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83)
- 2023(14762)
- 2022(12011)
- 2021(11203)
- 2020(8703)
- 2019(19643)
- 2018(19257)
- 2017(36555)
- 2016(19277)
- 2015(21779)
- 2014(21627)
- 2013(21759)
- 2012(20841)
- 2011(19334)
- 2010(19631)
- 2009(18264)
- 2008(17883)
- 2007(16043)
- 2006(15020)
- 2005(13922)
- 学科
- 济(109933)
- 经济(109762)
- 业(54253)
- 农(50925)
- 管理(44939)
- 农业(33980)
- 中国(33608)
- 方法(33268)
- 企(31539)
- 企业(31539)
- 地方(29287)
- 数学(27881)
- 数学方法(27741)
- 业经(27518)
- 制(19278)
- 贸(18613)
- 贸易(18596)
- 易(18030)
- 发(17821)
- 学(17605)
- 财(17108)
- 银(16532)
- 银行(16520)
- 地方经济(16203)
- 行(16198)
- 融(16133)
- 金融(16132)
- 环境(14925)
- 发展(13992)
- 展(13959)
- 机构
- 学院(289489)
- 大学(285446)
- 济(139844)
- 经济(137418)
- 研究(112085)
- 管理(105625)
- 理学(89381)
- 理学院(88334)
- 中国(88009)
- 管理学(87261)
- 管理学院(86710)
- 科学(62054)
- 京(61172)
- 农(60899)
- 财(59562)
- 所(56511)
- 研究所(50641)
- 中心(49938)
- 财经(46287)
- 农业(45921)
- 江(44596)
- 经济学(44042)
- 业大(42552)
- 经(42154)
- 范(39890)
- 师范(39612)
- 北京(39518)
- 经济学院(39417)
- 院(38949)
- 科学院(34977)
- 基金
- 项目(182921)
- 科学(145705)
- 研究(141164)
- 基金(133360)
- 家(115036)
- 国家(113942)
- 科学基金(96721)
- 社会(96288)
- 社会科(90212)
- 社会科学(90189)
- 省(70223)
- 基金项目(69193)
- 教育(62090)
- 划(58384)
- 编号(56857)
- 自然(55473)
- 自然科(54131)
- 自然科学(54120)
- 自然科学基金(53187)
- 资助(53141)
- 成果(46867)
- 发(46801)
- 部(42365)
- 重点(41259)
- 国家社会(40891)
- 课题(40174)
- 发展(39295)
- 展(38681)
- 创(37729)
- 性(36505)
- 期刊
- 济(173596)
- 经济(173596)
- 研究(97019)
- 中国(67641)
- 农(65220)
- 农业(44152)
- 财(42003)
- 科学(41825)
- 学报(41150)
- 管理(38166)
- 融(34922)
- 金融(34922)
- 大学(33135)
- 学学(31344)
- 业经(30924)
- 教育(30714)
- 经济研究(27283)
- 技术(24424)
- 财经(24080)
- 问题(23634)
- 业(21334)
- 经(21039)
- 世界(20052)
- 贸(17980)
- 国际(16122)
- 技术经济(16031)
- 农村(16004)
- 村(16004)
- 经济问题(15954)
- 农业经济(15749)
共检索到4695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马香品 肖飞
农村经济社会转型滞后问题已成为中国发展的症结所在,制约着中国经济的整体性发展转型。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农村在人口、经济、教育、文化、治理机制等环节出现了脱节现象,影响着农村现代化进程。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有发展战略的选择、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发展模式滞后等,而"三农"问题本身的复杂性更增加了治理的难度。基于此,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应按照乡村振兴战略积极布局,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解决人口失衡问题,加强教育与文化建设,完善社会治理体系,以尽快实现农业与农村现代化。
关键词:
农村 城市 人口 教育 治理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凤 宫艳旭 朱晓义
免征农业税是中国历史上破天荒的一件大事,几千年皇粮国税一朝免征,意义深远重大,将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但也出现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需要积极稳妥地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和县乡财政体制等相关配套改革。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高建民
本文从确立当代中国农民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出发,从对人类社会基本矛盾和农村经济社会现实矛盾的分析入手,论证了当前中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农民主体地位日益突出与素质技能不高,并提出解决这一基本矛盾的建议:大力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的素质技能,增强农民的主体性,牢固确立农民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
农村经济社会 基本矛盾 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孟禹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并强调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农村经济,是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任务,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是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的具体实践。近年来,山西省以大抓基层为导向,积极探索以党建引领农村经济发展新模式,比如,并村共享模式、校村共建模式、休闲康养模式等,在不断提升农村经济规模和效益中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农村经济 党建引领 乡村振兴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何强
本文立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框架,结合国家统计局最新颁布的新经济统计方法制度,在科学构建农村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的基础上,深入考察我国农村经济新动能发展态势,甄别农村经济发展新动能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研究发现,近些年来我国农村经济新动能蓬勃发展,2017年已经迈入中等发展水平阶段,但与城市经济新动能的差距仍然较大,而且其增速存在一定程度的波动性、不稳定性。未来需要根据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整体部署,继续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加大产业融合、农业科技进步和农村集体产权改革力度,努力补齐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人力资本短板,统筹高效管理财政支农资金,建立健全现代化农业全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加快培育农村经济发展新动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赵国欣
农村劳动力外流与中国当代社会转型密切相关。劳动力外流直接引发了农村精英阶层缺失、底层群体过于庞大、经济社会发展后继乏力。制度经济学认为,健全农村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制度性因素,推动劳动力合理“外流”“回流”是破解我国三农问题困境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劳动力外流 协调发展 制度经济学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官玉婷 康小兰 刘滨
通过描述中国农村民间借贷现状,简析了我国农村民间借贷高利率形成的原因,通过建立数理经济模型,分析了我国民间借贷高利率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本文认为尽管高利率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存在各种消极的影响,但是如果能够合理规范农村民间借贷利率,则对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虽然消极影响要大于积极影响。为此,建议制定相应的法律来完善和规范民间金融借贷,正规化将成为我国历史进程中的迫切要求。
关键词:
农村民间借贷 农村社会经济发展 数理经济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宋洪远 庞丽华 赵长保
本报告试图通过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乡差别演变的过程及其形成的原因,提出统筹城乡关系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
城乡差别 统筹城乡 农村发展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吴晔
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学习吸取先进的异域文化的同时,对本地文化一定要有一种文化自觉和文化自尊的意识,并且要坚定文化自强的精神!这样,才能创造出和时代先进文化同步的有特色的地域文化。这是当前土地文化建设最紧迫的命题!——作者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齐秀琳 王鑫
本文为新中国成立伊始至20世纪60年代初的中国农村经济社会组织变迁提供一个政治经济学诠释,并探讨该段历史进程对当下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启示。在本文框架下,合作化运动与人民公社的建立与调整被视为主导信念与现实之间不断互动、有其内在逻辑的制度变迁过程。传统的劳动互助思想、社会主义信念体系和苏联的榜样作用、源自战争年代的牺牲精神共同构成了推行农业集体化的信念来源。该信念不仅主导了农业合作化运动的不断升级与人民公社制度的发轫和调整,而且在现实的反作用下持续演进。以史为鉴,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须充分考虑相关信念分布与主导信念的实现机制、稳中求进、充分重视利益分配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媛 王晖
改革开放30年,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显著,农业生产总值逐年增加,农民人均收入水平日益提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对农业会计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本文从改革开放30年,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分析出发,探析了农业会计信息服务农村经济社会现状及问题,并且给出了农业会计信息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改进措施。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付钟堂
1.优化布局,推进易地搬迁,解决人怎么住的问题。易地扶贫搬迁是一条让贫困群众从根本上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有效捷径,是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必然选择,也是农业生产规模化的客观需要。一要加快村镇规划编制工作。紧紧围绕国家实施"美丽乡村"建设的政策机遇,把以中心村和小城镇建设为重点的村庄规划纳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付钟堂
1.优化布局,推进易地搬迁,解决人怎么住的问题。易地扶贫搬迁是一条让贫困群众从根本上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有效捷径,是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必然选择,也是农业生产规模化的客观需要。一要加快村镇规划编制工作。紧紧围绕国家实施"美丽乡村"建设的政策机遇,把以中心村和小城镇建设为重点的村庄规划纳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明海 张晓路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三农"工作的基本规律,构建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体系与理论框架,开辟了我们党关于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理论与实践的新境界。
关键词:
十六大以来 农村发展战略 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