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211)
2023(17718)
2022(14788)
2021(13829)
2020(11496)
2019(26190)
2018(25702)
2017(48883)
2016(26012)
2015(28722)
2014(27912)
2013(27760)
2012(25226)
2011(22626)
2010(22486)
2009(20575)
2008(19910)
2007(17082)
2006(15004)
2005(12747)
作者
(74187)
(62428)
(61966)
(58575)
(38957)
(29777)
(27943)
(24326)
(23781)
(21656)
(21346)
(20819)
(19400)
(19229)
(18978)
(18968)
(18684)
(18289)
(17945)
(17614)
(15261)
(15188)
(14943)
(14177)
(13991)
(13846)
(13462)
(13458)
(12547)
(12443)
学科
(106022)
经济(105904)
(74983)
管理(69280)
(51530)
(50303)
企业(50303)
方法(46572)
数学(41790)
数学方法(41290)
农业(34117)
中国(29992)
业经(27208)
(25383)
(22033)
贸易(22022)
(21573)
(21303)
(20868)
地方(19093)
环境(18616)
(16075)
银行(16020)
(15993)
技术(15833)
(15381)
(14890)
金融(14888)
(14636)
(14567)
机构
学院(364488)
大学(363679)
(154118)
经济(151373)
管理(141643)
研究(124452)
理学(124283)
理学院(122963)
管理学(120839)
管理学院(120181)
中国(95186)
(80318)
科学(77618)
(74869)
(65707)
农业(62344)
(62067)
业大(61624)
中心(58196)
研究所(57238)
财经(53600)
(51469)
(49395)
经济学(47782)
(46583)
师范(46001)
北京(45873)
(43979)
经济学院(43304)
(40830)
基金
项目(259638)
科学(205262)
基金(192105)
研究(185495)
(170469)
国家(169020)
科学基金(144247)
社会(122238)
社会科(115639)
社会科学(115608)
基金项目(101939)
(99649)
自然(93160)
自然科(91069)
自然科学(91037)
自然科学基金(89439)
(84590)
教育(82942)
资助(76817)
编号(73096)
重点(58512)
成果(58044)
(57933)
(56492)
(54560)
国家社会(52495)
创新(51140)
科研(50512)
教育部(49226)
课题(48760)
期刊
(162852)
经济(162852)
研究(98111)
(80287)
中国(67594)
学报(63877)
科学(57748)
农业(54801)
大学(48755)
(47937)
学学(46428)
管理(46056)
(32543)
金融(32543)
业经(32114)
教育(29796)
技术(28006)
(26762)
经济研究(25890)
财经(25543)
问题(22782)
(22057)
(20397)
图书(20081)
世界(18653)
(17550)
业大(17472)
资源(17436)
科技(17360)
技术经济(16574)
共检索到5213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罗万纯  
本文基于农户的视角对农村生活环境公共服务供给效果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通过不断加大投入,农村生活环境不断得到改善,但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农村饮用水水质有待改善,厕所无害化程度有待提高,清洁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有待增加,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有待形成体系。农村生活环境公共服务供给效果主要受到农村居民环保意识和环保知识、家庭需求和"公共地悲剧"的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林丽梅  刘振滨  许佳贤  郑逸芳  
基于福建省南平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周边农村427户农民的实地调研数据,通过有序Probit回归模型分析不同收入水平农户改善生活环境愿望的强烈程度、环境偏好及其影响因素差异,为更有效地开展水源地保护区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提供依据。调查表明,村庄到县城的距离是影响不同收入层次农户对农村环境治理效果评价的共同因素。村庄类型、劳动力数量、耕地面积、年龄、政策支持、环境政策执行评价、村委组织动员评价、农村环境治理参与的重要性以及参与方式对部分收入组别的农户评价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显著影响。据此,提出应强化基层政府在农村环境治理中的承上启下功能,构建开放、参与和合作的农村环境多元社会共治格局,并建立以农户需求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光全  聂华林  杨艳丽  
应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和回归分析,借助SPSS和ArcGIS软件,对中国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现状及区域差异进行了分析探讨。结果表明:我国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现状水平的主导影响因子为消费强度、消费结构、消费总量和增长速度,累积贡献率达86.91%;消费水平区域差异显著,呈现出以华北—西南地区为轴线向两边逐渐递减的趋势,属于人口—经济指向型布局;主要影响因素为农村人口、资源条件、经济条件,其中前两者为正向影响,后者为负向影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默  张林秀  
农村居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和改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安全可靠的生活用水的提供。本文利用抽样调查数据对农村村级生活用水投资状况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研究表明,村一级组织和农民自己负担了他们生活用水投资的很大一部分。同时,研究还表明上级政府(乡镇政府及乡镇以上政府)的生活用水投资策略还是侧重于改善和提高不发达地区农民的饮用水设施。随着农村税费和农业税减免等改革措施的推行,为了保障农村生活用水投资的持续增长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改善,需要各级政府在今后进一步加大农村饮用水的投资力度。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蕾  朱玉春  
采用陕西省556户农户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评价的调查数据,基于农户满意度的视角,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论有:第一,目前农村最需要的公共产品依次为道路、农田水利设施、农业科技推广、医疗、饮水设施、教育;投资重点为生产性公共产品。第二,农户对生产性公共产品、生活性公共产品及保障性公共产品满意度较高,总体评价中等偏上。第三,三类公共产品供给效果优劣依次为生活性公共产品、保障性公共产品和生产性公共产品。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邓正华  张俊飚  许志祥  杨新荣  
以洞庭湖湿地保护区水稻主产区为例,借助现场访谈和调查问卷,初步分析了在农村生活环境综合整治过程中农户的认知与行为响应的一些整体特点,结果表明,在农村生活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中,农户已经充分认识到农村生活环境的重要性,但农户普遍存在依赖思想和观望情绪,主动采取行动参与不够;农户收入水平对农户认知与行为响应存在显著正相关;民众受教育程度与农户认知不相关,但与农户行为响应存在显著相关;女性对农村生活环境认知与行为响应程度明显高于男性;从认知到行动响应过程中,农户认知对行动响应呈正相关,而农村生活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区域集体行动、激励与监督制度是刺激农户行为响应的外部因素。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李晓群  
文章构建了"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日常生活"的分析框架,利用2017年农户层面的全国性农村调查数据,对农村公共阅读服务的农户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农户对公共阅读服务的满意度得分为67分,处于中等水平;正式制度在村庄中的良好运作能够有效提升公共阅读服务的农户满意度;而作为村庄非正式制度的宗族网络和宗教网络可显著降低公共阅读服务的农户满意度;正面的主观生活感受显著提升公共阅读服务的农户满意度。基于上述结论的政策启示是:保障公共阅读服务制度的有效运作;促进宗族和宗教文化的公共化现代转型;培育村庄公共阅读氛围和农户公共阅读习惯;提升农户日常主观生活感受。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季鸣  王林  
提高农村公共品供给效率,是当前解决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不足问题的现实途径。文章在计算出我国各省市农村公共品的供给效率的基础上,分析影响农村公共品供给效率大小的因素,得出提升农村公共品供给效率的途径。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罗万纯  
本文利用调查数据,对中国农村政策的执行情况、村干部对农村政策的评价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农村政策在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不少政策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按村干部对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价值从大到小排序,依次是农业税减免政策、种粮直接补贴政策、免费义务教育政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良种补贴政策、基础设施投资政策、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农业生产资料增支综合直接补贴政策、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政策;男性村干部对政策总体效果的评价显著高于女性的评价,西部地区村干部的评价要显著高于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村干部的评价,而村干部的受教育年...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廖媛红  
文章对北京地区702个农户进行了调研,探讨了农户对农村公共品的自愿供给意愿和自愿供给水平的影响因素,并运用计量方法进行了验证。结论显示:农户对农村公共品的自愿供给意愿与其自愿供给水平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别。具体而言,影响农户自愿供给意愿的因素包括现有公共品供给指数、农户对公共品的需求、农民的自愿供给认知、村民的参与程度、村委会财务透明度以及年龄,其中年龄是负向影响,其他因素均为正向影响。而对于农户自愿供给的水平,公共品供给指数、农户对公共品的需求、村委会财务透明度的影响均不再显著,农民的自愿供给认知、村民的参与程度也仅对个别公共品存在显著影响,年龄的负向影响则得到了加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贾亚娟  赵敏娟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是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户既是垃圾的产生者也是治理成效的直接受益者。本文根据陕西农村地区的微观调查数据,利用双栏模型(DHM)考察环境关心对农户参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意愿(参与意愿及支付意愿)的影响;运用层次回归将制度信任对环境关心-农户参与治理意愿关系的调节效应纳入分析。结果表明:环境关心对农户参与意愿及支付意愿均存在显著正效应;制度信任不仅对农户参与意愿及支付意愿存在显著促进作用,而且还对环境关心-农户支付意愿之间的关系存在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制度信任度高的农户,环境关心对其支付意愿的促进作用更强。此外,受教育年限及家庭人口数正向影响农户参与意愿,收入高的家庭参与垃圾治理的支付意愿相对更高。因此,提升农户环境关心意识、规范农户认可的法规制度以及创造良好的制度信任氛围,对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钱文荣  应一逍  
本文从微观角度,构建了农户参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供给意愿的分析框架,并利用全国东部、中部、西部14个省(市)431户农户的数据,实证分析了影响农户参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供给意愿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参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供给的意愿比较强烈,绝大多数农户愿意或者在一定条件下愿意参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供给;农户的家庭特征比被调查成员的个人特征对其参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供给意愿有更强烈的影响,家庭收入状况、家族姓氏和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都会影响农户参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供给的意愿;已实施项目的公平程度、农户对村委会主任选举的关注程度对农户参与意愿有显著影响;政府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供给行为会"挤出"农户...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宗泰  李华  肖红波  李军  
改善农村家庭生活能源消费是治理大气污染和生态环境恶化的一个途径。依据北京农村家庭的资料,通过统计和计量分析发现:在农村家庭生活消费的能源总量中,电力、煤炭和燃气等商品能源占77.65%,其中煤炭占53.14%,秸秆和薪柴等生物质能源占比16.77%,太阳能、沼气等新型能源占比5.58%。家庭的收入、所居地形、兼业情况和人口等多个因素对农村家庭选择生活能源有影响,当这些因素变得允许时,农村家庭选择消费清洁便利的能源。政府应该支持能源的清洁化使用,鼓励开发无污染生物质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全鹏  
文明的高度如同木桶定律那样,取决于其短板而非长处。作为现代文明的副产品,垃圾问题虽然像梦魇一般纠缠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却是那块不被关注的短板。伴随着多年经济高速增长,再加上近年来大举推进的以内需为主导的经济发展路线,中国大众消费社会的形成已使这块短板凸显了出来。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模式所产生的生活垃圾,作为现代文明之病已从城市快速渗透到广袤的,拥有庞大人口基数的农村地区。当农民完全被纳入大众消费社会之时,不可持续的社会模式就不可能逆转,也是现代文明崩溃的起点。对于此问题的研究,迄今大都集中在垃圾问题的分类、回收再利用等技术和经济层面的探索上,但散乱的垃圾处理和生活垃圾的日常性取决于农村空间的再造和村民主体意识的重建。因此,文章基于农村地区的调研,从被裹挟于现代化浪潮的村民和村落治理的角度来解读垃圾问题的形成机制和治理困境,在此基础上从以下三个层面探讨一条综合治理的途径,即共助体系的形成。一是发展社会导向的政策与退耕还林模式的公助;二是基于公共性互助纽带的重建;三是通过乡土教育来推动村民的自助和对乡土价值的重新认识。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全鹏  
文明的高度如同木桶定律那样,取决于其短板而非长处。作为现代文明的副产品,垃圾问题虽然像梦魇一般纠缠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却是那块不被关注的短板。伴随着多年经济高速增长,再加上近年来大举推进的以内需为主导的经济发展路线,中国大众消费社会的形成已使这块短板凸显了出来。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模式所产生的生活垃圾,作为现代文明之病已从城市快速渗透到广袤的,拥有庞大人口基数的农村地区。当农民完全被纳入大众消费社会之时,不可持续的社会模式就不可能逆转,也是现代文明崩溃的起点。对于此问题的研究,迄今大都集中在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