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59)
- 2023(13005)
- 2022(11140)
- 2021(10712)
- 2020(8843)
- 2019(20582)
- 2018(20133)
- 2017(39066)
- 2016(21257)
- 2015(24235)
- 2014(24117)
- 2013(24193)
- 2012(22987)
- 2011(20975)
- 2010(21287)
- 2009(20230)
- 2008(20412)
- 2007(18690)
- 2006(16784)
- 2005(15261)
- 学科
- 济(95811)
- 经济(95722)
- 业(63529)
- 管理(56922)
- 农(51474)
- 企(40755)
- 企业(40755)
- 方法(38143)
- 数学(34229)
- 农业(33902)
- 数学方法(33825)
- 中国(28257)
- 业经(23525)
- 财(23448)
- 贸(20558)
- 贸易(20550)
- 制(20506)
- 易(20107)
- 地方(19370)
- 学(17879)
- 环境(16923)
- 银(16077)
- 银行(16056)
- 策(15946)
- 行(15433)
- 发(15384)
- 融(14492)
- 金融(14490)
- 体(13759)
- 及其(13044)
- 机构
- 学院(314069)
- 大学(311369)
- 济(141410)
- 经济(138638)
- 管理(118768)
- 研究(113244)
- 理学(101132)
- 理学院(100048)
- 管理学(98523)
- 管理学院(97945)
- 中国(90763)
- 农(67307)
- 京(65897)
- 科学(65830)
- 财(64136)
- 所(58261)
- 中心(52833)
- 研究所(52289)
- 农业(51565)
- 财经(49796)
- 江(48443)
- 业大(48179)
- 经(45217)
- 经济学(43558)
- 北京(42218)
- 范(41299)
- 师范(41007)
- 经济学院(39340)
- 院(39207)
- 州(37936)
- 基金
- 项目(199095)
- 科学(157121)
- 研究(149842)
- 基金(145424)
- 家(125673)
- 国家(124557)
- 科学基金(105811)
- 社会(97131)
- 社会科(91742)
- 社会科学(91718)
- 省(76344)
- 基金项目(75818)
- 教育(66893)
- 自然(65013)
- 划(64121)
- 自然科(63422)
- 自然科学(63401)
- 自然科学基金(62286)
- 编号(61507)
- 资助(60147)
- 成果(51139)
- 部(46017)
- 发(45054)
- 重点(44737)
- 课题(42164)
- 国家社会(40687)
- 创(40533)
- 教育部(39146)
- 性(38840)
- 人文(38203)
- 期刊
- 济(164499)
- 经济(164499)
- 研究(97930)
- 农(69811)
- 中国(64377)
- 财(48190)
- 农业(47248)
- 学报(46871)
- 科学(45066)
- 管理(39170)
- 融(36557)
- 金融(36557)
- 大学(36306)
- 学学(34266)
- 业经(30422)
- 教育(29609)
- 技术(25194)
- 经济研究(25176)
- 财经(24800)
- 问题(23304)
- 业(22978)
- 经(21394)
- 贸(18969)
- 世界(18695)
- 版(16797)
- 国际(16468)
- 技术经济(16275)
- 农村(16093)
- 村(16093)
- 农业经济(15695)
共检索到4877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任晓冬 高新才
中国农村环境政策的提出始于上世纪70年代初,随着农村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和保护的迫切性,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了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但由于其在制定过程中没有吸纳农村环境保护的主体——村民参与,在操作层面没有把环境保护与社区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在资源投放上没有考虑村民的需求,因而我国农村环境保护仍然面临诸多问题和困难。基于此我国在农村环境保护方面需要创新思路:一是构建新型的农村环境保护体系;二是环保机构应从执法机构转变为服务机构;三是统一环境保护目标,建立多部门合作机制;四是以村为主导,以村民为主体,多方参与,把农村环境保护与社区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五是建立农村自我环境监测机制。
关键词:
农村环境 农村环境政策 政策分析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明杰
本文针对农村环境保护的三个层面,即农村的自然生态环境、农业生产环境和农村居家环境,指出目前农村环境保护政策更应着眼于环境本身,强调污染防治。由于农村环境保护的思路和操作没有内化到村民,成本高,缺乏保护的持续性,因而农村环境保护应强调以村为主,提高当地人对当地环境保护的参与;环境保护部门在农村环境保护过程中也应转变角色,由环境保护的执法者变成环境保护的服务者。通过多部门合作,统一目标,共同投入资源,把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结合在一起,从而系统地、有效地推动中国农村环境问题的解决。
关键词:
农村 环境保护 策略分析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韩冬梅 金书秦
我国目前的农业农村环境保护基础十分薄弱,农业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仍然较严重。本文遵循环境政策分析的一般模式,对中国农业农村现有环境保护政策体系、管理体制和机制进行分析。为完善农村环境保护政策,治理农村环境污染提供政策手段和依据。
关键词:
农村环境保护 环境污染治理 政策分析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周纪昌
环境关系是环境主体间的利益关系,环境侵权的发生是环境关系失衡的主要表现,中国农村环境污染态势加剧主要根源于中国农村环境关系失衡。环境污染的过程就是环境主体间的博弈过程,中国农村环境主体间的博弈具有很多特点,分析中国农村环境侵权发生的微观机理,可以比较准确地把握中国农村环境关系失衡的本质。要改善中国农村环境污染状况,就必须改善中国农村居民在博弈过程中的微弱地位,形成良性的环境关系制衡机制,从而使中国农村环境关系从失衡走向和谐。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兆征
:我国在城市环境日益改善的同时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却越来越严重。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环境问题日益加重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潘丹 唐静 杨佳庆 陈寰
基于手工搜集的1978—2018年中国政府颁布的206份农村环境管理政策文本,从政策发布年度、政策发布主体、政策发布形式、政策作用对象、政策工具及政策效力6个维度构建分析框架,运用政策文献计量和内容分析方法分析了中国农村环境管理政策的演进特征。结果表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环境管理政策在数量上呈整体持续上升态势;农村环境管理政策经历了探索起步(1978—1989年)、初步形成(1990—2004年)、快速发展(2005—2013年)和全面推进(2014年以后)4个阶段的演进;政策发布主体的行政级别较高且呈现多元化特征,政策联合决策程度高,但政策之间统筹性和协调性较低;政策绝大多数以通知、意见等形式发出,缺乏权威性和规范性;政策的着力点主要在原生态保护层面,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视程度不够;命令控制型政策是政府最为偏好的农村环境管理政策工具,经济激励型、信息公开型和自愿参与型政策工具使用不足;政策整体效力的提升主要由政策发布数量驱动,政策反馈不足、政策措施较少和政策目标量化程度低是导致政策平均效力较低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农村环境管理 政策文本量化 政策演进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严立冬 郝文杰 谭波 邓远建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是当前经济发展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在分析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现状的基础上,指出税收政策在农村环境保护上存在的缺失,最后提出了我国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税收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 环境保护 税收政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侃 栾胜基
农村环境问题的严峻性迫切要求探讨适合的农村环境管理模式。借鉴社会网络理论中的结构洞的概念,指出既有环境管理体系在乡镇一级存在着结构洞,而位于结构洞中的乡镇政府因为人力财力的不足产生结构真空,致使环境信息传递无效,继而导致既有环境管理体系在农村地区使用的低效。要完善农村环境管理体系,需要加强乡镇政府人力财力的配备,完善农村环境信息自下而上申报的体系,以保障环境信息传递的通畅。
关键词:
环境管理体系 农村 乡镇政府 结构真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惟予 肖萍
政府管制、市场调节、契约协商是各国治理污染和保护环境的常用模式。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环境呈趋恶的发展态势,因而寻找应对农村环境恶化的有效途径十分迫切。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而环境契约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社会治理手段,有益于破解当前农村面临的环境治理无序化困局。本文认为,构建以环境自治契约为核心的农村环境契约管理体系,综合发挥多种"契约优势"是创新农村环境治理模式的不二选择。
关键词:
农村环境 治理模式 契约管理 自主治理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海峰 冯海燕
目前,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通过引入保险机制,即建立农村环境责任保险能有效地解决农村环境损害赔偿问题。本文从经济学角度阐释了农村环境责任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并借助博弈模型分析农村地区的工业企业和保险公司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根据博弈模型得出建立强制性农村环境责任保险以及保险合同中订立责任限额条款,有利于解决农村环境责任保险市场出现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政府的强有力支持是建立农村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
农村环境责任保险 信息不对称 博弈模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书舒 陈锐
农村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环境领域的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之一。农村环境治理作为改善农村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已经得到政府管理部门和相关研究机构的广泛关注,成为环境领域的热点研究问题。文章系统分析农村环境治理问题的产生原因、制度问题、制约因素,为农村环境治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环境治理 制约因素 农村环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玉新
农村的环境问题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设环境友好性社会必须首先解决农村的环境问题。本文从环境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农村环境问题存在的主要因素,并根据我国目前农村环境保护的现状,提出建立稳定的补偿机制,使农业的社会责任与权力相对称、建立农业科技成果激励机制,构建环境保护科技支撑体系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环境 环境保护 比较利益 对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晓光 侯晓菁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问题是农村发展方式的改变和农民生活方式的变革.相关政策体系应在系统的制度框架下进行评价。基于制度理论的规制、规范和文化一认知等三要素分析框架.借助内容分析方法.分析了当前中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政策在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等方面的文本.并以2013和2014年在苏北地区的调查结果作为例证。在宏观层面.首先从五个维度对中国240件生态文明建设政策的文本形式进行了定性分析.发现在时间维度上.中国权威部门对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但部分法律7待修订;在政策效力维度上.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政策制定主要是以职能部门为主;在政策主题维度上.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政策的范围...
关键词:
农村 生态文明 政策 制度分析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王芳 纪雪梅 田红
为了解和把握我国农村信息化政策的历史变迁和发展趋势,本文选取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中央部委出台的与农村信息化相关的政策文本共231篇,采用信息计量相关的研究方法对政策文本的主题分布、发布单位与时间变化趋势等进行计量分析,构建了农村信息化政策的主题类目框架体系,共包括18个一级类目、83个二级类目和432个主题词,然后对二级类目频次、一级类目的共现情况以及政策发布主体与一级类目之间的关联关系进行了计量分析,揭示了政策的历史变迁、关注重点、发布主体合作状况,分析了我国农村信息化政策的特点和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的政策制定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农村信息化 信息政策 内容分析 信息计量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倪江飞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实施乡村振兴,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撑作用。如何解决当前农村金融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更好地发挥农村金融在乡村振兴中的战略支撑作用,有效推动农村金融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