就几个普遍存在争议的问题作一点探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玛依拉·米吉提  
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作为经济增长,运用1988~2010年新疆农村人均纯收入分组数据,研究新疆经济增长与农村贫困变动之间的关系,并且对经济增长影响贫困变动的途径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对新疆农村贫困的减少起到了显著的作用,而农业的发展和非农就业的增长是提高农民收入从而减缓农村贫困的主要途径。因此,推动农村经济增长仍然是新疆今后扶贫工作的重点。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全红  李博  周强  
为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脱贫攻坚战须精准识别贫困人口。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农户数据,从收入和多维角度对比分析了我国农村2012—2016年的贫困程度和动态转换。研究发现,2014年我国农户收入贫困和多维贫困的重合度仅为18%,收入贫困概念遗漏了76%的多维贫困户,多维贫困概念遗漏了64%的收入贫困户。相对而言,低教育程度户主家庭和中西部家庭更易同时陷入收入贫困和多维贫困。从动态转换看,这两种贫困测量之间也存在很大的偏差,2012—2014年收入脱贫户中仅16%的农户同时实现了多维脱贫,2014—2016年也仅为18%,但是,处于深度多维贫困状态的农户比例几乎没有下降。基于上述测算结果,本文主张结合收入贫困和多维贫困评价指数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同时要高度关注深度贫困人群和新增贫困人群,使得这些贫困家庭在收入、教育、健康、卫生等多方面实现脱贫。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全红  
本文分别以中国官方贫困线和国际贫困线为标准,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就中国政府的农村扶贫资金投入和贫困减少的长、短期关系和Granger因果关系进行了经验研究。结果表明农村扶贫资金对农村贫困减少具有短期的促进作用,但效果不显著。从长期看扶贫资金抑制了农村贫困的减少,但这两者之间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经济增长与贫困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经济增长在减少农村贫困人口的同时,加重了贫困深度指数和贫困强度指数。因此,进一步完善农村扶贫资金运行机制、提高扶贫项目的瞄准性,对于解决中国农村贫困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阮敬  
亲贫困增长主要是指能够使贫困群体参与经济活动并从中得到更多好处的经济增长。在讨论经济增长、不平等与贫困规模变动相关关系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一种基于收入分布的亲贫困增长测度方法并用Shapley值法对之进行因素分解,并采用CHNS农村住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到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并不能够自动缓解贫困,需要进一步采取瞄准式扶贫措施来解决的结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