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051)
2023(18685)
2022(15660)
2021(14772)
2020(12053)
2019(27944)
2018(27530)
2017(52588)
2016(28097)
2015(31752)
2014(31324)
2013(30822)
2012(28211)
2011(25512)
2010(25199)
2009(23138)
2008(22105)
2007(19191)
2006(16866)
2005(14584)
作者
(79341)
(66770)
(65608)
(62571)
(41870)
(31724)
(29819)
(26216)
(25072)
(23274)
(22591)
(22443)
(20729)
(20658)
(20307)
(20259)
(19557)
(19531)
(19022)
(18716)
(16310)
(16284)
(15919)
(15254)
(14845)
(14838)
(14490)
(14424)
(13225)
(13166)
学科
(116914)
经济(116786)
(80272)
管理(75890)
(57587)
企业(57587)
(52188)
方法(51589)
数学(45556)
数学方法(44969)
农业(34610)
中国(32902)
业经(29687)
(26284)
(23242)
地方(22455)
(21539)
贸易(21527)
(21248)
(21023)
环境(19023)
技术(17864)
(17345)
银行(17306)
(17103)
(16893)
(16588)
理论(16476)
(16365)
金融(16363)
机构
大学(394105)
学院(393873)
(163726)
经济(160533)
管理(157833)
理学(137646)
理学院(136213)
研究(134591)
管理学(133751)
管理学院(133052)
中国(102753)
(83505)
科学(82319)
(76723)
(69740)
(65872)
业大(63015)
中心(62810)
研究所(60492)
农业(58867)
财经(56812)
(55503)
北京(52558)
(52283)
(51774)
师范(51299)
经济学(49051)
(48504)
(44832)
经济学院(44321)
基金
项目(278013)
科学(219585)
研究(204439)
基金(203722)
(178149)
国家(176481)
科学基金(151738)
社会(130738)
社会科(123694)
社会科学(123659)
基金项目(107770)
(106564)
自然(97429)
自然科(95166)
自然科学(95142)
自然科学基金(93411)
教育(92218)
(89608)
编号(83295)
资助(83187)
成果(66502)
重点(61795)
(61772)
(59853)
(57592)
课题(55924)
国家社会(54928)
创新(53795)
科研(53066)
教育部(52928)
期刊
(176972)
经济(176972)
研究(112985)
(76634)
中国(74336)
学报(63308)
科学(58978)
管理(54320)
农业(52659)
(50344)
大学(49275)
学学(46445)
教育(39815)
(34920)
金融(34920)
技术(34138)
业经(33258)
经济研究(27181)
财经(26517)
(25657)
问题(23902)
(22709)
图书(20790)
(20297)
世界(19296)
科技(19271)
技术经济(18806)
资源(18363)
理论(18032)
统计(17605)
共检索到5715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邓慧慧  虞义华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建设生态文明提升为"千年大计",明确提出要推进绿色发展,建立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综合考虑中国农村遭受严重环境污染和低碳清洁能源应用相对滞后的现实,识别农村能源系统绿色转型的影响机制并提出行之有效的政策建议对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本文基于第三次中国家庭能源消费调查入户数据,使用倍差法和Probit模型从微观层面探究中国农村家庭低碳产品消费行为的决策过程和影响因素,并着重考察国家对低碳清洁新能源产品的财政补贴政策以及同群效应对农村能源系统绿色转型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识别出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效华  
以中国6县3240户农村家庭生活能源消费及相关问题的抽样调查为基础,揭示了农村家庭生活用能水平和构成在各地区间存在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取决于当地能量资源的可获得量。自前农村家庭生活年户用能源一般为700~1200kgce,其中炊事用能占40%~60%,生物质能占60%~90%,柴草灶的热效率在10%~20%。生物质的使用在一些地区已超过合理水平。商品能耗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其中电力增加最为迅速,未来一段时期虽可能出现多元化的能源消费结构,但以生物质燃料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不会有重大改变。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吴施美  郑新业  
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能源消费调查(CRECS)数据考察了中国农村家庭的能源阶梯问题。研究发现家庭用能品种会随着收入提升呈现倒U形趋势,并且收入增长会助力于家庭的能源转型。其中,炊事用途随着收入增长能自发地进行能源升级,而"煤改电"政策则限制了收入效应在优化用能结构上的作用。考虑到中国的能源价格黏性,决策者应杜绝"一刀切"式的能源替代政策,将提高能源可支付性的重点放在收入增长上,加强效率瞄准,聚焦于贫困地区和低收入人群上。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梁敏  王帅  张莹  张林秀  孙彦  
[目的]目前关于幸福感的文献,多以研究产生幸福感的前置因素为主,但是对幸福感的逆向效应的研究常常被忽视。幸福感和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作用。文章通过对中国农村居民炊事能源消费的微观数据调查和分析,探讨农村居民的幸福感水平对绿色炊事能源消费选择因素的影响,有助于理解农村居民绿色炊事能源消费背后的驱动因素,以期对农村绿色能源消费引导政策提供指导。[方法]该文基于2016年CFPS的数据,运用描述分析和Binary Logistic回归,并采用变异系数赋权法对个人幸福感的主观幸福感和客观幸福感进行赋权分析,重点分析农村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和客观幸福感对绿色炊事能源消费选择的影响。[结果](1)农村居民的主观、客观幸福感在选择绿色炊事能源消费决策中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2)客观幸福感对男性组和女性组选择绿色炊事能源消费均表现出显著正效应。而主观幸福感只对女性组选择绿色炊事消费有显著正效应。(3)幸福感对农村居民预测绿色炊事能源消费有显著的地域差异。主观幸福感只对东北地区的农村居民绿色炊事消费有显著正效应。(4)年龄小的女性群体更容易实施绿色炊事消费行为。[结论]农村居民的幸福感水平的提升对于预测绿色炊事能源消费有显著的影响。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孙圣民  常延龙  
基于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4省600多个农村家庭的调查数据,本文分析了3种不同维度的社会资本——政府网络、市场网络和宴请网络——对农村家庭财富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政府网络、市场网络和宴请网络可以显著地提高家庭的人均财富水平,其中政府网络对农村家庭人均财富的影响程度大于市场网络。具体而言,家庭每增加1个在市场中工作的亲戚或朋友,可以使其人均财富水平提高3.73%;而家庭每增加1个在政府部门工作的成员则可使人均财富水平提高10.26%。另外,研究还发现,家庭社会资本的回报高于人力资本,对于1个平均只完成小学教育的家庭来说,市场网络和政府网络的作用分别是该家庭多接受1年教育的回报的1.64倍和...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孙守纪  王成仁  
本文在分析中国农村信用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农村信用的特征是家庭代际信用,在现代经济环境中,这种信用很难满足农民的生产、生活需要,这种信用形式也是造成农民贷款难的原因之一。为此,本文提出了过渡信用形式——农户互助信用,并且建议以农户互助信用小组作为需求方来构建中国农村金融体系。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万广华  
本文的目的在于提出研究消费收敛的经济模型,将模型应用到中国的一系列数据中;并且讨论研究结果的各种含义。本论文的主要发现有(a)全部谷物、精细谷物、食用油、家禽、水产品和糖证实为条件收敛;(b)动物脂肪和红色肉食品是消费分散;(c)收入增长的不平衡和市场的不发达是消费收敛的障碍;(d)收敛商品的收敛速度比较慢。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毕可影  曾瑞明  梁瑞敏  
目前,传统家庭养老模式正面临着制度性瓶颈和一系列外生因素的冲击,农村传统家庭养老模式渐趋弱化。但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养老现状来看,传统家庭养老仍是农村主要养老方式之一,并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社会化养老也是养老模式发展的一种趋势。因此,在巩固和发展家庭养老的同时,也要发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化养老方式,在整合中不断发展以家庭作为养老载体并辅助于多种方式的农村养老模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俊良  俞德怡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瑛  林齐根  宋崇振  林乐  邹振华  陈浩  李娟  
灾后恢复是一个随时间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本文以2008年四川汶川Ms8.0级地震为巨灾案例,2009年云南姚安Ms6.0级地震为中小型灾害案例,对农村灾区家庭进行随机入户调查。基于1094份有效问卷,运用恢复曲线,研究受灾家庭的生活恢复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对比不同灾害强度对恢复重建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家庭恢复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根据恢复速率的变化,可分为应急期、恢复前期、恢复中期,恢复后期。巨灾和中小型灾害在恢复历时、恢复过程方面存在较大不同:中小型灾害生活恢复的过程相对较短,绝大多数重损家庭在灾后20个月完成恢复,中损家庭为18个月,二者相差较小;巨型灾害恢复过程整体历时较长,大多数中损家庭在灾后68个月才完成恢复,重损家庭的生活恢复整体滞后于中损家庭1年以上,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受灾程度对恢复过程的影响越来越突出。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翁辰  张兵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采用工具变量的条件混合过程估计法分析了信贷约束对中国农村家庭创业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信贷约束对农村家庭创业选择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在进一步考察信贷约束对农村家庭创业的异质性影响时,研究发现,信贷约束显著制约了财富分布位于最低25%、50%-75%以及最高25%的样本家庭的创业选择,并且对财富水平较高的农村家庭创业影响更大。此外,信贷约束对户主年龄较小、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农村家庭创业影响也更大。本文得出的政策启示为创新符合农村特点的抵押担保方式和融资工具、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和实行信贷政策瞄准机制。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效华  冯祯民  
选择人均有效热、人均电力、有效热中商品能比例、人均标煤、人均商品能、人均收入和年均气温作为中国农村家庭能源消费区域划分的特征指标 ,运用聚类分析法 ,根据各省、市农村家庭能源消费特征指标值相似程度 ,将其划分为 5类不同区域 ,并分析各区域的主要特点 ,为省级农村能源规划和区域差异研究提供了依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罗仁福  刘琰  刘承芳  张林秀  赵启然  
基于中国农村发展调查收集的全国5省1803户农户的两期调研微观数据,使用农户层面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对农户家庭土地流转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参与新农保对农户家庭总体土地流转以及土地转出行为具有积极的正向作用,而对农户的土地转入决策没有显著影响。当前,国家应积极落实完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促进农村土地流转政策和新农保政策的融合,加强政策合力,以进一步提高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障水平,并加快农村土地流转的进程。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玖灵  谢玫仪  
利用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采用二元Logit模型,实证分析了转移收入对中国农村家庭的减贫作用。文章采用了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两个维度分别进行测算,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在绝对贫困标准下还是在相对贫困标准下, 转移收入与农村家庭的贫困状况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关系,转移收入能够在帮助农户减贫上发挥重大作用;此外,农村家庭特征和户主特征对家庭的贫困状况也有较大影响。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秦昌才  
本文利用2010和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两期数据构成微观面板,分析了"新农保"对农村家庭消费的影响。基于内生性考虑的倍差法研究发现,"参保"使农村家庭消费显著增加;基于政策异质性考虑的分位数回归发现,消费支出越低的家庭,"参保"的消费效应越显著,且"参保"缩小了家庭间的消费支出差距;低收入家庭中"新农保"促进消费的政策效应更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