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27)
- 2023(16912)
- 2022(14726)
- 2021(14059)
- 2020(11801)
- 2019(27661)
- 2018(27512)
- 2017(53166)
- 2016(29036)
- 2015(33448)
- 2014(33661)
- 2013(33753)
- 2012(31397)
- 2011(28528)
- 2010(28623)
- 2009(26611)
- 2008(26564)
- 2007(23892)
- 2006(20925)
- 2005(18794)
- 学科
- 济(124298)
- 经济(124163)
- 业(81777)
- 管理(77018)
- 企(59872)
- 企业(59872)
- 方法(55423)
- 农(52582)
- 数学(47880)
- 数学方法(47348)
- 农业(34701)
- 中国(34381)
- 业经(29955)
- 财(29224)
- 学(26387)
- 地方(24883)
- 贸(24012)
- 贸易(24003)
- 制(23922)
- 易(23357)
- 和(19085)
- 银(19056)
- 理论(19007)
- 银行(19003)
- 行(18145)
- 融(17719)
- 金融(17714)
- 环境(17640)
- 务(17363)
- 财务(17286)
- 机构
- 大学(424912)
- 学院(422934)
- 济(174297)
- 经济(170524)
- 管理(164481)
- 研究(147066)
- 理学(141840)
- 理学院(140192)
- 管理学(137823)
- 管理学院(137055)
- 中国(112269)
- 京(91343)
- 科学(90944)
- 农(83575)
- 财(77165)
- 所(75601)
- 研究所(68639)
- 中心(67438)
- 业大(66738)
- 农业(64562)
- 江(62694)
- 财经(61535)
- 北京(58392)
- 范(57899)
- 师范(57457)
- 经(55954)
- 经济学(52054)
- 院(51687)
- 州(50500)
- 经济学院(47021)
- 基金
- 项目(280829)
- 科学(219586)
- 研究(207294)
- 基金(202926)
- 家(176360)
- 国家(174814)
- 科学基金(148500)
- 社会(130091)
- 社会科(122877)
- 社会科学(122842)
- 省(108577)
- 基金项目(107893)
- 自然(95067)
- 教育(94067)
- 自然科(92774)
- 自然科学(92747)
- 划(91411)
- 自然科学基金(91085)
- 编号(86061)
- 资助(83550)
- 成果(71302)
- 部(62985)
- 重点(62701)
- 发(60723)
- 课题(58592)
- 创(57195)
- 教育部(53536)
- 科研(53440)
- 创新(53370)
- 国家社会(53090)
- 期刊
- 济(196780)
- 经济(196780)
- 研究(126979)
- 农(82522)
- 中国(82055)
- 学报(69611)
- 科学(63422)
- 财(57485)
- 农业(56150)
- 管理(55488)
- 大学(52591)
- 学学(49013)
- 教育(46627)
- 融(39483)
- 金融(39483)
- 业经(35034)
- 技术(34899)
- 经济研究(29708)
- 财经(29633)
- 业(27544)
- 问题(27085)
- 经(25322)
- 图书(24846)
- 版(22240)
- 技术经济(21059)
- 理论(20475)
- 世界(20394)
- 贸(20282)
- 科技(19403)
- 资源(18917)
共检索到6323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露芳 何义珠
农村留守儿童是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伴随着人口流动而出现的社会现象,这个群体面对的一系列问题与矛盾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本研究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的学科视角三个维度,对1993—2015年留守儿童文化问题的研究文献进行归类梳理和分析,展现已有研究的深度及广度,并对现有研究的总体状况及发展趋势进行评述,旨在为留守儿童文化问题的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
农村 留守儿童 文化问题 文献分析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陈在余
文章运用2000、2004和2006年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数据,分析了父母外出对农村留守儿童营养与健康的影响。研究发现,父母外出对0~5岁学龄前留守儿童的健康并无显著性影响,学龄前儿童健康主要取决于家庭收入及医疗资源的可及性;父母外出对6~18岁学龄儿童健康有显著的负影响,特别是母亲不在家对留守儿童健康的负影响较为显著,而且这一影响在不同收入水平家庭之间无显著差异。因此,对于青少年生长发育来说,家庭收入水平的提高及母亲照料所引起的营养条件的改善可能对健康的影响更加显著。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杨颖
作为各方高度关注的领域,中国农村反贫困在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的同时,仍旧困扰并阻碍着农村发展的步伐,也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国内外学者通过广泛研究中国农村贫困与反贫困问题取得了很多成果。本文通过对以往文献的梳理与总结,以一种全新的视野来全面审视中国农村反贫困研究的现状、取得的成果与不足,探寻反贫困研究的发展轨迹与趋势,希望通过对文献的评述与展望,找到中国农村反贫困更佳的研究方向与方法,为下一步的反贫困研究做好铺垫,促进中国农村贫困问题的解决。
关键词:
农村 贫困 反贫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玉菡 孙良媛 田璞玉
学校是农村留守儿童接受教育的主要渠道,对留守儿童知识和道德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梅州市1327个样本,从对比的视角对留守儿童学校教育进行研究后发现:留守儿童在学习和道德品行上的表现均不如非留守儿童。通过使用ordered logit和二值logit模型分析留守儿童学校教育的影响因素后发现:监护人缺乏教育意识和教育能力、城乡教育资源差距、社会负面价值观传播是阻碍留守儿童学习提高的重要原因。父母外出和乡村道德约束功能凋敝对留守儿童道德教育负面影响最大,但教师的关心和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弥补。
关键词:
留守儿童 道德品行 学业表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玉菡 孙良媛 田璞玉
学校是农村留守儿童接受教育的主要渠道,对留守儿童知识和道德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梅州市1327个样本,从对比的视角对留守儿童学校教育进行研究后发现:留守儿童在学习和道德品行上的表现均不如非留守儿童。通过使用ordered logit和二值logit模型分析留守儿童学校教育的影响因素后发现:监护人缺乏教育意识和教育能力、城乡教育资源差距、社会负面价值观传播是阻碍留守儿童学习提高的重要原因。父母外出和乡村道德约束功能凋敝对留守儿童道德教育负面影响最大,但教师的关心和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弥补。
关键词:
留守儿童 道德品行 学业表现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白勤 林泽炎 谭凯鸣
一个社会到底能提供给留守儿童什么样的成长环境?社会关爱与实际的付出,还可以完善到什么地步?留守儿童的尊严可以得到保障与维护吗?据对重庆市五所农村小学的调查表明,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存在差异。并在此基础上,选择两所寄宿制留守儿童学校为实验对象,机关干部、大学生志愿者、武警官兵、医务人员和学校教师共同组成实验工作组,以活动为载体,从"4+1"层面对留守儿童实施培养干预。结果表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的前后测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可以说,"4+1"的培养干预模式是能有效改善和提高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中还提出了留守儿童学习焦虑与对人焦虑二大心理健康发展的障碍因子,为实现关爱留守儿童...
关键词:
农村留守儿童 培养模式 心理健康 干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吴霓
通过调查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由于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学习介入过少导致的学习问题,由于缺乏亲情导致的生活问题,由于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导致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的形成有社会方面的原因,家庭方面的原因,学校方面的原因。解决这些问题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逐步消除城乡差距,加大社会力量帮助儿童的力度,建立农村社区儿童教育和监护体系,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在农村学校教育中增设心理课程。
关键词:
农村 留守儿童 人口流动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吕利丹 梅自颖 李睿 李姝 阎芳 王旭 段成荣
农村留守儿童现象和问题是影响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城乡要素畅通流动的关键。在厘清农村留守儿童基本概念和估计口径的基础上,以2010年和2020年两次全国人口普查微观数据为基础,重点分析2010年以来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的规模、年龄和性别结构、地区分布、居住安排等重要人口学特征及其变动趋势,并考察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入学(入园)机会、在校情况和超龄就学等最新教育状况及其发展态势。研究表明,当前中国农村留守儿童规模依然庞大,留守可能性与年龄和性别存在密切关联;随着母亲外出趋势增强,农村留守儿童面临更普遍的隔代照料;农村留守儿童的受教育机会与农村儿童整体相比不再有明显优势,且面临更严重的超龄就学问题。应继续关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从源头上减少留守儿童现象。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谢太平 汤祖传 吴玉明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业、品德、人格、心理等方面。制度与体制的共同作用、政策实施的乏力、父母思想观念的影响、学校与社会努力的缺位是问题的主要成因。发展农村经济社会事业,推进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完善农村社区教育和监护体系,提高父母对孩子教育问题的认识,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是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根本对策。
关键词:
农村 留守儿童 教育问题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凌宇 贺郁舒 黎志华 刘文俐 朱翠英
基于儿童希望感量表对湖南省10个县30所学校2 013名农村留守儿童的实测数据的研究表明: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就其希望感而言,明显存在"高希望组"、"高希望-畏难组"、"中等希望组"、"低希望组"4个层级类型。在4个类型组别中,性别效应不显著,但年级效应有着显著差异,中间年龄段留守儿童的希望水平偏低。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邓纯考 周谷平
农村留守儿童研究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标签"、"反思"与"比较"三种范式。"标签"范式经由多元路径建构,倾向于将留守儿童判为"问题儿童";"反思"范式反对泛化留守儿童"问题",认为留守儿童只是新"弱势儿童";"比较"范式引入同一教育生活环境中的参照儿童群体,着重揭示小样本留守儿童的"类"问题。针对已有研究,有必要超越化简、割裂与分离等"简单性"范式的局限,构建农村留守儿童研究的"复杂性"范式,促进留守儿童研究的联结化、多元化和具体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学浪
进入新世纪,随着社会转型,及留守儿童问题的逐渐凸显,国家对其发展愈加重视,而学界的研究也开始由问题描述、或现象解释向多重维度全面切入。留守儿童产生的动因是多元的,既有制度实然,也有环境实然,这对其思想品德、心理、及行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而对此,学者们分别按自己观点提出了破解之策。客观上,当前学界对留守儿童的研究并未能满足现实社会的需求,其研究成果仍存在明显的不足,因此必须加以高度重视。
关键词:
留守儿童 亲子分离 价值向度 二元结构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宋月萍
本文使用2000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分析了影响农村儿童健康的家庭环境及社区环境因素,并着重探讨了农村社区基础设施以及卫生医疗服务是否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儿童的健康状况。研究发现,中国农村地区儿童健康状况的改进主要依赖农户家庭经济和农村社区基础设施的改进,而农村社区卫生医疗服务的投入并没有对儿童健康水平产生显著影响。目前,中国农村不同社会经济特征的家庭在获得社区卫生医疗服务上存在不公平性,社区卫生医疗服务非但未能有效保护农村弱势家庭儿童的健康,反而有扩大农村内部儿童健康状况差距的作用。
关键词:
儿童健康 农村 家庭环境 社区环境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林良夫 金佩华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杨红梅
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农村留守儿童变成了一个不可忽视的庞大群体。由于这些孩子缺乏父母的监管,在成长过程中容易造成人格缺陷,产生心理问题,因此社会、学校、家庭一定要重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关心和照顾,让他们健康地成长。1.改善家庭教育环境。农村留守儿童处在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这些孩子虽然不能长期和父母在一起,但父母不能推卸教育的责任。因此,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