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96)
2023(15223)
2022(13109)
2021(12358)
2020(10231)
2019(23653)
2018(23515)
2017(44985)
2016(24230)
2015(27550)
2014(27291)
2013(27541)
2012(25428)
2011(23218)
2010(23059)
2009(21276)
2008(20568)
2007(18125)
2006(16132)
2005(14197)
作者
(71815)
(60256)
(59426)
(56684)
(37880)
(28744)
(26825)
(23729)
(22866)
(21196)
(20438)
(20266)
(18994)
(18906)
(18584)
(18314)
(17794)
(17765)
(17188)
(16880)
(15058)
(14876)
(14530)
(13876)
(13558)
(13311)
(13243)
(13218)
(12211)
(12064)
学科
(104294)
经济(104175)
(69209)
管理(63222)
(51439)
(46762)
企业(46762)
方法(44946)
数学(39653)
数学方法(39291)
农业(34085)
中国(29031)
业经(26072)
(21960)
(21940)
(20291)
贸易(20281)
地方(20048)
(19744)
(19256)
(15586)
环境(15566)
(15035)
银行(14978)
(14642)
技术(14547)
(14438)
(14259)
(14186)
金融(14185)
机构
大学(352420)
学院(351102)
(147602)
经济(144743)
管理(137766)
研究(125894)
理学(120058)
理学院(118731)
管理学(116772)
管理学院(116185)
中国(95164)
科学(78248)
(77120)
(75844)
(64151)
(61775)
业大(59709)
农业(59641)
研究所(58843)
中心(56249)
财经(50031)
(49652)
北京(48057)
(45994)
(45914)
师范(45537)
(44744)
经济学(43821)
(39918)
经济学院(39467)
基金
项目(243409)
科学(190977)
基金(178203)
研究(176679)
(156977)
国家(155641)
科学基金(132020)
社会(112605)
社会科(106259)
社会科学(106229)
基金项目(94517)
(93020)
自然(85554)
自然科(83535)
自然科学(83511)
自然科学基金(82045)
教育(78602)
(78557)
资助(73101)
编号(71476)
成果(57465)
(54650)
重点(54272)
(52787)
(49983)
课题(48427)
国家社会(46833)
创新(46665)
科研(46545)
教育部(46132)
期刊
(166155)
经济(166155)
研究(104032)
(77979)
中国(68308)
学报(61009)
科学(56612)
农业(53526)
管理(46843)
大学(46501)
学学(44121)
(42532)
教育(34115)
(31354)
金融(31354)
业经(31189)
技术(27588)
经济研究(25781)
(25616)
财经(23817)
问题(22321)
(20343)
(18981)
世界(18499)
业大(17329)
科技(17129)
技术经济(17108)
图书(16677)
资源(16286)
理论(16279)
共检索到5165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索晨霞  杨勇  
能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的能源缺口呈扩大趋势。如何有效地解决农村能源问题成为中国能源问题的重点。建筑节能改造是解决农村能源问题有效措施。研究能源消费和改造的关系对于农村能源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全国范围调查问卷得到我国能源消费和节能改造的数据,首先,根据聚类分析法得出我国各地区能源消费和建筑节能的特点;其次典型相关分析得出能源消费和建筑节能之间的关系;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建议。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汪旭晖  顾晶  
本文运用协整理论及误差修正模型研究了中国农村居民消费与收入之间的长期均衡和短期波动关系,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来源的收入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农村居民有较强的消费欲望,但是收入不足制约了其消费水平,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较显著,其中家庭经营收入的增加对消费增长的影响最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民消费的对策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光全  聂华林  杨艳丽  
应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和回归分析,借助SPSS和ArcGIS软件,对中国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现状及区域差异进行了分析探讨。结果表明:我国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现状水平的主导影响因子为消费强度、消费结构、消费总量和增长速度,累积贡献率达86.91%;消费水平区域差异显著,呈现出以华北—西南地区为轴线向两边逐渐递减的趋势,属于人口—经济指向型布局;主要影响因素为农村人口、资源条件、经济条件,其中前两者为正向影响,后者为负向影响。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效华  冯祯民  
分析了近年中国农村地区生物质能源的供应、消费和变化趋势 ,讨论了因生物质能源消费引起的有害气体排放量及其未来的变化 ,提出未来中国农村生物质能源消费的减少会对环境产生更加不利的影响 ,应加强秸秆利用的应用研究。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效华  
以中国6县3240户农村家庭生活能源消费及相关问题的抽样调查为基础,揭示了农村家庭生活用能水平和构成在各地区间存在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取决于当地能量资源的可获得量。自前农村家庭生活年户用能源一般为700~1200kgce,其中炊事用能占40%~60%,生物质能占60%~90%,柴草灶的热效率在10%~20%。生物质的使用在一些地区已超过合理水平。商品能耗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其中电力增加最为迅速,未来一段时期虽可能出现多元化的能源消费结构,但以生物质燃料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不会有重大改变。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邓慧慧  虞义华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建设生态文明提升为"千年大计",明确提出要推进绿色发展,建立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综合考虑中国农村遭受严重环境污染和低碳清洁能源应用相对滞后的现实,识别农村能源系统绿色转型的影响机制并提出行之有效的政策建议对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本文基于第三次中国家庭能源消费调查入户数据,使用倍差法和Probit模型从微观层面探究中国农村家庭低碳产品消费行为的决策过程和影响因素,并着重考察国家对低碳清洁新能源产品的财政补贴政策以及同群效应对农村能源系统绿色转型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识别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郭焕成  
研究农村能源及其开发利用,对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探讨了中国农村能源资源类型与特点,提出了农村能源开发利用现状与生态模式及面临的问题,最后指出了利用措施和途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肖锐   尹忞昊  
基于2006—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超效率SBM模型对我国农村能源碳排放效率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运用泰尔指数考察居民收入权重下我国农村能源碳排放效率区域差异及其演变特征,并通过面板Tobit模型分析居民收入水平与农村能源碳排放效率的非线性影响关系。结果表明:(1)我国农村能源碳排放效率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省域间有较大差异且存在扩大趋势。(2)我国农村能源碳排放效率泰尔指数值总体呈波动上升态势,区域内差异大小以及各区域差异对全国总体差异的贡献度排序均为“东部>西部>中部”。(3)居民收入水平对农村能源碳排放效率具有正向影响作用,从影响程度来看,中部地区最明显,东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较弱。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肖锐   尹忞昊  
基于2006—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超效率SBM模型对我国农村能源碳排放效率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运用泰尔指数考察居民收入权重下我国农村能源碳排放效率区域差异及其演变特征,并通过面板Tobit模型分析居民收入水平与农村能源碳排放效率的非线性影响关系。结果表明:(1)我国农村能源碳排放效率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省域间有较大差异且存在扩大趋势。(2)我国农村能源碳排放效率泰尔指数值总体呈波动上升态势,区域内差异大小以及各区域差异对全国总体差异的贡献度排序均为“东部>西部>中部”。(3)居民收入水平对农村能源碳排放效率具有正向影响作用,从影响程度来看,中部地区最明显,东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较弱。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姜长云  
自80年代中期以来,特别是最近一两年来,对于农村消费需求的研究,已经受到从学术界、实业界到政界的广泛关注。对于农村耐用消费品需求的研究,自然也不例外。近年来,由于耐用消费品需求在农村消费需求中的地位日趋凸显,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甚至还日益受到重视。农...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树茁,靳小怡,费尔德曼  
本文应用湖北省松滋县的调查数据,对婚姻形式和与父母共居时间的关系 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其他重要的影响因素后,夫妻的婚姻形式对婚后保持与 父母共居关系的时间有显著的影响。嫁娶婚姻夫妻、制度变化型和应时变化型“招赘”婚姻 夫妻在婚后与父母共居时间上呈现递增的关系,婚后5年内是最可能改变与父母共居关 系的时期。本文最后讨论了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及其社会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王姮  
本文考察了女性对家庭农业、私营活动和挣工资活动的女性参与状况。利用2001年四个国定贫困县的调查数据,旨在研究女性的家庭责任,如照顾老人和小孩子的家庭责任是否影响着女性对高收入劳动的参与。我们的研究结果发现,与男性相比,女性从事着更多的农业劳动,而较少地从事收入更高的非农业生产活动和挣工资活动。照顾老人和孩子是女性参加高收入劳动的主要的不利因素。因此,我们建议政府应该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在农村地区培育家庭之外的看护机构,从而改善女性的劳动市场参与状况。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艳  朱雅丽  
农村居民能源消费涉及能源安全、环境效应、新农村建设等多个方面,从发展趋势来看,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秸秆、薪柴等传统生物质能仍是我国农村居民的主要生活能源。本文在分析了我国农村居民可再生能源生活消费现状的基础上,测算了1998-2007年农村居民可再生能源生活消费的碳排放,评估了农村居民可再生能源生活消费的环境效应。得出结论:在我国农村居民能源生活消费的过程中,碳排放的主体是秸秆和薪柴等生物质能的传统利用,其次是商品性能源的使用。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农村居民能源消费必须依靠农村丰富的可再生资源,优化物质循环过程,变生物质能的传统利用为清洁利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改善农村环境,减缓和适应气候...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万明  何军  
技术创新、人力资源开发与农业生产结合起来,走农科教结合之路,是中国农村社区改造传统农业的必然趋势。在阐述农科教结合的理论基础的同时,探讨了中国农村社区农科教结合的动力机制与运行模式,并针对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