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852)
- 2023(19750)
- 2022(16648)
- 2021(15641)
- 2020(12623)
- 2019(28808)
- 2018(28579)
- 2017(53876)
- 2016(28955)
- 2015(32569)
- 2014(32427)
- 2013(32123)
- 2012(30051)
- 2011(27580)
- 2010(27843)
- 2009(25800)
- 2008(25095)
- 2007(22393)
- 2006(20239)
- 2005(18300)
- 学科
- 济(137440)
- 经济(137310)
- 业(83084)
- 管理(78778)
- 企(59389)
- 企业(59389)
- 农(52561)
- 方法(50108)
- 数学(43083)
- 数学方法(42667)
- 中国(40433)
- 农业(34997)
- 地方(32888)
- 业经(32050)
- 学(26662)
- 财(26471)
- 制(24708)
- 贸(24015)
- 贸易(23996)
- 易(23263)
- 技术(22526)
- 银(21375)
- 银行(21331)
- 行(20674)
- 融(20497)
- 金融(20495)
- 环境(19860)
- 发(19801)
- 和(18608)
- 理论(18583)
- 机构
- 学院(418445)
- 大学(418005)
- 济(182682)
- 经济(179057)
- 管理(162210)
- 研究(151642)
- 理学(139024)
- 理学院(137460)
- 管理学(135410)
- 管理学院(134645)
- 中国(116343)
- 京(90240)
- 科学(89556)
- 财(79432)
- 农(78155)
- 所(76268)
- 研究所(69003)
- 中心(67941)
- 业大(62881)
- 江(62852)
- 财经(62628)
- 农业(59611)
- 北京(57834)
- 经(57022)
- 范(56743)
- 师范(56292)
- 经济学(55229)
- 院(54121)
- 州(50371)
- 经济学院(49478)
- 基金
- 项目(277623)
- 科学(219398)
- 研究(208519)
- 基金(201187)
- 家(174587)
- 国家(173054)
- 科学基金(148094)
- 社会(134617)
- 社会科(127355)
- 社会科学(127322)
- 省(107540)
- 基金项目(105962)
- 教育(93699)
- 自然(91642)
- 划(89730)
- 自然科(89481)
- 自然科学(89463)
- 自然科学基金(87874)
- 编号(85063)
- 资助(81401)
- 成果(69761)
- 发(63733)
- 部(62094)
- 重点(62067)
- 课题(58972)
- 创(58513)
- 国家社会(56246)
- 创新(54682)
- 教育部(53316)
- 人文(52141)
- 期刊
- 济(213538)
- 经济(213538)
- 研究(132354)
- 中国(89784)
- 农(77813)
- 学报(63351)
- 科学(61090)
- 管理(59898)
- 财(56482)
- 农业(52909)
- 大学(49234)
- 教育(48091)
- 学学(46286)
- 融(42921)
- 金融(42921)
- 技术(36894)
- 业经(36771)
- 经济研究(33400)
- 财经(30738)
- 问题(28238)
- 经(26514)
- 业(26322)
- 世界(22374)
- 技术经济(22260)
- 贸(21104)
- 图书(20863)
- 科技(20429)
- 统计(20163)
- 版(19935)
- 现代(19244)
共检索到6485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何强
本文立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框架,结合国家统计局最新颁布的新经济统计方法制度,在科学构建农村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的基础上,深入考察我国农村经济新动能发展态势,甄别农村经济发展新动能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研究发现,近些年来我国农村经济新动能蓬勃发展,2017年已经迈入中等发展水平阶段,但与城市经济新动能的差距仍然较大,而且其增速存在一定程度的波动性、不稳定性。未来需要根据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整体部署,继续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加大产业融合、农业科技进步和农村集体产权改革力度,努力补齐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人力资本短板,统筹高效管理财政支农资金,建立健全现代化农业全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加快培育农村经济发展新动能。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来国超
城市化与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来国超进入90年代,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出现了新的矛盾和问题:粮食由80年代中期的相对过剩变为目前的供应不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减缓,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有所下降等,这种状况与本世纪末农村实现小康目标的任务极不协调。我国农村...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冉光和 温涛 李敬
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将越来越明显。如果规制安排适当,农村金融应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反之,农村金融会制约农村经济的增长。本文研究的金融约束效应是指农村金融制约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状况和程度。在对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约束效应进行制度分析的基础上,论文运用实际数据,对中国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政府主导的农村金融成长模式对农村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约束效应。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要实现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必须做到:构建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宏观制度环境,解除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金融约束,强化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农村金融功能。只有如此,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才能对农村经济的健康运行产生良好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农村经济发展 农村金融成长 金融约束效应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怡然
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农村经济在党和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逐渐成为我国经济结构中的重要一环,但在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至今尚未有效解决的问题,其中农村金融就是较为突出的一个。造成农村金融发展滞后局面的一个关键因素是我国由来已久的金融排斥问题,本文主要结合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在梳理分析农村金融排斥问题的基础上,就如何解决提出一些粗浅建议。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农村经济 金融排斥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云磊
各行各业正在逐步适应经济新常态。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在新常态下农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对中国整体经济态势有举足轻重的分量。本文从分析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形势及存在弊端出发,探寻农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新机遇和新形式。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 农村经济 发展形式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德林
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形成了城市化发展模式。为了使越来越多的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提升,乡村振兴战略成为当前社会广为关注的重点。而实现我国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为进一步实施我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了牢固基础,并且将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由唐小凤著、中国原子能出版社于2020年3月出版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研究》一书,梳理了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各方面情况,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韩严民
文章认为,目前我国农村广泛存在着教育投资动力不足和教育能力缺乏的问题,其中原因主要是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收益率不高。除此之外,教育体制方面的不健全、学校教育与农村经济发展状态脱节的事实以及农业职业教育力度不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额。但在现代新农村环境下,只有依靠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才能够真正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这种现实的背景条件下,文章对人力资本投资和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说明和分析,以试图对农村人力资本收益与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
人力资本投资 农村经济 发展 中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绍阳
在梳理智慧农业内涵和特征的背景下,通过构建回归模型,分析了智慧农业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得出:一是智慧农业对农村经济发展总值具有正向影响作用,且影响作用比较显著;二是发展智慧农业能有效提高农业经济发展。鉴于此,提出智慧农业下发展农村经济的具体路径。为农村地区发展智慧农业、提高农业整体竞争力和综合效益、推动农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闫怀艳
中国政府为加快乡村振兴,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出台了很多有关绿色金融政策,绿色金融在支持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也逐渐显现出来。本文阐述了绿色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以及现阶段绿色金融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了绿色金融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
绿色金融 金融支持 农村经济 新兴农业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茵
乡村振兴战略是指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为主要内容,通过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改变农村生产方式、改善农村生活条件、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等措施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升农民生产生活水平、保障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举措。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的长期重要工作部署,是关系到全局的体系性、前瞻性、协同性和归纳性问题的综合规划和指导,也是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大事,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意义。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民利益被放置在了首位,通过着力推动发展以农业农村为重点的产业和渠道,强化农民的经营主体地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牛剑平 杨春利 白永平
以大陆31个省级行政区为基本区域单元,选取18项代表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利用SPSS13对2007年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主成分分析,并通过系统聚类法进行分类,结果表明: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主要表现地区间的东西差异,地区内的南北差异和省域上的民族区与直辖市的差异,最后分析了差异原因并提出缩小农村经济区域差异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
农村经济 区域差异 主成分分析 系统聚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苏光全,郭焕成,何书金
了解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经济结构对认识中国农村经济有着特殊的意义。本文旨在通过全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经济发展的比较研究,运用值域分析、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探索出全国经济积累过程的发展形态,总结出地区伴随着经济发展过程而出现的特有经济结构现象,寻找问题症结的所在和解决问题的突破点,为国家经济提供建设性参考建议。
关键词:
值域 方差 回归分析 积累过程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夏振坤
一、1949-1956 年的复苏 解放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彻底消灭了阻碍中国社会进步的桎梏——半封建半殖民地制度。中华民族,在漫漫的千年长夜之后,第一次看到了工业化的曙光,充满了迈向一个现代文明强国的希望! 人民共和国在建国后,在为恢复国民经济而斗争的同时,便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土地改革运动(在此以前,1947年9月便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在解放区1、2亿人口的地区完成了土地改革)。从 1950年 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到1952年底,仅用了两年多一点时间便在全国范围内彻底摧毁了封建制度的根基——地主土地所有制,解放了中国农民这支世界上最大的劳动...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邢俊芳
中国农村经济发展走势与政策取向邢俊芳中国人多地少,农业基础薄弱,是长期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在未来的15年中,在严格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情况下,人口仍将大量增加,农业与人民生活改善和经济发展的要求之间的矛盾很突出。因此,农业和农村经济必须有更大的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辜方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包括农业产业化水平低、技术资金缺乏以及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等,改善农村农业发展环境,提高农民收入是主要策略。
关键词:
新农村 农业 制约因素 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