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52)
- 2023(12891)
- 2022(10778)
- 2021(10065)
- 2020(7945)
- 2019(18114)
- 2018(17979)
- 2017(33508)
- 2016(17932)
- 2015(20072)
- 2014(19982)
- 2013(20065)
- 2012(19179)
- 2011(17997)
- 2010(18327)
- 2009(17061)
- 2008(16724)
- 2007(14952)
- 2006(14139)
- 2005(13231)
- 学科
- 济(103721)
- 经济(103624)
- 农(50501)
- 业(47970)
- 管理(38453)
- 农业(33633)
- 中国(31692)
- 方法(28931)
- 地方(28531)
- 数学(25952)
- 数学方法(25820)
- 企(24624)
- 企业(24624)
- 业经(24388)
- 制(19734)
- 发(17674)
- 贸(17301)
- 贸易(17285)
- 易(16753)
- 学(16338)
- 银(15959)
- 银行(15949)
- 融(15841)
- 金融(15841)
- 地方经济(15805)
- 行(15704)
- 财(15313)
- 体(14646)
- 发展(13946)
- 展(13916)
- 机构
- 学院(264793)
- 大学(261648)
- 济(131905)
- 经济(129682)
- 研究(106724)
- 管理(94987)
- 中国(83965)
- 理学(79799)
- 理学院(78862)
- 管理学(77928)
- 管理学院(77420)
- 科学(58327)
- 农(58159)
- 京(56751)
- 财(56506)
- 所(54179)
- 研究所(48429)
- 中心(46895)
- 农业(43746)
- 财经(42942)
- 经济学(41745)
- 江(41254)
- 业大(39125)
- 经(39105)
- 经济学院(37258)
- 北京(37162)
- 院(36955)
- 范(36886)
- 师范(36612)
- 科学院(33354)
- 基金
- 项目(164102)
- 科学(130188)
- 研究(127218)
- 基金(119318)
- 家(103165)
- 国家(102196)
- 科学基金(86163)
- 社会(85603)
- 社会科(80883)
- 社会科学(80867)
- 省(62642)
- 基金项目(61843)
- 教育(55730)
- 划(51905)
- 编号(51071)
- 自然(48893)
- 资助(47791)
- 自然科(47680)
- 自然科学(47669)
- 自然科学基金(46832)
- 发(43288)
- 成果(42351)
- 部(38306)
- 重点(37300)
- 国家社会(37059)
- 发展(36498)
- 课题(36396)
- 展(35937)
- 创(33600)
- 中国(33425)
- 期刊
- 济(166551)
- 经济(166551)
- 研究(93134)
- 中国(65093)
- 农(63041)
- 农业(42732)
- 财(39142)
- 科学(37920)
- 学报(37124)
- 管理(34631)
- 融(33484)
- 金融(33484)
- 大学(30179)
- 业经(29521)
- 教育(29493)
- 学学(28420)
- 经济研究(26211)
- 技术(22994)
- 问题(22648)
- 财经(22439)
- 业(20485)
- 经(19654)
- 世界(19363)
- 贸(17073)
- 农村(15885)
- 村(15885)
- 农业经济(15656)
- 国际(15586)
- 经济问题(15443)
- 技术经济(15039)
共检索到4407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韩俊
在过去20年中,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并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新矛盾与新问题。面对这些矛盾和问题,我们需要认真分析和研究并选择可行的政策措施来化解这些矛盾和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闵耀良
一、20年农村经济改革的基本成就中国农村改革已走过了20年的历程。改革的实质进展,要数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推行和市场机制的引入。可以说,20年改革与发展所以能取得举世公认的历史性成就,概出于此。农村改革一开始,并没有也不可能提出解散“一大二公”的农村...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钟勉
经过 2 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 ,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进入从温饱向小康迈进的新阶段 ,这一发展阶段出现的诸多矛盾和问题 ,应该从农村经济体制 ,农业增长方式以及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上寻求新认识和新思路。为此 ,必须以实现农民增收为核心 ,推进农村市场化、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具体来讲 ,就是要实现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所要求的“五个转变”。
关键词:
农村经济 农民增收 新阶段 发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叔云
中国大陆农村经济改革的实践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迄今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农村经济改革和发展中,也不断出现了一些新矛盾和新问题。努力探索解决的途径和对策,才能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实现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田锦山
贯彻"城乡发展一体化"方针,把艰苦创业精神与市场经济意识结合起来,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全面改善山区农村生产和生活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新型农民队伍,加强村级领导班子建设,是新阶段推动山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举措。
关键词:
山区农村经济 经济发展 城乡发展一体化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郭晓鸣 皮立波
我国农村经济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应进一步稳定政策 ,进行制度创新 ;调整结构 ,强化比较优势 ;推进农村非农产业与小城镇建设互动发展
关键词:
农村经济 发展新阶段 结构调整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周海春
当前,无论是农业发展表现出来的种种矛盾现象,还是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进程的深层分析都可以看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时期。这一新时期的首要特点,就是要求改变在农产品供给严重短缺条件下形成的以农产品供给增长为核心的农村经济发展思路,转而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胡红霞
随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作为我国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农业发展银行需要对其使命进行调整,以适应市场的变化。本文运用管理学理论,通过对国内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资金供求变化进行分析,同时借鉴国外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经验,对新阶段农业发展银行的使命进行探讨,指出农业发展银行应该转变成为贯彻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在农业流通、生产及加工等多个领域开展政策性金融业务的银行。
关键词:
政策性金融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农村经济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景新
村域城镇化是建制村域经济社会结构、人口集聚规模、聚落建筑景观、农民生产生活及基本公共服务的方式和水平趋同于城镇的过程。随着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成为国家发展战略和政策的主轴,全域城镇化及城乡同步建设渐成市域和县域发展新潮,越来越多的村域实现了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标志着中国农村进入村域城镇化新阶段;工业化的"引擎"作用由强到弱,农村商贸业向现代服务业拓展成为主动力,基层行政区划调整及建制村撤并的推力作用逐渐显现,是未来中国村域城镇化的重要特点和趋势。把村域城镇化作为中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村域城镇发展纳入市域、县域城镇发展体系中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将有利于城乡融合,统筹发展...
关键词:
村域 城镇化 工业化 市民化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郑耀东
由经济管理出版社新近推出的《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新阶段》一书,是著名经济学家刘国光教授继《刘国光经济文选(1991—1992)》之后的又一部新著。在这部新著中,辑录了他在1993年、1994年两年间对中国经济改革开放与协调发展的理论研究成果和政策建议贡献,也从一个侧面再现了近几年指导中国经济改革发展实践的理论逻辑和政策变迁轨迹。全书30万字,由50篇文章构成,包括35篇研究论文和讲演报告,15篇记者专访,既立足于国内,又涉及与中国经济改革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孙文生 靳光华
本文在对经济增长阶段性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 ,对中国农村经济增长的阶段性特征以及总体发展趋势 ,进行了实证分析 ,指出在整体上中国农村经济目前已处于投资推动的发展阶段。但在贫穷落后地区 ,农村经济还处于资源推动的发展阶段 ,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必然要求经济发展采用多元化的经济增长方式。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扬
本轮国际金融危机以来,金融要服务实体经济的理念深入人心。本文重点从服务实体经济的角度来讨论金融改革问题。首先对实体经济、金融经济、服务业概念进行了辨析和正本清源,接下来探讨当前中国实体经济方面的五大变化,即:国际环境、国内环境、人口结构、城镇化和工业化,特别是这些发展变化对金融发展提出的挑战。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今后若干年我国金融改革的要点:(1)宏观经济政策框架改革:从重需求管理转向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并重;(2)调控体系:建立宏观审慎政策体系;(3)完善宏观调控体制机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4)金融改革:基本形成市场价格基准、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建立长期资本的投融资体系。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新阶段 实体经济 金融改革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翟虎渠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皮立波 李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